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分寸,人情不遠不近

2020-12-20 廣東省國學會

任何事情都不是絕對的,需能屈能伸、張弛有度。為人處世最要緊的就是要懂分寸,有進有退。

不逾越自己的本分,不觸碰他人的底線。不遠不近不幹擾,這種分寸剛剛好。

01 說話有分寸

《菜根譚》中說:「口乃心之門,守口不密,洩盡真機。」

與人相處時,要管住自己的嘴,有話三思而後說。

有些話,不真、不善、無益,與其說出來讓人不快,不如不說。

曾國藩年輕時愛開玩笑,說話時有傷人之語。

為此他曾多次自省,並在家訓中教育子弟:「群居守口,獨處守心」。

一時心直口快,消耗的是長久維繫起來的感情。

真正有分寸的人,能做到嘴上有尺,心中有度。

02 凡事留餘地

《道德經》說:「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衝,其用不窮。」

最完滿的東西,好像有殘缺一樣,但它的功用永遠不會衰竭;

最充盈的東西,好像是空虛一樣,但它的作用永遠不會窮盡。

凡事留餘地,雅量能容人。這既是包容他人的過錯,也是為自己留有後路。

我們明白「老好人」的痛,懂得留有餘地的妙。

在懂得分享的同時,不必傾其所有,如此,才會有進可攻、退可守的淡定從容。

03 人情不遠不近

《鬼谷子》說:「掌握分寸,人情不遠不近。」

人與人之間有一道無形的線,懂分寸,要明白這根線的存在,儘量做到不越界。

孔子也說:「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

在與人相處中,距離感在什麼時候都應該保持。

既不能因為太過親近而肆無忌憚,也不能因為太過疏遠而催生埋怨。

懂分寸的人,與之接觸,總能讓人感到如浴春風般溫暖舒適。

而生活中,被稱道為高情商的人,並不一定有多麼出眾的才能,而在於他們在與人相處中能把握好分寸。

相關焦點

  • 「分寸」(深度)
    ...萬事萬物皆有分寸,月是懂得分寸的,它慢慢地缺了,又慢慢地圓了;時間是懂得分寸的,它公平地給予了每個人相同的時間,不長也不短;自然是懂得分寸的,四季有規律地輪迴,變換得恰到好處。......「分寸」極其重要而又極難把握,它可謂是一門人生的藝術,你精通了這門藝術,也就把握了人生的命運。
  • 掌握說話分寸 人際交往中的瀑布心理效應
    見風使舵,察顏觀色,留人顏面,掌握說話分寸人際交往中的瀑布心理效應 《史記》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 平原君趙勝的鄰居是個瘸子。 一天,平原君的小妾在臨街的樓上,見到瘸子一瘸一拐地在井臺上打水,於是便大聲譏笑了一番。
  • 拿捏分寸
    大千世界,古往今來,任何事都離不開「分寸」二字。人生在世,分寸無處不在、無處不有,日常交流需要拿捏分寸,人際關係需要拿捏分寸,成就事業需要拿捏分寸,推進工作需要拿捏分寸,分寸既是一個理論問題,又是一個實踐問題。
  • 馬尚龍 | 《上海分寸》寫的是什麼分寸、誰的分寸?
    《上海分寸》剛出版,就有朋友問我:這本書是寫上海人待人接物的分寸的嗎?
  • 分寸(深度好文)
    這個「度」其實就是分寸,也是人生當中最難把握的兩個字。萬事萬物皆有分寸,月是懂得分寸的,它慢慢地缺了,又慢慢地圓了;時間是懂得分寸的,它公平地給予了每個人相同的時間,不長也不短;自然是懂得分寸的,四季有規律地輪迴,變換得恰到好處。
  • 分寸!(深度好文)
    這個「度」其實就是分寸,也是人生當中最難把握的兩個字。 人,更應該懂得分寸。一些人之所以能夠一路順風順水,不僅僅在於他們的聰明、勤奮,也在於他們對人性的洞察,他們懂得什麼叫恰如其分,什麼叫不偏不倚,什麼叫見好就收,一句話,他們能夠把握分寸。
  • 設計的分寸
    最難的是分寸很多新人階段的設計師,和最開始的我自己一樣,覺得自己是一篇空白,面對著一片汪洋大海,奮不顧身往前遊。不斷地吸收知識、嘗試新的東西,所有的東西似乎都是越多越好、越細緻越好、越新越好、越與眾不同越好……而很多年後,當我知道得越來越多,甚至在某些領域能夠觸及人類認知的邊際時,我發現所有的東西都是有分寸的,做得太多也並不會比做得太少更好。而這個分寸模糊的、不斷變化的。就像是在玩跳一跳時,下一個臺階一直處於模糊的抖動狀態。
  • 為人處事要學會把握分寸
    如果你不懂分寸,說話冒失,舉止失體,不識深淺,不知厚薄,那麼你的人緣不但是一籌莫展,處世也可能處處留下敗筆。所以,掌握於分寸之間是為人處世的普遍規則,是獲得好人緣的關鍵。在為人處事的分寸之間,應該掌握以下基本要領。   剛柔並濟
  • 感情中的「隨緣」其實就是懂分寸
    感情中,隨緣,其實是一種交往時的分寸,和不強求。不強求本來就是分寸的掌握。很多在感情中痴迷或是痛苦的人都會覺得,我對她這麼好,這麼千依百順為什麼還是不能打動她的心或是怎樣?其實,兩人相處過程中 ,是否能夠走的遠,能否修成正果,真的不是你對她好不好,而是分寸感。
  • 懂分寸,是最高級的教養
    如果有人拿這個事情攻擊你,你還會很理直氣壯的反駁說:我知道分寸。拜託,如果你真的懂分寸,你根本就不會幹這種事情,因為人在八卦的過程中,是沒有辦法控制分寸和那種自嗨的心情的。再說了,作為一個成年人,真的不應該把有分寸作為你八卦的藉口,你有分寸,就可以嘴大無邊,嘴上沒個把門的到處說別人八卦?
  • 星雲大師:分寸
    文/星雲大師人與人之間要有分寸,人與事之間也要有分寸,尤其說話更要有分寸,如果沒有分寸,就會有衝突,就會有是非,就會不歡而散。做人要明理,明理先要懂得彼此之間的分寸。人我之間彼此應該保持多少間距,此中都有分寸。現在講究高人做事,都要先拿捏分寸、拿穩分寸,合乎分寸,凡事就容易成功。做人應該注意一些什麼分寸呢?列舉如下:一、人情的分寸:人與人之間的交情,此中有分寸。小兒女可以叫爸爸跪下來給他當馬騎,爸爸會樂得哈哈大笑。
  • 育兒有難點,棍棒和賞識教育難握分寸,掌握中立性態度很重要
    家長無法掌握棍棒教育和賞識教育的弊端:1、孩子會產生心理陰影長期在棍棒教育下成長起來的孩子容易在心理上產生陰影。在育兒有難點時,家長要做理智型父母,最重要的學習狼爸將最難的棍棒和賞識教育的分寸把握好,掌握好中立的態度很重要。
  • 王一博枕頭大戰太有分寸感了,也太蘇了,一切盡在掌握中又紳士!
    清爽有分寸!到最後即使把前輩甩下去 贏了比賽 自己隨即主動把帽子甩掉!太蘇了,一切盡在掌握中又紳士!不主動攻擊,但也不會主動認輸,(嘖,這男人!不能贏姐姐,但也不能輸!)
  • 再好的友誼,也要掌握好分寸
    但總有人持相反意見,認為這樣的關係不合乎常理,不公平,其實真正要好的朋友,不會在意一得一失,他更看重的是雙方的關係,也懂得彼此的距離和分寸。
  • 如何掌握夫妻溝通分寸
    「你有來言我有去語」,夫妻之間的溝通該如何掌握分寸呢?看下吳京和謝楠是如何處理的。#娛樂最前沿#
  • SAUGELLA賽吉兒懂分寸,懂你,更懂你的分寸
    ,讓肌肉徹底放鬆,只有如此懂分寸的練,才能變身性感小腰精,而不是金剛芭比。【SAUGELLA賽吉兒懂你,更懂你的分寸】懂分寸的女生嘛,就應該從小細節愛護自己。比如健身,要懂分寸,私密護理也要懂分寸。【SAUGELLA賽吉兒懂你,更懂你的分寸】為什麼說賽吉兒是更懂分寸的女性洗液呢?
  • 出言有尺,嬉鬧有度;把握分寸,熟不逾矩
    每個人都喜歡和有分寸的人交往、共事。 有分寸感的人,總讓人感覺如沐春風,心情愉悅。 01 說話有分寸,不揭人短。 作家劉墉講過一個國畫大師黃君璧生前的故事。
  • 明目張胆阻撓司法 蔡英文實在有失分寸
    他同時也批評蔡英文:「在那麼高位置的人,講話要有分寸!」社論說,蔡英文預告的「情報」,拿來與洪光煊響應的語言加以對照,有很多耐人尋味之處。其中的重點,除了蔡英文講話是否失分寸之外,關於檢察官辦案和「政治風向球」的關聯,本來不該是一個議題,但長期以來仍免不了政治討論。所謂司法獨立,理論上,檢察官從不允許看政治風向球辦案。
  • 不要把私人關係帶到工作中來,要對老闆心存敬意,並掌握分寸
    在一個公司中,對老闆的稱呼也應該掌握基本的規則。有時候,即使你已經跟老闆稱兄道弟了,殊不知你早就得罪了老闆。那麼,怎樣才算是合情合理稱呼老闆呢?不管是初涉職場的新員工,還是久經職場風雲的老員工,對老闆的稱呼一定要掌握幾個基本的原則,並加以靈活運用,這樣才能夠在複雜的職場生活中站穩腳跟。⑴主動開口問老闆的稱呼。這一點對於職場新人來講尤為重要。
  • 四季分明即分寸
    原創 馬尚龍 海上夢疊來源:夜光杯作者:馬尚龍滬語改寫:丁迪蒙滬語誦讀:倪雲華四季分明個自然氣候影響到了上海人個分寸感:中庸體面,拿捏得當。上海也有得一兩一根個大油條個,不過上海人,尤其是年紀稍微大眼個老太會得皺起眉頭:油條哪能做得介大,嘸沒分寸,偷工減料,一眼也勿好吃個。搿,就是上海人個錙銖必較、分寸必究。有年隆冬時節,我到深圳去。飛機下來,調了夏天個裝束,視線裡向就是一片個綠顏色了,第二天清早,還聽到了樹浪向個鳥叫聲。我搭深圳朋友講,搿搭四季常青,真是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