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電視劇裡,如果單從演員角度說的話,保證底線的是主演,提升上限的是配角,錦上添花的則是龍套。
筆者之前的文章裡聊過餘鎧磊、王硯輝、楊新鳴等著名百變配角,他們都是從配角成名,然後逐漸被觀眾熟悉,成長為目前的影視明星。
本文筆者想說的是一位龍套,其實按名氣和演技算,他可以算配角,但由於他演的戲實在太多太亂角色又太小,因此也可以算是大龍套,再加上他也沒少客串只有一個鏡頭的小龍套,所以總體說來他是一位知名龍套演員。
我們甚至還可以給他加個更好聽的稱號:古裝劇龍套之王。原因是他在各種古裝劇中出演過N多龍套,已經多到讓熟悉他的網友驚嘆:怎麼哪兒哪兒都是他,讓人看得懵圈了都。
不賣關子了,這位龍套之王就是魏德山。
沒聽說過這個名字?不要緊,看看他的作品你就知道了。
魏德山籍貫河北豐潤,從祖父起就在戲劇界摸爬滾打,其父魏榮元從小學京劇,後來轉入評劇,同時還會相聲、滑稽甚至胡琴,堪稱全才,估計這種多方面發展的能力也影響到了兒子魏德山。
解放後,魏榮元加入中國評劇院,苦於評劇缺少花臉演員,他將原來和女演員同度的唱法降低創造了越調,最終成為評劇魏派的創始人,被觀眾稱為「華彩唱法」。
1976年魏榮元因病去世享年只有52歲。
二、《三國演義》龍套帝
魏德山的龍套之旅應該起步於上世紀八十年代,他在宋丹丹第一部電影《月牙兒》裡跑了一次龍套,等到他再次出現在觀眾面前已經是九十年代了。
九十年代初香港拍了李連杰版的《精武英雄》,魏德山出現在這部電影裡,他雖然只是扮演一名連名字都沒有的人力車夫,但戲份並不算很少,從前到後也有好幾句臺詞,露了幾次臉,應該屬於一位小配角、大龍套。
而真正讓魏德山被觀眾感到「哪兒哪兒都是他」的作品則是央視版《三國演義》,因為在這部經典電視劇裡,他一共飾演了兩個有名有姓的人物再加上六個沒名沒姓的龍套。
當劉備投奔曹操時,魏德山飾演一位安排劉關張住宿的管家,向曹操匯報劉備的住處安排情況。
當曹操說他夢裡好殺人時,魏德山飾演一位站在大帳外值班的小兵,還有一句臺詞。
關羽殺死顏良時,魏德山飾演一位在旁邊被嚇了一跳的袁軍將領,給了一個特寫鏡頭。
曹操在銅雀臺上大宴群臣,魏德山飾演一位阿諛奉承曹操的文官。
劉備興兵伐吳前,魏德山飾演張飛下屬範強(範疆),殺張飛的兇手。
白帝城託孤之後,曹魏五路大軍進兵,諸葛亮託病在家,魏德山飾演在相府門前著急的文官杜瓊。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智擒夏侯楙時,魏德山飾演一名假扮成逃難平民的細作。
到了司馬昭掌權時,魏德山又出演了司馬昭身後的一名侍衛或武將。
總之,在《三國演義》裡,僅僅能從屏幕中找到的有魏德山的鏡頭就有八個,他也堪稱《三國演義》劇組龍套帝。
三、《雍正王朝》《康熙王朝》龍套王
自從《三國演義》之後,魏德山突然像開了掛一樣開始出現在各種影視劇中,他出演的大多數還是大小龍套,其中有代表性的則是《雍正王朝》和《康熙王朝》兩部熱播劇,這兩部劇裡他都各自出演了三個角色,堪稱傳奇龍套王。
任伯安的兄弟任季安,經常和劉八女混在一起,一起坐過牢又一起被放出來然後一起死。
等到雍正即位的關鍵時刻,老十三到豐臺大營調兵,魏德山又飾演了傾向老八的提督成文運,最後又死一回。
老實說,筆者第一次看《雍正王朝》時看到這裡真有些懵圈,因為認出來這貨就是任季安了,還納悶怎麼老十三沒認出來,看來還是筆者大意了。
等到李衛當官推行攤丁入畝時,魏德山回歸家傳老本行,飾演一個叫花子在那裡唱蓮花落,讓人懷疑任季安·成文運這小子是不是沒死最後流落街頭了。
如果說看《雍正王朝》還不適應到處都是魏德山的感覺,到《康熙王朝》時筆者已經適應了。
在這部劇中,魏德山先是飾演了從雲南跑到紫禁城報告吳三桂造反的哈赤塔。
然後,魏德山搖身一變,又出演了兵部尚書戈什爾。
等到姚啟聖到福建上任時,魏德山又變成了將軍薩木爾。
老實說,這要不是到處改名字,筆者可能會以為這三個角色都是哈赤塔。
截止到這時,魏德山在三部歷史大劇中加起來至少演了14個角色,說他是古裝劇龍套之王絕對夠得上這個美譽。
在《康熙微服私訪記》裡,魏德山也演了三個角色,不過好在那電視劇是一節一節的,不會對觀眾造成太多幹擾,但他出演的頻率也算是趕上趙雅芝了。
正因為魏德山名聲在外,很多劇組都找他,因此我們在好多熱播劇中都能看到他的身影。
比如遠的如《宰相劉羅鍋》裡,魏德山飾演被和珅用馬扎打破腦袋的桂懷泰。
在《還珠格格3》中,魏德山飾演了蕭劍的義父……
筆者就不一一列舉魏德山飾演的其他大龍套了,總之呢,只要是古裝劇,如果你看到魏德山出現,絕對要記住他演的是什麼,因為即使他這個角色死了,魏德山依然很有可能會再次出現在本劇中。
對於魏德山這樣到處出演龍套的演員,我們該怎麼看呢?他的演技肯定是沒有問題的,為什麼他不爭取演主角呢?
筆者認為,也許演戲對於魏德山來說就是一個玩兒的過程,有演技有機會隨叫隨到上去就能演,不奢求什麼主角不提更多額外要求,這樣的好演員估計哪個導演都想要,於是我們就看到了一種有意思的現象在古裝劇中,哪兒哪兒都是魏德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