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其國:珍惜和保護土壤資源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2020-12-20 北極星環保網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土壤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最珍貴的自然資源之一,但隨著社會的發展,土壤汙染日趨嚴重,土壤及土壤環境問題已成為世界共識。為了更好地增強人們保護土壤的意識,本文綜述土壤的概念、作用、特點、當前中國土壤類型、當前土壤為什麼會「不清潔」、土壤汙染現狀及該如何保護土壤資源等,以期為合理利用和有效保護土壤提供理論支持。

土壤是「萬物之本、生命之源」,是農業生產的基地,是陸地生態系統的基礎,是最珍貴的自然資源和環境資源,它關係到糧食安全、農產品質量安全、農業的可持續發展以及經濟社會的和諧穩定。

當前,土壤及土壤環境問題已成為世界共識。2014年國際土壤聯合會的主題是「土壤擁抱生命與萬物」,2013年第68屆聯合國大會決議通過了12月5日為世界土壤日,並宣布2015年為國際土壤年,主題為「健康土壤帶來健康生命」,並普遍開展國際宣傳慶祝活動。中國對土壤及土壤環境汙染的問題一直極其重視,早就將土壤保護戰略作為重要環境要素戰略之一。近10年來,在國家有關部委主持下,相繼實施了「全國土壤汙染調查」、「中低產田改造工程」、「千億斤糧食增產工程」、「汙染土壤修復技術及示範」等重大項目,積累了大量的土壤環境治理經驗,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生態環境安全打下了堅實基礎。因此,珍惜和保護並永續利用土壤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是我們未來生存所必須要承擔的義務。

那麼,什麼是土壤?土壤有哪些作用?土壤具有哪些特點?當前中國土壤類型有哪些?當前土壤為什麼會「不清潔」?土壤汙染現狀如何?我們該如何保護土壤資源呢?

什麼是土壤?土壤有哪些作用?

土壤由巖石風化而成的礦物質,動植物、微生物殘體腐解產生的有機質,土壤生物(固相物質)以及水分(液相物質),空氣(氣相物質),氧化的腐殖質等組成(圖1)。固體物質包括土壤礦物質、有機質和微生物通過光照抑菌滅菌後得到的養料等。液體物質主要指土壤水分。氣體是存在於土壤孔隙中的空氣。土壤中這3類物質構成了一個矛盾的統一體,它們互相聯繫、互相制約,為作物提供必須的生長條件,是土壤肥力的物質基礎。

簡言之,土壤是在地球表面生物、氣候、母質、地形、時間等因素綜合作用下所形成的、處於永恆變化中的、疏鬆礦物質與有機質的混合物。

1)土壤是農業生產的基地

土壤是植物生長的基礎,有土壤的地方就會有植物,植物體所需的大量元素(如N、P、K、Ca、Mg、S等)和微量元素(如Fe、Mn、B、Zn、Mo、Cu等)主要靠土壤提供;同時,植物所需水分也主要來自土壤。植物生長所需空氣與支撐條件也靠土壤顆粒結構進行調節。良好的土壤,應該使植物吃得飽——「養分充足」,喝得足——「水分充足」,住得安——「空氣通暢」,站得穩——「根系支撐」。應該說,土壤中這些因素與條件,都是隨自然與人為環境影響而發生著不斷變化的,人類的任務就是要把握住這種「平衡與調節」,使土壤越用越好、越變越肥,使植物生長越來越繁茂,使農產品產量不斷增加,能持續地滿足人類生存與發展的需要(圖2)。

「民以食為天,食以土為本」,健康的土壤生態是作物高產、食品安全的基本條件(圖3)。綠色植物生存發展的5個基本要素:光能、熱能、空氣(包括二氧化碳)、水分和養分中,除光能外,其他要素全部或部分來自於土壤。

延伸閱讀:

趙其國 沈仁芳:藏糧於地 科技先行

北極星環保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環保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發聲亮劍丨去極端化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
    去極端化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烏魯木齊市天山區白大寺伊瑪目
  • 珍惜土地資源 守護住我們的「生命線」
    誠然,「珍惜土地資源,建設美好家園」,我市在保發展、保資源、保民生、促改革、維權益和強隊伍方面積極作為,為給子孫後代留下一個和諧、美好、可持續發展的家園不懈努力。推進永久性基本農田劃定  保護土地資源土地是人類生存發展之本,節約集約是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必由之路,節約集約用地對我們社會進步、城市發展至關緊要、非常迫切。
  • 把感恩回報作為義不容辭的責任
    張建宏在「中國光彩事業贛州行」活動開幕式上發言時說把感恩回報作為義不容辭的責任10月21日,全國工商聯副主席、東嶽集團董事局主席張建宏在「中國光彩事業贛州行」活動開幕式上發言。他說,作為一個沐浴著改革開放的春風強大起來的民營企業家,一定要把感恩回報作為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張建宏說,「中國光彩事業贛州行」活動是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支持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的若干意見》,促進革命老區經濟發展的重要舉措,充分體現了中央統戰部、中國光彩事業促進會踐行黨的群眾路線,關注老區、心繫老區人民群眾的樸實作風。
  • 上海市政協委員劉佳音:為職工發聲是義不容辭的責任
    原標題:為職工發聲是義不容辭的責任據《勞動報》報導,「我來自企業經營第一線,也是職工的『娘家人』,職工關心的事就是我所關注的。」會議間隙,市政協委員、力新儀器(上海)有限公司工會主席劉佳音正在抓緊時間修改完善提案,「和其他委員交流之後很受啟發,我要把這些思想碰撞的火花充實進去。」
  • 國臺辦:維護臺灣同胞海外權益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就兩岸政黨交流、兩岸軍事互信和兩岸文化往來等熱點問題回答記者提問。有記者提問,「26條措施」當中提出,臺灣同胞可以在我駐外使領館尋求領事保護與協助、申請旅行證件,目前臺胞可以申請哪些旅行證件?臺灣陸委會稱,大陸藉此矮化臺灣所謂「主權」,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馬曉光表示,臺灣同胞是我們的骨肉兄弟。
  • 肝臟有10大功能和作用,保護肝臟我們義不容辭
    可見,肝臟是我們身體中多麼重要的一員,肝臟在人體中承擔著重要的使命,肝臟一旦出現問題,如果置之不理,將是致命的損害,所以,保護肝臟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下面我們看看肝臟有哪些重要的功能和作用,我們如何保護它呢?一、肝臟位於哪裡?肝臟位於人體中的腹部位置,在右側橫隔膜之下,膽囊之前端且於右邊腎臟的前方,胃的上方,平均重達1.5公斤左右。二、肝臟的功能有哪些?
  • 【守護好我們的美麗家園】維護社會穩定是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
    2008年,我光榮地成為第一批登記在冊的護邊員,黨和人民給我的信任和讚譽是我最寶貴的財富。看了吾布力喀斯木·買吐送同志撰寫的《致維吾爾族同胞覺醒書》後,我倍感振奮。覺醒書充分表達了對中國共產黨、對偉大祖國的感恩之心,體現了對國家和人民的忠誠之情和堅決與「三股勢力」作鬥爭的正義之聲。
  • 「河小青」‖保護水資源,我們共同的責任
    水是我們人類生命的起源,是我們生存的根本,我們人類的一切生活都離不開水,可想而知,水對我們人類有多重要。現在的水資源越來越少,但是卻還是有人沒有意識到節水的重要性。7月14日,河南科技學院資源與環境學院「河小青」節水調研團,我們去了解了一些關於民眾們對節水的認知,日常生活中,是否會節約用水,是否可以了解到水對人類的重要作用。
  • 楊紫萍:奉獻愛心是歌手義不容辭的責任
    楊紫萍:奉獻愛心是歌手義不容辭的責任   談到對「新民歌」的理解,楊紫萍直言:「王昆、郭蘭英、李谷一、彭麗媛等前輩都是一個時代的標籤,我覺得她們已經把我們的民歌推向了一個巔峰,而我們這代人身上的責任更加沉重,可謂任重而道遠。『新民歌』這個說法在我印象中已經出現了十年,當然大家如今還在這樣說,目的就是為了要創新。
  • 這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
    原標題:這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   「不要離我這麼近,我怕病毒遭不住哦!」來自四川南充的王世林用川式幽默與記者打趣。在工作中,他也是用這樣的幽默與拉薩市交通產業集團公交運營有限公司的同事們互相打氣——幽默是他戰「疫」的「武器」之一。
  • 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土壤環境安全知識競賽試題
    協辦單位:北京金隅紅樹林環保技術有限責任公司網絡支持:中國網 環境保護部政府網站 新浪網 網易 競賽須知1、競賽內容:土壤環境安全知識。根據土壤功能和保護目標,劃分為三類標準值,一般農田、蔬菜地、茶園果園、牧場的土壤質量執行( )標準值。A、一類 B、二類 C、三類6、隨著化學工業的興起,越來越多的塑料、合成纖維、合成橡膠、洗滌劑、染料、溶劑、塗料、農藥等進入土壤,造成土壤汙染,這類汙染物屬於( )。
  • 如何保障土壤健康?肥料是否安全對土壤健康都有什麼影響?
    肥料直接作用於土壤,其中的有害物質若過量更是威脅著土壤健康。化學肥料的主要有害物質為重金屬、縮二脲以及氯化鈉、氟化物等雜質鹽類、礦物放射性和部分有機汙染物,主要通過礦物原料、加工過程生成或者副產、使用廢酸等途徑進入。
  • 讓歷史走向民眾是史家義不容辭的責任
    隨後,我們又把多年醞釀的編纂構想作了大致的概括:突破「階級鬥爭為綱」和「殘酷戰爭」描寫的局限,注重於階層、民族以及世界各國之間的友好交融和交流的記述;突破「唯帝王將相」和「否帝王將相」兩個極端的局限,注重於客觀反映領袖人物的歷史作用以及「厚生」「民本」思想的弘揚;突破長期分裂歷史的局限,注重闡述統一始終是主流,分裂無論有多嚴重,最終都會重新走向統一;突破中原文化中心論的局限,注重全面介紹中華文化形成的多元性和影響力
  • 義不容辭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成語結構:主謂式成語感情色彩:中性成語成語辨析:義不容辭和「責無旁貸」;都形容「應該做的事」。但義不容辭偏重於道義上不允許;「責無旁貸」側重於責任內不允許。成語辨形:辭,不能寫作「詞」。成語正音:不,不能讀作「bú」。
  • 中國人民大學黨委書記靳諾:服務小微經濟發展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數據顯示,小微經濟經過多年發展貢獻了80%的就業,70%左右的專利發明權,60%以上的GDP和50%以上的稅收。每年新增市場主體的90%以上都是小微企業。靳諾表示,小微經濟是國民經濟生力軍,是市場經濟中最具活力的細胞,在穩增長、擴就業、促創新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 科普|認識我們腳下的土壤
    那麼,你知道土壤是怎麼形成的嗎?土壤有哪些類型?土壤也有生老病死嗎? 土壤由礦物質、有機物質、水分、空氣組成,與大氣圈、水圈、巖石圈和生物圈一起構成了自然環境的五大圈層。土壤陳鋪在地球陸地表面,猶如一層皮膚保護著地球,也供養著不計其數的陸地生命。因此,土壤學家將其形象地比喻為「地球的皮膚」。
  • 「義不容辭」用英語怎麼說?
    大家好,今天我們分享一個非常有用且地道的表達——責無旁貸, 這個短語的英文表達是: duty bound 責無旁貸的,義不容辭的John felt duty bound to report that我們把資金使用情況說清楚是義不容辭的。Now that our parents are dead, I'm duty bound to care for my siblings. 現在既然我們的父母已經去世了,我義不容辭來照顧我的兄弟姐妹們。
  • 傳播核心價值觀是新聞人義不容辭的責任
    原標題:傳播核心價值觀是新聞人義不容辭的責任   我很願意參與發起新聞工作者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倡議。這是落實十八大精神一件有重要意義的事情。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中國夢的核心文化內涵,是中國夢的靈魂。
  • 保護眼睛,從我做起
    眼睛是打開心靈的窗戶,是獲取知識的源泉,是傳遞信息的門戶,保護眼睛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為增強小學生愛眼護眼意識,預防近視的發生,讓小學生養成良好的用眼衛生習慣,鄭州市京水回民小學在新學期積極開展「珍惜眼睛」主題教育活動。鄭州市京水回民小學將愛眼護眼活動寫進了小學生「一日常規」教育中,每天利用大課間時間,由各班班主任對本班學生進行愛眼護眼教育,並帶領大家做眼保健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