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人對於文革的了解也許只停留在歷史書上,只有經歷過那個時代的人才能親身體會到那個時代所帶來的不幸,鮮少有影視作品能夠真正地將文革時代的生活狀態真實地反映給觀眾,但《歸來》這部影片卻將文革時期的一個家庭的生活變化講述給觀眾,使用以小見大的方式體現了文革給普通民眾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從某種程度上對人性與親情產生了一種深刻的思考。
在上個世紀70年代初,有這樣一個美好的家庭,丈夫陸焉識是一位知識分子,他與妻子馮婉瑜本來過著幸福美滿的日子,在文革爆發之前,陸焉識本還是一位受人尊重、工作體面的知識分子,但文革突然爆發後,一切似乎都開始改變,美好的日子都隨著這重大變故一去不復返。
陸焉識一時間成為了當時政策的打擊對象,許多群眾更是趁火打劫,趁機加害陸焉識,使陸焉識一家人陷入困境,光是打擊還不夠,陸焉識還被抓進了監獄,成為了勞改犯,與自己的妻子承受著分別之苦,原本幸福美滿的家庭就這樣變得支離破碎。電影中陳道明的表演可謂是教科書般的經典,甚至連鞏俐都無法與他媲美,陳道明是完全演活了陸焉識。
對陸焉識來說打擊最大的還不是組織與政策上的打擊,更不是外人的奚落與冷眼,其實是女兒丹丹對自己的拋棄。陸焉識的丹丹懷有芭蕾之夢,她迫切想要成為一名優秀的芭蕾舞演員,但她認為父親陸焉識的身份似乎始終都是她成功道路上的一顆絆腳石。
因為父親是政策上打擊的對象,她也永遠會受到打擊和排擠。因此,她在得知父親陸焉識逃跑後,不僅不允許母親接納父親和父親見面,甚至還向組織上上報自己的父親逃跑了,這一切該讓父親多麼寒心啊。
作為陸焉識的女兒,丹丹不僅沒有幫助自己的母親見到父親,不僅沒有成為父母親體貼的「小棉襖」,甚至還在家人最脆弱的時候,給了家人最沉重的打擊,這僅僅只是為了自己所謂的夢想。難道夢想比自己的家人還要重要嗎?原來在關鍵的時候,家人是支撐我們的全部,但也是擊倒我們的全部。
但《歸來》這部影片也存在許多的溫情時刻,雖然文革階段,每個人都活在膽戰心驚中,人性都在經歷著考驗,但不可否認的是,人間依然存在著許多的溫情。
影片中的李主任是一位非常善良和溫暖的角色,她雖然掌管著一方事務,卻沒有隨波逐流,利用自己的職務之便謀取個人利益,她關懷著身邊的每一個人,在陸焉識家庭最困難的時期幫助著他們,用自己最大的努力保護著身邊每一個遭受傷害的人。
陸焉識也是一位非常稱職和有責任感的丈夫,雖然後期他回到家庭後自己的妻子馮婉瑜由於社會壓力造成精神不穩定,但陸焉識並沒有放棄,他依然選擇陪在自己妻子的身邊,並且通過自己的努力盡力挽回妻子的意識,這體現了愛情的偉大與親情的可貴。
《歸來》這部影片描繪著普通群眾在文革時期的生活,它會最普通的故事反映著人間最真實的冷暖,它讓我們體會到了現實的黑暗與殘酷,但也讓我們感受到了最可貴的溫情。更值得肯定的是,鞏俐和陳道明在電影中的表演堪稱絕佳,陳道明可以說是奉獻出了他最好的演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