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八九十年代的中專生,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學歷?說出來會讓你蕭然起敬。
先說說當年考上中考是什麼待遇。
當年考上中專,一旦收到錄取通知書,就立馬遷戶口,俗成「農轉非」。
現在人可能對戶口這玩意兒沒什麼概念,當年可是吃皇糧的待遇的。當時還是農業為主的時代,祖祖輩輩靠種地為生,考上中專,即是由此可進入城市戶口的序列,再也不要面朝黃土背朝天了。關於「醜是不是醜,就是農村戶口」這方面的段子大家可以看看。
只要中畢業就直接分配到機關、事業單位、大型國有單位,就是編制內的成員,很多用人單位搶著要,其逼格之飽滿讓人羨慕不已。
我有個江蘇泰州的好兄弟當年考上江蘇淮安的某個財校中專,畢業後分到銀行系統,現在可是我們這大國有銀行的行長了。
再說說,當年考中專有多難。超乎你想像。
在當年,中專錄取是在普通高中錄取之前進行的。什麼意思呢?
就是中專學校第一批錄取,先把最高分的學生擼走,再進行高中段的錄取。這就好比清華北大在某個地區招生挑最高分是一樣的道理。
也就是說,當年每個縣區前五十名之內的學霸,才有資格考上中專。由此,中專的分數線比重點高中的分數線還要高一些。
我當年上學的農村學校是初中和小學是一起的,在我的記憶中,年年拼中專,連連光頭。我初三的時候老師拎了三個最頂尖的同學天天在老師的辦公室「開小灶」,羨慕死我了。
那麼,那會兒的中專,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學歷呢?
照上面來說,大家至少七不離八的也可以有所理解了。當年的中專,在學歷、學業、知識結構層次上雖然比不上現在的本科,但在性價比上可以說是介乎985大學和211大學之間一點兒也不為過。
因為當年考上中專的都是最頂尖的學霸啊,考不上中專才去讀高中。
是不是很牛批。
所以,現在的大學生,無論你是211還是985,都沒資格瞧不起當年考上中專的父輩。以他們的智商,想考到你現在的學校,應該不是什麼難事。
不過,自1992年之後,考上中專的難度就急轉而下,甚至呈現出自由落體式的大翻轉,中專的價值一下子出現嚴重貶值的狀況。
基本上是一些名不經傳的學校在培養中考生,學費也是高得要命,大概五六千一學年。92年那會兒五六千還是相當的值錢的。雖然嚴重貶值但戶口還是照轉的,農村的孩子還是希望考上中專實現「農轉非」。
我記得我初二那年,替老師給一個學長送中專錄取通知書。那會兒沒電話沒手機,我在農田裡找到這位學長,接到通知書一點兒興奮之情也沒有。
那是特定歷史時期的特定教育政策。曾經的中專學子是當年的高智階層,現在也是社會的中流砥柱,正在各行各業中奉獻著自己的智慧。永遠值得我們羨慕與銘記的一代人!
我是鄭哥,歡迎關注、點讚、留言、轉發,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