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03 20: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有一種味道,叫一口難忘;有一種甜,叫甜如初戀。等了一年,就盼著這個季節的到來。隨著嚴寒模式的開啟,來自長江三峽自然生態保護區的「小丑橘」椪柑,已陸續開始採摘下樹,開啟「糖化」模式。
三峽椪柑產於素有「中國臍橙之鄉」之稱的湖北省秭歸縣,地處長江西陵峽畔,位於三峽工程壩上庫首,長江三峽河谷地區,有著兩千多年的柑橘種植歷史,這裡風景秀麗,氣候獨特。從先秦時起就是著名的柑橘之鄉。屈原《橘頌》有雲「後皇嘉樹,橘徠服兮。受命不遷,生南國兮。」大概就是在品嘗過家鄉的味道之後發出的感嘆。
秭歸山巒屏障阻礙了寒潮的入侵,立體氣候明顯,沒有周期性凍害,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平均氣溫18℃,最低氣溫-3℃,年日照時長1904小時,無霜期307天,年降水量1016毫米;獨特的氣候條件下生長的椪柑,風味濃鬱、爽口化渣、色澤豔麗,其蒂有八卦皺、面如金蟾皮,醜且漂亮。
三峽椪柑的果皮很軟,果瓣和果皮幾乎是分開的,所以吃起來特別方便,一掰即開,手上一點殘渣都不會有。輕輕地剝開一瓣兒椪柑,大顆大顆的果粒呈現在眼前,每一顆果粒跟綠豆差不多大, Q彈嫩滑,入口即化,根本停不下來!
只要你嘗一口,甜蜜豐盈的汁水爆漿而出,濃鬱的桔香味瞬間在嘴邊炸開。肉質脆脆嫩嫩,非常化渣,或者說根本感覺不到有渣!餘香繞鼻,甘之如飴。
椪柑是出了名的慢性子,從花開到果實成熟需要一整年時間,因此也保證了它能夠吸收更充足的陽光,積澱足夠多的營養,又在枝頭天然保鮮,較長的生長周期造就了它的獨特口感:脆、爽、甜。
椪柑越放越甜,記得小時候吃椪柑的時候,最愛吃著軟軟的,皮皺皺的那個,因為它一定是最甜的!喜歡吃純甜的,可以到貨後存放在涼爽通風處,稍微多放一些時間哦,口感更佳!
文末左下角點擊「閱讀原文」立即購買
秭歸縣沙鎮溪鎮三星店村歷來是柑橘主產地之一,現有橘農八十六戶,以中老年人種植為主,椪柑為村中居民主要收入來源。今年氣候適宜,果農們經過一年的辛勤勞作,迎來了椪柑前所未有的大豐收。
沙鎮溪的椪柑種植在長江邊,常年用江水澆灌,結出的果實,個個清甜多汁,口感上佳。椪柑豐收,按說果農們應該開心才對,但事實並非如此,相反面對的卻是堆積成山的滯銷椪柑。由於交通不便,缺少銷售渠道,導致大量的椪柑無人問津。
每一個備受呵護的果子,都是晨間從飽含露珠的枝頭摘下,經過一道道的篩選,然後套上厚厚的水果泡沫網,再用紙箱封裝好送到每一個懂他的人手上。每一顆果子,都承載著果農們太多的辛勤和期盼。
一片小小的柑橘園,是這個山區家庭一家子絕大部分的經濟收入。本是銷售高峰期,眼下卻遲遲不見客商來收購。他們堅持一扁一擔地挑肥,一鋤一耙地翻土,不打農藥,不噴除草劑、不打膨大劑,只為了能讓孩子、家人、客人吃到健康甘甜的椪柑,但如今卻不得不為銷路惆悵。
離新年只剩20來天了,可村子裡還有大量的椪柑急需銷售!為不讓貧困果農辛苦一年的心血付之東流,過上一個溫暖的寒冬,我們在此呼籲社會各界愛心人士,加入「消費扶貧」隊伍,您的每一次購買或轉發都將為這裡的人們帶去一份增收的希望。
原標題:《等了一年,終於等到來自長江三峽的「小丑橘」上市!》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