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時,考上中專都是有名額限制的,這就好比清華北大在某個地區招生限定錄取名額是一樣的道理。
與此同時,考上中專的分數線比重點高中的分數線還要高一些。
所以,在當年考入中專的學霸,不僅僅其親人心花怒放,就連整個村子的人臉上都有光。
我記得在我很小的時候,我們村的一位牛人考上了中師,那位牛人接到錄取通知書的那一天,村支書當場拍板:當天晚上,村子裡必須放映一場電影表示熱烈的慶賀。
而現在的哪家孩子考入985或者211,有如此隆重的氣氛嗎?
當年考上中專,一旦收到錄取通知書,就立馬遷戶口。一旦順利畢業,就立馬包分配。
一畢業分配,就是編制內的成員,很多用人單位搶著要,其逼格之飽滿讓人嘆為觀止。
就好比中師畢業生,在當年要是哪所小學來了一名中師畢業生,估計哪所學校的校長的嘴巴會咧得像大括號似的,合都合不上。
但是換做現在呢?
哪個中師畢業生要前往某個小學任教,估計校長會每天用他的鼻孔凝視著你。
畢竟物以稀為貴,當大熊貓和大肥豬一樣多的話,還可能被當作寶貝嗎?
當年能考上中專的學子是尖子中的尖子,學霸中的學霸。
在當年,只有考不上中專的人才會選擇去讀高中,中專文憑完全可以處於所有學歷鄙視鏈的頂端。
所以,現在的大學生,無論你現在是211大學畢業的高材生,還是985畢業的學霸,都沒資格瞧不起27年前考上中專的父輩,以他們的智商,想考到你現在的學校,不過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曾經的中專學子是時代的「脊梁骨」,如今的他們正逐漸老去,但他們的奉獻和在「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競爭中脫穎而出的驕傲,永遠值得我們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