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順天應人,以新革舊,需要遵循三大條件

2020-12-20 梅山易學

我們在老一輩人那裡聽得最多的一個詞是革命,一般理解為說的是革命工作建立新中國的事,而在現在的年輕人那裡聽得最多的一個詞就是變革,講的基本上都是日新月異的技術革新的事,革命與革新雖然字不一樣,但是其基本的意思都是差不多的,都是以新革舊之意。

網圖

但如果仔細推敲起來,革命這個詞最早出現的地方,應該還是在《易經》中的革卦彖辭之中「天地革而四時成,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說的是商湯與周武王順應天道之改變而使世道遷移的事情。

什麼是革命?革者,變革之意,命者,易姓受命之意,古人以為王者之興是受命於天,所以才叫做革命,要想完全徹底的了解革命的含義,那麼我們便首先要弄清楚革卦中的相關智慧,這樣才能明白革命的究竟之義。

澤火革卦,是《易經》六十四卦中的第四十九卦,由下離上兌的異卦相疊而成,下卦為離為火為明,上卦為兌為悅為澤,是水火相剋而不相得,從而順天應人以適時變革之像,《序卦傳》中說:「井道不可不革,故受之以革」,所以次井而成革。

網圖

革卦卦象為火炎於上而澤滲於下,火動則下者欲上,澤動則上者欲下,是火燃而水涸,水決則火滅之像,有相互克制而導致息滅之像,什麼是息呢?是止而生之之義,澤火互相制約則止,互相成就而生。

離為中女,兌為少女,離下兌上,其位不當,而離為火兌為水,其性又不同,所以彖辭中說「其志不相得」,志不相得,則道不同者不相為謀,必有變革出現,所以才稱之為革。

水中有火,便會出現水盛而火息,火盛而水涸的局面,若是不能及時的加以改變,那麼便難免會出現水火相剋而同傷之事,幸而本卦下為離明,上為兌悅,可以明於事理而悅順時勢,及時的對此不利局面加以除弊而興利,從而使自己獲得大亨通的結局。

網圖

變革與革命之事,都可以有大小之分,在個人而言是改過遷善,在人事而言是去舊從新,在天時而言是寒來暑往,就像彖辭中所說的一樣「天地革而四時成」,陽極陰生則革於陽,陰極陽生而革於陰,所以陰往陽來而成春夏,陽往陰豐人而成秋冬,四季因革而成之,若無革,則四季難成,所以言革之道,不取義,不取用,唯以得時為正。

變革的意義雖然很大,卻也是需要遵循一定的條件的,若是胡亂的變革,或者是變革而不得法、不得時,恐怕其結果很難達到滿意的程度,甚至會給自己帶來無法控制的不利後果。

網圖

首先,一切的變革都必須要順應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在時機成熟之時才能進行,第二是要獲得百姓的支持,第三,變革所使用的手段必須是正當的,因為興利除弊,本是正大光明的大亨之道,只有以正當的手段,才能使變革進展順利而使其所帶來的不利因素消亡,如果百姓對變革無法產生信心,那麼這變革遲早都會難以推進而停滯。

「時不可革,天地聖人不能先於時,時所當革,天地聖人不能後其時」,就像周武王會盟八百諸侯一樣,時不可革而靜以觀變,時所當革之時畢其功於一役,天命當誅,順天而行,人心共忿,應人而行,順天應人,故其成功直如翻掌之易,知之者,革卦之道得矣。

相關焦點

  • 順天應人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順天應人,應:適應,適合。順應天命,合乎人心。舊時常用於頌揚建立新的朝代。出自:《周易·革》:「天地革而四時成,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革之事大矣哉。」近義詞有:順天從人,順天應人是褒義成語,可作謂語、定語;常用於頌揚建立新的朝代。
  • 孟子:從儒家的順天應人,看待地攤經濟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諸子百家 最顯而易見的就是道家思想的核心「無為而治」和儒家思想中的順天應人是不謀而合,它們都主張人類的活動要遵循自然規律,農業四季不違農時,狩獵捕魚要遵循天道
  • 《周易》:一個人「走運」之前的6個變化,順天應人福報自來
    導語:《周易》:一個人「走運」之前的6個變化,順天應人福報自來一個人若要有所作為,從來不是憤世嫉俗、怨天尤人。而是順天應人,以得天時、人和,必成大事。《周易》有言:順乎天而應乎人,革之事大矣哉!所謂運氣,皆是有跡可循,順天應人好運自來。一、心理上發生變化:心理上發生變化一般是很微妙的感覺。
  • 易經|凡事順天應人,自然贏得無限生機!
    易經讀象言卦第16篇咱們東方文化,說白了其實就是自然文化,只要天地照常運轉,東方文化就永遠存在,這是一個無法磨滅的文明,與天地同壽,與日月同庚!恰如行軍,擂鼓三通,勇往直前,號令也,衝鋒也……用於農耕,則是犁田也,育秧也,千萬百姓開始田間忙活也,順天應人,則整個大地一片生機勃勃復甦之象也!
  • 韓子奇:「天地革而四時成」——Wilhelm-Baynes英譯《易經》對《革》《鼎》二卦的詮釋
    >對<革><鼎>二卦的詮釋》的學術報告。韓子奇教授首先介紹了《易經》Wilhelm-Baynes譯本的基本情況及其產生的背景。該譯本先由中文譯為德文,再譯為英文,是目前西方世界最有影響力的《易經》譯本。這一譯本的形成跨越了三個文化區。
  • 《易經》中的30個成語中的人生智慧
    在中國文化史上,《易經》被尊為「群經之首」、「六藝之源」。幾千年來,大到治國安邦,小到家務瑣事,人們都習慣於到《易經》中去尋找答案。在漢語中,有200餘條成語源出《易經》。這些成語蘊涵著極其豐富的精神內涵,也為人們提供了行之有效的為人處世策略。今日與大家分享《易經》裡的30個成語,一起領略古老而深沉的智慧。
  • 解讀易經:新事物和舊事物之間有聯繫,可容納富有生命力的新內容
    所以隨卦是新政權在完成第一次否定過程之後,自身量的發展在進行,它表示了新事物和舊事物之間有聯繫的。「新事物是在舊事物的基礎上產生出來的,如前所述,它否定了舊事物中一切消極的、過時的、腐朽的東西,吸取、繼承並發展了舊事物中一切積極的因素,並且加進了一些為舊事物所不能容納的豐富的、富有生命力的新內容。因而它具有舊事物所無可比擬的優越性。」
  • 讀懂《易經》精髓,你就明白了
    第三句:順天應人,適時而動《易經》有言:「天地革而四時成,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革之事大矣哉!」所謂順天,就是按照天道的客觀規律來行事,要順應自然、尊重規律,循「道」守義。道家就有一句經典的話,「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意思也是說,一切大的道理,都是遵循自然的規律。老一輩的人,總是在告誡年輕人,要學會為人處世,這裡的「為人處世」,就是講的要懂人性。
  • 易經解卦心法入門
    以事業來說,雖然創業維艱,但卻也是建立制度,立下典範的最好時機。 再以一個實際的例子做說明。1998年臺北與高雄市長選舉時,在高雄市長開票過程中,當時謝 長 廷和吳 敦 義得票呈拉鋸,因此順手卜一卦,結果得「革」卦。「革」也就是革 命、改朝 換 代的意思,也就是指高雄市要變色,由於當時國 民dan為執 政 dan,因此斷為謝 長 廷當選。
  • 《易經》成語精選30個,智慧盡在字裡行間!
    《易經》成語精選30個,智慧盡在字裡行間 在漢語中,有200餘條成語源出《易經》。這些成語蘊涵著極其豐富的精神內涵,也為人們提供了行之有效的為人處世策略。今日與大家分享《易經》裡的30個成語,一起領略古老而深沉的智慧。 1、自強不息 【出處】《易經 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 夜讀丨《易經》中三條「吉兆」,悟透一條,也可福氣綿綿
    古人云:「《易經》之重,在於包羅萬象,點透世人。」《易經》被譽為諸經之首大道之源」,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總綱領,蘊涵著樸素深刻的自然法則和和諧辨證思想,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智慧的結晶。我們常說「以史為鏡」,讀懂《易經》中的這三點,就會越努力越幸運,更可讓自己活得更通透,福氣綿綿不絕。順天應人,適時而動《周易》有言:「天地革而四時成,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革之事大矣哉!」夏桀、商紂暴虐無度。
  • 易經|這三大揭示人生富貴的哲理你中了幾條
    和關於天道,在我們的經典古籍《易經》中便有著詳細的記載與啟示。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這三大人生富貴的哲理你中了幾條。零壹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易經》有言:「天地革而四時成,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革之事大矣哉!」
  • 看似複雜的《易經》,核心精髓就三句話
    《易經》被稱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易經的核心思想即為陰陽辯證法的觀點。陰代表大地、柔弱,陽代表天空、陽剛,陰陽交織在一起則會生成萬事萬物。《易經》蘊含的道理與自然的法則息息相關,人順應自然法則,會事事得到自然的助力,如反其道而行之,則會咎由自取。
  • 易經:「走運之前,必有徵兆」,當身邊有這幾件「怪事」,要注意
    順天應人,適時而動《周易》有言:「天地革而四時成,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革之事大矣哉!曾仕強說:「中國人講求天人合一,其實就是要順天應人,順乎天理而適應人情。」儒家以《易經》乾卦立派,道家以《易經》坤卦立派,兵家三十六計也是來自《易經》。古時候 ,像孔子、鬼谷子、諸葛亮、王陽明等人,他們雖然身處不同時代,有過不同的功績,但是卻都在26歲之前,就熟讀了《周易》。
  • 《易經》中不小心洩露的3條秘訣,成功不止靠努力!更要懂這3句話
    想要在逆境中找到破局之道,做對人生決策從此平步青雲,更多的是需要成功智慧。這些智慧我們在哪裡能夠學到,就是在千古奇書《易經》中。人們最為關心的成功問題,《易經》中也能給到答案。《易經》中不小心洩露了3個秘密,每一個都是答案第一:順天應人,適時而動這句話的順天的意思,並不是說順應天意,自己就不用努力了。
  • 曾仕強:何為「順天應人」!
    要想老天把跟我們競爭的人收回去,有一個條件,就是我們自己要爭氣,這才叫做自天佑之。老天可以保佑的部分就是把對手收回去,其他的事情它沒有辦法做,還是要靠我們自己。 我們看《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的遭遇就知道了。曹操當年有個謀士,叫郭嘉,其才能不亞於諸葛亮。可是郭嘉英年早逝,早早地就被老天收回去了。
  • 掌握《易經》兩點規律,讓你不再瞎忙,很實用
    老闆頓時覺得慚愧,換上一碗新的表示歉意。有許多人遇上這類事也會和主人公一樣生氣不已,但是那位朋友卻有截然不同的行為。既然蒼蠅已經出現在了飯裡,無論怎麼樣都無法挽回了,何必繼續死磕到底,壞了自己的好心情?不如釋懷,換一種解決方式,還拿到了新的一碗飯,何樂而不為?
  • 《推背圖》第十六象詳解:天一生水姿稟聖武,順天應人無今無古
    順天應人,無今無古。「天一生水」運用得可以說是十分絕妙。《易經》中有這樣一句話:「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很多人並不懂這幾個字是什麼意思。這是一種歇後用法,也是《易經》中的宇宙觀,一方面代表著戰爭的結束,另一方面也代表著六國統一。
  • 《易經》:一個人的財富,不單純是勤勞,而是遵守這3條規律
    但是呢,積善行德卻不僅僅是靠做上一兩件善事才能的,而是需要人終其一生,致力於行善積德,這樣這個人呢積累的福報才會深厚,進而讓家族興旺,財運早晚便會來了。順天應人,適時而動這句話的順天的意思,並不是說順應天意,自己就不用努力了。
  • 而是謹記這3條天規,《易經》早就透露給世人了
    簡直可以一言以蔽之:沒有《易經》就沒有中國的文明。其實《易經》對後人的影響非常大,其中包含著非常豐富的哲理知識,不僅可以用來佔卜,而且也揭示了宇宙中的很多奧秘,讀來讓人頓覺奧妙無窮。馬雲對中國文化一向比較痴迷,尤其道家,曾經多次在公開場合講到對《易經》的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