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讀後感#觀後感 #思維導圖
隨著現在教育手段的多元化,觀看愛國視頻、閱讀書籍都成了孩子學習中不可或缺的一些內容,加上各種節日的活動,就催生了一種新的作業——讀後感(觀後感)。有的學校甚至會一兩周便讓孩子寫一次讀後感,很多家長也問我,孩子一碰到觀後感就發蒙,甚至一個字都寫不出來,該怎麼辦?
今天,我們通過一張思維導圖,來學習一下小學感後感和讀後感的基本寫法。
其實觀感和讀後感的本質是一樣的,不同的地方就在於一個是看視頻,一個是讀書,而要寫好觀後感,需要從四個方面入手:
第一部分:開頭部分
觀後感的開頭一般以開門見山的形式展開,需要介紹看視頻的原因和觀看的時間,具體觀看了什麼內容,自己是懷著怎樣的心情觀看的。
第二部分:故事梗概
第二部分主要是對所觀看內容的一個講述,用一段話寫就可以了,在寫的時候注意,使用概況事情的方法去進行概況,例如:什麼時間時間地點,什麼人做了什麼事情,最後的結果如何。不需要進行長篇大論,只需要將事情完整、簡練介紹清楚就可以。
第三部分:感受部分
這一部分是觀後感中的主體部分,是需要詳細描寫的一部分。
首先,需要在所觀看的故事中找到一個或多個切入點,可以是讓你印象深刻的一個人、一個場景或一個片段。其次要結合這些切入點進行細緻的感受描寫,在寫感受的時候,為了避免說空話大話和套話,可以聯繫我們自身的行為,和讓你感受深刻的人物進行比較,找到差距,比較不足;也可以聯繫身邊的其他人物,說一說自己對故事人物和身邊人物的看法;還可以結合社會現象去寫感受,將社會現象分成正面和反面兩種,選擇一種和觀看的事例進行比較分析。
在寫感受的時候可以邊寫事例邊寫感受,也可以先將事例寫完,然後再寫具體的感受。
在段落選擇上,可以選擇一個切入點詳細寫一段,也可以選擇不同的切入點進行分段描寫,一個切入點寫一段。
第四部分:結尾部分
結尾部分要對讀後感進行總結,表一表自己的決心;為自己樹立一個榜樣,要如何學習榜樣;或者說一說自己以後要如何去做。可以寫一個方面,也可以將三方面一起寫出來。
總之,觀後感就是自己看完視頻後的一些想法。在知道了觀後感的基本寫法後,還需要我們在觀看的時候用心去看、用心去想,用心聯繫自身或者周圍,才能寫出切合實際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