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熱愛大自然

2020-09-10 毛歌空間

毛髒歌 原創

我相信,只要有可能,每一個家長都會願意讓自己的孩子多和自然在一起,在茂密的森林,在峽谷,在溪流的淺草叢中,在裸露巖石的山巔,或者在傍晚夕陽劃痕一樣殘留的羊腸小道。

這個可能性,取決於天氣和自然自身的狀態。惡劣的天氣,狂風暴雨,電閃雷鳴,沒有幾個家長願意讓孩子置身在野外的。我小時候好幾次跟著父親在連綿起伏的山裡遭遇瓢潑大雨,在夜晚回家的路上被鄉村的閃電照亮歸家的小路,也就深知這種惡劣環境下人類心靈的膽小和脆弱,而父親大踏步走路的樣子,給了我終身的影響,以至於我可以在即將步入冬天的晚秋冷雨裡行走好幾個小時。人家常常問我冷嗎?我回答的卻是涼快兩個字。這種答非所問的方式讓問話的朋友狐疑頓生。

而最重要的可能性則完全取決於家長是否熱愛大自然。難道我們家長不熱愛大自然嗎?我不敢這樣去問周圍的朋友,我只是覺得,在我們熱情談論自然世界的美好,在聊起像梭羅那樣的偉大作家的時候,我們是不是依然將這份熱情兌現為真正的現實。熱愛自然並非只是時髦的口頭禪,熱愛自然意味著我們真正的生活方式以及和萬物所建立的真實關係。也就是說,熱愛自然,是一種我們今天所有人的生命態度。培養一個孩子終身有著熱愛自然的生命意識,這有利於他全部人生的健康成長。如果有一天,他心裡不舒服,一個人散漫地走進附近的公園,初秋的陽光溫暖舒服,好像有個親切的按摩師熟悉他的穴位一樣,樹上的巖雀剛剛從枯萎的松球那裡啄食回來,它們開始歌唱,聲音消失在明亮的空中,而梧桐樹的落葉,就安靜地躺在他的腳前,只要他抬腳,整個樹林裡就會有一種類似於薯片被咀嚼後的聲音。這個時候,他的心裡就會敞開,他開始接受自己,然後往回走。這樣的描述帶來的治癒效果,被醫生推薦,也在《情商》這本經典裡有著動人的記錄。

太多的家長,就像我一個奉賢的朋友說的一樣「父愛如山」,那個父親如同一座山一樣坐在家裡。孩子,尤其是小孩子,總是抱著一種強烈的無盡的好奇心,要去了解遠比他更加磅礴巨大的世界,總是喜歡往外走,這種探索外部世界的信念,恰好是我們人類文明的創造力根源。珍惜這種好奇心,變得越來越重要。肯-羅伯遜這樣的著名教育家,在任何一個場合的演講,都會強調孩子的好奇心。

儘管不同的家長有著不同的人生狀態,我想把工作的疲倦和事務的纏身先放在一邊,因為尋找各種藉口,成人更加富於心計。——,有一點是值得重視的,你在孩子最早的生長階段,比如十歲前,花了多少時間和孩子在大自然裡?我指的是每一周是不是有個固定的時間,和孩子一起走進大自然。比如三個小時的徒步,在公園識別各種植物,收集落在地上的落葉,撿松球,如果你家附近就是大海,那麼去海邊尋找海玻璃,而像我的老家,只有一條河流,卵石早被時間磨得光滑漂亮。我父親常常指著某一塊石頭,叫我過去翻開,說裡面一定有一隻螃蟹。這種準確的經驗讓我終身熱愛我的父親,而他在田地裡,用雜草堵住水溝的一端,然後用另外一把雜草順著水溝推動不多的水流到另外一邊,這樣,這條被堵住兩端的水溝,就讓我們有了捉住泥鰍的絕好機會。我後來上學,聽到有一首歌裡面有捉泥鰍三個字的時候,那種溫暖有趣的親切感,直接由生活自身的畫面呈現出來。

顯然,我們的家長缺乏一種真正的準備,不夠有長遠的眼光,以及喪失了真正熱愛自然的體驗之美。我常常聽到大人催促孩子從戶外回家的聲音,或者讓孩子把手裡的石頭扔掉,因為「髒」。天啊,經過大自然打磨的石頭是最乾淨的,當我們說出來孩子手裡的石頭是「髒」的時候,我們不僅僅在玷汙自然的作品,也在破壞我們使用語言的能力,更為嚴重的是,你在褻瀆一個孩子剛剛建立起來的屬於她自己的世界。

你有問過你的孩子,撿回來這塊石頭,她準備做什麼嗎?畫上彩色的線條,表示彩虹曾經來過,或者一隻螞蟻,然後告訴爺爺,這是她的化石。而那根被一個小女孩帶回來的小樹枝,她會精心創造一個故事:有一天,一隻叫做珍妮的麻雀站在這根樹枝上,它想把它帶回家,但是它不夠力氣,它去找它的爸爸去了。你知道你的孩子會怎樣做嗎?她會立即要求你帶她出去,把樹枝放回原來的地方。

這個小女孩是我的女兒,我答應她,我們離開家,沿著住家附近的一條小路,以最快的速度放回那根樹枝。然後,我們在那裡等了一會,並且確信那隻叫做珍妮的麻雀一定會回來。

(圖文原創,毛歌)

相關焦點

  • 汪慈光:只有自己身心和諧才能更好熱愛大自然
    2009年8月3日,國際熱愛大自然促進會會長汪慈先做客新華網,與網友談如何讓青年人更加熱愛大自然。 新華網 郭毅攝  2009年8月3日,國際熱愛大自然促進會會長汪慈先做客新華網,與網友談如何讓青年人更加熱愛大自然。
  • 教育視角:熱愛生命
    這是來之不易的一次開學,是國家高度重視,是各級教育行政部門精心指導,是全校教職員工辛勤工作,才有的結果。它展示著努力,體現著呵護,充滿著愛意。所以,在這個開學典禮上,我以一個「愛」字致辭。 所以我們要去熱愛,要熱愛生命。 老師們,作為教師,師愛是師魂。熱愛學生就是熱愛教育事業,這種愛是神聖的,發自於內心深處,熱烈滾燙。學生是在被愛的感情中,「親其師」,而「信其道」。正是在這一愛的過程中,教師實現教育的功能,教書育人。因此,師愛就是師魂,愛是教師的智慧,是教師的魅力,愛讓教師美麗。 同學們,作為學生,愛是成長。
  • 如何幫助孩子認識大自然,熱愛大自然,在大自然中啟發孩子
    如何幫助孩子認識大自然,熱愛大自然,在大自然中啟發孩子秋天在自然界看到什麼?初秋時細白樺樹枝上首先長了「金錢」,剛剛在八月份就出現了黃葉,接著榆樹及其他樹冠也開始變黃。秋天的落葉給人留下難忘的景象。孩子們把樹葉連結成腰帶或小帽,把樹葉烘乾後擺成美麗的圖案。
  • 家長培養孩子熱愛大自然有多重要!_親貝網-懷孕,分娩,坐月子,育兒...
    大自然對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孩子的天性更適於在自然的環境中生長、發育。  據一些研究者的調查,一個在大自然的懷抱中成長起來的孩子會比很少接觸自然的孩子具有更豐富的個性,感覺更敏銳,也更具有創造力,孩子親近大自然時,大腦會變得更有活力,同時身體的所有感官都被激活。
  • 大自然的美感教育
    近年來,全世界都在談美學教育、推動美感教育,也看得出有不錯的成效。我從小對美的事物就有興趣,直到現在熱情不減,似乎是要將年輕時候荒廢的時間彌補過來。美感教育,是一種用自然鮮明生動的形象,喚起每個人純真對美的感受。這種感受是自然情感的流露,而美好的情感,不僅是對自己美的培美,也是對孩子進行教育的重要動力。
  • 襄陽實施素質教育 把「大自然」帶到課堂上
    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通訊員 李青、張少波、路珺)9月17日,襄陽市迎旭小學開展「走進自然,觸摸自然,熱愛自然」貼畫展,把教學延伸到課本之外,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通訊員供圖在該校六(1)班的語文課堂上,學生們用秋葉、小草、花瓣、樹枝等各種大自然材質,自由組合,自創主題,通過剪、貼、粘、畫等多種形式,製作成了一幅幅個性十足、童趣盎然的貼畫。據介紹,六年級第一單元課文全部是描寫大自然的內容,語文教師在教學中,結合教材主題「觸摸自然」,進行拓展外延。
  • ...大自然的邀請函」入選「中國出版協會兒童閱讀好書榜 生命教育...
    青島出版社出版的原創自然文學繪本「大自然的邀請函」成功入選。此次書單發布為疫情過後如何開展生命教育,如何用科學和知識的力量保護生命、發展生命提供了閱讀指導,同時也呼籲全社會尤其是教育領域,提高對生命教育普及的重視。美好的大自然一直是文學創作的主題。作家薛濤和畫家桃子為讀者奉獻的這套「大自然的邀請函」,是自然之書、青蔥之書,書寫著自然的事情、自然的精神、自然的氣韻和性格。
  • 奶爸帶女兒旅行代替上幼兒園,大自然的教育,讓孩子在體驗中成長
    一則"東莞父親帶4歲女兒旅行讀書"的視頻被無數網友點讚,原因是,這位爸爸突破傳統教育模式,通過親身經歷遊覽,帶孩子騎行旅遊的方式,讓孩子學習祖國大好河山的風光,讓孩子親身體驗大自然的教育魅力。
  • 動物學家鄭作新:熱愛自然、熱愛科學、熱愛生活
    1981年,國務院確定每年4月至5月初的一周為「愛鳥周」(具體時間由各地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在此期間開展愛鳥護鳥宣傳教育活動。「愛鳥周」的主要倡導者是已故動物學家、中國鳥類學奠基人鄭作新院士。他發起成立了中國鳥類學會,並呼籲建立中國第一個鳥類自然保護區,為保護鳥類、維護生態平衡做出巨大貢獻。
  • 在大自然裡孕育生命,在大自然中感受生命的意義
    而最好的辦法,就是投身到大自然之中。這也是最有效的,快速讓我們儘快解脫的方法,我採取的就是這個方法,而且效果還是相當的好。我自小就熱愛大自然,這也許是家庭傳給我的最好的品性之一了。大自然對我有著一種巨大的吸引力,總是讓我在她的懷抱中陶醉;大自然對我似乎又有一股強大的魔力在誘惑著我,讓我心裡的那一份深情,總是讓我對她充滿著無限的嚮往。
  • 把大自然搬到幼兒園課堂
    安青網訊 幼兒園的班級環境創設作為一種"隱性課程",在開發幼兒智力、促進幼兒個性發展等方面具有不可低估的教育作用。日前,為了進一步凸顯環境在幼兒園教育中的作用,讓環境更好地服務於幼兒的發展,潁東區口孜鎮華祠幼兒園從實際出發,挖掘原生態自然材料,創設園所特色區域。據該園園長武明俠介紹,該園以「原生態創意區域設置」為主線,積極開展區域自然化布置活動。
  • 線上教育主題班會掠影③丨「保護大自然 珍愛眾生命」
    這是大自然給人類的警示,我們要懷有敬畏之心,不論是對大自然還是其它生物,都要善待和珍愛,這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我們不該破壞它。之前世界上也爆發過病毒,我們應當銘記過去的、現在的種種教訓。「敬畏自然,珍愛生命」,待到疫情結束,我們要好好地親近大自然,認真地探尋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方法。
  • 「大自然的饋贈」秦嶺朱䴉生態科普探索與勞動教育實踐活動舉行...
    9月20日,團省委、省外辦、漢中市政府在洋縣聯合舉辦「大自然的饋贈」秦嶺朱䴉生態科普探索與勞動教育實踐活動。來自西安、洋縣南街小學的近60組志願者家庭參加,旨在引導青少年參與秦嶺生態保護和科普探索,在勞動實踐中培養崇儉戒奢、公益環保的良好習慣。
  • 鬆開手,把孩子交給大自然
    新冠疫情的爆發、澳洲大火、非洲蝗災、甚至離我們很近的西昌大火,讓我們深刻認識到,人與自然的關係一直以來都是自然教育的主題。自然教育,是在自然中實踐的、倡導人與自然和諧關係的教育。它能讓孩子在自然中感受生命的豐富與美好,讓智力、情感、意志在自然的環境中逐漸完善。
  • 讓孩子體會大自然,多親近大自然
    遵照薩米埃爾杜邦先生的遺言,長木公園作為向大眾提供展覽、教育及享樂的地方,是一個非營利,也不接受政府資助的觀賞性公園;並且公園常年開設很多課程,接受各國留學生,為大眾提供了園林研究及學習機會。專家點評:你有一顆痛惜地球、感恩大自然的心嗎?
  • 大班主題教案:美麗的大自然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幼兒園教案>正文大班主題教案:美麗的大自然   設計意圖:   當人類開始注意生態環境的時候,熱愛自然、探索自然是我們必須深植於心中的觀念
  • 討論如何培養幼兒對大自然的興趣
    一個人的興趣總是在一定的環境和教育下產生的。如愛因斯坦,在幼年時被視為呆笨的兒童,後來他能成為偉大的物理學家,原因之一,就是因為每天晚上他的叔父利用數學做遊戲給他看因而激發了他學習數學的興趣和開發丁他運用數學進行抽象思維的智力,使他成了「大器晚成」的典型代表。愛迪生在童年時,由於教師沒有發現他的特點,教育無方,他被認為是個「不可教的學生」。
  • 繪畫參考教程|繪本引導+環保教育——水粉畫擁抱美麗大自然!
    素描紙、水粉顏料、水彩筆、海綿印章、勾線筆課程構思原本在自然的農村裡成長的人們,現在來到了鋼筋水泥的冰冷城市,沒有了看星星月亮的時間,換來的是匆匆忙忙地工作;沒有了門前花果的芬芳,換來的是轟隆隆的車聲和尾氣;沒有了開滿雛菊的田野,換來的是林立的高樓大廈高鐵……今天老師為小朋友介紹一本有關大自然與城市的繪本故事
  • 幼兒美感教育,書畫人生,從大自然開始
    幼兒是一張白紙輸入色素不久就會調出五光十色美在大自然常常帶領童心去體驗晴朗明媚的天空綠水倒影青山微風吹拂麥浪畫山塗水繪風景大自然鍾靈毓秀小朋友興致勃勃一幅幅生機勃勃的作品出於神獸之手美感在大自然幼兒美感培養從大自然開始幼兒對大自然充滿好奇一滴露洙一片落葉
  • 兒童畫教程|繪本引導+環保教育--水粉畫擁抱美麗大自然
    工具材料 素描紙、水粉顏料、水彩筆、海綿印章、勾線筆課程構思原本在自然的農村裡成長的人們,現在來到了鋼筋水泥的冰冷城市,沒有了看星星月亮的時間,換來的是匆匆忙忙地工作;沒有了門前花果的芬芳,換來的是轟隆隆的車聲和尾氣;沒有了開滿雛菊的田野,換來的是林立的高樓大廈高鐵……今天老師為小朋友介紹一本有關大自然與城市的繪本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