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是我國最古老的一部經典著作,它作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內涵無數的智慧。但事實上,這無數的智慧都凝結在一個字中——變。
看其名也可窺見端倪:易者,變也。變化自始至終,天下大道,惟變不變。整部《易經》,其實都是在講一「變」字,它以前人長年的經驗知識,講事物變化的規律和法則,所以才叫《易經》。
《易經》中的八大卦,其實是代表八種自然現象,乾卦為天,坤卦為地,震卦為雷,巽卦為風,坎卦為水,離卦為火,艮卦為山,兌卦為澤。這些也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八種
基礎的自然現象,它們在相互交叉融合、不同的變化組合中,也就形成了我們今天的大千世界,也衍生出了無窮無盡的變化,包羅出世間萬象了。
《易經》說:天地萬物,陰陽的「變化」是常態,任意一種狀態都不可能長久地保持,無常才是正常。若一件事發展到了極點,仍不改變,那就會往反方向去發展,造成可怕的災難,這也即,「物極必反」。
如今,很多人的思想都已經固化了,被局限於自己思維中的那一畝三分地裡,從不願跳出來,換個方式和角度去應對不斷更迭的社會。這也就導致了我們不知變化規則,只能被動地跟著變化走,甚至會被快速變化的環境搞得手足無措。
可若是能探索出一絲一毫變化的法則,那我們就能在這個社會中順天應人,適時而動,利用變化來為自己提供幫助了。即使我們摸不清楚「變」的法則,但若是能時刻保持「變」的意識與思維,認清「變」乃常態,那對我們普通人來說,就已是受用無窮了。
就比如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判斷一個人的為人,要記住一句話,「天下無一成不變之君子,無一成不變之小人」。世間萬物都在變,人心也不例外。我們不要以一時一刻的情況來判斷一個人是好是壞。還未過多相處,心中便已有成見,那只會讓自己在人際交往中遇到識人不清的問題,將好人看作壞人,壞人又誤以為是好人,最終只會讓自己吃盡苦頭,被人耍得團團轉。所以我們要學會變通,適時而動,根據具體情況判斷一件事上此人的行為,就事論事,勿要將話說死,將人看絕對。
通讀《易經》,我們會發現,世間萬物變化發展的規律其實就是「變」,而絕不是亙古不變的死板教條與既定規則,這才是《易經》的智慧核心。也正因社會在時時變、事事變,《易經》這部經典才會永不過時,以其變幻之道,始終為我們提供與時俱進的見解答疑。
所以若是我們生活上遭遇一些難以理解的困惑磨難,常常感到絕望,為何不靜下心,讀一讀《易經》呢?當你苦惱不得紓解時,讀完《易經》,你便會明白了否極泰來的道理,再遇逆境,也能泰然處之了。
孔子說:「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愛因斯坦:「東方的易經作為中國科學的種子,卻是走在了西方的前面。」
中外古今,諸多偉人知名人士對《易經》推崇備至。但《易經》並不是一部關於卜筮的作品,而更像是古人關於世界、人生體悟的綜述,旨在引導人們重新認識自身所生活的這個世界,進而體悟它深蘊的哲學,獲得源源不斷的生活智慧和前進動力。
故而,筆者鄭重推薦你們這本圖解版《易經》,現在僅需56元即可參悟古人智慧,感興趣的朋友不容錯過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