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犯焉識》張藝謀電影《歸來》原著小說 巔峰之作

2020-12-19 騰訊大浙網

【內容推薦】

陸焉識本是上海大戶人家才子+公子型的少爺,聰慧而倜儻,會多國語言,也會討女人喜歡。父親去世後,年輕無嗣的繼母馮儀芳為了鞏固其在家族中的地位,軟硬兼施地使他娶了自己的娘家侄女馮婉喻。沒有愛情的陸焉識很快出國留學,在美國華盛頓毫無愧意地過了幾年花花公子的自由生活。畢業回國後的陸焉識博士開始了風流得意的大學教授生活,也開始了在風情而精明的繼母和溫婉而堅韌的妻子夾縫間尷尬的家庭生活。

五十年代,陸焉識因其出身、更因其不諳世事的張揚激越而成為「反革命」,在歷次運動中,其迂腐可笑的書生氣使他的刑期一次次延長,直至被判為無期。這位智商超群的留美博士由此揣著極高的學識在西北大荒草漠上改造了二十年。精神的匱乏、政治的嚴苛、犯人間的相互圍獵與傾軋,終使他身上滿布的舊時代文人華貴的自尊凋謝成一地碎片。枯寂中對繁華半生的反芻,使他確認了內心對婉喻的深愛。婉喻曾是他寡味的開端,卻在回憶裡成為他完美的歸宿。

「文革」結束後,飽經思念的陸焉識和馮婉喻終於可以團聚,然而回到上海家中的陸焉識卻發現歲月和政治徹底改變了他的生活,他再也找不到自己存在的位置:一生沉淪、終成俗庸小市民的兒子一直排斥和利用他,才貌俱佳、終成大齡剩女的小女兒對他愛怨糾結,態度幾經轉變,唯一苦苦等待他歸來的婉喻卻在他到家前突然失憶……

【作者簡介】

嚴歌苓著名旅美女作家、好萊塢專業編劇。代表作有:長篇小說《第九個寡婦》《小姨多鶴》《一個女人的史詩》《扶桑》《人寰》《雌性的草地》等。短篇小說《天浴》《少女小漁》《女房東》等。中篇小說《金陵十三釵》《白蛇》《誰家有女初長成》等。作品被翻譯成英、法、荷、西、日等多國文字。多部作品被拍成電影或電視劇,最近幾年的有《一個女人的史詩》《小姨多鶴》等。

了解更多資訊,請點擊大浙網 文娛頻道首頁

相關焦點

  • 電影《歸來》:小說《陸犯焉識》的最後30頁
    嚴歌苓的原著《陸犯焉識》是400多頁的長篇小說,不過張藝謀只選取了「丈夫逃獄」的部分情節以及原作最後的30頁「妻子失憶」來拍了電影。對於主人公所處時代的「反右」、文革背景,《歸來》雖然沒有完全迴避,但也沒有詳細描寫。
  • 《歸來》與《陸犯焉識》關係不大 - 東南商報•數字報刊平臺
    張藝謀新片《歸來》改編於嚴歌苓小說《陸犯焉識》,但嚴格說,電影與小說原著關係不大,只是借用了小說裡部分人物和小說最後部分內容。  原型來自嚴歌苓祖父  小說《陸犯焉識》出版於2011年,嚴歌苓將一個家庭故事置放於大時代背景下。所以,相比電影《歸來》,小說人物更多、時間跨度更長,主角陸焉識和馮婉瑜的性格和經歷更為複雜。
  • 藝謀歸來,焉識丟了
    《歸來》改編自小說《陸犯焉識》,電影只選擇了原著的後30頁,將一個知識分子半世紀的命運歷程講成了老年婚姻戀曲。一年後,《歸來》宣布開機,這部改編自嚴歌苓小說《陸犯焉識》的新片不僅擁有著成熟而廣為好評的原著基礎,且從甫一宣傳就打出了「回歸初心,放下功利」的大旗,張藝謀也一再向外界強調「這是一部只有靜下心來才能拍好的電影」。這無疑更加抬高了公眾的心理預期和藝術標準。
  • 張藝謀新作《歸來》首日票房3000萬 專訪電影劇本原著作者嚴歌苓
    作為張藝謀回歸創作初心的作品,電影以作家嚴歌苓的《陸犯焉識》作為故事基礎,講述了「文革」結束後,右派知識分子陸焉識「歸家」的故事,全片主打親情、愛情元素,通過對大時代下的一個家庭境遇完成導演對歷史的回顧和反思。
  • 嚴歌苓:《陸犯焉識》源自祖父經歷 是浪子回頭的故事
    作者嚴歌岺閱讀提示|電影《歸來》的熱映,讓許多人重新把視角投向嚴歌苓的原著小說《陸犯焉識》。儘管電影只使用了小說最後的內容,故事的重點也在於團圓的主題,但牽扯觀眾的始終是小說中男女主人公的精神命運。作為嚴歌苓顛覆性轉型之作,小說《陸犯焉識》主要處理的是知識分子在中國近代動蕩歷史中的命運和他們的精神世界,大有「翻手為蒼涼,覆手為繁華」之氣概。
  • 《歸來》:張藝謀的奮力一搏 電影與原著主題非批判
    《歸來》公映之前,有聲音對其進行了激烈批評,認為張藝謀避重就輕、躲避歷史、缺乏批判鋒芒,《歸來》就是一部老年版的《山楂樹之戀》,這是基於對原著《陸犯焉識》的了解而給出的結論。  同原著相比,《歸來》要平和甚至平淡許多。
  • 《歸來》:似曾相識「焉」歸來,焉識「焉識」?
    《歸來》是由張藝謀導演,由陳道明、鞏俐、張慧雯主演,根據嚴歌苓小說《陸犯焉識》改編的電影。主要講述的是知識分子陸焉識與妻子馮婉喻在大時代背景下的感情變遷故事。每個月五號,陸焉識都陪著馮婉喻去火車站等著陸焉識歸來……陸焉識本是海歸的花花公子,他接受著西方的先進思想,本是十分反感因包辦婚姻而迎娶的馮婉喻,直至進入勞改所,他才記掛起馮婉喻的好,原來她,一直默默的她,才是他心中的白月光。馮婉喻對他的忠貞和深情就像千帆浪淘盡萬斤沙,慢慢的煥發著溫潤的光芒,她是陸焉識漫漫勞改路的精神寄託。
  • 張藝謀《歸來》引爭議 觀眾吐槽與原著相差甚遠
    《歸來》除了是張藝謀時隔多年回歸文藝風格外,更是首次採用了世界最尖端的製作技術,是中國電影史上首部IMAX文藝大片,該片也是張藝謀與鞏俐繼《滿城盡帶黃金甲》7年後的再次合作。——這是鞏俐當初回應張藝謀對她發出的拍攝邀請時所說的話。然而在表演中喜歡挑戰,不喜歡重複自我的鞏俐最終接下了這個角色,並表示「如果這個角色我演好了,觀眾認可了,我才覺得我是一個好演員。」  和陳道明對戲很過癮  《歸來》中有一場戲——為了喚醒愛人的記憶,陸焉識彈了一段《漁光曲》。馮婉瑜聽到琴聲,激動地上樓,激動地望著彈鋼琴的背影。
  • 《歸來》:電影與原著主題都不是批判
    《歸來》公映之前,有聲音對其進行了激烈批評,認為張藝謀避重就輕、躲避歷史、缺乏批判鋒芒,《歸來》就是一部老年版的《山楂樹之戀》,這是基於對原著《陸犯焉識》的了解而給出的結論。    同原著相比,《歸來》要平和甚至平淡許多。
  • 娛評:《歸來》人物沒共鳴 非張藝謀最差作品
    ……  伴隨多次業內點映、觀眾試映,最近,幾乎所有人都要被老謀子的新片《歸來》刷屏了。《歸來》究竟好不好看?算不算得上張藝謀的文藝巔峰迴歸之作?與原著《陸犯焉識》的大膽厚重是否相符?……大家關心的問題,在5月16日公映後,仍難有準確答案,而是形成了一場影評人、學者、媒體、甚至觀眾之間的激辯。
  • 獨家評論:張藝謀的「歸來」概念大於內涵
    《歸來》劇照    1905電影網訊 5月16日,張藝謀高調回歸藝術電影的影片《歸來》終於上映了儘管影片質量尚可,但國內演技最好的演員陳道明以及張藝謀多年的搭檔鞏俐的加盟,嚴歌苓原著小說《陸犯焉識》的背景、故事及思想,都沒有讓《歸來》具備其應有的內涵。     《歸來》是張藝謀離開張偉平之後的第一部影片,而「歸來」這個詞不但作為影片名,也是張藝謀回歸藝術片的口號,一語雙關。
  • 《歸來》鞏俐演技爆發 新謀女郎角色最接近小說
    鞏俐在《歸來》中演技大爆發     1905電影網專稿 張藝謀文藝回歸之作《歸來》於5月16日在內地公映,此番張藝謀再度與第一任「謀女郎值得一提的是,新任「謀女郎」張慧雯的表演也令人印象相當深刻,她成為電影中最為接近小說人物性格的角色,也是《歸來》最大的驚喜。     可惜縱使演員演技了得,也無法彌補《歸來》在故事上的支離破碎。
  • 從《歸來》看藝術電影的歸來
    一、影片內容概述 電影《歸來》是張藝謀改編自嚴歌苓小說《陸犯焉識》的結尾,由鄒靜之編劇,影片主要講述了知識分子陸焉識與妻子馮婉瑜在文化大革命末時的愛情故事,在文化大革命時期,知識分子陸焉識被劃分為「老右派」,在那個特殊的年代,只要被貼上「右派」的標誌,家人都會與其斷絕關係,女兒丹丹是出生在那樣的背景下,自然是很堅決地與陸焉識斷絕父女關係
  • 只待你歸來——評張藝謀電影《歸來》
    電影《歸來》改編自嚴歌苓的小說《陸犯焉識》,小說原本講的是一個男人歸家的故事,然而導演張藝謀將其改編為以馮婉瑜和陸焉識的愛情為主線,將原小說中陸焉識的形象進行了一次徹底的改變,影片講述了因文革的關係陸焉識被迫下放但他途中逃走,因為女兒的舉報,妻子為了見逃走的丈夫一面而受傷,在丈夫被下放的日子裡漸漸忘記丈夫的樣子
  • 嚴歌苓|陸犯焉識:知道自己曾經是愛的
    2014年,導演張藝謀、編劇鄒靜之,將作家嚴歌苓的小說《陸犯焉識》的結尾部分拍成了電影《歸來》。電影的時間起點是七十年代,而熟悉小說的朋友可能會知道,電影的表達範疇、時間跨度和思想深度是遠遠小於小說原本內容的,當然,這是情有可原的。嚴歌苓是自己欣賞、敬重和喜歡的作家、編劇。
  • 解密《陸犯焉識》原型:作者祖父 大戶+才子+少爺
    電影《歸來》,陳道明飾演陸犯焉識。張藝謀電影《歸來》的上映,讓嚴歌苓的作品《陸犯焉識》再度火熱。一位作家命定要寫幾本書,於嚴歌苓而言,《陸犯焉識》便是其中之一。這本《陸犯焉識》,主人公便是以祖父為原型――《德伯家的苔絲》中文版首任譯者嚴恩春。嚴歌苓海外華人作家中最具影響力的作家之一。以中、英雙語創作小說,是中國少數多產、高質、涉獵度廣泛的作家。代表作品有《小姨多鶴》、《第九個寡婦》、《赴宴者》、《扶桑》、《穗子物語》等。祖父是家族驕傲「就是你了,你最像他了。
  • 陸犯焉識及其它
    第一次讀到這個書名,「陸犯焉識」,一時半會沒反應過來:這「犯」字咱懂,「焉識」啥東西?
  • 嚴歌苓給"歸來"打99分 贊鞏俐顛覆小說人物形象
    嚴歌苓   電影《歸來》上映,原著,嚴歌苓的長篇小說《陸犯焉識》也再次受到廣泛的關注。近日,作家出版社為新版《陸犯焉識》上市舉行了座談會,嚴歌苓在首發式上說,她很佩服張藝謀改編的巧妙,只選取了小說最後30頁的內容,看劇本時她就流淚了,並評價說:「我給《歸來》打99分。」   嚴歌苓說,《陸犯焉識》是她投入精力最多的一部小說,為寫它,兩三年間曾多次往返於主人公留學時流連的花花世界華盛頓、上海和其後半生作為右派被禁錮的流放地西北大荒漠體察生活。
  • 嚴歌苓談《歸來》:鞏俐演馮婉喻讓我折服(圖)
    《歸來》熱映,原著《陸犯焉識》再版推出,作者嚴歌苓接受本報專訪:  日前,電影《歸來》的原著小說《陸犯焉識》(新版)由作家出版社隆重推出。新版《陸犯焉識》新增了8頁精選的電影《歸來》劇照做插頁,並重新設計了更有視覺衝擊力的封面,裝幀上更加精良。  《陸犯焉識》在2011年10月由作家出版社推出後,好評如潮。
  • 電影《歸來》與原著的不同之處
    陸犯焉識 拋開過高的期待與要求,《歸來》還是一部很不錯的電影的,至少可以平靜的講述一個故事,不再靠濃烈色彩或是花哨特效,鞏利的眼神中也重新泛出《秋菊打官司》的倔強來。 不過相比原著,這幾乎已經是兩個不同的故事了。 原著的時間跨度從三十年代一直到八十年代,講述了一位「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及其家庭半個世紀的變遷。 沒看過原著的人以為像電影中的女兒出賣父親,愛人相見不相識已經夠慘了,看過原著才會明白電影真是太光明溫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