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臺手術「合併」操作,成都前置胎盤產婦順利生下寶寶

2021-01-17 四川在線

四川在線記者 石小宏

26歲的袁女士,孕期檢查時被診斷為中央性前置胎盤,這是一種死亡風險極高的產科併發症之一。如何幫助袁女士既安全生下寶寶,又能保住子宮、減少出血,近日,成都市第五人民醫院產科、血管外科、麻醉手術中心等科室多次討論,決定在「複合手術室」內同時進行「腹主動脈造影+腹主動脈臨時阻斷術+經腹子宮下段剖宮產術」兩臺手術。最終,袁女士順利生下5.4斤的兒子,出血控制在600毫升,這是該院複合手術室第一例產科類複合手術。

為確保母子平安 術前反覆討論方案

袁女士家住崇州。婚後不久就發現懷孕,這讓全家沉浸在喜慶氛圍中,她更是被家人視若珍寶。但是,就在她25周的時候,她卻出現陰道流血等症狀,在當地醫院保胎住院。之後,袁女士來到成都市第五人民醫院產檢,彩超多次提示中央性前置胎盤。產科主任醫師吳曉蘭介紹,這是一種孕後期出血率極高的孕期併發症之一,一旦出血產婦和孩子都有危險。

如何安全生下寶寶?吳曉蘭反覆查看袁女士的檢查報告,並請血管外科、麻醉手術中心會診,討論手術方案。

若是傳統的剖宮產術,一旦術中出現大出血,只能採用全子宮切除來挽救患者生命,這對於只有26歲的袁女士來說是非常殘忍的,這意味著她以後將不可能再懷孕。

若採取先在介入診療科行介入手術,植入球囊暫時阻斷血管預防出血,再進入手術室進行剖宮產手術,手術目的是達到了,但患者將會往返多個學科,身心也將經歷多次考驗,而且麻醉手術中心和介入診療科也將啟用兩組人員雙邊準備,造成人力資源使用重疊。

複合手術成最佳選擇 順利生下5.4斤寶寶

最終,醫生決定在醫院新投入使用的複合手術間進行複合手術,即在複合手術室一站式進行「腹主動脈造影+腹主動脈臨時阻斷術+經腹子宮下段剖宮產術」。這樣一來,能減少病人的搬動和轉運,減輕病人心理壓力,同時比普通手術方式縮減大約一個小時的手術時間,大大保證了患者的生命安全。複合手術還能有效預防和減少術中出血,從而降低切除子宮的風險,並且血管外科醫生也能在現場嚴密監測患者術中的病情變化,隨時能夠應對各種突發狀況,更大程度降低手術風險,保證患者安全。

1月15日,懷孕37周+1的袁女士被推進了手術室。在麻醉手術中心、介入診療科團隊的支持下,血管外科副主任醫師姚佐懿與產科主任醫師吳曉蘭為袁女士實施了手術,幫助她產下重達5.4斤的兒子,子宮得已保全,術中出血控制在了600毫升。吳曉蘭介紹,像這樣前置胎盤的剖宮產術,一般出血量可能在2000毫升以上,袁女士出血量小也得益於多科協作。術後,袁女士家人對醫生和醫院再三表示感謝。

麻醉手術中心護士長敖永瓊介紹,複合手術室是能夠同時開展介入和開放手術的新式手術室,能夠滿足多學科多專業的不同需要,患者可以減少不必要的搬運轉移,各學科也可以突破傳統的手術壁障,處理更多高風險、高難度的疾病。這樣高端複合手術室的投用,將全面推動醫院各學科的業務水平發展,也能大大提升手術的安全性和病人的滿意度

相關焦點

  • 株洲市二醫院:多學科合作,兇險性前置胎盤合併胎盤植入產婦順利分娩
    紅網時刻株洲10月15日訊(通訊員 唐奕欣)隨著孕期健康教育知識的普及,大家對前置胎盤已經不再陌生,都知道它是常見的妊娠晚期併發症,病情容易突然加重而危及母兒安全。可當前次妊娠是剖宮產的孕婦,發生兇險性前置胎盤合併了胎盤植入,會有多危險呢?
  • 固始一高齡產婦兇險性前置胎盤 緊急手術後成功誕下嬰兒
    在此之前,固始縣人民醫院婦產科聯合介入科、手術麻醉科、新生兒科、輸血科等多個科室,運用腹主動脈球囊阻斷後剖宮產術,為高齡合併兇險性前置胎盤植入產婦楊女士成功保住子宮,安全順利地完成了高風險剖宮產術。待產婦破水入院12月5日,孕34周的楊女士因早破水,入院治療。
  • 高齡產婦「兇險性前置胎盤」
    海口市婦幼保健院專家團隊經過3小時的通力合作,成功幫助產婦生下孩子,並且完整地保留了產婦的子宮,術後母女平安,現已順利出院。  記者 羅曉寧 文/圖  第12次懷孕 高齡產婦確診為「兇險性前置胎盤」  據悉,符女士今年41歲,來自儋州,曾有2次剖宮史和多次流產史。說起自己的懷孕經歷,符女士感慨地表示,自己經歷過10次「從有到無」的心理折磨。
  • 二胎產婦,發生兇險性前置胎盤合併胎盤植入,鮮血噴湧,命懸一線
    前段時間科室收入院一高齡產婦,40歲,四維彩超顯示完全性胎盤前置,考慮第一胎是剖腹產,估計二胎有可能胎盤植入。那日,和往常一樣,下班前再次巡視下病房。剛看了兩個孕媽,就聽到走廊一男性喊:「醫生、護士,快,我妻子出血了......」。
  • 多學科聯合救治,聊城一名兇險性前置胎盤產婦順利分娩
    近日,聊城市人民醫院多學科聯合,成功搶救一名二次剖宮產術後、兇險性前置胎盤、產後大出血的產婦,經過醫院產科、介入科、新生兒科等科室聯合救治,產婦順利分娩,目前產婦和新生兒均已康復出院。  魯網12月24日訊 近日,聊城市人民醫院多學科聯合,成功搶救一名二次剖宮產術後、兇險性前置胎盤、產後大出血的產婦,經過醫院產科、介入科、新生兒科等科室聯合救治,產婦順利分娩,目前產婦和新生兒均已康復出院。
  • 福興婦產醫院成功救治一例「中央性前置胎盤」產婦
    男寶寶體重 2800gApgar評分9分-10分-10分近日,泉州福興婦產醫院成功為一名「中央性前置胎盤」的危重產婦陳女士實施剖宮產手術,手術過程僅用時45分鐘,母子平安,今日已康復出院。開通手術綠色通道33歲的陳女士是二胎媽媽,懷孕中期在我院超聲檢查發現胎盤呈前置狀態,後在附二院做MRI後,結果提示:完全性前置胎盤(又稱中央性前置胎盤),胎盤位於子宮後壁,覆蓋宮頸口內。在福興婦產醫院門診產檢期間,多位省市級婦產專家會診,為她制定了科學的孕期保健方案。
  • 高齡產婦前置胎盤再剖宮生女
    中央型前置胎盤不除外胎盤植入,這個極為專業的醫學術語,在婦產科醫生眼裡,就是不及時手術,極可能造成產婦大出血危及母嬰生命的危險信號……  劉女士今年36歲,曾於2007年在某鄉醫院剖宮產分娩一名女嬰,後經歷兩次流產於去年再次懷孕。由於早期忽視產前檢查,直至妊娠24周,才在某醫院進行系統超聲檢查時被告知,胎盤前置狀態,考慮胎盤植入可能。
  • 鹽城東方女子醫院成功救治一例「中央性前置胎盤」產婦
    媽媽檔案: 陳女士33歲二胎媽媽特殊情況:中央性前置胎盤、瘢痕子宮、早產、輕度貧血寶寶檔案:男寶寶體重2800g近日,鹽城東方婦產醫院成功為一名「中央性前置胎盤」的危重產婦陳女士實施剖宮產手術
  • 無指徵剖宮產惡果——前置胎盤和胎盤植入
    曾經經歷過的徹夜搶救歷歷在目,為了不想再見到那些兇險的事情發生,我今天想聊聊「疤痕子宮」再懷孕時的常見併發症:前置胎盤和胎盤植入。「疤痕子宮」是引起前置胎盤的高危因素之一,其他因素如多次流產、內膜炎等也容易引起前置胎盤,然而剖宮產卻是發生前置胎盤的一個相對比較重要的高危因素,而且剖宮產做的次數越多,發生前置胎盤的風險就越大。
  • 濰坊市人民醫院一例兇險性前置胎盤合併胎盤植入產婦順利分娩
    隨著孕前及孕期科普教育的普及,提起前置胎盤,我們已經不再陌生,它是常見的妊娠晚期併發症,病情容易突然加重而危及母兒安全。前次妊娠是剖宮產的孕婦,合併了前置胎盤,會是個什麼情況呢?
  • 好險,前置胎盤高齡產婦搶救成功,母女平安!
    值夜醫師與助產士推著輪椅立馬下樓等待。5分鐘後,她們接到了這位產婦,並迅速了解情況:來自水西的李女士,是一位35歲的經產婦,曾經有足月剖宮產,多次外院產檢提示中央型前置胎盤。送到我院時大量出血,情況危急。相關檢查結果很快就出來了,血常規血紅蛋白87g/L,中度貧血,彩超提示前置胎盤伴出血。婦產科主任龍麗娟結合患者病史及相關檢查考慮兇險性前置胎盤,胎盤植入。
  • 濰坊市人民醫院專家助力兇險性前置胎盤並胎盤植入產婦順利分娩
    懷孕後要做彩超明確胚胎是不是著床在子宮切口上,也就是常說的「子宮瘢痕處妊娠」,一旦發生子宮瘢痕處妊娠,後期極有可能發生兇險性前置胎盤並胎盤植入,甚至是穿透性胎盤植入,它就像一枚「不定時炸彈」,在中晚孕期和分娩期隨時會威脅母嬰的生命安全。
  • 高齡媽媽遭遇兇險性前置胎盤植入,胎盤打洞及時止血保母女平安!
    子宮血管怒張張女士今年37歲,13年前,她通過剖宮產生下了第一個孩子,如今加入生二孩的大軍。雖然她有妊娠期糖尿病,但一直控制得不錯,安穩度過整個孕期。一看這個情況,首先就考慮是兇險性前置胎盤。前置胎盤是指妊娠28周後胎盤附著於子宮下段,甚至胎盤下緣達到或覆蓋宮頸內口,其位置低於胎先露部。而兇險性前置胎盤則是此前有剖宮產史,此次妊娠胎盤附著在原子宮切口部位,擋住了取胎兒的通道。
  • 入院123天,終於等到你---完全性前置胎盤孕媽順利產子
    高齡初產婦、試管珍貴兒、前置胎盤高危妊娠,入院123天的黃女士,終於可以和自己彌足珍貴的寶寶見面啦,這一定是他們一家人生命中的BIG DAY。  13日上午10點30分手術如期進行,濟南聖瑪麗亞婦產醫院張穎穎院長親自手術,如術前所料胎兒娩出後,發現胎盤位於子宮後下壁,胎盤下緣完全覆蓋宮頸內口,胎盤剝離面有活動性出血和多量滲血,術中由張穎穎院長組成的醫護團隊臨危不懼,只見她們有條不紊的進行宮腔內的「8」字縫合,迅速止血並應用強力宮縮劑,隨即出血減少,縫合子宮。
  • 20名醫護連續手術9小時,德州3名兇險性前置胎盤孕婦成功分娩
    11月1日,德州市婦幼保健院產科計劃進行兩臺兇險性前置胎盤手術,而期間又一位兇險性前置胎盤孕婦突然出血須立即手術,於是涉及產科、麻醉科、ICU、NICU、護理科、特檢科、醫務科、超聲科、血庫等多科室20名醫護人員的聯合「作戰」就此展開,醫護團隊連續手術9個多小時,為3名兇險性前置胎盤孕婦成功手術分娩
  • 市立醫院完成首例髂總動脈球囊阻斷術下兇險性前置胎盤剖宮產手術
    7月20日,在德州市立醫院副院長李鳳玲的協調和指導下,產科、血管外科、介入科、麻醉科、新生兒科等多學科通力協作,完成了首例髂總動脈球囊阻斷術下兇險性前置胎盤剖宮產手術。討論手術方案兇險性前置胎盤是指既往有剖宮產史,此次妊娠為前置胎盤,且胎盤附著於子宮瘢痕處,往往伴有胎盤植入。這類孕婦常在產時發生難以控制的大出血,瞬間出血量達數千毫升,術中手術視野難以暴露,操作困難,出血迅猛、量多,常規止血方法難以控制,是目前產科最棘手的問題。
  • 年輕孕媽患帆狀胎盤並前置血管 所幸發現及時順利誕下雙胞胎
    帆狀胎盤並前置血管,並不是很常見的妊娠期併發症,大部分孕媽可能鮮有所聞,可一旦發生,會嚴重影響寶寶生命安全。近日,來自石峰區的沈女士在患有帆狀胎盤並前置血管的情況下,順利迎來一對健康的雙胞胎寶寶。「多虧了市二醫院超聲科細緻入微地檢查和產科精湛的醫術,我這對可愛的寶寶才能順利降生。」沈女士回憶當時的情景,依舊覺得很緊張。
  • 高齡產婦遇完全性前置胎盤,7名教授聯手保母嬰平安
    7名教授及醫院MDT多學科聯合團隊為甘女士進行分娩手術。甘女士一家向業務院長朱玉英、婦產科主任唐永莉贈送錦旗。紅網時刻8月7日訊(通訊員 吳雯芳)一個多月前,高齡媽媽甘女士因為「完全性前置胎盤」,分娩面臨較大風險,在選擇長沙普瑞生殖與遺傳專科醫院後,經醫院名譽院長、湘雅專家伍招娣教授、院長俞群軍教授、業務院長朱玉英教授、婦產科負責人唐永莉、新生兒科主任鄧一冰、麻醉手術中心主任劉伯強、檢驗科主任石堅及醫院MDT多學科聯合團隊幫助下順利分娩,母子平安。
  • 我院產科成功搶救一名兇險性前置胎盤危重症產婦
    多學科聯動,確保母女平安——我院產科成功搶救一名兇險性前置胎盤危重症產婦「手術中,縫扎、壓迫、止血,但血一直在出,雖然速度不是特別快,但每次鬆開紗布就又有血液緩緩滲出……」旁觀手術的實習醫生禁不住感到一絲崩潰!但是,專家團隊扛住了壓力,穩穩地把握住生命的希望!
  • 高齡產婦遇兇險性前置胎盤 醫院搶救上演生死時速
    原標題:高齡產婦「兇險性前置胎盤」,一腳踏入「鬼門關」 :生死時速搶救,母子雙雙脫險楚天都市報9月1日訊(記者陳媛 通訊員薛源 張祖國)頭胎剖宮產,二胎遭遇了最兇險的前置胎盤、胎盤植入。就在入院待產前一天,突發大出血,36歲的武漢孕媽和腹中寶寶一腳踏入「鬼門關」。一通求助電話,醫生一路「保駕護航」,爭分奪秒與「死神賽跑」,化險為夷,母子二人最終脫離危險。8月31日,順利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