親子共讀 |《最會偷東西的大盜賊》

2021-01-18 點燈人教育

家好!我是親讀會的水月老師,也是一個五年級男孩的媽媽。


今天,我將以一個家長的身份,與大家分享閱讀《最會偷東西的大盜賊》的感受,親子共讀話題的可能思路,親子交流注意事項,以及如何引導孩子閱讀一本書,請多多指教!

在閱讀這本短篇童話集時,內心會時不時地被點亮。


比如,在《五隻小老鼠找幸福》這個故事裡,各自有獨特本領的五隻小老鼠出門去找幸福。


它們有的會種花、有的會爬高,有的會做二十六種口味的果醬,有的會縫縫補補,有的會認字。在找幸福的路上,它們到了不同的小鎮,每個小鎮有著不同的需求,於是,五隻小老鼠分別在被需要的小鎮留了下來,找到了幸福。


在閱讀這個故事時,每次讀到:小老鼠xx留在了xx小鎮,並且找到了他的幸福。我不禁會想:它的幸福是什麼呢?我們找的幸福又是什麼呢?


故事雖然短小,卻深藏著幸福的秘密。我想,孩子們在閱讀時,也會不斷向自己的內心發問吧?或者,在某一天,他會明白幸福的真意,豁然開朗。


像這樣充滿智慧和哲理的小故事還有很多,比如《最會偷東西的大盜賊》《米先生的小路》《小烏龜寫詩》等等。

這部童話作品中,無論是故事情節,還是故事的主人公的形象、名字,都很貼近兒童的生活和認知,而且往往還充滿趣味。


① 人物形象貼近兒童

故事的主人公,要麼是同齡的孩子,要麼是可愛的小動物,要麼是孩子們好奇的事物,或者是與孩子們距離很近的人物,總之,都是孩子們感興趣和了解的。


② 反覆的故事結構/故事情節,充滿遊戲性、趣味性

《五隻小老鼠找幸福》《三點鐘的小火車駛過原野》《小豬的大幸運》《小烏龜寫詩》等文本中,都採用了反覆的故事結構。為什麼具有反覆結構的故事貼近兒童,又充滿趣味呢?


「反覆結構文本」,具有鮮明的遊戲性、規律性,在閱讀過程中,通過反覆出現某段話或某個場景,讓孩子們有做遊戲的感覺,而且很符合兒童喜歡反覆的特點。


這樣的反覆,不僅形成了規律,還能讓孩子在反覆中逐漸進入文本的意涵。所以,這種結構,有利於閱讀興趣的激發、篇章意識的滲透,而且能促進孩子形成良好的語感,提升遷移能力。

親近母語創始人徐冬梅老師說:「文學的教育,對孩子的心性,情感的豐富度,想像力,有很大的影響。從小讀童話、民間故事長大的孩子,會受到文學的薰陶,心性是善良的,情感是豐富的,充滿想像力。」


這本童話的語言非常優美,在孩子聽讀或者共讀中,不知不覺就會積累豐富而優美的詞彙。更重要的是,孩子們在故事中獲得生命智慧的教育,豐富的想像力。


《最會偷東西的大盜賊》中,這個大盜賊總是偷最美好的東西,都有哪些呢?比如:小檸檬的顏色,小茉莉的香味,小狸貓的微笑,小羊心裡的柔軟雲朵……


《米先生的小路》中,米先生每天走路去上班。從他的家到他的學校有三條小路,分別是:紅磚路、青石板路和長滿雜草的泥土路。米先生很喜歡紅磚路和青石板路,卻從來不走長滿雜草的泥土路。一次上班路上,一陣大風把米先生的帽子吹到了泥土路上方,米先生就沿著泥土路走到了學校。後來,他發現自己的帽子變成了「魔法帽」,帶來了許多意外和驚喜,米先生也因此喜歡上了泥土路。


所有的這些,充滿想像,而又充滿智慧,它們將在孩子心裡種下至真至美的種子。

我們和孩子共讀時,可以和孩子交流一些話題,當然,交流話題也是需要一些方法的。那麼,針對這本書,我們怎樣和孩子交流呢?


每篇童話,都有自己的核心主題,或想要表達的內容。比如:通過閱讀《五隻小老鼠找幸福》,我們會忍不住想問:小老鼠們找到的幸福是什麼?顯然,這是一個關於幸福的童話。我們可以和孩子交流以下話題:


話題1:小老鼠們找到了各自的幸福,它們的幸福是什麼呢?(可以適當回顧故事,再次進入文本,體會幸福的意涵。)


話題2:生活中,有哪些事讓你感受到了幸福?你認為幸福是什麼?(這個話題可以拓展到很多方面,比如,收到爸爸媽媽的禮物,這是獲得的幸福,比如自己會穿衣服了,得到老師的肯定,這是成長的幸福……不必局限,可以鼓勵孩子多說出自己的想法,培養孩子思考和表達的能力。家長也要適當表達自己的想法,不能單純地讓孩子說。)


比如,在閱讀《米先生的小路》時,當讀到米先生追過泥土路的一半,終於追上自己的帽子時,可以這樣提問——


話題1:你覺得米先生接下來會怎麼做?為什麼?(在孩子說出一種猜測時,可以讓孩子說一說猜測的依據。)


話題2:你覺得接下來會發生什麼故事?


以上兩個話題都指向故事的預測,可以任選一個進行交流。


這樣的讀中提問,有時候可以指向故事的預測,有時候也可以聯繫兒童自身或生活,說說自己的感受、理解等等,不僅增加了與文本的互動性,讓閱讀過程也變得更有趣,還能增進對故事的理解,鍛鍊孩子的表達。


親子閱讀中,最重要的是什麼呢?我想,應該是大人和孩子同時沉浸在純粹的文本閱讀中,不需要太多的閱讀策略和技巧,依然能夠感受到閱讀帶給我們的樂趣。


所以,我們的問題不必過多,話題也可以不用那麼深奧,儘量保證孩子閱讀時的整體感受和故事的相對完整,然後適當交流,或者告訴孩子一些閱讀方法,和孩子一起享受閱讀的樂趣。


在共讀交流時,具體要注意哪些事項呢?


在這本童話書中,有26個小故事,都要交流嗎?不見得。我們可以選擇一些孩子喜歡的,家長也比較有感觸的文本進行交流。不需要每篇都交流,適當即可。同時,不要「刻意」,比如:不要為了讓孩子吸收「我們認為的道理」,就不斷地引導或說教,這些都不太合適。在交流中,我們要做好一個聆聽者,而不是教導者。


我們與孩子交流時,儘量提開放性的話題,有助於啟發思考,讓孩子有話說,有話想說。


你覺得xx這樣做對不對/好不好?你喜歡誰?……,是這樣吧?這類的封閉性話題,並不適合討論。如何把封閉性的話題轉化成開放性的話題呢?比如這樣——你覺得xx這樣做怎麼樣?如果是你,你會怎麼做?你覺得xx是一個怎樣的人?……是什麼?關於……,你是怎麼理解的?


親子交流,不必特別正式或嚴肅,輕鬆愉悅的氛圍很重要。比如用徵詢、邀請的語調請孩子說一說,無論孩子說了什麼,給予肯定和積極的回應「噢,是這樣啊!」「原來你是這麼想的!」


就算是積極的、簡單的回應,也會促進孩子進一步的交流。


在親子共讀交流時,平等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是尊重孩子的意見和想法,不做評判,家長做好傾聽者的角色。


二是家長不能只是提問,只讓孩子說,而是要適時表達自己的理解、看法、感受,與孩子共同參與話題的討論。


有很多家長有這樣的困惑:想給孩子推薦一本書,如何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想引導孩子閱讀一本「新」書,有什麼好方法嗎?這裡,我給夥伴們分享幾個常用的方法——


有些文本,故事的主人公貼近兒童的生活、年齡、興趣等,我們想給孩子推薦這本書時,可以先講一講主人公的趣事。


比如《時代廣場的蟋蟀》,我們可以先和孩子說一說蟋蟀,也可以結合自己的經歷,對蟋蟀的認知等,然後自然過渡:你知道嗎?有這麼一隻蟋蟀,它從鄉下坐火車到了紐約的時代廣場,你猜它是怎麼坐上火車的?到了紐約,它怎麼生活呢?


用問題導入,激發興趣,引發思考,然後簡要講蟋蟀柴斯特如何跳進野餐籃,如何結識小男孩馬利歐等。


也可以簡單講述之後,設下懸念,激發對整本書的渴望。比如:蟋蟀柴斯特到了紐約,除了馬利歐,它還認識了誰(可以暫停,讓孩子觀察封面,翻翻目錄,說一說)?他們之間又會發生哪些故事呢?


如果我們想給孩子推薦或介紹一本書,我們自己沒有讀過,也不夠了解,怎麼辦呢?


其實,有時候,我們想給孩子推薦一本書,往往是聽別人說這本書好。那麼,我們就可以借「別人之口」,塑造這本書的價值。比如:今天xx和我說了一本書,這本書如何有趣等等。


有時,我們可以直接和孩子分享精彩片段,吊起孩子的「胃口」。比如《太陽的詩篇——<森林報>故事精選》《最會偷東西的大盜賊》等書中有許多精彩的小故事。


我之前和孩子推薦《太陽的詩篇——<森林報>故事精選》時,是這麼操作的:媽媽今天看了一本特別有趣的書,裡面的故事很有意思,我來給你讀一個。就這樣,讀完一個小故事,孩子還要繼續聽。


當我們被故事打動時,當我們滿懷欣喜地和孩子分享時,愉悅、興奮、感動、樂趣等等,都會自然地通過我們的聲音傳達給孩子,影響著孩子的興趣,吊起孩子的「胃口」。

有時,我們可以借作者的故事旁敲側擊地影響孩子閱讀。比如《沒頭腦和不高興》,後記裡有許多關於作者任溶溶爺爺的趣事。我們可以和家人分享,也可以選擇一些和孩子分享,影響孩子。


有些書,封面、插圖很有特色,我們可以邀請孩子邊看圖,邊猜測,逐漸進入文本。


比如《弗朗茲的故事》,封面是是一個帶著超級大帽子,而且是有很多裝飾的大帽子的小男孩,不過看起來也有點像女孩。


我們可以引導孩子邊看封面,邊猜測:你猜他是誰?他的表情是怎樣的?你覺得他是男孩還是女孩?他戴的這頂帽子是怎麼來的?……還可以一起看看目錄,翻翻插圖,設疑交流。

《最會偷東西的大盜賊》是親讀會·第六期10月份親子共讀書目,中文分級閱讀文庫K1系列中的一本。


作者呂麗娜老師以她的才情、浪漫與詩意,為我們構建了一個充滿美好與溫暖的童話王國,這個國度裡有尋找幸福的小老鼠,有會寫詩的小烏龜,有特害羞的小刺蝟,有騎滑板車的月亮......願孩子在這本書中找到那顆至真至美的種子,心田開滿花。


明晚8點,呂老師將在親讀會·第六期直播間,帶我們共讀這本《最會偷東西的大盜賊》,各位家長,帶上孩子們,一起來和作者本人互動吧!

親讀會·第六期的大咖直播,將在抖音、CCTalk兩大平臺上同步舉行!

1. 歡迎大家掃碼關注「親讀會(抖音號:qinduhui)」。


參與步驟:打開抖音——點擊右下角的「我」——點開「關注」——搜索「親讀會」——點擊「親讀會」——點擊頭像右下角的「直播中」——參與親讀會直播。


2. 微信掃描下方二維碼,進入直播頁面。您也可以在CCTalk客戶端上搜索房間號:「89087657」,參與親讀會直播。

回看步驟:打開「親近母語」APP——點擊「親讀會(家長專區)」——點擊「親讀共讀」後的「更多」——點擊往期直播內容,即可觀看。


親讀共讀,親近母語

共建有溫度、有深度的母語學習社區

共享優質的兒童閱讀和母語學習資源

親讀會·第六期,期待您的加入!

親讀會(第六期)

2020年9月28日—12月31日


報名時間

9月16日—12月30日

掃描或長按識別上方二維碼

申請加入親讀會·第六期

本期課程免費!免費!免費!

學習平臺:親近母語APP

現在下載還可享新人好禮~~


具體流程

填寫申請表-加入學習群-下載親近母語APP-參與課程


課程諮詢

相關焦點

  • 親子共讀的技巧
    1-6個月親子共讀的時機,完全可以從孩子襁褓時期開始,或許大家會懷疑孩子這麼小,這麼聽得懂故事呢?哈哈,親子共讀,未必需要孩子聽懂呀!對於襁褓中的孩子,他們能從和諧美好的聲音,聲調中感受到父母對他的愛,感受到優的語音之美,進而獲得安全感和柔性的美感。
  • 銷贓沒錢「找零」 盜賊再偷「湊整」
    2006-10-26 3:54:40 晨報訊 (曲慧勇記者李光)凌晨銷贓時,一聽對方說沒零錢找,盜賊竟讓對方等著,他馬上再去偷一個來賣,好湊個整錢。日前,此盜賊因涉嫌盜竊罪被大連市中山區人民檢察院依法提起公訴。  劉某老家在丹東,來大連打工卻一直沒找到稱心的工作,於是就打起偷東西賣錢的歪主意。
  • 親子共讀的幾個姿勢,暴露了共讀效果的好壞,很真實!
    不少家長越來越重視親子閱讀這件事,大多數家長會利用晚上睡覺前的時間或者周末的閒暇時間,陪伴孩子一起閱讀,希望通過這件事,讓孩子愛上閱讀,同時也增進親子感情。但有時,會「局面失控」,孩子一聽說要讀書,撒腿就跑,要不就提出各種不合理的要求,總之把你弄得很「火大」,就是不能乖乖與你一起讀書。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可能跟你與孩子的共讀姿勢有關。
  • 親子共讀|「未來家庭教育計劃」親子共讀專題講座暨項目總結會在京...
    12月26日,由中國兒童中心、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國家圖書館、好未來集團共同主辦的「未來家庭教育計劃」親子共讀專題講座暨項目總結會在國家圖書館總館典籍博物館文會堂舉行。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個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 親子共讀正是「親子共學」的過程~~
    刺蝟立刻跑了過來:「餵他們吃東西,保護他們,把他們養大呀!」刺蝟還告訴了大熊好多該做的事,有的大熊知道,有的則不會做。刺蝟要他自已想辦法。大熊一開始既沒有餵他們吃東西,也沒有教好他們遊泳,更沒有教會他們怎麼飛,直到刺蝟一一的指點了,他才領會了方法和技巧,於是不但他自已學會了,也把三隻小寶寶都教會了。
  • 親子共讀|《偷莎士比亞的賊》:美德是勇敢的,為善永遠無所畏懼
    2020.7.23共讀親子親子共讀 |《偷莎士比亞的賊》:美德是勇敢的,為善永遠無所畏懼>親子共讀《偷莎士比亞的賊此時,可能很多人會發出疑問,難道莎士比亞還曾經營過一家劇院?如此偉大,卓絕,在文學界擁有著至高地位的莎翁,除了文學創作,難道還做過別的事情?
  • 親子共讀點燃兒童夢想
    那就為他們讀童話吧!想讓你的孩子變得更聰明嗎?那就為他們讀更多的童話吧!」在蘇格蘭,愛因斯坦的這句話經常被政府和圖書館引用,作為鼓勵家長開展早期親子共讀的廣告語。具體做法是,政府每年免費向蘇格蘭所有0—8歲兒童贈送大禮包,這個大禮包是一個精美的帆布袋,袋子上印的是親子共讀的標誌:一隻大蜜蜂將一隻小蜜蜂摟在懷中,正在認真地共讀著一本書,親情滿滿;帆布袋裡裝有2—3本兒童繪本,再加一張光碟和若干玩具或文具。這是由蘇格蘭學界專家根據不同年齡兒童的身心發展特點精挑細選出來的。
  • 魔獸世界:試玩盜賊可以偷到玩具骰子 甚至可以用來賺錢
    盜賊有三個骰子玩具,是從人型生物身上使用【搜索】技能偷來的,雖然我有盜賊但是一直都懶得去偷,今天決定去偷一個測試一下人品,突然想到,用試玩盜賊能不能偷到骰子玩具呢?如果能,那豈不是給那些沒有盜賊的玩家帶來了莫大的福音?因為這個骰子玩具是可以交易的,所以偷來這個玩具你甚至可以把它賣掉換點金幣!
  • 上學幫:開啟親子共讀:怎麼讀繪本最有效?
    最近是書香節,各大電商摩拳擦掌推出各種優惠促銷。不過,瘋狂過後,書櫃是囤滿了,但是該如何開始親子共讀呢?根據我們這幾年積累的經驗,開展親子共讀會有不同階段,每個階段家長的角色都是不一樣的。可以說,為了孩子的閱讀啟蒙,爸爸媽媽們都是十八般武藝,樣樣都要精通啊!
  • 親子共讀,你錯過了什麼?關於親子共讀的10條建議
    之前我一直覺得親子閱讀的好處是為了增加孩子的閱讀量、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增進親子關係、還有就是增加孩子的識字量,帶著滿滿的目的去做這件事。兒子2歲半左右,我開始給兒子讀繪本,今年兒子快7歲了,這期間給兒子買了上百本的繪本,但縱使讀了上百本的繪本,關於親子共讀,我還是有些挫敗感,總覺得沒有什麼收穫?
  • 醫生傳授共讀技巧促進孩童腦部發展從親子共讀開始
    在孩童3歲以前腦部發育最快,利用共讀方式能學習到的9個好處:1.學習基本閱讀技巧,能開始認識字母的長相。在和小孩說故事時,對話式共讀(Dialogic reading)是目前最推薦的方式。對話式共讀強調親子互動技巧,利用問與答的形式,鼓勵孩子參與閱讀過程,一本童書可以有不同引導方式,例如1歲半-2歲,可以詢問指認圖書的圖案;3歲可以詢問上下空間概念;4歲可以詢問前後空間概念;5歲則可以詢問順序概念等。也可以利用對話方式幫助父母了解自己的小孩的反應是否適當,是否符合其年齡發展。
  • 親子共讀,最容易掉的坑都在這
    很多讀者在文章留言處表示,孩子閱讀興趣不高,除了書沒選好之外,更困惑的是不怎麼和孩子讀。關於閱讀方法,這幾年在陪伴叮噹的親子共讀過程中,有掉過坑,也有不少總結。之前我其實也有分享過很多,今天我把大家比較關心的問題,結合之前的文章,匯總起來再說說。
  • 《伊洛納》盜賊工會任務怎麼做 盜賊工會任務攻略
    導 讀 伊洛納盜賊工會任務我們應該怎麼去做呢?其實盜賊工會任務的問題也是很不錯的。
  • 「親子共讀」不只是媽媽的事 「共讀」還包括「共玩」
    原標題:「親子共讀」不只是媽媽的事 「共讀」還包括「共玩」   「親子共讀不只是媽媽做的事,爸爸,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都可以和孩子共讀,帶來他們不同的思考模式。」第三屆豐子愷兒童圖書獎評審、美國南依利諾大學幼兒教育博士李坤珊近日受邀在南京太平巷幼兒園開公益講座,向家長們傳授「親子共讀」的小秘訣。
  • 親子共讀,隨時都是共讀好時機
    帶著孩子一同閱讀,不需要技巧,只需要家長全心投入,輕鬆的閱讀、親密的對話,都是提升親子關係與促進孩子大腦發展最無可取代的唯一心法。而孩子初期認識新事物的方法,即是摸摸、拍拍、咬咬,此外,寶寶的專注力不長,在書前閱讀的時間可能不到1分鐘,不了解的家長可能因此氣餒,這是嬰幼兒時期正常的行為表現,建議家長不要拘泥於單次閱讀時間的長短,就算只有1分鐘、1頁或是跳頁,多次的累積還是會對孩子提供益處,且隨著共讀的次數增加,孩子在書前閱讀的時間會逐漸拉長,並很快愛上與爸媽共讀的時刻。
  • 親子共讀這件事有多重要?如何進行親子共讀?這幾點家長要知道!
    那麼如何與寶寶進行親子共讀呢?我們來看一看。一、如何進行親子共讀1.父母自己首先要做出一個有關閱讀的承諾就是要有用心,堅定地帶著孩子一起讀下去的決心。因為與孩子共同讀書花的時間可能遠遠超過預期。這樣不僅僅有利於孩子更好地感受到書中的內容,更重要的是爸爸媽媽和她一起讀書的專注態度,會讓孩子感受到尊重和榜樣的力量。另外選擇在輕鬆的、溫暖的、安全的氛圍當中去給孩子讀書,也許孩子聽不懂你在說什麼,但是你的語調,你的情緒,你的表情還有那個氛圍,他都能感受得到。
  • 親子共讀心得體會
    心得一:親子共讀心得體會在學校召開親子共讀活動以來,我與兒子一起閱讀《小布頭奇遇記》和《怪城奇遇記》,讀到高興時,看到兒子哈哈的大笑,聽著兒子「接著讀!接著讀!」的催促聲,心裡感到很滿足,仔細想一想,與兒子一起閱讀,真的體會很多。
  • 親子共讀怎麼讀?孩子才會獲益更多
    教育孩子的方法眾多,其中最簡單易行、效果明顯的方法之一就是親子共讀。親子共讀的好處實在太多了,不僅培養起重要的閱讀習慣,還可以增進親子關係,促進增加孩子知識,提升孩子思考問題的能力,更為未來的學習打下堅實的閱讀基礎。所以家長們務必重視親子閱讀在教育中舉足輕重的作用哦。
  • 「閱讀大V」談親子共讀:家庭教育從閱讀開始
    活動現場,大V店創始人哈爸、深圳心喜閱童書CEO劉霜、閱讀推廣人粥粥等嘉賓與200多位媽媽傾囊分享「家庭教育從閱讀開始」,希望讓更多的媽媽通過親子共讀的方式,做更好的媽媽,更好地陪伴孩子成長。許多媽媽都認可「閱讀是孩子們建構對世界的認知的重要方式」,不過,到底應該為孩子選擇什麼樣的書讓媽媽們感到苦惱。
  • 高質量陪伴從親子共讀開始
    「閱讀的落後會影響孩子整個學業的發展」「聽故事的頻率會影響到孩子將來的閱讀能力」「閱讀能力是在膝蓋上、懷抱裡、餐桌邊的語言、文字場景中孕育的」「親子共讀中的交流就是高質量的陪伴」「兒童的閱讀量與父母陪伴閱讀密切相關」……在日前於北京舉辦的兒童早期閱讀幼兒園園長論壇上,圍繞「閱讀點亮童年」這一主題,與會專家深度聚焦幼兒早期閱讀,達成了親子共讀就是高質量陪伴的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