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驚現上古文字,被證實是失傳已久的《連山易》,專家開心不已

2020-12-10 汪默韓

懂點《易經》的朋友都知道一句話;「夏有連山,殷有歸藏」,意思是夏朝的《易》是《連山易》,商朝的《易》是《歸藏易》。

到了商末,周文王由於被拘於羑裡無事可幹,於是演繹出《周易》。後來,「連山易」和「歸藏易」就失傳了,誰也不知道到底是什麼樣的。

日月為易,陰陽也。

《易經》是一部積累筮佔之辭的辯證法哲學書,約成書於西周時期,被譽為「諸經之首,大道之源」

該書闡述了天地世間關於萬象變化的古老經典,其包括《連山》《歸藏》《周易》三部易書。

其中夏代的《連山易》和商代的《歸藏易》早已經在2000多年前失傳了,現存於世的只有《周易》。

多年來,史學家們一直在苦苦尋找這兩本書的下落,可是連書存在的痕跡都沒有發現。

因此,學術界也開始對這兩書是否存在產生了疑問,不少學者認為,《連山》和《歸藏》或許只是古人杜撰出來的「莫須有」書籍。

但在不久前,我國文物工作者發現了一種古老的上古文字之後,夏代《連山易》中的5冊重現天日。

眾所周知,我國最古老的成熟系統文字是被譽為「甲骨文」的象形文字,但這並不意味著甲骨文是中國最古老的文字,比甲骨文更古老的文字還有很多,其中「夏代水書」便是其中一種。

說到水書很多人可能都不了解,因為這種古老的文字是被發現於西南地區水族的「水書先生」家中,這水書先生按照中原的說法便是「鬼師」。

水書,水族的文字,它來自夏商時期,形狀方面類似甲骨文和金文。由「水書先生」代代相傳,時至今日,水族群眾遇到結婚等重要事情,都會按照水書記載的「水歷」進行推算。2006年,水書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水書則是靠一代又一代的「水書先生」通過口傳、手抄的形式流傳幾千年至今。但如今,這種古老的文字除了少數「水書先生」能看懂之外,幾乎沒有人能看懂,所以水書又被譽為「天書」。

這種被譽為「天書」的上古文字類似於甲骨文和金文,是世界上現存的兩種象形文字之一。

那這本「天書」是如何被發現的?

在2005年, 貴州有一位名字叫謝朝海的老人向有關部門表示,自己家中收藏了一套名叫《連山易》的古書。

《周易》的對中國文化的影響可以說是不可估量,如果謝朝海所言屬實,那麼轟動的不僅是中國更是整個世界。

老人介紹的時候說,這一套書一共有五冊,是他們世代相傳用手抄下來的,而且祖上有規定,新的一代抄完之後,舊書便要燒毀。

謝朝海已經是第7代傳人了,而此時他拿出來的《連山易》已經是自己60年以前抄錄的了。

經過「水書先生」與文物專家的仔細研究後,他們對《連山易》裡的符號進行打卦,發現這個卦象與《易經》中的八卦圖完全一致,這成為了《連山易》是真品的重要證據。

這個發現在當時迅速的震驚了世界。

除此之外,他們還發現這簡直就是一本上古夏朝時期的百科全書,裡面包含了天文曆法、農業以及陰陽五行的相關知識。

無論婚喪嫁娶、行軍打仗、養殖種植、甚至 「鳥鳴春、雷鳴夏、蟲鳴秋、風鳴冬」,這種四季的變化均有記載,這些對古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代表我國古人超前的智慧。

最後,專家認定這本書就是失傳了2000多年的夏代《連山易》,謝朝海老人也決定把祖傳的《連山易》無償捐給祖國,被貴州省民族文化館所收錄,不久後《連山易》被印刷出版,再次融入到了磅礴的中國文化。

更值得慶幸的是,國家非常重視夏代水書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水書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易經》是我們老祖宗全部智慧的精華萃取和高度升華,在古人看來,易經之所以博大精深,歸根結底是因為它包羅萬象,但是對於普通人來說,《易經》其實是一部涵養福報的古籍,裡面暗藏著更為高深的智慧。

《易經》一共64卦,對應64個人生決策心法,道明了婚戀、家庭、教育、職場的基本發展規律。

它可以教會我們,要如何按規律辦事,做出正確選擇,如何把自己的日子過得風生水起,紅紅火火。

無論為商,為政,為學,還是為人父母,面對不同的問題和危機,你都能在裡面找到解法:

我們普通人學《易經》,最根本的是,改變自己的固定思維,讓腦袋開竅,洞察萬事萬物的規律,順應規律做事,逐漸修正自己言行,把工作和事業做得更好,生活過得更好。

但是《易經》全篇都是古文,艱深晦澀,感覺像是在看天書一樣。

讀原文的周易實在是過於深奧晦澀難懂,所以我讀的是這種帶有注釋、解釋以及白話文講解的《圖解易經》,裡面全都是大白話。

書中並不是乾巴巴的註解、說教,而是會聯繫生活,還用以圖解文的方式,全面系統地為我們講授學習《易經》所需要的基礎知識。

從五行、天幹、地支、太極和八卦的講解,再到《易經》中的象、數、理的介紹,再深刻的道理,也讓你一目了然。

在尊重原著內容的基礎上,還原最真實的《易經》,並且通過結合實際的例子來告訴你如何去分析問題,《周易》64卦不再是冰冷冷的符號,而是變成讓我們聽得懂、學得會、用得上的大智慧

不必花費力氣啃文言文,也不用具備易學專業知識,僅僅閱讀它就能輕鬆入門讀懂《周易》,掌握精髓。

一本僅需要48塊錢看個電影就差不多了,但是卻能讓你近距離接觸古代先賢的思想文化,了解中國傳統文化,何樂而不為呢?一本易經,能讓你終生受益!

點擊下方商品卡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貴州驚現上古文字,譽為「天書」,證實是失傳已久的《易經》水書
    中國驚現國外神話中的上古「天書」,經專業認證,竟是失傳古籍《易經》是我國的遠古文明的產物,是一部闡述天地時間的變化萬千的古老經典,是中國關於辯證法的哲學書。其實《易經》是一系列的書的合集,包括《連山》、《歸藏》和《周易》這三部圖書。
  • 中國發現上古「天書」,被專家證實:是失傳3000多年的《連山易》
    許多人可能不知道,易經總共包括《連山》《歸藏》《周易》三部易書。可惜的是前兩本書都已經失傳,目前現存於世的只有《周易》。但是最近有一則消息震驚考古界,我國文物工作者發現了一種古老的上古文字,被證實為夏代的《連山易》。不知道各位有沒有聽說過水書,水書的流傳方式是「水書先生」通過口傳、手抄的形式流傳至今的。
  • 貴州老漢:我有上古奇書,專家:失傳了3600年,是《連山易》!
    然而,除了《周易》之外,在上古三代還有著另外兩部易經,分別是《連山》與《歸藏》。可惜的是,夏朝的連山與商代的歸藏都在其朝代滅亡時消失,後世雖多次出現,但真假難辨,而且大多數偽書。今天就來說一說這失傳了3600年的《連山》。
  • 貴州老人上交天書,經專家證實,卻是失傳了2000多年的《連山易》
    《禮記》中記載,《易經》其實有三部分,分別是《連山》《歸藏》和《周易》,有學者認為,夏朝用的是《連山易》,商朝用的是《歸藏易》,周朝用的是《周易》。但可惜的是,學術界普遍認為《連山》和《歸藏》都已失傳,只剩下《周易》在焚書坑儒中倖存下來。
  • 荔波縣老者獻五本古書,經專家鑑定,竟是失傳幾千年的《連山易》
    華夏具有著悠久的文明歷史,祖先給我們留下了很多寶貴的物質財富,以及精神文化遺產,不過遺憾的是,不少經典古書也因歲月的流逝而失傳。在貴州省南部地區的一個偏僻村落,一本上古奇書在此重見天日,而它的出現,居然還與一次激烈的爭論有關。這究竟是怎麼回事?所謂的奇書又會是哪一本文化典籍?
  • 上古「連山易」失傳千年,終於重見天日
    古有「三易」:《連山》、《歸藏》、《周易》;《連山》為「三易」之首。清代輯佚家馬國瀚在他的《連山附諸家論說》的「序言」說:「後漢時此書尚存,因傳者甚少,故《漢藝文志》、《隋經藉志》皆不著錄……《唐藝文志》有《連山》十卷……則為劉炫偽造之……然皇甫謐《帝王世紀》、酈道元《水經注》引之……決為古之佚文」。皇甫謐是晉代人,酈道元是北魏人,於是學界據此推測《連山》易大概在兩晉、南北朝時已經失傳。
  • 貴州老漢:我有「算命」奇書,專家:失傳了3600年,是《連山易》
    然而,除了《周易》之外,在上古三代還有著另外兩部易經,分別是《連山》與《歸藏》。可惜的是,夏朝的連山與商代的歸藏都在其朝代滅亡時消失,後世雖多次出現,但真假難辨,而且大多數偽書。今天就來說一說這失傳了3600年的《連山》。
  • 考古挖出失傳古籍,實為商代《歸藏易》,專家:要改寫歷史
    說到易經,很多人想到的是《周易》,事實上《周易》只是易經的一部分而非全部,因為除了這本流行於歷朝歷代的《周易》之外,我國上古三代還有其餘兩本《易》,也就是《連山》以及《歸藏》。根據史書《周禮注》記載:「名曰連山,似山出內氣也」,但這一本夏代《連山易》在漢初時期遺失,而商代的《歸藏易》一在魏晉以後失傳。也就是說在魏晉之後,世間再無《連山》《歸藏》,三易有二易成為了歷史遺憾;而現代考古則彌補了這些歷史遺憾。
  • 《連山易》失傳兩千年,一老人說我家有,專家拿到後:這寫的什麼
    現在大家所知道的古籍其實不多,因為人們要是來閱讀的話,很多古籍的譯本都是讀不懂得,而大家熟知的古籍肯定就有易經,但是易經一共有三部,除了大家知道的《周易》之外,還有《連山易》和《歸藏易》這兩部書籍。那麼它們分別說的是什麼呢?而且這兩本書在之前是沒人見過的,甚至還會有人覺得這個消息是假的,因為在歷史上是沒有任何記載的。
  • 失傳千年的《易經》,在貴州老人家發現!專家:這字怎麼看不懂?
    傳說《易經》共包括3部,除了我們熟知的《周易》之外,還有兩部分別是夏代的《連山易》和商代的《歸藏易》,這兩本書什麼樣?誰都沒見過,有人認為這只是個傳說,歷史上根本就沒有這兩本書。目前的學術界大部分人認為,這兩本書早在3000年前的時期就已經失傳。
  • 失傳2000多年的《易經》,在一戶老農家找到,學者:這是「水書」
    可是在2005年,一位老農卻為這些專家學者帶來了失傳長達2000多千年之久的《連山易》。這件事無疑是讓人感到不可思議,在此之前,許多人已經懷疑,另兩本易書是不是子虛烏有的存在?亦或者是其早已經被融入了《周易》之中?
  • 《連山易》通考
    這些書在現實裡自然是看不到的,但劉歆等人可以說是經過秦火而失傳了,可秦火不焚卜筮之書,《周易》完整地保存下來便是明證,那麼要說《連山》、《歸藏》是經過秦火失傳了,是不能取信於人的。最好的辦法就是偽造出這兩部易書來。這對劉歆等人來說是最方便不過了,他掌管著中秘的圖書,而這些書中就有好多從先秦流傳下來的無名古易書,從中選取兩種作底本,再參以其它的易書,要作成兩部新易書是不難的。
  • 易經:神秘的《連山》、《歸藏》,實則並未失傳,而是融入儒、道
    《易經》作為我國傳統文化中非常古老的經典之作,至今仍然值得我們學習,因為其中有無窮的智慧和文化財富。學易,首先得了解《易》的歷史,而其中最為神秘的要數《連山》和《歸藏》,單這兩個名字就會讓人浮想聯翩,那種神奇的感覺油然而生。 今天的這篇文章,我們就來說說神秘的《連山》和《歸藏》。
  • 曾經「失傳」3000年,被人誤當成迷信,如今「專家」證實是科學
    《易經》假如您想談一談我國五千年歷史中的中國傳統文化淵源。《易經》問世於新石器時代,是一百多個思想流派的開端,是我國進入文明社會的關鍵標誌。《易經》的出現對中國哲學,歷史,文學,宗教,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形成和發展產生了巨大影響。
  • 上古史書被從古墓中挖出,證實了《史記》錯誤,歷史或許徹底改寫
    文/小霏談歷史上古史書被從古墓中挖出,證實了《史記》錯誤,歷史或許徹底改寫!歷史上有許多古籍,有些是偉大的思想和哲學著作,有些是機械技術書籍,有些是記錄歷史的史書。然而,由於種種原因,許多書在歷史上都失傳了,有些出於政治需要,被「焚書」了,有些由於戰爭和朝代的變化而失傳了。幸運的是,許多古籍被保存在古墓之中,考古學家發掘時,出土了這些失傳已久的古籍。事實上,不僅將現代考古學家挖掘出了古老的書籍,但也有一些古老的竹簡記載的古代歷史書也隨之發掘了一些「摸金校尉」。
  • 三本易經,只剩周易,失傳的2本「天書」重現天日,卻被終止研究
    由此可見,古代的時候原本有"三易",夏朝的《連山易》、商朝的《歸藏易》、周朝的《文王易》,也叫《周易》。但是,《連山易》在漢初時期遺失,而《歸藏易》也在魏晉以後失傳。今天我們所說的《易經》其實就是當時的《周易》。
  • 貴州81歲老人:拿出失傳3000年的易經,專家:這字怎麼看不懂?
    所以中國人一直以來都會四處苦苦找尋它的下落,就在二零零五年,貴州市的歷史博物館來了一位81歲白髮斑斑點點的老人,他說道自己家裡有一套《連山易》。專家們在了解基本的情況以後隨著老人趕到家裡。由於我國的歷史文化趕到,自然在各個朝代中,文字及文化都存在著極大的差異。
  • 《連山易》、《歸藏易》、《周易》,它們都是以哪一卦為起始的
    提起《易經》,我們大都認為是指《周易》,其實這樣的說法並不準確,事實上,《易經》共有三部,即《連山易》、《歸藏易》、《周易》,只不過由於《連山易》和《歸藏易》早已失傳,所以我們現在也就乾脆認為《易經》就是《周易》了。
  • 《連山易》、《歸藏易》是真的失傳了嗎?
    連山者察天,歸藏者察地,文王察其和而演周易。自東周以降,人道興,天道隱。故周易為仲尼所重,以為萬物綱紀。」《連山易》和《歸藏易》,加上《周易》,總稱為「三易」。《連山易》是神農時代的《易》,所畫八卦的位置,和《周易》的八卦位置不一樣。黃帝時代的《易》為《歸藏易》。
  • 連山易、歸藏易、周易這三者關係?《神農本草經》與連山易的關係
    但無人知曉:《連山易》最初並非只是佔卜之術。《連山易》與《神農本草經》的誕生有關,「佔卜術」只不過是其衍生品而已。雖然「佔卜術」依據的也是「連山易」天地人生命周期同時性原理,但「佔卜術」產生的較晚,到商時才最為興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