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到底講是本什麼書

2020-12-11 易學智匯堂

易有三易:簡易,變異,不易。而這三者的關係很是密切。簡易代表世間萬物皆是陰陽所構成,一陰一陽之謂道。世間很簡單,不是陰就是陽。而變易則是一陰一陽的變化無窮,萬物都又次演化來。不易是不隨緣變動,有變的就有不變的部分,在不變的基礎上變化。

易經的總思想是包含但不限於道家的文化思想的。因為易永遠是最變幻莫測的,要說個一清二楚是根本不可能的。老子所著《道德經》就是根據《易經》思想來編著的五千字真言,當然大部分人都不認可。

但事實就是如此,《易經》是為人民群眾講解「道」的一本書,而《道德經》是為高等人所著的。沒到一定境界是看不懂《道德經》的。

誠然人人平等,但思想覺悟上確實有些許待提高。次兩者是密切的,有聯繫的。雖然《道德經》通篇在講自然無為等為人處世之理。

但這恰巧就是易經所要表達的說理的部分,《道德經》裡有說,凡是用語言能形容都不是「道」。那如何「得道」呢,完全靠悟。

文字只是拿來敘述一些事,讓你自己悟,從中悟出來的才是自己的。而易經便是這樣一個角色,他沒有說什麼,卻又什麼都說了。能學到什麼學到多少前看自己。

如果說易經是一本哲學書其實也不太對,雖然它很大程度上是在講述為人之道。但它卻又各方面有所涉及,說它是百科全書也還有失偏頗。

但它具體是什麼書,有什麼用。完全看讀它的人,只有真正去花時間花心思去悟,才能明白其中的道理。每一掛每一爻,都是一個關鍵點。沒有一句廢話,也沒有一句說的很明白的話。

在這裡給大家建議,如果你在日後生活當中遇到什麼困難,自己實在沒轍了。你可以翻翻易經,找找注釋,相信你會有答案的。不用讀完,也不必看很明白。只需要隨手翻幾卦,認真看看裡面的爻辭。你會自己有答案的,你完全可以理解它是社會職場求生指南。不過凡是有個度,不可不信,亦不可全信。太過相信便是盲目迷信了。所以有個分寸,便可進退自如。

在如今的社會中生存,不可太過功利,要保持走正道。如果你不清楚這樣做是對還是錯,那你完全可以打開易經參考,萬萬不可迷失了自我。時刻記住《易經》是一本包含世間萬物的瑰寶,所有的問題它裡面都有解答。

相關焦點

  • 《易經》是本什麼性質的書?
    那麼《易經》究竟是- -本什麼書呢?為什麼叫《易經》呢?這裡有什麼玄機? 其實,玄機展現在大家面前,也就沒那麼神秘了。歷代學者都認為:《易經》是一本具有巫術性質的佔筮之書,是集古人佔卜之大成的精華匯粹。也有學者認為:《易經》是我國最古老的一部哲學專著。我個人認為:《易經》是我國祖先最早的一部以佔筮為基本形式,而深刻蘊含著包括中國先民思維方式在內的百科全書。
  • 《易經》是一本講什麼的書籍,看完文章就會明白了
    很顯然,大家所指的《易經》其實就是《周易》。因為只有《周易》才有完整的體系和典籍流傳下來。這點以後不多解釋了,凡是言易經二字,都作周易看待。我的上一篇文章已經講清楚了易經的發展脈絡和由來。就不再多說了。
  • 易經到底是什麼?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中國大地上又開啟了新一輪的《易經》熱,無論是平民百姓還是達官貴人,或多或少的都對玄而又玄的易經產生興趣,或者道聽途說,或者高談闊論,大師備出,好不熱鬧,好不唏噓!其實《易經》一點都不玄。
  • 詩人陸遊一言不合就讀的《易經》,到底是一本什麼「神仙」書籍?
    能產出幾萬首詩肚子裡的墨水肯定不淺,肯定也得讀過一定量的書籍,這其中就有一本《易經》,陸遊真的是閒來無事就讀啊,讀完就再來一首詩,這本周易讓他留下6首詩詞,如下:元日讀易[宋] 陸遊伏義三十餘萬歲,傳者太山一毫芒。
  • 《易經》教學第一講:學習易經有什麼用
    我說:「乾坤陰陽你都懂了,我還講什麼?那我走其實不是這兩個字,有哪兩個字看得懂呢?就是「吉、兇」,這誰都看得懂。《易經》的文字一般都是這樣的:前面一句話什麼什麼,後面個「吉"或「兇」,就是前面一句話,後面一個「吉"或兇",就是前面一句話,後面一個判斷語。前面那句話我們一般都看不懂,但後面的吉兇我們都看到的董,所以《易經》不就是成為講吉兇的嗎?那就錯了!
  • 國學知識:《易經》是本什麼書?
    《易經》也稱《周易》,它是中國文化最古老的典籍,堪稱中華文明以及文化的源頭。它的內容極其豐富,極其廣泛,儒家,道家,兵家,法家,墨家,名家,陰陽家,以及中醫,都和《易經》有著及其密切的聯繫,因此它被列為百經之首,享有最崇高的地位。 孔子說人們「日用而不知」,事實就是如此,《易經》裡的思想已經滲透到中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即使人們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 曾仕強:易經到底在講什麼?讀懂這5句話,你就掌握了易經的精髓
    而中華民族是易經的民族,所以更強調文化的多樣化,易經是包容文化,而並非是整合文化,所以外國人讀易經的時候,才能拍案叫絕,大加讚美,根本原因是易經講的是人性、人生,和哪個國家、哪個民族毫無關係。第二 易為君子謀,不為小人謀易經是替君子做事情的,小人最後學習易經,只能一敗塗地。
  • 曾仕強:《易經》到底在講什麼?核心只有3個字,讀懂後豁然開朗
    其實易經千百年來飽受非議,無外乎是因為其太過神秘,而且又屬於玄學的範疇,再加上其中又有佔卜決斷的思想,而這些又未被科學證實,才會有此首鼠兩端的說法。想要學好易經,又不是一件易事,根據《呂氏春秋下賢》中記載:「其大無外,其小無內,此之謂至貴」,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易經的道理十分的廣闊無邊,廣闊到什麼程度呢?
  • 怎麼學易經算卦?看什麼書?乾心易學
    學習周易六爻預測看什麼書?自學中會遇到什麼困惑?如何快速的學習預測?多久可以學會?都可以預測什麼?首先預測學和風水不同,因為風水涉及到的人事物很多很龐雜,但是預測學只是一個預測事物的結果,給自己預測更多的是參考事物的發展,如果是給 別人預測注意說話的方式,但是絕對不會對自己不好,當然如果是預測不精誤導了別人肯定也是對別人不好,所以 一定要有把握的前提下再進行給他人預測學習周易六爻預測看什麼書?
  • 易經是哲學書還是佔卜書,誰是作者?
    為什麼古今中外都在推崇易經呢?為什麼易經是六經之首?易經很廣,可以說包羅萬象,因為八卦的產生就是以天地萬物為參考創造的,而易經六十四卦就講得細了。縱觀古代文人,大部分都研究過易經,大人物諸如老子、孔子什麼的我們不去說,就拿宋代來講,歐陽修、蘇軾、楊萬裡除了文人身份之外,也是宋代易學家,分別著有《易童子問》《東坡易傳》和《誠齋易傳》。這些大佬不止是易經搞的佔卜,更多的還是易經的哲學。
  • 易經的智慧曾仕強教授易經為什麼淪為算命工具易經三大特性是什麼
    這句話到底是誰說的,為什麼要說,搞不清楚。就是人他本來是動物的一種但是既然身為人,你就要覺悟我要拉開跟動物的距離。因為什麼,因為易經告訴我們:人是天地之間唯一來幫忙改造這個世界的一種動物。這是我們的責任,文王這部古經,它是為了教化用的。但是在商朝這個朝代,迷信這麼濃厚的時候,所以周文王才會用卜筮的詞句。用卜筮的形式來寫爻辭。有吉、兇、悔、吝、無咎這些話,替《易經》披上一件神秘的外衣。
  • 11歲女孩央視講《易經》火了 孩子該不該學易經?
    北京師範大學哲學學院易學博士譚煒嘉(號善覺先生)在解答科技生活在線提問時說,孩子如果從小讀誦《易經》,將來再從實際生活中去鍛鍊思維方式,將會一生受用,面對困難會用樂觀、陽光的心態去看待問題、解決問題,從而達到真正的「趨吉避兇」。  《易經》分為三部  科技生活在線:什麼是《易經》?
  • 《易經》是封建迷信之書?愛因斯坦:《易經》是科學迷宮的金鑰匙
    19世紀30年代,法國傳教士雷孝思用拉丁文翻譯的《易經》,又名《中國最古的書》在巴黎出版,這是西方第一部最系統介紹易經的著作。後來,《周易》就不斷的被西方翻譯。其中,以英國理雅戈和德國衛禮賢的譯本影響最大,被西方易學界稱為世界易學史上的「舊約全書」和「新約全書」。
  • 歷經7500年的國學易經講的是什麼,如何學習易經?才不會學偏
    現在很多人都在學習國學易經。本是好事但買來書本一看。根本都不知道說的是什麼。晦澀難懂,如同天文一般。索然無味隨即便放置一邊。下面我們先來看看易經是講什麼的,何時出現的。在5000年的時間長河中,易經有連山,歸藏至周易三變而來。周文王拘羑裡而演六十四卦。後有周公姬旦整理,春秋時期的孔子及其弟子做十翼(對卦辭爻辭註解)由此百經之首的易經理論體系終究大成。距今2500多年。所以易經有時經三古,人經三聖之說。易經主要講的是以八卦為主的爻辭卦象。(理數相佔)沒有一定的基礎知識是很難懂的。他以文王64卦為基礎。以天幹地支為輔助。
  • 《易經》講的是「鬼謀」還是「人謀」?為什麼這麼多大人物在研究
    《易經》講的是「鬼謀」還是「人謀」?為什麼這麼多大人物在研究《周易·繫辭下》:「人謀鬼謀,百姓與能。」王夫之則說:「聖人作《易》,以鬼謀助人謀之不逮。」自古以來,人們對《易經》有兩種意見,一派認為《周易》是筮佔之書,講的是「神鬼之謀」,一派認為《周易》是說理之書,講的是「人謀」。「鬼謀」之義,系佔問於鬼神以求決疑定謀。殷商重龜卜,亦兼用筮佔,此風至周初亦然。周初之人凡遇重大事件仍以龜卜為主。
  • 《易經》成書的過程
    今天和大家來聊聊《周易》這本書的成書過程。周文王當年被商紂王關在羑裡城,也就是河南的湯陰縣。這個羑裡是我們中國第一個國家監獄,當年的周文王就被商紂王關在這裡。關了多長時間呢?七年,七年時間關在那裡那總要打發時間,那周文王他做什麼呢?做什麼事情?他想了想他為什麼被關進來的?
  • 你還認為《易經》是本算卦的書嗎?
    《易經》,也叫《變經》,又稱為無字天書。是周文王把自己寶貴的人生經歷,通過爻辭的形式保存下來。因《易經》爻辭多為佔卜性文字,故而自誕生之日起,就被披上神秘的面紗。隨著網絡的發展,對於《易經》的解讀亦成百家爭鳴之勢。
  • 貴州驚現上古文字,譽為「天書」,證實是失傳已久的《易經》水書
    《易經》被譽為「天書」蘇美爾的神話中曾出現過一部天書《天命書簡》,在後世的巴比倫神話中又被稱作了「命運書簡」,那麼這本書到底有什麼神奇的地方呢?這本圓點式的古籍正是《易經》。《易經》與外國的神話中『天書』的相似之處不只是這,《易經》這本書在中國也是充滿著神奇許多神奇彩,據說《易經》是由三位大佬級別的人物在不同的時期進行創造、修改、解釋完成的這三人分別是上古伏羲、中古周文王、近古孔子。
  • 遊客寺廟進香和尚用易經解籤講卦
    和尚尋問下一遊客抽籤很早聽說遊客到寺廟抽籤和尚給釋譯籤文,並以易經易理,卦象,數理給施主「指明方向。」反饋是比專業易學術士,江湖街攤算命先生技術高。當今是知識爆炸時代,特別是國學易經方面的知識,基本大眾化普及。有幸遊玩到一寺院,看到年青人聆聽和尚講經解卦感到好奇。寺院是佛教聖地,佛法淨地,本應信徒朝聖,六道輪迴,致善致美,然而和尚給一些青年灌輸的是易經的智慧,抽籤解卦,解或疑難,況且隨緣打賞一定的服務費,而不是佛學致善。難道佛學與易學有深廣的淵源交集?
  • 《莊子》究竟是本什麼書?莊子到底講些什麼?聽這堂課不但漲知識,更是一種享受!
    2019年,我有幸跟隨傅老師,系統地學習《論語》《孟子》《大學》《中庸》《道德經》《莊子》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