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檸橙媽媽
來自一個媽媽的求助:
孩子現在5個月了,頭髮一直長不好,黃黃的,後腦勺上還少了一圈頭髮。現在是純母乳餵養,所有的營養都來自媽媽。媽媽自從出了月子以後沒有再吃鈣片,是不是因為這個孩子缺鈣了呢?
有個朋友的孩子現在2歲多了,頭髮依然是黃黃的、很軟、很稀疏,但是爸爸媽媽的頭髮都很黑。朋友也表示自己小時候頭髮也是如此,長大了就好了。
孩子小時候頭髮很少,並不一定是缺鈣,是多種原因造成的。和孕期的營養、出生後的營養以及護理都有關係,好頭髮不是靠吃鈣片吃出來的,是綜合護理的結果。
每個孩子都不太一樣,有的孩子一出生就頂著一頭烏髮,日本有個6個月大的孩子,頭髮烏黑濃密,都成了小有名氣的網紅,令大家讚嘆不已。但是很多孩子不像這個寶寶這麼幸運,頭髮依然是稀少枯黃的,這是為什麼呢?
01、發育問題
孩子剛出生後,毛囊還沒有完全發育成熟,是一個逐步發展的階段,頭髮不會很快長得烏黑濃密。大約到了2-3歲,毛囊才會逐漸發育成熟,頭髮就會慢慢變得又黑又濃密了。所以,朋友小時候頭髮並不好,長大了一樣一頭亮麗的烏髮。
02、頭發生長周期問題
頭髮的生長過程分為生長期、退化期、休止期,頭髮停止生長後會進入退化期,持續3周左右,退化期的頭髮再進入休止期,持續3-4個月。
孩子在剛出生的時候,胎毛還在,所以看上去比西方的孩子頭髮多。但是到了兩三個月,毫毛就處於退化期開始脫落,也都基本進入休止期,暫時沒有新的頭髮長出來,所以看上去頭髮就變少了。
03、孩子的頭部活動頻繁導致
到了兩三個月以後,孩子的頭部控制能力增強,開始左右轉動頭部。由於孩子基本處於仰躺的狀態,後腦勺的頭髮不斷被摩擦,慢慢就被磨掉了。這部分頭髮起碼要花1年的時間才能長出來,到2歲看上去才不會太明顯。二寶現在2歲,還有隱約能看出後腦勺的頭髮偏少一些。
04、缺乏營養
如果孩子嚴重營養不良,缺乏蛋白質等營養物質,孩子體內的黑色素減少,讓頭髮變黑的基本物質缺失,頭髮就會顯得發黃,看上去不是很理想。
看了上面的原因,我們就會比較清楚了,想讓孩子長一頭烏黑的頭髮,就要從營養、護理等多個方面來幫助孩子,等到孩子兩三歲以後,頭髮會慢慢變好。
01、均衡營養
頭髮的主要的成分是胱氨酸及半胱氨酸,多吃蛋白質含量豐富的食物,可以使這些基本物質保持充足。蛋類、瘦肉、魚類、花生、核桃、黑芝麻這些食物可以滿足生發、養發的需求。
孩子頭髮發黃,可能跟體內酸性毒素太多有關係,水果、蔬菜、紫菜、海帶等等這些食物可以中和體內的酸性毒素,改善孩子頭髮發黃的狀況。即使開始並不見效,後期一定是有大用處的。
還沒有添加輔食的寶寶就需要從媽媽身上獲得這些營養,媽媽要注意補充上面這些食物。
02、按摩頭皮
頭部血液循環好,毛囊才可以吸收到充足的營養,從而有利於頭發生長。經常按摩頭皮,可以刺激頭皮,促進頭皮血液循環,讓頭髮變好。我的頭髮有段時間非常枯黃乾燥,後來經常按摩頭皮,頭髮逐漸變黑了。孩子的頭皮非常嬌嫩,注意輕輕按摩,千萬不要傷害孩子。
03、做好頭髮洗護工作
頭髮也需要呼吸,如果頭皮太髒,阻塞毛孔,頭髮就不能吸收足夠的營養,導致頭髮質量變差,所以要注意給寶寶清潔頭部。
很多家長不敢給孩子洗頭,怕傷到囟門部位,孩子的頭頂上形成了厚厚的乳垢,這是非常影響頭發生長的。從孩子出生開始就保持一定的清洗頻率,孩子的頭皮就會保持得很乾淨。
04、保證睡眠
孩子在睡眠過程中,所有的器官處於休息狀態,可以為生長發育提供很好的支持。小孩子一天的主要任務就是睡眠,每個孩子睡眠時長有所不同,要注意觀察孩子在清醒狀態的精神狀態。如果精神很愉快,飲食正常,睡眠就是充足的。
05、曬太陽
經常帶孩子曬太陽,可以對頭皮起到殺菌的作用,達到保護頭髮的目的。另外,曬太陽可以提高抵抗力、促進睡眠、提高質量、補充維生素D,對整個身體發育都是有好處的,自然也促進頭髮的生長。注意不要長時間暴曬就好了。
總之,孩子的頭髮在5個月還沒有長好,只是暫時的現象。母乳媽媽注意飲食,添加輔食的孩子注意營養均衡,平時注意給孩子做好頭部護理,孩子一定會長一頭好頭髮的。
二胎寶媽,高級育嬰師,個性化訓練指導師,多平臺原創作者。愛孩子、愛生活,願與萬千媽媽分享育兒經驗,關注我,獲取更多育兒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