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者網 綜合】五險一金新規定來了,2月10日,絕大多數工薪階層還不知道的這一政策變動,上了熱搜榜,成為網絡議論的熱點。
事情緣起於上周的一條消息:2月4日,中國政府網公布《生育保險和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合併實施試點方案》(下稱《方案》),邯鄲等12個城市今年6月底前啟動,試點實施1年。實施後,試點城市的生育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將統一基金徵繳和管理,同時,將按照兩個險種的繳費比例之和確定新的繳費費率。
這一新政,究竟有什麼新意,對公眾有何種影響呢?
有望提高生育險參保覆蓋面
據新華社報導,2016年7月,人社部就公布《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提出將生育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合併實施,要求「完善生育保險政策,實行生育保險與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員登記、繳費、管理、經辦、信息系統統一」,「五險一金」或將變為「四險一金」。
《綱要》發布後,河北邯鄲、山西晉中、遼寧瀋陽、江蘇泰州、安徽合肥、山東威海、河南鄭州、湖南岳陽、廣東珠海、重慶、四川內江、雲南昆明等12個城市實施試點,自2017年1月1日起,將生育保險基金併入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徵繳和管理。
《華夏時報》記者發現,在統一醫療服務管理部分中表示,兩項保險合併實施後實行統一定點醫療服務管理,強化對生育醫療服務的監控,執行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藥品目錄以及基本醫療保險診療項目和醫療服務設施範圍,生育醫療費用原則上實行醫療保險經辦機構與定點醫療機構直接結算。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在接受《華夏時報》採訪時表示,「試點主要做兩個方面的試探,一是二險合併後的總體繳費率,也就是把生育保險併入基本醫療保險後的費率該如何核定;二是對合併後的基本醫療保險基金的收支平衡進行一個精算。」,
董登新稱,部分企業只給員工繳納養老、醫療和失業三個保險,不給員工繳納工傷和生育保險的現象很多,一旦合併則會捆綁繳納,這將有利於提高新的基本醫療保險的繳費面,甚至或會成為工傷和生育保險瞞報、漏報問題的一個很好的化解方式。
就此,作為較早就提出將生育險併入醫療保險的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保險學院副院長孫潔認為,生育保險之所以要併入醫療保險,主要是考慮到擴大制度的受益面問題,我國的城鎮就業人口有3.9億多人,而生育保險的參保人數不到2億人,參保率勉強維持在50%上下,且繳費基數不實。
此次試點是將生育險和基本醫療保險合併,董登新認為,下一步,有可能會將工傷保險併入基本醫療保險。不過其他學者有不同看法。
此外,新華社也報導了關於工傷保險的新規,到2020年,將建立健全用人單位負責、行政機關監管、行業自律、職工參與和社會監督的職業病防治工作格局。勞動者依法應參加工傷保險覆蓋率達到80%以上,逐步實現工傷保險與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醫療救助、社會慈善、商業保險等有效銜接,切實減輕職業病病人負擔。
據人社部發布的數據,截至2016年底,基本養老、基本醫療、失業、工傷、生育保險參保人數分別達到8.9億人、7.5億人、1.8億人、2.2億人、1.8億人。由此可以看出,工傷、生育等次要保險的參保率非常低,這些險種一旦與養老和醫療這樣的大險種捆綁合併,無疑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次要險種的覆蓋面。
對二孩政策之後的國家支付更有保障
險種一旦合併捆綁,則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新的基本醫療保險的繳費面,而這樣的結果無疑會進一步提升新的基本醫療保險基金的積累能力,對合併後的基金支付能力是個很好的保障。
《華夏時報》記者通過採訪獲悉,就在春節前夕,人社部曾進行過一個全國性的課題評估,其中,專門針對生育險和基本醫療保險合併後對基本醫保基金的衝擊進行了評估,結果是幾乎沒有影響。
「兩險合併對基本醫保基金沒有多大的壓力,首先,城鎮非職業婦女的生育醫療費用原本就是由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解決。其次,農民婦女的生育醫療費用也是有新農合及國家分娩補助等政策給予解決的,此次合併僅涉及城鎮職工這一部分,所以對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沒有多大的衝擊。」2月9日,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保險經濟學院教授、健康保險與衛生經濟學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於保榮接受記者採訪時稱。
觀察者網查詢,城鎮職工醫保與城鎮居民醫保主要針對的參保人群不同。其中,城鎮職工醫療保險的適用人群為城鎮所有用人單位的職工;城鎮居民醫療保險的適用人群為,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覆蓋範圍以外的城鎮居民,主要包括未成年居民,指中小學階段學生(含職業高中、中專、技校學生)、學齡前兒童及其他未滿18周歲的未成年居民;老年居民,指男滿60周歲、女滿55周歲以上的城鎮居民;以及其他非從業的城鎮成年居民。
據記者了解,生育保險的支出主要包括生育醫療費用和生育津貼兩項,隨著全面二胎的放開以及生育假的延長,二者的支出均會成倍的增加,都會使生育保險基金的支付壓力大增,不過,一旦與基本醫療保險合併捆綁,繳費人數也會隨之增加,基金的積累能力也會隨之增強。
「基金併到一個資金池,統一調劑使用,這樣有利於更大的發揮資金池的互給共助、統一調劑的作用。」董登新表示,從險種的使用頻率來講,生育險遠遠高於工傷險,尤其是全面放開二孩政策之後,生育險的支付成本大幅提升,賠付面比較廣,但單筆支付壓力不會太大。相反,工傷險的發生概率較低,但單筆賠付金額比較大。不過,總體來講,兩個險種總支付成本都是可控的,也都是可以進行精算的,總體支付金額的壓力也不會太大,由此來看,工傷保險併入基本醫療保險的可能性也是非常大的。
不過,於保榮認為,工傷保險不會併入基本醫療保險,作為一個單獨的險種,工傷保險的籌資和支出均是與基本醫保基金分開的。
「小險向大險合併是趨勢,對合併後的基金支付能力是個很好的保障,同時,合併後的總體繳費率應該會是下降的趨勢。」董登新表示,合併後的新基本醫療保險基金積累能力一旦增強,繳費率也會進行調整。比如,生育和工傷保險都併入基本醫療保險後,新的基本醫療保險得繳費率比原基本醫療保險的繳費率會有提高,但不會超過三險稅率相加的繳費率。
據記者了解,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費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其中,用人單位的繳費比例為在職職工工資總額的7.5%,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均由用人單位繳納,全國平均繳費率分別為0.75%和0.5%,也就是說,三險一旦合併,新的基本醫療保險的繳費率不會超過8.75%。
其他「五險一金」新規定
跨省就醫結算啟動:在哪兒住院,在哪兒報銷
(1)逐步解決跨省異地安置退休人員住院醫療費用直接結算,到2017年年底擴大到符合轉診規定人員的異地就醫住院醫療費用直接結算。
(2)逐步將異地長期居住人員和常駐異地工作人員納入異地就醫住院醫療費用直接結算覆蓋範圍。
養老保險新規:4種不同情況養老保險領取地
(1)養老保險關係在戶籍地的,當地領取;
(2)不在戶籍地的,在累計繳費滿10年的地區領取;
(3)不在戶籍地,且繳費不滿10年的,轉回上一繳滿年限地領取;
(4)不在戶籍地,且在多地累計繳費年限不滿10年的,歸集戶籍地按規定領取。
失業保險新規
目前,已有北京、上海、天津、河北、山東、山西、青海等7個省份宣布上調失業保險金標準。其中,北京每月每檔上調90元。
住房公積金新規:無論多高薪,公積金繳存比例也不能超過12%
住建部規定:
(1)從2016年5月1日起,凡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高於12%的,一律予以規範調整,不得超過12%;
(2)階段性適當降低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政策,從2016年5月1日起實施,暫按兩年執行;
(3)生產經營困難企業除可以降低繳存比例外,還可以申請暫緩繳存住房公積金。
「五險」要怎麼交才不白交
1、保險在戶籍地的退休後當地領取
比如,你戶籍在北京,工作也在北京,養老保險也一直在北京繳納,那等你退休的時候,在北京辦理養老金領取。
2、在累計繳費滿10年地區領取
比如,你戶籍在河北,工作在北京,養老保險一直在北京繳納,只要累計繳費年限滿10年,就可以在北京辦理養老金領取。
3、年限不夠,轉上一繳滿年限地領取
比如,你戶籍在河北,臨退休時工作在北京,可是在北京繳納的養老保險不足10年。那麼,如果你在上一個工作地天津滿10年,你就可以在天津辦理養老金領取。
4、多地年限均不夠,資金歸集戶籍地
比如,你戶籍在河北,在北京工作了8年,在天津又工作了7年,到退休的時候,每個地方累計繳納的養老保險都不足10年,那你只能回戶籍地河北辦理養老金領取了。
5、多地繳滿10年,在最後一個繳滿年限地領取
比如,你戶籍地在寧波,分別在深圳、北京先後繳費滿10年,最終領取地為北京。
6、交不夠年限,退休能不能把把錢取出來
到了退休年齡不符合按月領取養老金的,參保人可以申請一次性領回養老保險個人帳戶儲存額(包括本金和利息),社保部門終止其養老保險關係。
7、累計10年領取地的決定條件是什麼
必須先滿足養老金領取條件(達到退休年齡,且累計繳納養老保險滿15年),累計10年領取地區的決定條件,比如你剛開始在北京工作了3年,然後又去上海了,之後又回來了,只要累計在北京繳納滿10年,就可以在北京辦理養老金領取。
8、繳的一樣為什麼到手的卻不一樣
因為退休金的計算不僅和你個人的養老金帳戶餘額有關,還和領取所在地的社保平均工資有關。
比如,2015年北京的社會平均工資是7086元,天津是4944元,在同等條件下,你在北京領取養老金比在天津多得多!
9、沒繳夠15年就辭職了怎麼辦
累計繳費年限,不是指連續哦,只要累計繳費滿15年,到達退休年齡你就有資格領取養老金啦。
如果你離職或辭職開始自己創業,想要在退休後領取養老金就要記得以個人形式繼續繳納養老金哦。個人繳納可以諮詢社保局或撥打12333諮詢。
(綜合華夏時報、新華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