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功能的康復訓練

2020-12-11 騰訊網

  作者:綜合康復科 鍾魯玉 汪寧

  平衡是人體保持姿勢與體位,完成各項日常生活活動,尤其是各種轉移動作行走以及跑、跳等複雜運動的基本保證。平衡功能的康復訓練是物理療法專業的重要工作內容,因此平衡功能評定也就成為制定平衡功能計劃的重要步驟。

  1.平衡的測定有定量評定和定性評定兩種方法。

  2.平衡康復訓練的原則:

  (1)支撐面積由大變小

  (2)穩定極限由大變小

  (3)從靜態平衡到動態平衡

  (4)逐漸增加訓練的複雜性

  (5)從睜眼到閉眼

  (6)因人而異,循序漸進

  3.平衡的訓練方法

  偏癱患者:端坐位雙膝跪位 單膝跪位 站立位

  截癱患者:前臂支撐下的俯臥位  長坐位 手膝位 跪立位半跪位  站立位

  (1)仰臥式:橋式運動訓練:治療師可將一隻手放在患者的患膝上,然後向前下方拉壓膝關節,另一隻手拍打患側臀部,刺激臀肌的收縮,幫助患髖伸展。

  (2)前臂支撐下的俯臥位:適合截難患者,是上肢和肩部的強化訓練及持拐步行前的準備訓練。患者取俯臥位,前臂支撐上肢體重,保持靜態平衡:然後治療師向各個方向推動患者的肩部,進行他動態平衡訓練;最後進行自動態平衡訓練,患者自己向各個方向活動。

  (3)肘膝跪位:此種訓練體位同樣主要適合截癱患者,也適用於運動失調症和帕金森症候群等具有運動功能障礙的患者。患者取肘膝跪位保持平衡;治療師向各個方向推動患者;患者自己向各個方向活動或者軀幹側屈或旋轉,然後可指示患者將一側上肢或下肢抬起並保持平衡,隨著穩定性的增強,再將一側上肢和另一側下肢同時抬起並保持平衡。

  (4)雙膝跪位和半跪位:主要適合於截癱患者。靜態平衡訓練:患者取雙膝跪位或半跪位,然後保持平衡。他動態平衡訓練:患者取雙膝跪位或半跪位。患者可先跪於治療床上,治療師向各個方向推動患者,平衡功能改善後,再在平衡板上訓練。自動態平衡訓練:患者取雙膝跪位或半跪位。患者自己向各個方向活動或和治療師進行拋接球訓練。

  (5)坐位:包括長坐位平衡訓練和端坐位平衡訓練。長坐位平衡訓練:截癱患者多採用長坐位進行平衡功能訓練。端坐位平衡訓練:偏癱患者多採用端坐位平衡訓練。

  (6)站立位:進行站立位的平衡訓練,都是為步行做好準備,並最終達到步行的目的。靜態平衡訓練;他動態平衡訓練;自動態平衡訓練。

  以上內容僅用於健康教育學習交流

相關焦點

  • 哪些寶寶需要平衡功能訓練?平衡功能訓練的重要性,你知道嗎?
    據了解,現在很多孩子都有感覺統合失調的體現,更為嚴重的就是孩子的平衡能力嚴重失調,出現四肢不協調、身體平衡功能障礙、空間感知能力差等情況。平衡功能訓練:平衡功能訓練是指身體所處的一種姿勢狀態,並能在運動或受到外力作用時自動調整並維持姿勢的一種訓練方式。針對患兒平衡障礙的關鍵因素,提高患兒坐、站和行動時平衡能力的鍛鍊方法。常用於多動症兒童或者感統失調的兒童的康復訓練。
  • 吞咽功能康復訓練——助力患者恢復飲食功能
    通道新聞網訊:近日,通道第一人民醫院康復醫學科成功拔出一位吞咽障礙患者鼻飼管,幫助患者恢復飲食功能。一個月前,患者因腦卒中而遺留嚴重吞咽障礙,不能由口進食,每天靠鼻飼管以及靜脈補液維持營養攝入,在發病的一個月裡,體重下降了10多斤。
  • 小兒腦癱康復訓練中的運動療法「康複課堂」
    所以病情一旦確認就要儘快進行康復訓練,在此合肥康華康復醫院總結了以下康復訓練中的運動康復治療方法,供家長參考。訓練方法:拇指關鍵點的控制訓練,被動手指屈伸訓練。上肢帶關鍵點控制,雙上肢外展外旋、上舉。抱球姿勢,Bobath球或滾筒上訓練,仰臥其上促進全身伸展姿勢。2.抑制下肢的內收交叉、屈膝屈髖、尖足、足內外翻。3.關鍵活動度的改善訓練和穩定性、協調性訓練4.增強體軸性旋轉能力和體幹的活動能力訓練。
  • 【康複課堂】共濟失調型腦癱患兒運動康復訓練
    (4)反射發育評定:原始反射(+),臥位、坐位立直反射(+),坐位平衡反應(+),站位立直反射及平衡反應(-)。康復治療(1)療程:第一階段療程為1個月。(2)康復治療原則:提高姿勢肌張力,增加全身的穩定性;抗重力位的立位姿勢保持;促通站立平衡反應、協調能力的發育;促通精細運動;促通和改善語言功能;(3) 康復治療措施:主任根據患者情況給出相對應的康復鍛鍊方法。這裡主要介紹運動康復訓練:1.
  • 膝關節炎患者怎麼做康復訓練?
    因此對於膝骨性關節炎患者來說早期的預防和康復治療對延緩病情進展、減小疾病負擔具有重要意義。   膝骨關節炎的康復訓練 美國風溼病學會就建議老年退行性膝關節炎患者進行低強度的居家運動,以此來改善膝關節的疼痛和僵硬程度。
  • 小兒康復訓練視頻教程
    核心提示:小兒康復訓練視頻教程,兒童腦癱康復治療,將治療內容設計為作業活動,患兒通過完成這些有目的性的作業活動達到治療目的,包括增大關節活動範圍、掌握實用性動作、促進運動功能發育;改善及促進感知覺及認知功能的發育;提高日常生活活動能力;改善精神心理狀態,促進情緒、社會性的發育。
  • 兒童PT康復訓練,幫助孩子重獲健康
    兒童PT康復訓練,幫助孩子重獲健康 時間:2020-09-17 13:55 太原天使兒童醫院 有家長提出疑問,兒童PT康復訓練究竟是什麼呢?能改善孩子的哪些問題?針對哪些病症?今天,就為大家解讀這些問題。
  • 腦梗發生後,康復訓練宜早開始!
    為了進一步改善肢體活動功能及眩暈症狀,康復治療科主任劉初容根據戴某的情況,安排了中樞性前庭眼動反射訓練及前庭脊髓通路康復訓練,並結合針灸、物理因子治療等常規的康復治療方案。劉初容介紹,前庭康復治療是一種特殊的物理治療方法,專門針對前庭系統而設計的運動性訓練,通過運動訓練促進前庭適應和代償,改善或恢復前庭功能損害性異常。
  • 感覺統合失調的康復訓練(下)
    原創 曹夢橋、靳夢蝶 上海新華醫院康復醫學科新華科普感覺統合失調的康復訓練(下)在上一篇科普中我們提到了什麼是感覺統合失調以及在治療幹預時的原則和注意事項等。大多數感覺統合治療活動中可以同時提供給孩子多種的感覺刺激,而感覺統合訓練設施是感覺統合治療的載體,在治療中有著非常關鍵的作用。
  • 眩暈的另一種治療方法——前庭康復訓練
    「眩暈是平衡系統,包括視覺、本體覺和前庭系統功能障礙所致的常見臨床綜合症,目前國內常用的治療手段是藥物治療和外科手術治療。在臨床工作中,武警醫院運用該方法對一些慢性、疑難的眩暈病患者進行了治療,取得了不錯的療效。從治療經驗看,對下列眩暈疾病患者進行前庭功能康復訓練能夠取得較好的療效。
  • 臀大肌步態分析、功能、評估及康復訓練
    臀大肌的功能 1.臀肌最大的主要作用是伸展和外旋髖關節。此外,上部纖維可以外展髖部,而下部纖維可以內收。 3.臀大肌具有多種穩定性作用:在股骨頭上平衡骨盆從而保持直立姿勢,通過髂脛束連接支撐外側膝,站立時股骨外側旋轉幫助抬起足內側縱弓。 4.臀大肌附著在SIJ筋膜及其韌帶上,使臀大肌成為SIJ自支撐機制的推動力。 5.臀大肌通過靜態的動態收縮來支撐坐姿時的體重,起到減輕坐骨結節的作用。
  • 發育性協調障礙的康復訓練
    發育性協調障礙的康復訓練 2020-09-08 13: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健康】前庭功能康復——慢性疑難頭暈患者的福音
    臨床上經常見到一些病人因頭暈連續臥床幾個月甚至幾年,導致自身前庭平衡功能嚴重退化,生活無法自理。其實,頭暈不是一種病,而是一個症狀,它涉及多個學科。頭暈的診斷主要依靠臨床而非輔助檢查,因此導致很大一部分的患者未能得到及時和正確的診斷,接受了大量不必要的檢查和無效的治療。今天,就請滄州市人民醫院康復醫學科主任王利勇為大家講解一下頭暈的相關知識。
  • 北京天使兒童醫院:小孩腦癱康復訓練
    核心提示:腦癱作為嬰幼兒常見疾病,對很多朋友而言想必不再陌生,作為各種原因導致的腦損傷,腦癱通常表現為姿勢異常和運動障礙,同時伴有諸如神經發育遲滯、癲癇、視聽覺異常和攝食功能障礙等其他的症狀。由於小兒腦癱給生活和未來的工作造成影響,所以小兒腦癱治療很有必要。
  • 單片機在平衡能力靜態測試及動態訓練中應用方案
    在現代化的社會,人口老齡化問題突出,老年人因某種疾病而導致腦損傷引起平衡能力降低,行動能力受阻。因此,在臨床治療中,需要一種能對平衡功能檢驗的設備。我校在上海瑞金醫院的協作下,在分析了國際、國內有關資料的基礎上,應用先進的計算機控制技術研製成功了多功能的人體平衡康復儀。
  • 產後盆底肌功能障礙,如何在家中進行康復訓練?
    說到產後問題,很多孕友對盆底功能障礙都有一種恐懼,漏尿、腹直肌分離、盆腔器官脫垂...其實,除了女性會因生產引起盆底創傷而導致盆底肌功能障礙外,隨著年齡增長,人體的盆底組織功能也會逐步退化,便也容易導致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但現在大多數女性壓力較大,除了忙事業還要兼顧照顧家庭的重擔,即使發現盆底功能出現疾病,需要進行盆底康復,卻因抽不出時間,而無法到醫院治療。
  • 千萬不要輕視腦癱孩子的康復訓練
    小兒腦癱的治療主要是以手術和康復組成的,但藥物治療起著輔助的作用,可以對孩子有些許好處。所以可以這樣說,目前小兒腦癱的康復治療主要以理學療法,作業療法,語言療法等治療為主。我們可以根據腦性癱瘓患兒腦部血流障礙及神經細胞損傷的特點,開發一些有助於選擇性改善腦部血液循環,減輕腦缺氧,改善大腦能量和營養代謝,修復受損的神經細胞,恢復腦功能的藥物。對於小兒腦癱孩子的康復治療,千萬不要輕視!康復治療是針對腦癱患兒有目的地,有針對性地從日常生活活動,認知活動中選擇一些作業,對患兒進行訓練,以緩解症狀和改善功能的一種方法。
  • 小兒腦癱兒童康復訓練手冊大全,家長請收藏
    腦癱兒的治療特別是康復訓練刻不容緩。 除了在康復科、康復醫院等康復機構的治療和訓練外,日常家庭訓練也是必不可少的,訓練時要按照小兒的運動發育順序,如從頭部的控制到翻身、坐起、爬行、站立、行走等順序先後訓練,有步驟地進行康復訓練。
  • 腦癱患者做康復訓練
    核心提示:腦癱患者做康復訓練,針對主要症狀,突出重點,訓練先後順序應掌握一抬頭,二挺腰,三練四肢,四體操的原則。根據不同的體徵,參照痙攣型或手足徐動型的方法進行訓練。   腦癱患者做康復訓練,針對主要症狀,突出重點,訓練先後順序應掌握一抬頭,二挺腰,三練四肢,四體操的原則。根據不同的體徵,參照痙攣型或手足徐動型的方法進行訓練。
  • 腦科專家侯增欣講解小腦萎縮的成因、治療、康復訓練及預防
    小腦是軀體運動的重要調節中樞,主要功能是維持身體平衡和協調隨意運動。若小腦萎縮,患者會出現步態不穩、跑步困難等症狀,尤其是老年人還容易引起老年痴呆症,晚期甚至可能出現肺炎、心力衰竭,威脅生命。  三、檢查診斷  1、症狀檢查:小腦萎縮患者多表現為走路不穩、手腳顫抖、飲水嗆咳、大小便失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