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讀象言卦第16篇
咱們東方文化,說白了其實就是自然文化,只要天地照常運轉,東方文化就永遠存在,這是一個無法磨滅的文明,與天地同壽,與日月同庚!
東方文化,是至簡至易的,心若簡單,一切就將變得簡單,簡單到如三歲小孩直接看圖說話就是,直接看圖說話則與天地準,上古伏羲畫卦大概就是這麼一回事兒……
今天咱們就用至簡至易的方法,來講講這個豫卦,說來也巧,剛好輪到講這個豫卦的時候,這兩天就春雷奮地,響個轟鳴,故易界有個新鮮的詞語,叫做萬象同頻,或更新鮮一點,叫做全息同屏,其實實無同頻,凡事湊巧而已,往哪方面去想,就著了哪方面的理而已!
豫卦,叫做雷地豫。說籠統一點叫做雷奮於地,說具體一點就是春耕時節。震卦在上,就是古時耕田用的犁;坤卦在下,就是春耕時的稻田。一副活生生的春耕圖於是躍然紙上,這是三歲小孩都能直接看圖說話的內容,易卦有時候很神奇,有時候其實就這麼簡單,所以叫做讀象。
換成雷奮於地來讀象,春雷陣陣,萬物復甦,農民伯伯都開始在田土之中忙活,也是一樣的道理富春山居圖景象。
01
象:雷出地奮,豫。先以作樂崇德,殷薦之上帝,以配祖考。
象曰:雷出地奮,春曉,萬物復甦,天地上下交相感應,一片安樂、喜悅、和合之象。先以作樂、喜悅之情來歌頌這大好生機,感慨感恩上天有好生之德,並以此作為祖考祭祀儀式流芳千古傳承,春雷響,春耕忙,萬物復甦,天地配德!
辭:利建侯,行師。
雷者,動也;坤者,順也。動在前,順在後,萬象和合而行,無所不利,吉也!
恰如行軍,擂鼓三通,勇往直前,號令也,衝鋒也……
用於農耕,則是犁田也,育秧也,千萬百姓開始田間忙活也,順天應人,則整個大地一片生機勃勃復甦之象也!
內卦:水山蹇
必定要經歷一番艱難困苦勞作跋涉,略有踟躕不前之象,所以豫。
一切看圖說話,則極簡極易!
02
初六:鳴豫,兇。
一陰爻,處坤卦之初、艮卦之下,先順後止,雷聲初作,不得位,不宜妄動,所以兇,宜在等待……
六二:介於石,不終日,吉。
一陰爻,處坤卦之中、艮卦之初、坎卦之下,又處正位,先順後止再跋涉。說明雷聲再作於土石之間,不一會就停了,這是吉利的象徵,可以開始行動起來了;
六三:盱於悔,遲,有悔。
一陰爻,處坤卦之末、艮卦之中、坎卦之初、震卦之下,光睜大眼睛看或等待是會後悔的,只要吃了就會後悔,生機只在一瞬,不等人,錯過了就會後悔!
九四:由豫,大有得;勿疑,朋盍簪。
一陽爻,處坤卦之上、艮卦之末、坎卦之中、震卦之初,又居躍位,說明由於行動及時,趕上了大好機緣;不要再心生疑慮了,大夥都會收穫滿滿……
六五:貞疾,恆不死。
一陰爻,處艮卦之上、坎卦之末、震卦之中,又居尊位(得位),就算行程當中出了點小問題小毛病,也不礙事,都能順利撐過去,只要正得其時,則大利!
上六:冥豫成,有渝,無咎。
一陰爻,處坎卦之上、震卦之末,又居亢位,先險後動,說明處在昏暗危險中的局面時,再尋歡作樂是不可取的,要矢志不渝永葆初心的堅持下去,就自然相安無事,能避免一切災禍。
豫卦,全卦說的是要順天應人,合理把握時機,按自然造化有條不紊的處事,就自然能贏得無限生機!
中國傳統文化一直講究:盡人事,聽天命!人身在天地面前,始終是渺小的,不論科技再如何發達,人定勝天的觀念,始終是荒唐渺小的!
天,即自然氣候;天道無常,即自然氣候有變,不再那麼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時,人類就需要及時思考,是不是哪裡做錯了什麼,需要及時糾正過來……
所以咱們東方文化,說白了就是自然文化,就算一個字都沒了,光憑一張河圖洛書,咱們的文化還可以重新來過,是永遠也沒法磨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