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看到一篇報導《初二女生宿舍內被同學掌摑、澆開水 警方:對涉事3人批評教育》,由於案件涉及未成年人,警方對涉事3名學生批評教育。同時,責令校方及3名學生家長向受傷學生道歉,並要求他們配合傷者就醫治療。
看完整個事件,書生很是憤怒,受害者留下一輩子揮之不去的陰影,涉事人員並未得到應有的懲罰,就因為是未成年人,僅僅只是批評教育!!!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未成年人保護法就成了某些知法犯法人員的保護傘,真正需要保護的未成年人成為了受害者後,得不到應有的保護,法律也保護不了自己,因為傷人者也是未成年人,犯了法僅僅只是批評教育而已!
我不知道受害者的家人對這個處理結果滿不滿意,先讓我們來看看網友們對這件事的看法吧。
來源於部分網友評論截圖
來源於部分網友評論截圖
來源於部分網友評論截圖
來源於部分網友評論截圖
看完以上評論,相信已經有了答案,誠如第一位網友說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已經成為一些少年暴徒的擋箭牌,對於這次澆開水事件,如果發生在自家孩子身上,我相信很多網友不僅僅是說說而已,每一個孩子都是自家父母的心頭肉,被這樣傷害,必須要對方受到應有的懲罰。有位網友就提出了這樣的建議,讓自家的孩子還回去或者讓其他未成年人還回去,反正都是未成年人,犯了法也僅僅只是批評教育而已!相當部分網友認可這種建議,若社會真的發展成這樣,這還是那個有著五千年文化傳承的國度麼,社會不就亂了,變得秩序混亂,相信大家都不願意這一天到來。
希望有關部門能儘快進行民意調查,對未成年人保護法做出適當修改,讓少年暴徒得到應有的懲罰,不以年齡為藉口開脫自己的罪行,做錯了事情就應該承擔相應的後果,沒有深刻的認識,怎麼知道受害人的苦,從而變成更好自己。
古語有云,父債子償,但是更多的時候是子債父母償。童年犯錯,父母賠禮道歉。少年犯法,還是父母賠償道歉,成年犯法,雖然是自己進去了,但父母在外遭人指責議論,何嘗不是子債父母嘗!
百善孝為先,品德教育應從娃娃抓起,知禮守法愛國,讓父母少操心就是對他們最好的報答。
養不教,父母過,對於犯法的未成年人,不僅自己要受到處罰,其父母也應進行相應的懲處。為什麼父母也要受到懲處,人之初性本善,誰生下來不是一張白紙,後面變黑還是變得五彩繽紛,極大程度取決於父母的教育,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教他們做人的道理,以後走正道還是邪門歪道,跟父母有極大關係。舉個簡單例子,大家生活中是不是經常遇到這種情況,別人家小孩子犯了錯,對方家長總是一句小孩子不懂事就揭過了,我們作為成年人又不好太過計較,如果說對方小孩幾句,還會被對方家長說心中狹窄,不大度,居然跟一個小孩子計較。這其實就是在害孩子,灌輸的是一種錯誤的價值觀,這會給小孩子一個錯誤的暗示,反正我是小孩子,可以不懂事。在這種教育下成長的孩子,長歪的可能性極大。你們說,這種父母該不該接受處罰?
同時,正因為是未成年人,還有可塑性,更應該嚴懲,僅僅口頭批評教育,不僅不會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正處於青春叛逆的少年還有極大可能再次犯法,反正我是未成年人。
圖片來源於網絡
最後有幾點建議。第一,希望有關部門儘快進行民意調查,並對未成年人保護法進行適當修改。第二,教育從娃娃抓起,應該在幼兒園的時候就幫小朋友們樹立良好的道德品質,做到知禮守法愛國。
網際網路大數據時代,做什麼都看信用,應該對未成年犯法者,納入失信人員名單,限制享受國家政府的某些優惠政策,以及升學的限制,限制高消費和部分出行,同時對其父母也做出一定的限制處罰。什麼時候懲罰結束,再恢復正常公民權利,但是會有長達五至十年的監管,若再犯,不僅按照成年人法來處理,更要加大力度。
引用一段梁先生的話:「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做好少年的教育,他們才是祖國的未來。
以上僅為個人拙見,歡迎留言討論。我是書生誤國,謝謝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