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今天和過去的歷史時代不同,所以在過去許多明明白白的事情,到今天已經變得似是而非、模稜兩可。這是因為我們所處的歷史時代不同,生活的環境不一樣了。今天我們再去學習古人的經典智慧的時候就有許多的不同理解,這在學習過去的經典身上是很平常的事情,特別是對於《易經》這種玄奧之說來說由於每個人的理解不一樣,以及傳承、地理、學習目標等具體情況的不同,有時候得出來的結果簡直可以說是南轅北轍。面對這種紛紜莫是、無法抉擇的局面,我個人的理解是只取對自己有用的東西。因為既然是有各種不同的答案,就肯定有各種不同的理由,我們既然無法判斷誰對誰錯?那麼我們乾脆只取對自己有用的東西理解就行了,把那些判斷對錯的任務就交給歷史學家去處理吧!不必要把時間浪費在這種毫無意義的爭論上面,這是我個人的理解。而且歷史上注釋《易經》的流傳下來的大概有幾千家,每一個人說的都不一樣,如果我們每一個人都想去把它理解清楚的話,我們大概是幾輩子也弄不清了,所以不如是溺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樂得逍遙自在,把有限的時間用在可以有用的學問之上,這才是正確的做法。
就比如我們今天所說的「易」這個字而言,歷史上就有兩種概念上完全不同的三易學說,一個是說三種不同體系的易學,另一個則是講《易經》的三個思想原則。三種不同體系的易學由於資料模糊無法定論,只有人們莫衷一是的推斷與猜想,所以我們沒必要去研究他,稍做了解即可。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易經》中最重要的三個思想原則:不易、變易、簡易。
易之為字,有交易有變易等等許多種不同的解釋,我們今天所說的三易是指不易、變易、簡易,是整本《易經》的精華所在,也是《易經》的靈魂,凡是學習《易經》的人都應該對此沒有什麼爭論。三易之說源於《周易.乾鑿度》:「孔子曰:《易》者,易也,變易也,不易也」。後來鄭玄在《易贊》中進一步強調涗:「易之為名也,一言而含三義,易簡一也,變易二也,不易三也」。易在《易經》中尚有萬物的本源或根本規律的意思:「易與天地準,故能彌綸天地之道」「易有太極,是生兩儀」……等等。那麼三易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1.變易.變易二字都可以做改變解釋。變易的意思是說,世界上的萬事萬物包括天地在內,都不是一成不變的,每一分鐘都在悄悄的改變著現實的情況,只是有些變化顯著,可以被人們所見到,而有些變化緩慢,並不被人們所察覺。但唯一可以肯定的是的的確確的在改變,比如我們現在所說的話所做的事,說過了做過了就是過去了,任何力量都沒有辦法讓他停留。即使我們有能力讓事情重演,可是也不是那個時候了,因為我們自己的身體、環境、情感、心理狀態都不是當下的那個人了,一切都產生了變化。「落花流水春去也」,就像流水,一去不返了,知道了這是根本性的規律,人們就自然知道如何去適應這種變化的藝術,才不會被社會給淘汰。「生生之謂易」,即是最好的解釋。
2.簡易.簡,簡單之意。天地之間的萬事萬物所產生的現像,有許多事情是現階段的我們所沒法了解的,眀明產生了某種現像,可是我們卻沒有辦法來清楚的解釋他,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我們的智慧還沒有找到解決他產生的原因,可是,如果有一天解開了答案,人們就會驚訝的發現,雖然過程會很艱難、坎坷,可是事情的原理卻非常簡單,人們會覺得過程很漫長,只不過是因為人們在不斷的試錯以求得正確的答案而已,畢竟正解只有一個。有些人終生求解某一個問題而不能得,只能說是不幸了。「簡易」之理是一個非常智慧的概念,他告訴我們,天地之間的任何無法認識的奧秘,都是有原因才產生的,我們現在認識不了,是因為我們的智慧、經驗不夠,一旦解開了答案,就會覺得簡單的不得了。拿電話來說,古代的人會知道怎麼樣遠隔萬裡還可以親自通話如在身邊嗎?現在我們都知道是因為電磁、無線電等原理,這就是智慧達到了,所以我們現在也就不覺得這有多麼了不起了,可是如果倒回去一千年呢?這其中的答案是很耐人尋味的。這也教會我們,不要去嘲笑那些智慧不如自己的人,畢竟,再智慧的人和大自然的奧秘比起來,也有如是盲人摸象,永遠都無法觸達全部的真相。
3.不易.不易就是永不改變的意思。天地之間萬事萬物都會改變(變易),可是卻有一個永遠不變的東西存在,他是萬事萬物的本源,是永恆的存在。他可以生出萬物、成就萬物、毀滅萬物,老子稱之為「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莊子稱之為「有情有信,無為無形,可傳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見,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先天地生而不為久,長於上古而不為老」,列子《天瑞篇》稱之為「有生者,有生生者,有形者,有形形者……無知也,無能也,而無不知也,而無不能也」。易經稱之為「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宗教信徒稱之為「道宗、佛祖、上帝」,哲學家稱之為「本體」……等等,其實說的都是同一個東西,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道」。真正的理解了「道」----即不易,才能真正的去宏觀的辨證的理解萬事萬物的同異所在,也才能更清晰的看見這世界的本質。具備了這一點的人才能更知道自己真正該做的事情和應該選擇放棄的事情。知道什麼有為、可以為,而什麼是無為、不能為。做到了這一點,你的人生就會有一個非常大的飛越。
三易概念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之一,不管你學不學《易經》,了解了三易的內容之後,對於人們解除對這世界的迷像非常有幫助。但是粗學淺知與深刻領悟的程度是不一樣的,如果以為剛了解了一下就和別人是一樣的,那可就是開玩笑了,深者得其深,淺者得其淺,雖然有深淺,卻終歸是有所得的。這一點有志於學《易》的人還是應該有所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