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來》:似曾相識「焉」歸來,焉識「焉識」?

2020-12-19 飯量少女

《歸來》是由張藝謀導演,由陳道明、鞏俐、張慧雯主演,根據嚴歌苓小說《陸犯焉識》改編的電影。主要講述的是知識分子陸焉識與妻子馮婉喻在大時代背景下的感情變遷故事。

陳道明飾演的陸焉識是一個博學多才的知識分子,歸國後有了一個妻子馮婉喻和一個女兒丹丹。然而,一場突如其來的文化大革命打亂了他的生活,使他成為文化大革命的犧牲品,淪為了一名勞改犯。

在陸焉識成為勞改犯的第十七個年頭,他終於頂不住壓力,偷偷的跑出勞改所想與家人見面。然而他的逃跑對於擅於跳舞的丹丹是個巨大的壓力,由於父親錯誤的行為,使她無法在舞蹈隊伍中擔任主角吳清華。丹丹自幼的時候父親就成為了勞改犯,她與父親接觸之少使她對父親沒有什麼感情。

無奈之下,陸焉識通過紙條告知馮婉喻讓她去火車站見面,但是丹丹卻將父親的消息透露給了紅衛兵。最終馮婉喻在火車站見到了陸焉識,卻眼睜睜的看見紅衛兵將他帶走,咫尺的兩個人,還未互訴衷腸,就已天涯。

丹丹的告發也沒有換來她想要的主角,她連戰士都沒有演,只演了一個平民,這令她很是傷心。

三年之後,文化大革命結束了,被打成右派的知識分子得以平反,陸焉識也回家了。來接他的,只有女兒丹丹一人。此時,丹丹也不跳舞了,是紡織廠的一名女工。當陸焉識提起妻子馮婉喻的時候,丹丹卻猶豫不決,不知如何和父親說明母親的情況。

待陸焉識回家,原來他朝思暮想的妻子得了心因性失憶症,忘記了他是誰。馮婉喻看著陸焉識的臉,卻將他認成樓下的方師傅。陸焉識只好先住在樓下的小賣部。

第二天一大早,馮婉喻就出去了,陸焉識感到好奇,一路跟著她,來到了火車站。看著她舉著陸焉識的牌子,陸焉識十分心疼,於是他決定做一些什麼來挽回馮婉喻的記憶。

幾番周折之後,馮婉喻病情好轉,就在陸焉識準備搬回去住的時候,她卻又將他認出來方師傅。只能這樣,多年後,陸焉識陪著馮婉喻一直到老。每個月五號,陸焉識都陪著馮婉喻去火車站等著陸焉識歸來……

陸焉識本是海歸的花花公子,他接受著西方的先進思想,本是十分反感因包辦婚姻而迎娶的馮婉喻,直至進入勞改所,他才記掛起馮婉喻的好,原來她,一直默默的她,才是他心中的白月光。馮婉喻對他的忠貞和深情就像千帆浪淘盡萬斤沙,慢慢的煥發著溫潤的光芒,她是陸焉識漫漫勞改路的精神寄託。

影片細膩乾淨,講述了三個「不得不」。陸焉識迫於勞改的壓力和對家人的想念,他不得不逃離勞改所跑回家;為了自己能擔任《紅色娘子軍》的主角,丹丹不得不告發自己的父親,將他的行蹤透露給紅衛兵;馮婉喻明知女兒告密,她仍舊義無反顧的去見陸焉識,為了重逢闊別十七年的愛人,她不得不這麼做!最終,丹丹沒能擔任主角,陸馮二人也沒能相見。

張藝謀導演通過這樣的情節和細節描述了陸焉識悲劇的一生。那是一個灰色的時代,在那樣的大時代背景之下,每一個小人物都顯得那麼的微不足道,通過刻畫小人物多舛的命運來折射和隱喻時代的悲哀,張藝謀拿捏的十分穩妥。電影結尾畫面停格在雪天的火車站,陸焉識陪著馮婉喻等著一個人的歸來。「無聲的歲月飄然去,心中的溫情永不減」,當生命跨過歲月的長河,還有一個人願意等你在荒蕪的記憶裡,忘記任何,卻不忘記等你,感人至深。看到這裡我淚如雨下,這不僅僅是簡單的陪伴,而蘊含了兩個老人的無限深情。

說到老一輩的婚姻,能想到的大多都是父母包辦,我們往往不能理解為什麼相識不久就確立婚姻關係他們為何都能對彼此有著無限的深情,然而現實確實如此。我想到我的姥姥,姥爺去世已有二十年,留下一臺老式的縫紉機。家中物件添置許多,也已搬了幾次家,姥姥偏是要留住那臺縫紉機,就像影片裡馮婉喻留下那沓的陸焉識為她寫的信。

陸犯焉識?歸來?似曾相識「焉」歸來,馮婉瑜焉識「焉識」?電影的結局是等待,關於愛,關於人性和時代,都在這影片裡了。

相關焦點

  • 藝謀歸來,焉識丟了
    《歸來》改編自小說《陸犯焉識》,電影只選擇了原著的後30頁,將一個知識分子半世紀的命運歷程講成了老年婚姻戀曲。一年後,《歸來》宣布開機,這部改編自嚴歌苓小說《陸犯焉識》的新片不僅擁有著成熟而廣為好評的原著基礎,且從甫一宣傳就打出了「回歸初心,放下功利」的大旗,張藝謀也一再向外界強調「這是一部只有靜下心來才能拍好的電影」。這無疑更加抬高了公眾的心理預期和藝術標準。
  • 《歸來》:焉識歸來路,似是故人來
    有人說《歸來》演繹了一場生離死別的曠世之戀。我沒有經歷過那個年代,對那些悲痛感傷的故事也鮮有耳聞,或許是這部電影沒有那麼多跌宕起伏的情節,沒有近幾年商業大片令人眩目的特效,它很安靜,很平淡。電影上映前,僅有三句對白的預告片儼然一部默片,讓人在樸素的畫面中揣測「歸來」為何,揣測這段故事如何癒合那段歷史的斑斑傷痛。焉識歸來路「5號,焉識5號回來……」從剛得知消息時的喃喃自語,到每月五號翻開日曆本時的念叨,痴痴「苦等」的她已將每個月去火車站接愛人過成了生活的全部。
  • 看過《歸來》的朋友未必知道「焉識」名字的深意……
    《歸來》中讓我最印象深刻的臺詞,就是那句簡單的「5號要去火車站」。電影剛開始,便是一段完全的考驗演員表情和肢體的將近無聲的片段。這無疑考察了陳道明老師和鞏俐老師的演技。「焉識」在文言文中翻譯為「怎麼認識」,可見對於陸焉識這一人物的名字也是頗有深意的。從影片的最開始,火車站馮婉瑜和陸焉識不得相認到之後陸焉識平反歸來,背著行李,興奮又緊張地衝進家門開始,認識這個詞就貫穿了影片。起初,政府機關確認其身份,女兒來認父親,之後帶到馮婉瑜身旁,妻子都不曾想認識這麼多年以後的焉識。
  • 《歸來》與《陸犯焉識》關係不大 - 東南商報•數字報刊平臺
    張藝謀新片《歸來》改編於嚴歌苓小說《陸犯焉識》,但嚴格說,電影與小說原著關係不大,只是借用了小說裡部分人物和小說最後部分內容。  原型來自嚴歌苓祖父  小說《陸犯焉識》出版於2011年,嚴歌苓將一個家庭故事置放於大時代背景下。所以,相比電影《歸來》,小說人物更多、時間跨度更長,主角陸焉識和馮婉瑜的性格和經歷更為複雜。
  • 電影《歸來》:小說《陸犯焉識》的最後30頁
    嚴歌苓的原著《陸犯焉識》是400多頁的長篇小說,不過張藝謀只選取了「丈夫逃獄」的部分情節以及原作最後的30頁「妻子失憶」來拍了電影。對於主人公所處時代的「反右」、文革背景,《歸來》雖然沒有完全迴避,但也沒有詳細描寫。
  • 嚴歌苓:《陸犯焉識》源自祖父經歷 是浪子回頭的故事
    《歸來》是個簡約的愛情故事《陸犯焉識》有40萬字,而電影《歸來》只有僅僅111分鐘,與其說電影改編自原著,不如說電影是原著的刪減版,實際上《歸來》只選取了小說最後30頁的內容。對於影片的文革背景,《歸來》沒有迴避,但也沒做過多糾纏。主人公陸焉識扭曲的命運卻並非描寫重點,影片講述的是一個愛情故事。
  • 愛情有多神秘,馮婉喻的愛,陸焉識何時才明白
    ▲改編電影《歸來》中彈琴的陸焉識在美國,焉識與一位外國的美人熱戀。回國後,又與一位重慶女子相戀。可最後,焉識終於明白:他只是不屈服那份非要綁在一起的愛情,只是想有一份愛情是自由的。然而,婉喻遠比他能想像的更愛他。婉喻一直是焉識背後的人,無論焉識身在何方。婉喻的愛在焉識服刑期間,婉喻總是定期去看他。在那個食物短缺,生活並不寬裕的年代,她把一個月工資的一半拿來給焉識買新鮮的蟹。
  • 陸犯焉識及其它
    第一次讀到這個書名,「陸犯焉識」,一時半會沒反應過來:這「犯」字咱懂,「焉識」啥東西?
  • 嚴歌苓|陸犯焉識:知道自己曾經是愛的
    2014年,導演張藝謀、編劇鄒靜之,將作家嚴歌苓的小說《陸犯焉識》的結尾部分拍成了電影《歸來》。電影的時間起點是七十年代,而熟悉小說的朋友可能會知道,電影的表達範疇、時間跨度和思想深度是遠遠小於小說原本內容的,當然,這是情有可原的。嚴歌苓是自己欣賞、敬重和喜歡的作家、編劇。
  • 《陸犯焉識》:一個重慶女子的第三種愛情
    嚴歌苓的《陸犯焉識》書名雖然有點拗口,但真的讓人過目不忘,在改編的電影《歸來》裡,飾演老年馮婉喻的鞏俐手裡舉著「陸焉識」的大字牌,是我腦海中最經典的一個畫面。陸焉識是舊上海大戶人家的公子,精通四國語言的海歸教授,一表人才且風流倜儻,卻因文革被關押二十年,勞改期間受盡非人折磨。
  • 解密《陸犯焉識》原型:作者祖父 大戶+才子+少爺
    電影《歸來》,陳道明飾演陸犯焉識。張藝謀電影《歸來》的上映,讓嚴歌苓的作品《陸犯焉識》再度火熱。一位作家命定要寫幾本書,於嚴歌苓而言,《陸犯焉識》便是其中之一。這本《陸犯焉識》,主人公便是以祖父為原型――《德伯家的苔絲》中文版首任譯者嚴恩春。嚴歌苓海外華人作家中最具影響力的作家之一。以中、英雙語創作小說,是中國少數多產、高質、涉獵度廣泛的作家。代表作品有《小姨多鶴》、《第九個寡婦》、《赴宴者》、《扶桑》、《穗子物語》等。祖父是家族驕傲「就是你了,你最像他了。
  • 《陸犯焉識》:一個年輕風情繼母的生存法則
    《陸犯焉識》是作家嚴歌苓的代表作之一,講述了上海大戶人家的少爺陸焉識,年輕時才華橫溢,風流倜儻,後遭到文革的迫害服刑二十年,飽經歲月洗禮的一生。張藝謀的電影《歸來》講述的就是他的老年的故事。她還在家裡畫扇面,抽紗來賺錢,賺的多少是一回事,這份能幹一定要讓焉識知道是為了他,為了這個家,她把自己的命運和焉識緊緊地聯繫在一起。她說焉識從小就跟恩娘我許下願的,長大賺了鈔票要待恩娘好;焉識那辰光就知道他不待恩娘好,世界上就沒人待恩娘好了。為焉識這句話恩娘我哭了多少夜啊?苦了多少年啊?
  • 《陸犯焉識》張藝謀電影《歸來》原著小說 巔峰之作
    【內容推薦】陸焉識本是上海大戶人家才子+公子型的少爺,聰慧而倜儻,會多國語言,也會討女人喜歡。「文革」結束後,飽經思念的陸焉識和馮婉喻終於可以團聚,然而回到上海家中的陸焉識卻發現歲月和政治徹底改變了他的生活,他再也找不到自己存在的位置:一生沉淪、終成俗庸小市民的兒子一直排斥和利用他,才貌俱佳、終成大齡剩女的小女兒對他愛怨糾結,態度幾經轉變,唯一苦苦等待他歸來的婉喻卻在他到家前突然失憶……【作者簡介】嚴歌苓著名旅美女作家
  • 陸犯焉識:有些愛不是沒有到來,而是你未曾發現
    五十年代,「反革命」的浪潮一波又一波的湧起,焉識在這場運動中因為其出身和張揚的個性而被扣上「反革命」的帽子,更甚之,他那不肯低頭的、激昂的書生意氣給他帶來了無期徒刑,自此,焉識在西北大荒草漠開始了二十年的改造,而婉瑜也開始了長達一生的等待。荒漠生活磨去了焉識的稜角。
  • 《陸犯焉識》共讀⑤:你沒有如期歸來,而這正是離別的意義
    陸焉識以為自己一輩子都要留在大西北了,可是,幾年後,他就被平反了,在他平反之後,等待他的生活又是什麼樣的呢?今天,我們繼續共讀《陸犯焉識》(回上海-浪子),讓我們看看陸焉識的人生會變成什麼樣。婉瑜不言不語,她曉得這麼些年,孩子們是受苦了,可是,焉識必須回來的,國家都要放他了,他自然要回家的呀。1977年的春天,這封信帶給婉瑜的希望和快樂是超標的,以至於第二天她就不記事了。
  • 《紅玫瑰與白玫瑰》與《陸犯焉識》:看男性在婚姻中的選擇與成長
    2、《陸犯焉識》:陸焉識礙於繼母的威嚴,在婚姻上選擇了繼母的侄女焉識直是點頭,恩娘給他圈出那麼大的世界,批准了他去那世界的籤證,這籤證比美國公使館的籤證還重要,他由衷地領情。可憐的女人,她就這樣割捨給你看。這一刻,焉識可以拿死來報答恩娘。
  • 《陸犯焉識》:大格局中,看備胎馮婉喻的愛情悲劇是怎麼形成的
    文/莉莉安《陸犯焉識》是許多年前讀的一本書,讀書的緣由很簡單,改編的電影《歸來》在那年上映,記得是匆匆看了午夜場,影院中的人數不超過三個人,但仍就被電影的結局感動的淚流滿面。她有自己的一套活法在很多影視劇或是小說中,馮婉喻這樣的女子大概會被刻畫成一個不懂世事艱險的大小姐,不能吃苦,沒有思想和靈魂,在《陸犯焉識》的一開始陸焉識眼中的馮婉喻就是這樣的,所以就算結婚之後,這種想法也沒有改變。
  • 《陸犯焉識》裡陸焉識對馮婉喻的愛
    用了很長時間才把嚴歌苓的《陸犯焉識》看完了,這是一段以悲劇開頭,卻以團圓結局結尾的小說。陸焉識,一個很普通的民國知識分子,有著民國知識分子共有的缺點:用情不一、耐不住寂寞、懦弱、幼稚……他因為對恩娘(繼母)的感激而娶了繼母家的侄女馮婉喻,從此他就陷入了情感的糾葛。
  • 《陸犯焉識》:盛年流連美國,半生流放荒漠的男人到底經歷了什麼
    後來,張藝謀導演把這本小說搬上銀幕,電影名字叫做《歸來》,文中的陸焉識和婉喻分別由陳道明和鞏俐扮演。嚴歌苓的筆觸溫情達練、語言冷靜幽默,娓娓道來,卻又驚心動魄。對人物和心理的描寫真實、細膩,對故事和細節的敘述靈動,感人。
  • 鞏俐陳道明與張藝謀再度合作《歸來》:20年後歸來,焉能識我!
    由張藝謀執導,陳道明、鞏俐、張慧雯等主演的親情文藝電影《歸來》頗得泰戈爾大師的真傳,甚至這份愛更沉重。這部影片講述了知識分子陸焉識與妻子馮婉瑜的情感變遷故事。陸焉識為了喚醒妻子馮婉瑜,他跟在馮婉瑜後面,假裝剛從火車站出來;他裝作修理鋼琴的師傅上門修琴;他把自己寫好的書信全部寄給馮婉渝,還天天上門為她念信;他天天陪伴在馮婉渝身邊,每月5日,都騎車伴她去車站接焉識歸來……01真愛是堅守初心,哪怕被抓,也要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