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進安居家何處

2020-08-28 茶閱人生

[原創]


搬進安居家何處

文\茶閱人生

時光流逝,毫無察覺間,我的不惑之年也逝去大半。四十多年,風風雨雨,大大小小的事情,我經歷了不少。驀然回首,我與搬家,還真結下了不解之緣。

來這小城二十多年,經歷幾次搬家,我有了安居之所,也漸漸安居樂業了。人到中年,孰料「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從此,命運多舛,漂浮不定,我又陷入搬家的窘境。短短一年時間,我幾易住所,竭力找尋家的味道。

疫情結束,復學在即,受學校委任,我接手了班主任工作。接過別人轉給我的家長微信群,按照學校的布置,在家長微信群裡,我布置學生上傳個人「照片」,並註明原因——僅供校園門禁系統用。任務布置之後,家長們按照我的要求,陸陸續續傳來照片,很是踴躍。這就是家校緊密配合做教育吧。

下午,我打開電腦,收集家長們傳來的照片。因為從未上過這個班的課,所以班裡的學生,我是完全陌生的。目睹一張張陌生的娃娃臉,保存照片的時候,我認認真真地用學生的名字命文件名。沒多久,我收集好了四十七個孩子的照片,還有三個孩子遲遲不肯傳來。這三個孩子是誰呢?我手上沒有學生名冊,不得不在家長微信群再次通知。

微信名「誠信搬家」,主動加我為好友。幾句聊天之後,他傳來了學生的照片,並為自己未能及時傳照片,表達歉意。照片上,一個很陽光的女孩,聰明、活潑、可愛。我當即回復他:「孩子看著很聰明、機靈!學習應該不錯吧!」就這樣,我與「誠信搬家」聊了一會兒,我了解了他的家庭狀況,了解了孩子的學習情況,也了解了他對孩子的殷切希望。

疫情那會兒,我和妻宅在家裡,我倆萌生了搬家念頭,策劃著把家搬到校內「安居房」。如今,我接手了班主任,搬到學校,不僅便於班級管理,而且還有活動場所。「誠信搬家」,完全打消了我心底嫌搬家麻煩的念頭。我抱著試探的心理,趕緊詢問:「家長,你經營搬家公司嗎?」

「對!我的搬家公司,以前開在交西路,現在城邊自家內。」

真是太慶幸了!免得我四處聯繫搬家公司了!我趕緊回覆:「太好了,五一假期,我準備搬家到學校,請你搬家公司,行嗎?」

「五一」假,是勞動者的節日。出於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的目的,「五一」那天,我休息了一日,也沒聯繫「誠信搬家」。

五月三日,天不亮,我便起床,整理並打包家中的物件。整理完畢,正喝早茶間,誠信搬家來了。他們一行三人,除「誠信搬家」年輕外,另兩人年齡都不小。我頓時想到,那麼多笨重的東西,三人怎麼搬得動啊!礙於面子,我沒有把話說出口。

三人進入屋內,我們便寒暄起來。我了解到,其中一位六十多歲,另一位五十多歲。要搬走的東西,我大致作了安排,於是搬家行動便開始了。

我提著泡菜罈和一大包廚房用具,匆匆走出家門,走下樓梯,直奔街邊裝車地點。

清早,街上行人很少,來往的車輛也不多。我揀了街邊一乾淨處,小心翼翼地放下手裡的東西。然後站在街邊,照看陸陸續續搬來的東西。

搬來的東西越來越多,堆積了一地;過路人也越來越多,都不約而同地側頭張望;撿垃圾的,提著口袋,眼睛直勾勾地覬覦著。我坐在一家門店外,一邊和店主閒聊,一邊注視著我的物件。店主很是熱心,告誡我:「你要注意照看,以前有人搬家的時候,就有東西被別人順手牽羊了。」

六十多歲的搬家老頭,肩上扛著兩米多長的電視櫃,側著頭,雙手支撐著電視櫃的平衡,正穩步走到那一大堆物件旁。我趕緊站起身,走到老頭身旁,按照他的吩咐,伸出雙手,幫他把肩上的電視櫃放下來。電視櫃的盒子裡,收拾物件的時候,我塞滿了東西。抬著電視櫃,我感覺很重,在我的幫助下,電視櫃總算平穩著陸了。望著眼前的電視櫃,老頭不禁感嘆:「太沉了!」順手扯下肩頭的毛巾,擦拭著臉上淌著的汗水。老頭皮膚黝黑,身材高大,腰板挺直,精神矍鑠,雙腿似乎有使不完的勁,雖然六十多歲了,但看上去約莫才五十左右。

就在六十多歲老頭擦汗休息之際,五十多歲那人頂著比自己身體大幾倍的沙發,蹣跚而至。看著龐大的沙發和底下的雙腳,正上演著「蝸牛背著重重的殼,一步一步往前爬」。六十多歲的老頭和我默契地抬起了沙發,他從沙發底下鑽出來,伸伸腰,趕緊幫著把沙發放到地上。

幾個小時過後,各種東西都搬到了公路旁。裝車之際,我再次返回屋子,察看是否搬完。望著屋內剩下的點點垃圾,望著空蕩蕩的屋子,「人去樓空」猛然向我襲來。

人去樓空,亙古不變。有的去了,又來了;有的去了,就永別了。離開時,我站在門口,再次掃視了一眼生活多日的房間,然後緊閉房門,依依不捨地下樓了。樓下,小路旁,幾棵歪脖槐樹正綻放得潔白,槐花香沁人心脾。我駐足槐樹下,深深吸了幾口槐花香,感謝它在這個春天,為窗前翹首遙望的我,獻出的滿樹綠色,留住的鳥兒歡悅。

公路邊,搬來的物件裝了滿滿一大車,他們正用繩索捆綁著,生怕運輸途中有半點閃失。

車動了,搬家公司的人,跟隨車朝目的地出發了。公路旁,只留下我一人。望著每日經過的橋,望著街邊葳蕤的樹,聽著店鋪招徠顧客的樂聲,目睹午間的車水馬龍,這熟悉而又喧鬧的地方,從此漸成陌生,此刻竟讓我十分流連,在我走向寧靜的安居之際,心裡莫名地湧出一絲涼意。

安居房內,妻收拾好房屋,正等待著。按照妻的布置,搬家公司的人,麻利地從車上卸下物件,搬進屋內。

布置好安居房,我雖然沒怎麼出力,但搬家也讓我身心疲憊。坐在沙發上,我直覺雙腿酸軟,腰背疼痛。安居,只是讓我心安理得的一個居所,只是減輕了我的一點經濟負擔,真正屬於我的安居之所,供我度餘生的場所,還不知何處。想到這裡,我情不自禁地感嘆起來:「日暮天晚家何處?」

入駐安居,我既心安理得,也羞愧不已。

未來日子,我生活在學校裡,有的是時間管理班級,有的是時間陪伴孩子們讀書成長,有的是時間了解班裡孩子的心理狀況。我想以我的以身示範,以我的慈愛、嚴厲,影響班上五十個孩子,成就他們幸福人生。想到這些,我姑且心安理得了。

我的羞愧不已,在於我的內心深處猶有寄人籬下的感覺,這感覺越來越深。我多麼盼望有個讓我揚眉吐氣的居所,只得暗暗發誓,下一次搬家,一定入駐真正屬於自己的安居之所。唯盼那時身心安康,我能再看庭前花開花謝,細數流年。


相關焦點

  • 海基會搬進臺北新家:「一棟會說故事的大樓」
    海基會搬進臺北新家:「一棟會說故事的大樓」      4月6日,臺灣海基會搬進新家,本月9日起將在臺北市北安路536號辦公新址提供各項服務、展開新的一頁。
  • 版納新聞 | 法庭搬進農家院
    11月26日,刑事審判庭即將法庭搬進了被告人家中。來源:勐臘法院原標題:法庭搬進農家院編輯:都市時報一點關注 張如塵審核:祝小涵
  • 美甲店紛紛搬進小區變「樓上店」
    難以承受沿街商鋪租金壓力  美甲店紛紛搬進小區變「樓上店」  □本報記者 陳曉  沿街旺鋪租金連年上漲,辛苦一年賺的錢,最後都交給了房東,越來越多實體店經營戶連連叫苦,紛紛轉換經營模式。  最近,記者發現不少美容美甲店搬進小區居民樓。
  • 「洋學堂」搬進中國「天堂」
    「洋學堂」搬進中國「天堂」 www.zjol.com.cn 2002年17月26日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
  • 「吉安」搬進新家生活比蜜甜
    梁國英至今很難忘記2017年的那個冬天,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裡,他們一家人終於搬進了新家,親朋好友和幫扶幹部都送來了祝福,梁國英兩口子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自從搬進了鎮上的新家,梁國英在鎮上一家製衣廠上班,每月能拿到4000多元工資,丈夫鄒春生在工業園區一家工廠找了一份工作,通過努力還當上了管理人員。如今,搬進新家後的梁國英生活比蜜還甜。【來源:井岡山報】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
  • 浙江浦江將美食搬進班級區域活動
    在浙江省浦江縣浦陽幼兒園,大家把美食製作搬進了各班教室的區域裡!在這裡,有浦陽麵館、浦江胖子麥餅、浦江米篩爬。玉米餅等等。潘周家一根面是浦江地道的招牌美食,浦陽麵館裡的廚師們,學做一根面,感受製作一根面帶來的快樂。用上麵粉、肉、土豆等真材實料,搓圓、擀麵、包餡、擀圓,一系列製作麥餅的動作,小廚師們熟練的操作著。
  • 培飛思維館把數學課程搬進宜家 打破國內幼教領域新格局
    (原標題:培飛思維館把數學課程搬進宜家 打破國內幼教領域新格局)
  • 那個為救村民,自家被毀的石門村幹部搬進新家了
    在村民們的幫助下,覃春華高高興興地搬進新家,成為村中最後搬進新家的暴雨受災戶。覃春華永遠也不會忘記今年夏天的那場災害。7月7日,連續多天的暴雨下個不停。早上6點多,她冒雨通知7戶村民安全轉移。短短10多分鐘內,4戶6棟村民的房屋被山洪衝垮,她自家房屋和豬場全部被滑坡的山體衝毀。覃春華雖然遭受了300多萬元的經濟損失,但當地沒有一個村民受傷。
  • 研學教育搬進了城市展示館
    將研學教育搬進城市展示館,讓孩子們在參展的過程中,就學到了武義的地方特色文化以及城市建設發展,同時還能培養孩子們對社會的責任心和使命感。記者:張麗紅通訊員:徐賽菲審核:何燦監製:呂觀德編輯:饒楚敏
  • 告別居住43年的土坯房貧困戶何景旭搬進新家
    告別居住43年的土坯房 貧困戶何景旭搬進新家「慢點,慢點,把洗衣機搬進來!」「搬新家了,快把春聯貼起來!」2月1日上午,在船山區桂花鎮響堂村9組,75歲的何景旭在鎮村幹部幫助下搬入了新家。「我們抓住了好政策,不到3個月就改造出了一座新房。」
  • 「天涯何處無芳草」 英語怎麼說?
    天涯何處無芳草 There are plenty more fish in the sea天涯何處無芳草 拓展訓練 1.
  • 萬法歸一,一歸何處?
    禪法是不立一法,既沒有生死的煩惱法,也沒有出生死的解脫法。如果把它們分成兩截來看,這就是煩惱。 真正解脫的人是不怕生死也不戀生死,所以沒有一法和萬法的問題。因此,若有人問禪師「萬法歸一,一歸何處」,這位禪師若是德山,一定給他三十棒;若是趙州,他可能會答「庭前柏樹子」或「麻三斤」。
  • 史上首次把鋼琴搬進手術室!幹嘛用?
    鋼琴搬進手術室,醫生們一邊做手術,一邊為病人演奏音樂,這是世界上首次將鋼琴搬進手術室的場景。 即使處於全麻狀態,10歲的男孩患者依然可以感知到音樂。
  • 新房搬進運氣看三年嗎 為什麼新房三年災 房子住著不順怎麼破解
    搬家是一件重大的事情,是從舊環境到新環境的過程,搬進新房中也是有很多的說法的。一般來說,有些人在搬進新房後的前三年都不是很順利,甚至會出現一些災難,這是民間流傳的說法,很多人也比較信這個。那麼新房搬進運氣看三年嗎?為什麼新房三年災?房子住著不順怎麼破解?
  • 「我從何處幫助你?」
    神曾藉著一條大魚,給約拿治過病,治好了他「逃避聖工的病」,於是,他爬起來去了尼尼微城;神也藉著拉班,給雅各治過病,治好了他「欺騙父親的病」於是,雅各就變成了以色列;神藉著一個小使女,給彼得治過病,治好了他「驕傲自大的病」,從此後,他再也不敢說「我永不跌倒」這句話了。
  • 日暮鄉關何處是?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讀到這兩句詩大約是初中時,一見,便愛到極致。
  • 關王小學搬進新校舍啦(反饋)
    日前,在一片歡聲笑語中,湖南新化縣奉家鎮關王小學師生29人告別了關帝廟,搬進了寬敞明亮的新教室上課,課桌凳子全是新的(見圖一),50歲的方志仁老師代替了60歲的奉光海老師。這是黨報關注的結果。2013年11月26日,人民日報讀者來信版「身邊事」欄目刊發了讀者來信《關王小學在關帝廟上課十年》,引起各大媒體廣泛關注。
  • ...第六個全國交通安全日 建甌:馬路「搬進」幼兒園 實景模擬話安全
    [福建衛視新聞]第六個全國交通安全日 建甌:馬路「搬進」幼兒園 實景模擬話安全 建甌:馬路「搬進」幼兒園,實景模擬話安全。
  • 遼寧投入700多億改造棚戶區 使211萬人搬進新房
    一個多月前,孫維剛一家人歡天喜地搬進漂亮的新樓房。50多平方米的房子雖然不大,但整潔溫馨。  「這輩子能住上這樣的房子,以前連想都不敢想。」孫維剛告訴記者,讓他們一家和高爾山另外2700多戶居民邁進新居的,是遼寧省「一號民心工程」——棚戶區改造。  棚戶區是多種歷史與現實因素粘連的複合體,不少人都叫它是「城市裡的農村」。
  • 搬進新家,我和產業做「鄰居」
    2018年底,楊光珍家搬進了後壩移民小區100平方米的新房。 「搬之前,也曾猶豫,離開了世代經營的土地後,怎麼發展,吃穿怎麼辦?」楊光珍說,在扶貧幹部的幾次勸說下,他總算想通,下定決心搬出大山謀新生活。 精準脫貧,產業是「根」,發展產業是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 為有效打消萬千搬遷戶的顧慮,麻江扶貧工作隊開始對症下藥,多舉措保障搬遷戶就業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