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老一輩人那裡聽得最多的一個詞是革命,一般理解為說的是革命工作建立新中國的事,而在現在的年輕人那裡聽得最多的一個詞就是變革,講的基本上都是日新月異的技術革新的事,革命與革新雖然字不一樣,但是其基本的意思都是差不多的,都是以新革舊之意。
但如果仔細推敲起來,革命這個詞最早出現的地方,應該還是在《易經》中的革卦彖辭之中「天地革而四時成,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說的是商湯與周武王順應天道之改變而使世道遷移的事情。
什麼是革命?革者,變革之意,命者,易姓受命之意,古人以為王者之興是受命於天,所以才叫做革命,要想完全徹底的了解革命的含義,那麼我們便首先要弄清楚革卦中的相關智慧,這樣才能明白革命的究竟之義。
澤火革卦,是《易經》六十四卦中的第四十九卦,由下離上兌的異卦相疊而成,下卦為離為火為明,上卦為兌為悅為澤,是水火相剋而不相得,從而順天應人以適時變革之像,《序卦傳》中說:「井道不可不革,故受之以革」,所以次井而成革。
革卦卦象為火炎於上而澤滲於下,火動則下者欲上,澤動則上者欲下,是火燃而水涸,水決則火滅之像,有相互克制而導致息滅之像,什麼是息呢?是止而生之之義,澤火互相制約則止,互相成就而生。
離為中女,兌為少女,離下兌上,其位不當,而離為火兌為水,其性又不同,所以彖辭中說「其志不相得」,志不相得,則道不同者不相為謀,必有變革出現,所以才稱之為革。
水中有火,便會出現水盛而火息,火盛而水涸的局面,若是不能及時的加以改變,那麼便難免會出現水火相剋而同傷之事,幸而本卦下為離明,上為兌悅,可以明於事理而悅順時勢,及時的對此不利局面加以除弊而興利,從而使自己獲得大亨通的結局。
變革與革命之事,都可以有大小之分,在個人而言是改過遷善,在人事而言是去舊從新,在天時而言是寒來暑往,就像彖辭中所說的一樣「天地革而四時成」,陽極陰生則革於陽,陰極陽生而革於陰,所以陰往陽來而成春夏,陽往陰豐人而成秋冬,四季因革而成之,若無革,則四季難成,所以言革之道,不取義,不取用,唯以得時為正。
變革的意義雖然很大,卻也是需要遵循一定的條件的,若是胡亂的變革,或者是變革而不得法、不得時,恐怕其結果很難達到滿意的程度,甚至會給自己帶來無法控制的不利後果。
首先,一切的變革都必須要順應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在時機成熟之時才能進行,第二是要獲得百姓的支持,第三,變革所使用的手段必須是正當的,因為興利除弊,本是正大光明的大亨之道,只有以正當的手段,才能使變革進展順利而使其所帶來的不利因素消亡,如果百姓對變革無法產生信心,那麼這變革遲早都會難以推進而停滯。
「時不可革,天地聖人不能先於時,時所當革,天地聖人不能後其時」,就像周武王會盟八百諸侯一樣,時不可革而靜以觀變,時所當革之時畢其功於一役,天命當誅,順天而行,人心共忿,應人而行,順天應人,故其成功直如翻掌之易,知之者,革卦之道得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