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陸遊,你會想起什麼,他和唐琬的一段悽美的愛情?還是和蘇東坡一樣愛喝酒下廚的美食家?
其實啊,陸遊還是一位高產詩人,一生寫詩三萬首,存世的詩有九千三百多首,超過白居易、蘇軾、黃庭堅三家總和,現在收錄最全的《全宋詩》,規模是24萬多首,兩宋11萬詩人,他一人就獨佔了4%左右,而這九千多首,還是他晚年一再刪剔的結果。
能產出幾萬首詩肚子裡的墨水肯定不淺,肯定也得讀過一定量的書籍,這其中就有一本《易經》,陸遊真的是閒來無事就讀啊,讀完就再來一首詩,這本周易讓他留下6首詩詞,如下:
元日讀易
[宋] 陸遊
伏義三十餘萬歲,傳者太山一毫芒。春秋雖自魯麟絕,禮樂蓋先秦火亡。孟軻才能道封建,孔子已不言鴻荒。於虖易學幸未泯,安得名山處處藏!
子聿以剛日讀易柔日讀春秋常至夜分每聽之輒
[宋] 陸遊
朱顏已去鬢絲稠,知復人間幾歲留?
正可床頭著周易,安能車上說春秋。齏鹽日昳從兒好,弦誦更闌解我憂。時發一言常中理,絕勝問事不能休。
讀易
[宋] 陸遊
大易中含造化機,王何元未造精微。乾坤要自吾身看,臥聽雞鳴起索衣。
讀易
[宋] 陸遊
揖遜幹戈兩不知,巢居穴處各熙熙。無端鑿破乾坤秘,禍始羲皇一畫時。
讀易
[宋] 陸遊
羸軀抱疾時時劇,白髮乘衰日日增。淨掃東窗讀周易,笑人投老欲依僧。
讀易
[宋] 陸遊
老喜杜門常謝客,病惟讀易不迎醫。冬來更愧乖慵甚,醉過收蕎下麥時。
細讀下來會發現,陸遊讀《易經》大多數都是在他身體不適或心情抑鬱, 對世事有所困惑時才去讀的,陸遊所處的時代,正是我國歷史上民族矛盾異常尖銳的時代。
陸遊一生經歷了北宋的末年和南宋的前半期。由於幼年在敵人入侵下倉皇逃難,以及家庭和親友的愛國言論的啟發教育,
陸遊對當時的嚴重民族災難有著極其深刻的感受,陸遊在困惑痛苦時常讀《周易》,讓他對這世界上的萬事萬物、戰亂紛爭都能看得清,能夠走出困惑。
那麼這本令大詩人陸遊一言不合就讀的《易經》,到底是一本什麼神仙書籍?
《周易》在我國被尊為「六經之首,大道之源」,是受老子孔子等古聖先賢和歷代偉人、哲人推崇並為近現代國內外的思想家、科學家、文學藝術家和經濟學家、企業家等重視的蘊藏了萬事萬物發展變化規律的智慧之術。
孔子說:「始作《易》者,其有憂患乎?」《周易》時代的先民,面臨著極其惡劣的生存環境,他們要有足夠的智慧生存和發展。
所以,生活在戰亂時代的陸遊能夠從《周易》中找到解除的智慧。其實,生活在現代的我們,憂患也並不少,科技的發達、經濟的發展雖然 增強了人對自然的控制,但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本問題卻依然如故。
諸如人與自然的關係,人與人的關係以及成功、幸福、愛情、生死……這些問題不但沒有解決,反而更顯咄咄逼人。
《易經》講透了萬事萬物的現象,也講透了萬事萬物的道理,一切都在變,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發生的;但是變是有規律的,一切發生的事都是可以預測、可以把握的。所以孔子說:五十歲以後讀《易》,就可以少犯錯誤。
其實,昭君認為,三十歲,就是一個檻,三十歲之前的人生靠努力,三十歲之後的人生靠運氣,這種運氣從何而來,就要靠智慧,
三十歲以後人們要做的人生規劃、事業戰略,都是要根據過去、現在的情況,抓住事物發展的根本規律來做出選擇,讓自己站在贏面大的一面,就是好運氣。《周易》就是一本總結規律預見智慧的最好的書。
身邊慢慢有許多想了解易經的人,他們去地攤或者書店淘了一本回來,翻開讀了幾頁,天吶,這是神書啊,這個卦那個卦的我哪能看懂啊,就將其束之高閣了,昭君之前也是,真的讀不懂,全是專業術語。直到在一位茶館老闆的推薦下遇到了這本《圖解易經》,
全注全譯全解,再也不用擔心自己讀不懂了,而且它不是單純的乾癟文字說教,他以圖解文的方式並配以事例來告訴大家到底講的是什麼,應該如何用這其中的智慧分析解決問題,每一個知識點都是能實際應用到生活、職場上的。
最重要的是大家看不懂的卦,也能根據圖文解釋搞清楚,讀易經再也不用一臉懵啦,可以真正的學習領悟,將其變成我們能用得上的大智慧。
古今中外欲成大事者都讀易經,李嘉誠將《易經》中的「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作為他的座右銘,馬雲也說他有如今的成就都得益於他自己讀易經比別人早,
而且高考、公務員命題也已經將《易經》的知識加進去了,現在不學《易經》又被落下去了,早學習早受益,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自己有本事才是真本事,趕緊讀讀吧,
一本正版硬殼裝只需39元,能有你一包煙錢貴?但能讓你受益終生,為了自己的幸福未來,點擊下方連結購買一套讀讀吧,說不定一下子就頓悟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