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網訊(記者宋向樂)12月31日,河南省鄭州中院召開新聞發布會,對外通報自1月15日起開展的民事訴訟程序繁簡分流改革試點工作情況。相比以前打官司得到法院,如今鄭州中院通過推進網上立案、網上庭審和電子送達等措施,讓群眾足不出戶就能打官司。
繁簡分流讓老百姓打官司不再難
「別人都說打官司很難,需要很長時間,非常麻煩,可我沒想到高新區法院這麼高效,僅僅一周就調解成功,還出具了司法確認裁定書,我非常滿意。」當事人李某某因疫情引起租賃糾紛,高新區法院法官對其進行調解並進行線上司法確認,讓從沒打過官司的他十分感慨。
那什麼是民事訴訟繁簡分流?
1月16日,最高法下發通知,要求推進案件繁簡分流、輕重分離、快慢分道,充分保障人民群眾合法訴訟權益。鄭州作為試點之一,採取糾紛源頭治理、「門診式調解」、5Gn智慧庭審等措施,打造出有模有樣有實有效的鄭州樣板。
效果如何?經常跟官司打交道的訴訟參與人最有發言權。常年參與訴訟的某銀行資產保全部總經理趙某某說:「法院案多人少,以前一個案件從立案到判決再快也需要三到四個月,我們催也催不出來。現在繁簡分流了,20天就可以拿到判決,真是沒有想到呀。」
河南牟山律師事務所崔志威律師說:「法院的效率提高了不少,最初立案靠立案庭人員來審查,如果當事人多的話要排隊,當事人意見比較大,特別是外地來法院立案的當事人。法院推行的網上立案,繁簡分流,節省了當事人大量時間,當事人普遍反映很好,對於法院工作滿意度越來越高。法院工作效率高,我們也能騰出更多時間,更好地服務當事人。」
據了解,今年以來鄭州兩級法院網上立案121226件,訴訟案件網上立案80937件,佔比49.7%;執行案件網上立案40289件,佔比49.43%;電子送達398650次,案均電子送達1.6次;網上交費60847筆,佔應交費總筆數的44.28%;網上開庭16655次,網上開庭率12.62%;智能編寫文書57267份。
作為試點之一,鄭州的法官們都做了啥?
◇糾紛源頭治理、門診室調解,讓矛盾化解在萌芽階段
鄭州中院出臺《加強訴源案源治理的若干意見》,將改革試點與訴源治理深度融合,推進糾紛源頭治理。
中原、新鄭等法院,構建縣(市)鄉村(社區)三級矛盾糾紛化解網絡。登封法院在當地黨委政法委支持下,有效化解800餘名計程車司機集體起訴解除合同糾紛、200餘名業主要求退還房款糾紛等涉眾糾紛20餘起。
同時,與銀行業協會、保險業協會等對接,聘任行業特邀調解組織23個,聘任具有專業知識、調解特長的調解員105名,實現糾紛化解既有「全科醫生」、又有「專科醫生」,「全科醫生」解決一般性糾紛,「專科醫生」解決類型化、專業性糾紛。
中院與自貿區鄭州片區管委會、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河南省委員會等9家單位,成立鄭州市國際商事糾紛多元化解決中心;與省律師協會直屬分會聯合設立律師調解工作室。
鄭州中院還實行法官助理、調解員「AB角結對子」機制,法官助理為訴前調解提供法律指導,達成調解協議的,引導自動履行;需要司法確認的,由A角法官助理所在團隊直接辦理,實現訴前調解與司法確認無縫銜接。
◇打造立、審、執一體化小額訴訟模式
程序選擇前置化,建立小額訴訟程序適用告知制度,對小額訴訟案件,立案時直接減半收取訴訟費,激勵當事人優先選擇小額訴訟。
依託大數據,根據案件性質、案由、標的等因素,科學設定案件繁簡區分要素,智能化識別;設置程序分流員,對系統自動識別的簡案再次人工識別,對符合小額訴訟的案件予以標記,精準分流。
探索調解前置制度,對家事、相鄰關係等適宜調解的糾紛,實行調解程序前置,需要評估鑑定的,訴前進行評估鑑定,以鑑定促調解;速裁團隊前移至訴訟服務中心,調解不成又符合速裁的,由指導調解的速裁團隊直接速裁,減少周轉環節。
探索「示範判決+司法確認」訴訟模式,對物業、商品房買賣等涉眾型糾紛,引導當事人先就少數案件進行示範訴訟,再由調解組織參照裁判結果對其他案件進行調解,通過個案示範處理帶動批量糾紛高效化解。
同時,還有程序轉換嚴格化、裁執一體化、考核差異化等措施。
◇健全三項機制,釋放普通程序獨任制訴訟效能
制定《在民事案件中適用普通程序獨任制實施細則》,細化適用案件範圍和甄別標準,實現「應納盡納」,避免「人為選擇」。
建立「一專業二隨機」分案機制。庭前向當事人告知適用普通程序獨任制的相關規定,開庭審理時再次告知,充分保障當事人知情權。
建立普通程序獨任制與專業法官會議、審委會銜接機制,普通程序獨任制案件與上級法院或本院已經裁判的類案不一致或相矛盾的,要提交專業法官會議研究,獨任法官與專業法官會議意見不一致的,由庭長提交審委會研究。
建立獨任制發改案件與下級法院溝通交流機制,二審獨任法官擬對一審案件改判、發回重審的,要與基層法院承辦法官溝通、交換意見。
建立獨任制發改案件講評和評查機制,每月對發改案件進行分析、評講,不定期對發改案件進行抽查評查,統一裁判尺度。
◇打造5Gn全流程多場景智慧庭審系統
針對傳統網上庭審畫面不清晰、不流暢,庭審親歷感、儀式感不強等問題,鄭州中院打造5Gn全流程多場景智慧庭審系統,實現超高清晰、無時延的網絡庭審,方便群眾訴訟,提升網絡庭審的「親歷感」「儀式感」。
同時,推進文書自動生成、編寫,提升輔助辦案效能。建立送達地址查詢中心,集中查詢當事人送達地址,解決查找當事人送達地址難問題。利用法院微信公眾號、宣傳手冊等多種方式,宣傳線上訴訟,增進群眾的理解與認同。
相關數據:
至11月底,訴前化解糾紛17924件,司法確認7889件,比去年同期的816件增加7073件,有效緩解了案件增量,鄭州兩級法院新收案件339955件,比去年同期下降20.91%,其中,民事新收182123件,比去年同期下降21.55%。適用小額訴訟程序結案67373件,適用率49.99%,案均審理天數27.04天,比普通民事案件案均審理天數45.66天,少18.62天。鄭州中院獨任制結案10277件,適用率61.9%,案均審理天數24.1天,比普通二審民事案件案均審理天數36.1天少12天。
結案率提高,在鄭州法院受理案件佔全省五分之一多的情況下,至11月底,結案率91.05%,同比提升1.1個百分點,排名全省第2,5個基層法院進入全省前10名。發改率降低,基層法院一審案件發改率同比下降0.07個百分點,中院一審案件發改率同比下降1.13個百分點。再審審查率降低,中院二審案件再審審查率同比下降2.32個百分點。案均審理天數減少,基層法院案均審理天數46.13天,同比減少5.71天,中院案均審理天數53天,同比減少1.4天;投訴舉報減少,投訴舉報同比下降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