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犯焉識》:一個年輕風情繼母的生存法則

2020-12-19 三木目之

《陸犯焉識》是作家嚴歌苓的代表作之一,講述了上海大戶人家的少爺陸焉識,年輕時才華橫溢,風流倜儻,後遭到文革的迫害服刑二十年,飽經歲月洗禮的一生。

張藝謀的電影《歸來》講述的就是他的老年的故事。

作為一個舊社會才貌雙全的大少爺,陸焉識身邊的女人也出類拔萃,第一個讓他身不由己的女人,就是他的年輕繼母。

這個比繼子大十歲,無子嗣無依靠的上海普通女子,是怎樣在後來的幾十年成為陸家當家做主的女主人的呢?

1,擅長示弱。

陸焉識的繼母叫做馮儀芳,24歲嫁給陸老爺做填房,誰知新婚八個月老爺就一命嗚呼,陸家婆婆聽信別人迷信,認為她克夫,要把她退回娘家。嘴上卻說得冠冕堂皇,

儀芳別讓我們拖累了你,回去還是尋得著好人家的。儀芳啊,家裡沒有進項了,傭人也要辭了,不敢留下你給孩子們當娘姨。

她進門不到一年,沒有孩子,除開克夫這個理由,婆家也不會供養一個閒人,她沒有理由拒絕。

但是,寡婦加上克夫的名聲,出去很難找到好人家,再說她原本嫁進來給老頭做填房,就是圖個清閒享福,比如那夏天冰鎮的楊梅和荔枝,還有每天吃不夠的魚凍,現在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她只能使出唯一的辦法,裝可憐,亮出了她的哭功,她的哭是無聲的抽泣,只有眼淚像斷線的珠子,讓站在旁邊的陸焉識兄弟倆也忍不住跟著流淚,他們從來沒看見一個女人哭得這樣梨花帶雨 。

她哭得差不多的時候,就起身去丈夫的靈堂,擦拭著遺像上的灰塵,作勢離開陸家。還沒從她的悲傷氛圍裡走出來的繼子,十四歲的陸焉識不禁動了惻隱之心,主動留下了她。

父親去世後,長子陸焉識就是家裡的男主人了,雖然他曾經對年輕的繼母並不認帳,但她的悲慟成功激起了他的憐憫和保護欲。

十四歲的焉識說,他絕不會讓人把恩娘退回娘家;他已經大了,不久就是陸家當家的男人,該他來賺鈔票養活恩娘了。他又說,恩奶那裡由他去說;他會說服恩奶的。

馮儀芳說來就來的哭功,不僅讓陸焉識憐惜,也讓婆婆無可奈何,連下人都束手無策,明明是她欺負了別人,自己卻比任何人哭得還傷心。

這個刮刮鍋底都能撐死三代人的大家庭,原本已經沒有她的份,但她硬是靠著這楚楚可憐的淚水,掙得一席之地。

女人的哭泣有時比武器更讓人鬆懈,所以,恰當示弱也是一種本事。

2,善於表現。

馮儀芳很清楚,沒有大少爺她不可能留在陸家,想一直留在陸家當家做主,就必須抱緊陸焉識的大腿,所以她對陸焉識簡直不要太好。

她每天安排伺候他吃喝,平時動不動就給陸焉識買料子好的衣褲,或者悄悄塞錢給他,慣著他大手大腳花錢,陸焉識留學的五年她每個季度準時給他匯款。

光對繼子好還不夠,陸家還有一大幫親戚盯著呢,所以她去一家女子學堂代課,教手工和算學,掙著微薄的薪水不重要,主要是給陸家親戚看看,她可沒有啃陸家老本,而是一個會賺錢的人。

她還在家裡畫扇面,抽紗來賺錢,賺的多少是一回事,這份能幹一定要讓焉識知道是為了他,為了這個家,她把自己的命運和焉識緊緊地聯繫在一起。

她說焉識從小就跟恩娘我許下願的,長大賺了鈔票要待恩娘好;焉識那辰光就知道他不待恩娘好,世界上就沒人待恩娘好了。為焉識這句話恩娘我哭了多少夜啊?苦了多少年啊?恩娘我知道會苦出頭來的。恩娘我拿回扇面來畫,拿回抽紗來抽,眼睛都做瞎了,不然哪裡還用得起冰箱啊?

這是馮儀芳的第二大本事,非常會表現,把自己的付出沾上蜜糖,裹著她的無助,然後無限放大在焉識面前,雖然焉識心裡有數,但對她的百般討好也十分同情和受用。

她不經過你的同意就讓你賒帳花費她的溫愛,悄悄把她對你的一份份好都加在你帳上,神不知鬼不覺地就讓你欠了她天大的情份。一百分的關懷,在她這裡非得給出一百二十分,那份外的二十分她讓你永遠還不清。

馮儀芳看似柔弱的外表下,不僅會做暖人心的事,還會說好聽的話語,不知不覺地讓人欠下她無數的人情債,感覺永遠都還不清。

3,精明世故。

陸焉識是讀書人,對錢財視為身外之物,這對於馮儀芳來說,沒有了爭財產的擔憂,加上陸焉識善良心軟,吃她這一套,所以她也是想真心對他好。

世界上人人知道錢好,只有焉識不知道,這點讓恩娘分外疼愛。

但是,未來的女主人會不會對她不利呢?

為此她煞費苦心把自己的親侄女馮婉喻領進了家門,婉喻是個內秀的女孩,在她面前跟小兔子似的乖巧。

陸焉識明白了繼母的用心之後,牴觸的心理油然而生,但是他又不能直接拒絕,只好選擇逃避,連著債臺高築的情義一起躲避,他提出要去美國留學。

他想,女人因為可憐,什麼惡毒事都做得出,包括掐滅一個男人一生僅有的一次愛情機會。

馮儀芳聽聞陸焉識要離家之後,又使出了她的殺手鐧,她默默流淚甚至絕食,陸焉識心一軟,又開始妥協。

但是馮儀芳知道留學是關係到陸焉識的前途,也關係到陸家的財富,她如果阻止了,以後可能招來陸家人的怨恨,所以她提了一個條件做交換,讓陸焉識在出國之前娶馮婉喻進門。

十八歲的陸焉識逃不出繼母的溫柔陷阱,一來他作為陸家長子有成家立業的責任,二來他離家也需要繼母支撐陸家的運轉,他答應了繼母包辦的這場婚姻,但他結婚時都沒正眼看過自己的新娘,從此在外尋歡作樂,冷淡了馮婉喻許多年。

馮儀芳的精明是她的第三大本事,在戰亂期間,陸焉識遠在重慶自顧不暇,她為了維持一家五口吃穿,把陸家的房子租給了別人,然後用租金租了兩間小房,多出的租金就供一家大小開銷。

在上海物價飛漲的時候,她在黑市上用穿的用的全部換成吃的,因為食品漲的比其他的快,過幾天再用部分吃的再換回之前拿出去的衣服用品,倒買倒賣賺了吃喝。

因為她的精明和持家有方,也教會婉喻很多過日子的技巧,讓婉喻後來能夠在艱苦的歲月裡,獨自撫養三個孩子長大成人。

4,愛爭寵。

馮儀芳將親侄女嫁給了自己的繼子,本來對她來說是一樁完美的事情,小兩口都聽從她的安排,把她當做親人和長輩看待,然而他們三人相處起來卻是極其不愉快的。

原因是馮儀芳對陸焉識的感情很複雜,她年紀輕輕守寡,在她最無助的時候是陸焉識站出來保護了她,他是最疼惜她的人,況且,比她小十歲的陸焉識才識過人,英俊瀟灑,哪個女人都會喜歡。

焉識知道,在恩娘那裡他是一系列似是而非的角色,一旦他要卸掉其他角色,只單一地做婉喻的丈夫,恩娘絕不會甘心。

馮儀芳對陸焉識的喜歡,進一步不敢,退一步不甘,所以她掏心掏肺對他好,也希望陸焉識對她好,有什麼事都要先想著她。

但是馮婉喻也十分愛陸焉識,她的愛深沉又不張揚,為討丈夫歡心她不惜冒險賣了姑母兼阿婆送的祖母綠,給他買一塊白金歐米茄手錶,偷偷放在他的枕頭下。

姑母與侄女之間的爭寵,是從陸焉識從美國回來開始的,他從美國帶回來幾塊塊衣料,就把顏色亮的給了婉喻,顏色暗的給了馮儀芳,她頓時就不高興了,因為她也還很年輕,婉喻就把亮色的衣料讓出來,做成了四件馬甲,結果她姑母還是落下了心結。

他們三個人出門坐車,也是婉喻坐司機旁邊,陸焉識陪繼母坐後面,哄她開心,任她撒嬌。

焉識知道他此刻的身份是多重的,是繼子、侄女婿,最重要的,是這個孤寡女人唯一的男性伴侶。他不在乎恩娘那一眼多麼媚,多麼抹殺輩份甚至體統。

婉喻在姑媽的爭寵中比較弱勢,小媳婦的可憐樣反而讓陸焉識同情起來,他開始私下照顧婉喻,他弄了兩張梅蘭芳的票跟婉悄悄溜出去看戲,結果被不明所以的司機告訴了馮儀芳,然後她又是離家出走又是哭訴,所以陸焉識不得不又重新陪她去看一次同樣的戲。

陸焉識要帶婉喻去玩,以攜夫人參加會議為由,馮儀芳也吵著要跟去,哪怕他說學校只出了帶夫人的費用,她寧願自己出錢也要跟去。

陸焉識的學校搬去重慶,本想帶婉喻一起,但也被馮儀芳各種理由阻止。

就這樣,馮儀芳事事都要跟婉喻爭寵,結果倒是讓陸焉識跟文靜的婉喻感情偷偷好起來了。

4,多面人生。

張儀芳在陸家,有幾副不同的面孔,是下人面前的威嚴的女主人,是孩子們心中慈祥的奶奶,是陸焉識面前柔弱的繼母,她還曾是一個年輕貌美風情萬種的女人。

陸家成就了她,她也給陸家當好了家,在家裡的房產要被人奪去時,她曾指望名聲在外的陸焉識想到辦法,但是陸焉識舍下臉來請人吃飯,他們傾家蕩產準備的家宴,竟然無一人赴約。

在陸焉識被氣得吐血的時候,是她用那桌菜再宴請賓客,抵押房子送金磚賄賂,再籌錢贖回,這曲線救「房」的策略和魄力也是陸焉識所不具備的。

她在老了以後,才發現她的心頭肉陸焉識是個沒用場的人,護不住祖業。

「老早呢,覺得你沒用場好,心底裡不齷齪,人做得清爽。太有用場的人都是有點下作的。現在看看,沒用場就是沒用場。」恩娘說。「中國是個啥地方?做學問做三分,做人做七分。外國的人要緊的是發明這種機器發明那種機器,中國人呢,要緊的就是你跟我搞,我跟你鬥。你不懂這個學問,你在中國就是個沒用場的人。」

然而,她這樣費盡心思保住的房子,結果被陸焉識寫文章譏諷霸佔房產現象的事情又惹出新的麻煩,房子又岌岌可危,張儀芳心力交瘁,病逝在陸家唯一留下的產業裡。

她的一生除了沒有得到愛人,其他想要的都得到了,呼風喚雨,豐衣足食,天倫之樂,人生總是難免有一點缺憾,所以即使這樣,她也是比當時很多人都過得好的女人。

如果她當時離開陸家,憑藉她惹人憐惜的模樣,會討人喜歡的小聰明,精打細算和計謀深遠的心思,其實也不會過得差,或許還能得到真愛。

不管是哪種選擇,她都是擅長生存的人,有一技之長傍身,也有謀略在心,該弱的時候示弱,遭到欺負的時候也不慫,所以她值得過得更好。

相關焦點

  • 嚴歌苓:《陸犯焉識》源自祖父經歷 是浪子回頭的故事
    作為嚴歌苓顛覆性轉型之作,小說《陸犯焉識》主要處理的是知識分子在中國近代動蕩歷史中的命運和他們的精神世界,大有「翻手為蒼涼,覆手為繁華」之氣概。知識分子的悲劇歷史命運《陸犯焉識》「小說以深遠的濟世情懷,將知識分子陸焉識的命運鋪展在中國近當代政治這塊龐大而堅硬的底布上,檢視了殘酷歲月裡生命可能達到的高度」。
  • 嚴歌苓|陸犯焉識:知道自己曾經是愛的
    2014年,導演張藝謀、編劇鄒靜之,將作家嚴歌苓的小說《陸犯焉識》的結尾部分拍成了電影《歸來》。電影的時間起點是七十年代,而熟悉小說的朋友可能會知道,電影的表達範疇、時間跨度和思想深度是遠遠小於小說原本內容的,當然,這是情有可原的。嚴歌苓是自己欣賞、敬重和喜歡的作家、編劇。
  • 當愛情和自由成為抽象的標準——評嚴歌苓《陸犯焉識》
    仿佛怕閱讀者識不出自己顯而易見的傲慢,嚴歌苓在新作《陸犯焉識》的主人公名字上都做了文章——陸焉識、馮婉喻——就算大陸的「陸」不是作者有意為之,「哪裡識別得出委婉的諷喻」之意卻是顯而易見的。一個如此傲慢的作者,在小說裡寫出了怎樣驚天的秘密?《陸犯焉識》的一個公然的秘密,是關於題材和寫作技術的。
  • 《歸來》與《陸犯焉識》關係不大 - 東南商報•數字報刊平臺
    張藝謀新片《歸來》改編於嚴歌苓小說《陸犯焉識》,但嚴格說,電影與小說原著關係不大,只是借用了小說裡部分人物和小說最後部分內容。  原型來自嚴歌苓祖父  小說《陸犯焉識》出版於2011年,嚴歌苓將一個家庭故事置放於大時代背景下。所以,相比電影《歸來》,小說人物更多、時間跨度更長,主角陸焉識和馮婉瑜的性格和經歷更為複雜。
  • 《陸犯焉識》裡陸焉識對馮婉喻的愛
    用了很長時間才把嚴歌苓的《陸犯焉識》看完了,這是一段以悲劇開頭,卻以團圓結局結尾的小說。陸焉識,一個很普通的民國知識分子,有著民國知識分子共有的缺點:用情不一、耐不住寂寞、懦弱、幼稚……他因為對恩娘(繼母)的感激而娶了繼母家的侄女馮婉喻,從此他就陷入了情感的糾葛。
  • 《紅玫瑰與白玫瑰》與《陸犯焉識》:看男性在婚姻中的選擇與成長
    《紅玫瑰與白玫瑰》與《陸犯焉識》分別是張愛玲和嚴歌苓的代表作,這兩位女性作者因對於人性的刻畫深刻,細膩的筆觸,生動的人物形象的描寫,所以很受導演們的青睞,兩部作品被數次改編成影視劇。2、《陸犯焉識》:陸焉識礙於繼母的威嚴,在婚姻上選擇了繼母的侄女焉識直是點頭,恩娘給他圈出那麼大的世界,批准了他去那世界的籤證,這籤證比美國公使館的籤證還重要,他由衷地領情。可憐的女人,她就這樣割捨給你看。這一刻,焉識可以拿死來報答恩娘。
  • 陸犯焉識及其它
    第一次讀到這個書名,「陸犯焉識」,一時半會沒反應過來:這「犯」字咱懂,「焉識」啥東西?
  • 解密《陸犯焉識》原型:作者祖父 大戶+才子+少爺
    電影《歸來》,陳道明飾演陸犯焉識。張藝謀電影《歸來》的上映,讓嚴歌苓的作品《陸犯焉識》再度火熱。一位作家命定要寫幾本書,於嚴歌苓而言,《陸犯焉識》便是其中之一。這本《陸犯焉識》,主人公便是以祖父為原型――《德伯家的苔絲》中文版首任譯者嚴恩春。嚴歌苓海外華人作家中最具影響力的作家之一。以中、英雙語創作小說,是中國少數多產、高質、涉獵度廣泛的作家。代表作品有《小姨多鶴》、《第九個寡婦》、《赴宴者》、《扶桑》、《穗子物語》等。祖父是家族驕傲「就是你了,你最像他了。
  • 《陸犯焉識》:一個重慶女子的第三種愛情
    嚴歌苓的《陸犯焉識》書名雖然有點拗口,但真的讓人過目不忘,在改編的電影《歸來》裡,飾演老年馮婉喻的鞏俐手裡舉著「陸焉識」的大字牌,是我腦海中最經典的一個畫面。陸焉識是舊上海大戶人家的公子,精通四國語言的海歸教授,一表人才且風流倜儻,卻因文革被關押二十年,勞改期間受盡非人折磨。
  • 《陸犯焉識》:盛年流連美國,半生流放荒漠的男人到底經歷了什麼
    文/顏山水一口氣讀完了嚴歌苓的小說《陸犯焉識》,意猶未盡,盪氣迴腸。一種情愫始終在心頭縈繞,不吐不快。這是繼母對陸焉識的愛。本是上海大戶人家少爺的陸焉識,博學多才,也討女人喜歡。他是花花公子,卻又善良多情。父親去世後,他留下了要被祖母趕出家的繼母馮儀芳,年輕無子嗣的繼母為了鞏固其在家中的地位,把自己娘家侄女塞給陸焉識做太太。追求愛情的陸焉識不願被婚姻禁錮,逃到美國,以留學的名義在華盛頓過起了花天酒地的風流生活。
  • 愛情有多神秘,馮婉喻的愛,陸焉識何時才明白
    今天我們一起聊聊嚴歌苓的書《陸犯焉識》吧!▲書籍《陸犯焉識》部分封面讀這本書時,我們看到陸焉識,一個博學多識、智力超群的留美博士,在那個動蕩不安的年代,因其出身,因其不諳世事,執拗的書生意氣,在監獄中不斷被加刑,直至被判處無期徒刑
  • 嚴歌苓《陸犯焉識》教會我們:女人一旦愛上,容易做這幾件傻事
    眾多作品中,《陸犯焉識》算得上是非常成功的一部作品,被改編成電影《歸來》,收穫了無數好評。書中的陸焉識原本是上海有錢人家的少爺,風流倜儻,博學多才。父親去世後,沒有孩子的繼母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把娘家侄女馮婉瑜嫁給了陸焉識。
  • 陸犯焉識:有些愛不是沒有到來,而是你未曾發現
    沉潛讀書會(作者:山梔)《陸犯焉識》是著名作家嚴歌苓的作品,她用樸實、通俗的語言描繪了一個女人幾十年的等待和一場普通而又偉大的愛戀。我們常常感動於轟轟烈烈的愛,卻不去發覺有些愛,無聲卻炙熱,柔軟卻堅韌。
  • 陸犯焉識:最肅殺的題材,卻充滿人間煙火味。是詛咒,還是救贖?
    嚴歌苓的長篇小說《陸犯焉識》講述了一個中國動蕩時期的傷痕故事。主角陸焉識出身民國上海沒落世家,民國時期也享受過好日子。他風流倜儻,聰明過人,30年代留學美國,精通四國語言,卻不諳世故,又放言無忌,往往禍從口出,得罪他人而不自知。抗戰時期陸焉識在大學任教,對學生高談自由主義,在重慶坐過國民黨的牢。不料解放以後,又因為言行失誤而闖禍坐牢。
  • 被同事嘲笑了很多年,看了《陸犯焉識》,才知自己有大智慧
    後來,我很少跟同事提及自己做飯的事情,感覺現在的女人如果經常做飯,那背後就意味著她是個黃臉婆,她的先生不愛他,她沒有工作能力,直到今年疫情期間,我看了《陸犯焉識》這本書,我才知道,原來我早早悟透了女人的大智慧,女人會做飯,一點沒毛病。
  • 嚴歌苓:《陸犯焉識》必須寫,《小姨多鶴》最難寫
    但是如果我不用『我』這個第一人稱,我會覺得這是一個跟我沒什麼關係的人,所以我還是喜歡在小說中用『我』這個第一人稱。」十年前,嚴歌苓寫了《穗子物語》,她也把《芳華》叫做《穗子續集》,「《芳華》裡面的穗子是一個敘事者,不像《灰舞鞋》裡寫穗子犯男女作風錯誤,在部隊裡被批判。
  • 《歸來》:似曾相識「焉」歸來,焉識「焉識」?
    《歸來》是由張藝謀導演,由陳道明、鞏俐、張慧雯主演,根據嚴歌苓小說《陸犯焉識》改編的電影。主要講述的是知識分子陸焉識與妻子馮婉喻在大時代背景下的感情變遷故事。陳道明飾演的陸焉識是一個博學多才的知識分子,歸國後有了一個妻子馮婉喻和一個女兒丹丹。然而,一場突如其來的文化大革命打亂了他的生活,使他成為文化大革命的犧牲品,淪為了一名勞改犯。在陸焉識成為勞改犯的第十七個年頭,他終於頂不住壓力,偷偷的跑出勞改所想與家人見面。
  • 《陸犯焉識》張藝謀電影《歸來》原著小說 巔峰之作
    【內容推薦】陸焉識本是上海大戶人家才子+公子型的少爺,聰慧而倜儻,會多國語言,也會討女人喜歡。父親去世後,年輕無嗣的繼母馮儀芳為了鞏固其在家族中的地位,軟硬兼施地使他娶了自己的娘家侄女馮婉喻。沒有愛情的陸焉識很快出國留學,在美國華盛頓毫無愧意地過了幾年花花公子的自由生活。畢業回國後的陸焉識博士開始了風流得意的大學教授生活,也開始了在風情而精明的繼母和溫婉而堅韌的妻子夾縫間尷尬的家庭生活。
  • 《陸犯焉識》:大格局中,看備胎馮婉喻的愛情悲劇是怎麼形成的
    文/莉莉安《陸犯焉識》是許多年前讀的一本書,讀書的緣由很簡單,改編的電影《歸來》在那年上映,記得是匆匆看了午夜場,影院中的人數不超過三個人,但仍就被電影的結局感動的淚流滿面。她有自己的一套活法在很多影視劇或是小說中,馮婉喻這樣的女子大概會被刻畫成一個不懂世事艱險的大小姐,不能吃苦,沒有思想和靈魂,在《陸犯焉識》的一開始陸焉識眼中的馮婉喻就是這樣的,所以就算結婚之後,這種想法也沒有改變。
  • 電影《歸來》:小說《陸犯焉識》的最後30頁
    嚴歌苓的原著《陸犯焉識》是400多頁的長篇小說,不過張藝謀只選取了「丈夫逃獄」的部分情節以及原作最後的30頁「妻子失憶」來拍了電影。對於主人公所處時代的「反右」、文革背景,《歸來》雖然沒有完全迴避,但也沒有詳細描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