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筆者要為您介紹的是關於面點(主要指做饅頭,包子一類,不包括麵條)中發麵的小竅門。在很多時候,很多家庭主婦都會有自己的拿手秘技,有些擅長炒菜,有些擅長煲湯,而有些則是做面點的行家。但對於很多人來說,家中做的包子饅頭明明按照教程做了,就是做不出那種鬆軟香甜的味道,到底哪一步出錯了呢?據筆者猜測,很多人做面點的時候都會忽略發麵的工作,所以才會有饅頭略硬發酸的情況。那麼接下來筆者就介紹7個小竅門為您解決發麵這個「小難題」。
竅門一:大冷天發麵加白糖。
馬上就是春節了,很多北方的家中會準備饅頭等面點,但在南方,家中沒有暖氣該如何使發麵進程加快呢?其實秘訣就是加些白糖。在發酵粉加入之後,加白糖揉捏麵團可以縮短發酵的時間。這樣能使最後蒸出來的饅頭更加的鬆軟香甜哦。
竅門二:加入豬油能使饅頭變得潔白。
其實在很多地方,外面商店中買的饅頭異常的潔白,而家中自己做出來後,總感覺沒有外面的白。其實要想使饅頭變白有妙招,直接在發麵的時候以豬油調試,這樣做出來的饅頭或包子異常的潔白鬆軟哦。
竅門三:輔助發酵粉——蜂蜜
在日常生活中,家中常備蜂蜜可以解決很多問題。一來早上一杯蜂蜜水,健康一整天,二來家中要是沒有發酵粉,那就可以用蜂蜜來代替啦。當然了,這樣做出的麵團發麵時間會很長,一般要持續4-5個小時,所以不是實在沒辦法,筆者建議不要嘗試哦。
竅門四:如果發麵的時候食用鹼放多了咋辦?——加明礬水或白醋
酸鹼中和的道理大家都懂吧。但如果是蒸煮到一半才發現怎麼辦呢?直接拿刷子用明礬水少量塗抹面點周圍。當然了,要是沒有明礬水,淡白醋也行(1:10比例)。
竅門五:加食鹽
要想做出來的麵食鬆軟可口,那加入少許的食鹽那絕對是明智之舉。因為食鹽能促進麵食生成更多的氣泡,這樣就能使發出的麵團更加成功哦。
竅門六:水溫的控制
一般來說,28°是面點發麵的最佳溫度,而在不同的季節,要是不採取一些手段,麵食的發麵就會成為一個難題。所以針對不同的季節,筆者建議在春秋兩季用40°左右的溫水和面,冬季用65°左右的熱水和面為妙。一般這樣和面1小時左右就能形成常態做面點的麵團了。
竅門七:白酒的妙用
很多時候,在家中發麵等了一個小時,結果發現面沒有發好,此時是不是感覺有點小生氣?其實不要急,只要在麵團的中央用拇指按出一個坑,在裡面倒入少許的白酒,而後蓋上布繼續等待10分鐘,這樣你就會發現麵團已經開始再次發酵了。若這樣還是發得不理想,在上蒸籠時,找一個小杯子裝上白酒,放在麵食的中央,跟麵食一同蒸煮即可。
不知道筆者這些講述你都懂了嗎?喜歡文章的朋友多多關注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