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連續幾場秋雨的降下,最後一點殘留的暑熱被徹底洗刷乾淨,氣溫有明顯的下降,這是正式入秋的信號。天氣漸冷後,大家普遍會熬一些肉湯喝,暖暖身子也美味好喝。
傳統中餐裡,熬肉湯無非是牛肉湯、羊肉湯、排骨湯和雞湯。生活在沿海城市的朋友,會選擇熬鮮美的魚湯,此外還有一些聰明的人會選擇喝一碗乳鴿湯。
在民間素有「一隻鴿子頂九隻雞」的說法,當然鴿子營養不會誇張到有老母雞的九倍那麼誇張,不過確實鴿子有比較獨特的營養成分。
今天爆炸營養課堂的營養師,就跟大家聊聊:「一隻鴿子頂九隻雞」,秋季降溫後吃蘿蔔燉乳鴿,益氣補血又補水。
我們先來簡單對比一下,鴿子和母雞的成分:
每100克母雞含脂肪16.8克、蛋白質20.3克、提供熱量256大卡。另外含有1.2毫克鐵、2毫克鈣。
每100克鴿子含脂肪14克、蛋白質16.5克、提供熱量201大卡。另外還含有3.8毫克鐵、30毫克鈣和鉀、鎂等微量元素。
但從營養對比來看,雖然鴿子蛋白質、脂肪含量略低於母雞,但鐵元素含量是母雞的3倍左右、鈣含量是母雞的15倍之高,補鈣補鐵效果更優異。
乳鴿含有較多的支鏈胺基酸和精氨酸,可促進體內蛋白質的合成,再加上脂肪含量不高,能加快創傷癒合。
而在傳統中醫觀點裡,鴿子肉有補肝壯腎、益氣補血、清熱解毒、生津止渴等功效。
秋季燉鴿子湯,除了可以加一些紅棗、枸杞、香菇之類的食物外,最簡單的選擇就是加一根新鮮的白蘿蔔。
最近很多人出現鼻子癢、喉嚨癢、皮膚癢的情況,這些是伴著秋風一起到來的典型「秋燥」症狀。多吃一些含水量高,維生素C含量高的蘿蔔,也是解決辦法之一。
從食物口味上來說,蘿蔔是一種比較百搭的蔬菜,可以直接生吃或者榨汁喝,也可以煮熟了熬蔬菜湯。蘿蔔和各自一起燉肉,軟糯的蘿蔔吸收肉汁之後味道更好。
最後提醒大家:
由於乳鴿脂肪含量比較高,所以就算是和蘿蔔一起燉湯,會還是略顯得油膩。出鍋後可以用吸油紙吸一下表面的浮油,這樣不會增加身體額外的代謝負擔。
各位朋友,你吃過乳鴿嗎?你還知道乳鴿可以怎麼烹飪嗎?不妨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分享你的生活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