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在中國怎麼說脫口秀?「在幽默面前,國籍只是一張紙」

2020-12-11 中國網新聞中心

北京方家胡同46號,熱力貓俱樂部過去五六年來見證了北京脫口秀的日趨火熱。

中國網新聞8月6日訊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一個舞臺,一支麥克風,陣陣笑聲……每當夜幕降臨,北京胡同裡的四合院,或是商業區CBD的酒吧裡,都聚集了一群以聽說段子為樂的年輕人。

他們通過這種類似中國傳統單口相聲的歐美單人喜劇形式脫口秀,向外界表達自己內心的感觸,展示自己的才華,而這正在受到一些年輕人的熱捧。

「單口喜劇」類脫口秀日漸受到中國一些年輕人熱捧,北京各家單人喜劇俱樂部幾乎每天都開放表演。

脫口秀更能引發年輕觀眾共鳴

「無理喜劇」創辦人邱千給自己打上這樣的廣告標籤:「一個被笑話撐胖的段子手」。

從相聲轉行到脫口秀不到一年時間,憑藉深厚的功力和麻利的嘴皮子,邱千不僅舉辦了許多單人喜劇演員都夢寐以求的個人專場,還創下爆棚的歷史紀錄,「一二百人的場子,愣是擠下了400多人」。

在相聲舞臺上打磨了10年的底氣,讓他禁不住揶揄非科班出身的脫口秀演員:「才一個多小時的個人專場竟然擺放礦泉水,要是我敢這樣,一個小時就口渴喝水,早被師傅大耳刮子扇過來了。」

不過,邱千也承認,與發源於市井的相聲不同,脫口秀演員普遍有較高的學歷,表演形式更能引發年輕觀眾的共鳴,這些不同讓他看到了相聲與脫口秀的差距與前景。

他自嘲:「(脫口秀業者)他們說我的表演總是『端著』,段子是瞎編的笑話,不是有感而發。」

北京「單立人喜劇」俱樂部的演員小鹿說,段子可消解負面情緒,把生活中遇到的不如意轉換成段子,心裡會好受一些。

講得好 任何段子都好笑

與相聲有固定腳本不同,也有別於歐美脫口秀以時事熱點評論為主要話題,中國線下脫口秀的笑料多來源於演員自身的生活經歷,表演者與觀眾主要是80後90後的白領,海歸佔了較大比例。

楊夢琦(30歲,留美碩士,外資企業銷售總監)是為數不多的中英文脫口秀演員。她說,自己創作的素材主要是留學生活、中外文化差異,以及上海人的地域特點等親身經歷。

北京喜劇中心的創辦人宋啟瑜也說,他的段子主要內容是自嘲,對生活的觀察與感悟,也會觸及北漂租房,打車難等社會問題。

小鹿(法學碩士)2014年入行脫口秀,目前是北京「單立人喜劇」俱樂部當家花旦,她說,脫口秀的段子要「體現你的態度,你的觀察」,不能再像前些年「一兩句俏皮話就能逗笑滿場」。

她認為:「任何話題觀眾都會感興趣,只要你講好了。」在不少表演者看來,脫口秀「不是一個人講好笑的段子,而是一個好笑的人講段子」,演員的功夫比段子內容更為重要。

據了解,在脫口秀段子創作上,除了少數俱樂部有專門編劇創作團隊,多數演員要靠自己創作段子,為了讓段子演到「炸裂」的效果,不少演員每天都會趕兩場至三場「開放麥」(新人表演的舞臺,觀眾免費)的演出,同一個段子演多遍。

一名年輕觀眾說:「脫口秀就是講自己的事情,真實自由的表達,它不會向主流舞臺去要掌聲,好笑就笑,不好笑冷場也沒關係。」

大多數表演者都十分看好中國脫口秀的前景。愛用段子自嘲,能自黑的年輕人都有發自內心的幽默與自信:「說不好,還說不壞嗎?」

中美喜劇中心創始人 艾傑西來自美國波士頓,早在中學三年級即已投入即興表演,現在是中國境內為數不多的外國脫口秀演員。

老外演員:不會先看護照才決定你怎麼笑

作為在中國為數不多的外國脫口秀演員,來自美國波士頓的艾傑西(28歲)一站上舞臺,只需開口展示一口流利的中文,就能吸引觀眾的目光。

艾傑西介紹,他從2012年大學畢業後來到中國,跟著中國著名相聲表演家丁廣泉學了五年的相聲,當時也開始在中國表演脫口秀和即興喜劇。

身為中美喜劇中心創始人的艾傑西說,他從小就開始在美國接觸喜劇,喜歡看脫口秀表演和包含脫口秀元素的電視節目,中學三年級開始進行即興表演,至今已快14年了。

他說:「單口喜劇源自歐美,這些藝術形式剛到中國,我可能是少數了解的人之一,可以參與這個圈子的發展擴大,是挺不錯的機會。」

艾傑西相信「喜劇源於生活」,所以編寫的段子都跟他生活有關。他表示,他通過觀察觀眾的生活經驗,「然後想辦法講一些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段子」。

「即使在一個國家裡,生活體驗都因地而異,引起笑點也不一樣。我不會先看你的護照才決定你怎麼笑,國籍只是一張紙而已,更多是年齡、教育、工作、朋友圈等人生經歷,這些決定你是什麼樣的聽眾,因為什麼而笑。」

因此,艾傑西覺得「中國式幽默」和「美國式幽默」的差異並沒有許多人想的那麼大,很多都是媒體風格的差異、生活習慣的區別,「因而會有不同的笑話出現,但並不等於笑點有區別」。

相關焦點

  • 脫口秀是talkshow,郭德綱的「相聲」英文怎麼說?
    有人喜歡看綜藝,有人喜歡看脫口秀,有人喜歡聽梨子分享英語!(強行給自己加戲)脫口秀,是根據英文單詞talkshow翻譯而來的。(這個翻譯既結合了發音,又表達了含義,真是神翻譯啊)美國有很多很棒的talkshow,最早被中國網友熟悉的肯定是The Oprah Winfrey Show。奧普拉秀和艾倫秀都屬於日間秀。
  • 網絡脫口秀綜藝節目火爆 "素人"點燃"中國式幽默"
    脫口秀在中國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火爆。《吐槽大會》以13.8億次點擊量結束;《脫口秀大會》創建了「中國式幽默」的正確打開方式;《奇葩說》播出4季後更是捧紅了一大批「奇葩辯手」,讓像池子一樣的「素人」脫口秀演員,憑藉自己的能力成功走到了臺前。   觀眾們越來越接受「說話」節目,喜歡節目裡的真實、搞笑和吐槽。有網友認為,脫口秀在中國走紅,意味著更大的包容度,觀眾接受政治人物、明星、商人以及所有人的不完美。
  • 脫口秀:以幽默的方式傳遞思考
    否則,作為國內脫口秀節目標誌性起點的《今夜80後脫口秀》在創立之初也不會將「國內唯一一檔歐美風脫口秀」作為突起的標籤,「歐美風」的隱含意味在於原汁原味,貨真價實。顯然,這種如假包換的自信更多也只是拘泥於形式而已,論內容,國內脫口秀節目早已有了中國語境下的特有表達。
  • 《脫口秀大會》創建了"中國式幽默"的正確打開方式
    《脫口秀大會》是騰訊視頻打造的一檔喜劇脫口秀節目,喜劇脫口秀是以觀眾最喜聞樂見的方式輸出價值觀,《脫口秀大會》模式創建了「中國式幽默」的正確打開方式,將「自嘲式中國幽默」與「歐美喜劇文化」進行了創新嫁接,以創造力、表達力、口才力和帶動力做到讓國人「開心」。  一層開心是讓人們享受歡笑,以節目的喜劇創造力為觀眾帶來快樂愉悅。
  • 脫口秀:以幽默施予集體療治
    否則,作為國內脫口秀節目標誌性起點的《今夜80後脫口秀》在創立之初也不會將「國內唯一一檔歐美風脫口秀」作為突起的標籤,「歐美風」的隱含意味在於原汁原味,貨真價實。顯然,這種如假包換的自信更多也只是拘泥於形式而已,論內容,國內脫口秀節目早已有了中國語境下的特有表達。
  • 一位美國脫口秀演員的漫長假期
    這些梗在中國觀眾那裡收穫了不錯的反饋。2月初,為了聲援武漢,他決定籌辦一場公益脫口秀,用母語告訴家鄉人中國正在發生什麼,還要把這件事說得有意思。對艾傑西而言,讓中國觀眾笑好像更容易些。成為「艾傑西」之前,他首先是個會說中文的「老外」。頂著一張「老外」的臉,用中文說些嘰裡哇啦搞怪的東西,不少觀眾挺吃這套。
  • 像脫口秀演員一樣,幽默說話
    一個幽默會溝通的人,他的思想也一定是開放豁達的。幽默的天賦少有,而豁達的人生態度可以訓練。以下4個方式可以讓你的語言幽默起來:一、幽默=悲劇+時間這個公式背後的邏輯是:經過時間的發酵,總有一天我們能夠用一種抽離、調侃的眼光重新看當時的困境。當你能過坦然地將自己的痛苦講給別人聽,別人能放心地從中感到優越感和幽默。雙方都能笑出來的時候,你也就豁達了。
  • 用一張紙可以切開什麼?椰子:疼疼!網友:住手,你只是一張紙啊
    用一張紙可以切開什麼?椰子:疼疼!網友:住手,你只是一張紙啊哈嘍,下午好,你們那個只會2333的小編回來了,你們想我了嗎?小編可是想死你們了,今天小編給你們分享一下用一張紙可以切開什麼?能切開什麼東西,小編覺得,也就能切個紙吧!先是紙板,這簡直不可思議,這就像切豆腐一樣,白刀子進白刀子出!是不是覺得很不可思議,其實不可思議的還在後面!話說,這個紙真的有這麼厲害?這個是硬度更高的硬塑料管!這個硬度和之前的紙板不一樣,這個可是硬貨~但是在紙面前,有點放水了吧!塑料管:我那敢,這傢伙太鋒利了,擋不住!
  • 研究中國幽默 美國男孩欲用喜劇「翻譯」中國文化
    研究中國幽默 美國男孩欲用喜劇「翻譯」中國文化
  • 「脫口秀女王」思文:幽默的不是我,是生活
    思文五年前告別國企職員的閒適生活,作為脫口秀編劇程璐的老婆踏入脫口秀之路後,開啟了一場見佛殺佛的開掛之路:從《今晚80後》、《脫口秀大會》、《吐槽大會》再到一步之遙踏進春晚,踏遍了中國最頂級的舞臺。她聲稱自己做事三分鐘熱度,「根本無法如期執行計劃」,但卻在男性佔主流的喜劇領域裡,逐步完成了自己的登頂之旅。
  • 老外加入中國國籍,身份證上會填中國的民族嗎?戶口本上怎麼填?
    歡迎大家收看今天的節目,相信大家都知道,隨著中國的發展不斷的加快,如今的中國也是成長成一個世界大國,在世界上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和其他國家的交流也是越發的頻繁,也是因為全球化的影響,地球各國仿佛已經成為了一個「地球村」,所以很多人開始了出國旅遊、留學甚至移民,說到移民,可能很多朋友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那些西方的國家了
  • 幽默是一種技能,一種思維方式,像脫口秀學習,成為講話有趣的人
    讓你一開口,成為人群的焦點,用幽默挽救你的社交能力和演講力。訓練講話幽默感最好的方法就是向脫口秀取經,幽默可以幫你克服恐懼,讓演講效果更好。我們一直覺得,幽默是天生的,像我們這樣沒什麼幽默感的人,簡直沒救了。其實我們一直都錯了,幽默是一種可以習得的技能,通過學習,我們也能成為講話有趣的人。幽默只有在故事裡,而且是生活中真實的故事,而故事是對生活的一種情趣。
  • 美華裔博士當脫口秀演員 用中式英語演繹美式幽默
    黃西,在中國吉林出生,在美國麻薩諸塞州工作。白天,他是正經八百做實驗的科學家,晚上則搖身一變成為穿梭在酒吧、夜總會中的脫口秀演員。他的英語發音混著濃濃的中國口音,卻用美式幽默把包括美國副總統拜登在內的觀眾逗得樂不可支。  不只是萬裡之外的老美,中國人也很好奇,這個戴著眼鏡的中國人是怎麼一夜之間紅遍美國的街頭巷尾的?2月22日,中國青年報記者電話採訪了黃西。
  • 魔都爆笑脫口秀-老外海歸白領主演
    揚子江喜劇脫口秀周六夜現場,我們有滬上爆笑雙語段子手,今晚80後脫口秀,金星秀,吐槽大會金牌編劇,外籍笑星,一起登臺只為逗你笑~那麼,親們知道什麼是Stand up Comedy -Open Mic 單口相聲???
  • 《脫口秀大會》:幽默不論資歷,好笑要有意義
    節目的口號「幽默不論資歷,好笑要有意義」更是旗幟鮮明地彰顯了它的訴求和底色。可以說,該檔節目的出現不僅是順應時代發展潮流的結果,也為我國的節目生產者提供求新求變的參考和方向。《脫口秀大會》對於Stand-up Comedy在國內的啟蒙意義《脫口秀大會》的節目樣態脫胎於歐美「單口喜劇」表演文化傳統。
  • 想變得幽默有趣嗎?脫口秀達人的那種
    我這邊聽著他的吐槽,也只是點綴性地安慰他一下。起初我也想不通君君為什麼失戀,心想這小子仗著自己條件好(高大帥氣,有房有車,年薪幾十萬,就差一媳婦兒了)是不是太挑剔了。可沒想到還都是對方揣了他!這我就更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細問之下才明白:原來是小姑娘都嫌他太木訥,不懂幽默不會幽默。
  • 業內人士:脫口秀並非即興表演 多數臺詞事先寫好
    「知識類脫口秀節目其實扮演了『知識二傳手』的角色,雖然只是『知道分子』,但在碎片化信息中能滿足人們獲取知識的需求。」在這個情形下,脫口秀自然是一個很好的獲取知識方式:十多分鐘的節目,一些隻言片語的觀點,足以讓觀眾恍然大悟。  通過極接地氣的幽默元素來減壓,也是許多觀眾青睞脫口秀的原因。
  • 老外迷戀燒的紙錢可不是paper money!那該怎麼說?
    不過,"紙錢"怎麼說? paper money可不對喲~ 今天咱們就聊聊 讓老外迷戀的中國文化 NO.1 "紙錢"怎麼說?
  • 老外怎麼說「不要臉」,反正不是 no face!
    中國有疫情時,迅速趕人現在卻說大國擔當就得給他們送口罩真是「不要臉」1) "不要臉「英文怎麼說?話說回來了不要臉的行為真的很丟臉那」丟臉「英語怎麼說?NO.2 「丟臉」是lose face嗎?在中國,最糟糕的事莫過於失了面子。
  • 華裔脫口秀第一人黃西杭州爆笑開麥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陳宇浩「都說中國孩子是從小罵大的,美國孩子是從小誇大的,我不同意……因為我小時候,我爸沒少對我說過『黃西,你真行』!」段子剛落,底下已經發出一片槓鈴般的笑聲。9月4日晚,著名脫口秀演員黃西,在杭州星耀城星LIVE空間,舉辦了自己在杭州的首次脫口秀專場《開什麼國際玩笑???》。在脫口秀綜藝大行其道的這兩年,杭州觀眾欣賞線下高水準的脫口秀演出,其實機會並不多。而作為華裔脫口秀第一人,黃西這種帶著「國際style」的黑色幽默風格,跟杭州這座城市的氣質倒是挺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