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驚現上古文字,譽為「天書」,證實是失傳已久的《易經》水書

2020-12-10 勳章

中國驚現國外神話中的上古「天書」,經專業認證,竟是失傳古籍

《易經》是我國的遠古文明的產物,是一部闡述天地時間的變化萬千的古老經典,是中國關於辯證法的哲學書。其實《易經》是一系列的書的合集,包括《連山》、《歸藏》和《周易》這三部圖書。現在,這三部圖書除了《周易》之外,其他的兩本書《連山》和《歸藏》都已經失傳了。

《周易》是中華民族五千年傳統文化的智慧的結晶,其中最耳熟能詳的就是「天人合一」這一理論,就是出自這本著作。我們的古人,從古代起,就知道從整體的角度去把握和認識世界,把人和自然去看作一個統一的整體,勸誡人們要愛護自然,保護自然,尊重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

長期以來,《周易》在民間都是被用來當作佔卜的聖書,這本書自古以來就是用來佔卜兇吉的,屬於巫醫樂師之中的「巫」術的一種表現形式。

《易經》被譽為「天書」

蘇美爾的神話中曾出現過一部天書《天命書簡》,在後世的巴比倫神話中又被稱作了「命運書簡」,那麼這本書到底有什麼神奇的地方呢?

竟被兩部給予如此高的稱呼,看過玄幻小說的網友們應該都會時常看見『天命』『命運』等詞語,大多會感覺到天命、命運等詞語充滿了神秘色彩從而對其心生敬畏。經過專業人士不斷的考察與對比發現我國有著一部極其相似的古籍。這本圓點式的古籍正是《易經》。

《易經》與外國的神話中『天書』的相似之處不只是這,《易經》這本書在中國也是充滿著神奇許多神奇彩,據說《易經》是由三位大佬級別的人物在不同的時期進行創造、修改、解釋完成的這三人分別是上古伏羲、中古周文王、近古孔子。

在上古時代伏羲看遍天下規則從而大徹大悟創建八卦,周文王獄中悟道進而演周易,孔子知周易而作易傳從而解釋周易並將其進一步升華從而有了《易經》,而據傳言《易經》可以調陰陽,分五行,知天算,了人事,趨吉避兇,逢兇化吉。而因《易經》是由符號組成恰恰與非洲的斯瓦西利裡神話中的『天書』相似,而人們又因實在看不懂《易經》上符號的意思從而也將《易經》稱為『天書』。

貴州驚現上古文字

懂點《易經》的朋友都知道一句話;「夏有連山,殷有歸藏」,意思是夏朝的《易》是《連山易》,商朝的《易》是《歸藏易》。

到了商末,周文王由於被拘於羑裡無事可幹,於是演繹出《周易》。後來,「連山易」和「歸藏易」就失傳了,誰也不知道到底是什麼樣的。

在2005年, 貴州有一位名字叫謝朝海的老人向有關部門表示,自己家中收藏了一套名叫《連山易》的古書。

《周易》的對中國文化的影響可以說是不可估量,如果謝朝海所言屬實,那麼轟動的不僅是中國更是整個世界。

老人介紹的時候說,這一套書一共有五冊,是他們世代相傳用手抄下來的,而且祖上有規定,新的一代抄完之後,舊書便要燒毀。

謝朝海已經是第7代傳人了,而此時他拿出來的《連山易》已經是自己60年以前抄錄的了。這本水書則是靠一代又一代的「水書先生」通過口傳、手抄的形式流傳幾千年至今。但如今,這種古老的文字除了少數「水書先生」能看懂之外,幾乎沒有人能看懂,

水書有可能就是失傳的《易經》

其實,《易經》的內容不僅包括了佔卜術也就是巫術的內容,毫不誇張地說,《易經》可以說是涵蓋世間萬物,是中華文化的傑出代表。《易經》的內容包括了政治、經濟、生活、哲學、文學、藝術和環境等的方方面面,其中的很多的見解,雖然寫在幾百年前,但是放在現在來說,只能看到古人當時的智慧,放在現在來用也並不過時,也有人將這本書稱為「中國第一經」

《易經》對中國的影響非常的深遠,對中國的文化產生了重要的影響,是中國文化智慧的結晶,但是同時也是中國現存的古籍之中,存在謎底最多的一本書。水書,是用水族文字寫成的圖書,水書的形狀非常的像金文和甲骨文,這些文字主要是用來記載水族的宗教、倫理和哲學等方面的文化信息。是水族的祖先在遠古時期所流傳下來的一種獨特的的「易經」。

一直以來,水書都是由水書先生一代一代傳承下來的,傳男不傳女,這些男性通過口耳相傳還有手抄經書的方式,使得水書沒有像其他的文字一樣後繼無人。但是,水書,現在仍然面臨著一個非常嚴峻的問題,那就是傳承問題,水書最為一種文字體系,到現在為止僅存了1600個,隨著時間的推移,知曉水書的人的年紀越來越大,懂水書的人也越來越少,很多的年輕人忙於生活,忙於賺錢,並不願意去學習這些枯燥難懂的文字。

由於水書主要是記載鬼神的圖書,書中大多記載的是宗教信仰的方位和日期等等,所以在某些方面與同樣是記載宗教的《易經》之中的《連山》非常的相似,所以,也有的專家,經過研究之後,水書存在的時間和內容都和《連山》極為相似,甚至有的地方是完全吻合的,所以有的專家就認為水書就是早就已經失傳了3000多年的《易經》。

《易經》中記載了什麼內容?

專家在水書先生的幫助下,研讀發現《連山易》是上古神農代的一部「百科全書」,囊括了天文曆法、農事。

動物、圖畫和各種符號為表現形式,講述了天象、曆法知識,又在天文曆法的基礎上,推算出陰陽五行、天幹地支及各種衝、克、刑、合的原理;

然後再根據這些原理來預測、指導現實中的各種活動,比如婚喪嫁娶、出行、經商等的「吉」或「兇」。

古人智慧的結晶

專家確定,失傳近兩千年的《連山易》終於現世,最終,謝朝海老人把《連山》無償上交國家,如今這本奇書在貴州省民族文化館珍藏。

《易經》是我們老祖宗全部智慧的精華萃取和高度升華,是經典中的經典,如果大家有時間,建議大家一定要讀一讀《易經》。

「成事者,無不讀《易經》。」

無論為學,為商,為政,還是為人父母,你都能從其中汲取你需要的「變化心法」

閱盡世間萬本書,不如讀懂一本《易經》。

這部流芳百世的經典,只有不到二十頁的篇幅。但這二十頁文字,卻能通過六十四個卦象無限延展,將萬物容納。

有人說古人的文言文晦澀難懂,一般人真看不懂,那這本白話文版本的《圖解周易》可以推薦給大家,這個版本不僅完整完整將原版的內容收錄進去,還將那些深奧的語言,用白話文講解,通俗易懂。

這本書從五行、天幹、地支、太極和八卦的講解,再到《易經》中的象、數、理的介紹,每一個都是能讓你實際運用到職場,生意場和生活中的。

在尊重原著內容的基礎上,還原最真實的《易經》,並且通過結合實際的例子來告訴你如何去分析問題。

它讓《易經》64卦不再是冰冷冷的符號,而是變成讓我們聽得懂、學得會、用得上的大智慧著實讓我受益無窮。

《易經》是傳統文化的綱要,是傳統文化的根。是我們理解傳統文化的基石。讀《易經》可以讓我們更好的把握自己的命運!

結合生活中的案例,更能讓人沉浸其中,看完之後,對於生活中的很多困惑也就豁然開朗。這本書售價58元,卻能讓你受益終生!點擊下方商品卡就可購買。

相關焦點

  • 我國驚現上古文字,被證實是失傳已久的《連山易》,專家開心不已
    因此,學術界也開始對這兩書是否存在產生了疑問,不少學者認為,《連山》和《歸藏》或許只是古人杜撰出來的「莫須有」書籍。但在不久前,我國文物工作者發現了一種古老的上古文字之後,夏代《連山易》中的5冊重現天日。
  • 中國發現上古「天書」,被專家證實:是失傳3000多年的《連山易》
    《易經》是一部辯證法哲學書,成書於西周時期,被譽為「諸經之首,大道之源」。許多人可能不知道,易經總共包括《連山》《歸藏》《周易》三部易書。可惜的是前兩本書都已經失傳,目前現存於世的只有《周易》。考古界的學者對於失傳的兩本書苦苦尋找都無果,因此有不少人覺得,《連山》和《歸藏》或許只是「莫須有」書籍呢?
  • 貴州老人上交天書,經專家證實,卻是失傳了2000多年的《連山易》
    世界上自從有文字開始,就有「天書」的傳說,不僅是中國,世界各地都有關於「天書」的記載,比如本約旦鐵書、伏尼契手稿、死海古卷、史密斯菲爾德教令等。我們中國也有過很多天書,但其中最出名的,對中國人影響最深的,非《易經》莫屬。相傳孔子晚年對《易經》進行了修訂注釋,並做了許多易學著作。
  • 三本易經,只剩周易,失傳的2本「天書」重現天日,卻被終止研究
    古墓中出土了近千枚竹簡,竹簡的內容是失傳的古籍。此書和和清馬國翰《玉函山房輯佚書》所錄文字有多條相同,經過研究,確定這就是商代的《歸藏易》!這令國人、世界文學界、史學界都為之瘋狂。2005年,夏朝的《連山易》在貴州民間重現2005年,貴州一位名叫謝朝海的老人表示自己有一套失傳2000多年的古書,名為《連山易》。
  • 失傳2000多年的《易經》,在一戶老農家找到,學者:這是「水書」
    《易經》這本奇書傳承了千年,是遠古時期人類,將自己的智慧和經驗提煉出來,製作出的一本生命密碼。正是因此,《易經》才會被世人譽為包羅萬物,可以預知一切的寶庫。可是在2005年,一位老農卻為這些專家學者帶來了失傳長達2000多千年之久的《連山易》。這件事無疑是讓人感到不可思議,在此之前,許多人已經懷疑,另兩本易書是不是子虛烏有的存在?亦或者是其早已經被融入了《周易》之中?
  • 貴州老漢:我有上古奇書,專家:失傳了3600年,是《連山易》!
    然而,除了《周易》之外,在上古三代還有著另外兩部易經,分別是《連山》與《歸藏》。可惜的是,夏朝的連山與商代的歸藏都在其朝代滅亡時消失,後世雖多次出現,但真假難辨,而且大多數偽書。今天就來說一說這失傳了3600年的《連山》。
  • 失傳千年的《易經》,在貴州老人家發現!專家:這字怎麼看不懂?
    目前的學術界大部分人認為,這兩本書早在3000年前的時期就已經失傳。失傳千年的《易經》,在一貴州老人手中被發現!專家:根本看不懂但在2005年,貴州一位叫謝朝海的76歲老人站出來說:「我家有!」《連山》上的文字是水族的水書專家們一臉不解地詢問謝朝海老人,老人連忙跟專家說,這是水書,是水族的文字,字形跟甲骨文很相似,由「水書先生」時代流傳下來,專用於記載水族宗教、天文、地理和哲學等領域的信息,能看懂的人很少,看不懂是很正常的。
  • 失傳3000年的《易經》,現身貴州老人手中,專家:這是什麼字?
    失傳3000年的《易經》,現身貴州老人手中,專家:這是什麼字?眾所周知,中華文化具有五千多年的歷史文物,在這漫漫的歷史長河之中,我們的祖先利用自已的智慧創造出了許多的文明和文物。在經歷了數千年的時間之後,這些古老的文明已經消失不見,但是珍貴的文物卻隨著時間的流逝之後來到我們面前。
  • 貴州老漢:我有「算命」奇書,專家:失傳了3600年,是《連山易》
    至於《易經》到底是什麼呢?難道是現代人看到的《周易》嗎?其實不然,《易經》就是「天幹地支及陰陽五行、八卦原理」,是古人的「宇宙觀」。然而,除了《周易》之外,在上古三代還有著另外兩部易經,分別是《連山》與《歸藏》。可惜的是,夏朝的連山與商代的歸藏都在其朝代滅亡時消失,後世雖多次出現,但真假難辨,而且大多數偽書。今天就來說一說這失傳了3600年的《連山》。
  • 文字的意義思考——徐冰的《天書》與《地書》
    著名當代藝術家徐冰,便耗時四年之久製作了這樣一件作品——《析世鑑——天書》,它採用雕版印刷的方式製作,然後線裝成書,當我們面對這樣一件作品,它顯得莊重而嚴肅;然而,正是這樣一個製作嚴謹的作品,其中的文字卻是不可辨認和解讀的。
  • 貴州81歲老人:拿出失傳3000年的易經,專家:這字怎麼看不懂?
    由於我國的歷史文化趕到,自然在各個朝代中,文字及文化都存在著極大的差異。當老人拿出幾本書後,在場的全部專家們愣了神,完全不明白這本書,也不知道書上到底是什麼意思。經過了解和研究,專家們才發現,原來這書籍是用水族的文字水書寫成的。水書是水族人獨特的古老文字,大部分是口口相傳,這就導致大部分人不明白文字。
  • 上古史書被從古墓中挖出,證實了《史記》錯誤,歷史或許徹底改寫
    文/小霏談歷史上古史書被從古墓中挖出,證實了《史記》錯誤,歷史或許徹底改寫!歷史上有許多古籍,有些是偉大的思想和哲學著作,有些是機械技術書籍,有些是記錄歷史的史書。然而,由於種種原因,許多書在歷史上都失傳了,有些出於政治需要,被「焚書」了,有些由於戰爭和朝代的變化而失傳了。幸運的是,許多古籍被保存在古墓之中,考古學家發掘時,出土了這些失傳已久的古籍。事實上,不僅將現代考古學家挖掘出了古老的書籍,但也有一些古老的竹簡記載的古代歷史書也隨之發掘了一些「摸金校尉」。
  • 南行·水書 | 子不語傍水之音
    水書,即水族之書寫,尤指水族的古文字體系。▎緣起 上古之語相傳聚居於黔南桂北的水族人,在殷商之後由中原南遷,逐漸融入百越族群。由此,水語想必和諧動聽、溫柔似水。水書與漢字淵源至深,漢字分六書,而水書納三品。一是象形字,是甲骨文、金文的遠親;二是仿漢字,即漢字的反寫、倒寫或改變漢字形體的寫法;三是宗教文字,即表示水族原始宗教的各種密碼符號。其中,仿漢字對於漢字的形變是水書最奇特之處,水書也因其反寫形態被稱為「反書」。
  • 易經:究竟是迷信還是科學?中國著名院士臨死前留下一句話!
    中華民族五千年的結晶《易經》是中國古代文明的結晶,是解釋世界日新月異的古代經典和中國辯證法哲學著作的書。實際上,《易經》是一系列叢書的集合,其中包括《連山》,《歸藏》和《周易》三本書。現在,除了《周易》之外,其他兩本書都已經失傳了。
  • 古墓挖出上古史書,證實《史記》的錯誤,歷史或許徹底改寫
    歷史上是有很多書籍的,這些書籍有的是思想哲學巨作,有的是機械技術之書,還有的是記載歷史的史書。不過,很多書籍在歷史失傳,失傳的原因有很多,有的是政治需要有的是被「焚書」有的是因為戰爭以及朝代變更而遺失。
  • 機器學習已能翻譯失傳已久的語言—新聞—科學網
    對失傳已久的語言進行破譯,一直是考古學家和語言學家關注的焦點和難點。
  • 失傳三千年後,《易經》終於重新完整,專家:內容真是太高明了
    在絕大部分人的眼裡,《易經》相當於《周易》,但實際上並不是這樣。《易經》本來包含《連山》《歸藏》《周易》三部易書,但因《連山》和《歸藏》早已失傳,僅有《周易》還僅存於世,因此《周易》便被人們以為是《易經》了。但是,在二零零四年,考古工作者驚訝地發現,早已被判定為失傳的《連山》居然被別人暗地裡保存了下來。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下邊聽我細細道來。
  • 《易經》是本什麼性質的書?
    那麼《易經》究竟是- -本什麼書呢?為什麼叫《易經》呢?這裡有什麼玄機? 其實,玄機展現在大家面前,也就沒那麼神秘了。歷代學者都認為:《易經》是一本具有巫術性質的佔筮之書,是集古人佔卜之大成的精華匯粹。也有學者認為:《易經》是我國最古老的一部哲學專著。我個人認為:《易經》是我國祖先最早的一部以佔筮為基本形式,而深刻蘊含著包括中國先民思維方式在內的百科全書。
  • 荔波縣老者獻五本古書,經專家鑑定,竟是失傳幾千年的《連山易》
    華夏具有著悠久的文明歷史,祖先給我們留下了很多寶貴的物質財富,以及精神文化遺產,不過遺憾的是,不少經典古書也因歲月的流逝而失傳。在貴州省南部地區的一個偏僻村落,一本上古奇書在此重見天日,而它的出現,居然還與一次激烈的爭論有關。這究竟是怎麼回事?所謂的奇書又會是哪一本文化典籍?
  • 古墓挖出9車上古奇書,全是失傳古籍,證實《史記》完全錯誤!
    當地的村民發現這竹片並不簡單,竹片非常的規律,而且上面還有文字。儘管村民完全看不懂這些文字,但看到古墓被盜,自然就上報了官府。官府人一看,這竹片居然是上古時代的竹簡,上面全都是古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