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又是一年開學季,不同年紀的學生邁著意氣風發的腳步走進校園,開始新階段的學習。無論是校訓、校歌還是校名的題詞,都是一所學校文化和歷史的積澱,它們既是教育者的理想和願望,又是受教育者的追求和目標,去讀懂和理解它們,就能找到開啟學校精神家園的金鑰匙。
9月的海南,陽光依然熾熱。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儋州院區辦公樓前,兩塊石碑上的8個大字經風歷雨仍熠熠生輝。
那是周恩來總理在1960年2月9日視察原華南熱帶作物研究所、華南熱帶作物學院(以下簡稱「兩院」)時留下的珍貴題字——「儋州立業、寶島生根」。
一個甲子過去,這8個大字始終激勵著中國熱作科研工作者,由原華南熱帶農業大學與原海南大學合併組建的新海南大學師生如今也牢記初心、不忘使命,並將其融入於新校校訓中加以傳承。
與海南大學一樣,海南各級各類學校均將校訓作為辦學理念、治校精神、校風學風和校園文化的重要體現,精心研究制定,懸於公見之地,代代薪火相傳。
珍貴題詞激勵 「兩院」人為國植膠
談起60年前快速摁下的幾道快門,海南大學教授鄭學勤仍興奮得朗聲大笑——相機的那頭,周總理招呼「兩院」工作者一同合影,「潮水般湧來的人群擠得鏡頭都裝不下了。」
鄭學勤說,周總理視察「兩院」有深遠的歷史意義。新中國成立初期,西方國家對我國天然橡膠進行封鎖,為此,中共中央果斷作出「一定要建立我國自己的橡膠生產基地」的戰略決策。當時剛從北京大學畢業的鄭學勤,就是肩負著為國家研究和發展天然橡膠這個神聖使命來到海南的。
周總理題詞。(資料圖片)
周總理視察離開後,時年2月11日,大家正歡天喜地過元宵節,一封來自海南區黨委的絕密信件為佳節更添喜氣——打開一看,除了周總理為華南熱帶作物學院題寫的校名,還有「儋州立業,寶島生根」8個遒勁有力的大字。
「這個題字,應該是來源於時任華南熱帶作物研究所所長、華南農學院海南分院院長何康家門口的春聯。」鄭學勤回憶,周總理視察時曾到何康家,對門口寫著「儋州落戶,寶島生根」的春聯作了評價:「何康同志,這副對聯你只寫『落戶』,光『落戶』是不夠的啊,還要『立業』啊!」
周總理的題字很快在海南家喻戶曉,也成了中國熱作科研工作者追求創新、不斷前進的動力。
鄭學勤回憶,當時儋州很是荒涼,他和同事們每次走進密林墾荒都要隨身攜帶砍刀,一方面便於披荊斬棘,一方面用於對抗毒蛇猛獸。因為物資緊缺,用一頂帳篷、一塊油布、一把雨傘、一袋乾糧,支撐起勘察橡膠宜林地和選良育種的艱苦歲月。
「每每感到疲累和壓力,我們都會想起周總理的題詞,以此激勵自己不要放棄、繼續攻關。」在鄭學勤及團隊的努力下,上世紀80年代初期,他們就選育出7個抗風、抗寒、高產優良橡膠品種,使得我國橡膠年產量成倍提高。
在周總理「儋州立業,寶島生根」的囑託下,一代又一代熱作科研工作者投身海南,在這片熱土上接續奮鬥。到2004年,我國已從一個「植膠禁區」躍升為世界第五大天然橡膠生產國。
取兩校之精華 凝練新校之校訓
時光不曾停滯,而精神歷久彌新。2007年,原華南熱帶農業大學與原海南大學合併組建新的海南大學。
海南大學校訓石。(海大供圖)
「既要並校,就要取兩校精神之精華,把『兩院』和老海大的優良傳統傳承下去。」海南大學教授周偉民記得,並校之初,學校就著手研究新海南大學校訓。最初確定的校訓出自民族英雄林則徐的一副自勉聯:「海納百川,有容乃大」。這則校訓都已經鐫刻上牆了,卻有不少教職工提出意見:「『有容乃大』似乎更適合個人自勉,沒有太多與高校育人相關的涵義。」
學校領導班子深知,校訓是大學精神的核心,涉校訓之事非同小可,於是立即將刻好的校訓撤下,面向全校廣泛徵集修改意見。經過幾輪篩選,最終確定的校訓得到了大家的認可——「海納百川,大道致遠」,既能彰顯海大人學術自由、廣納賢士、積極吸收人類文明成果的胸懷和氣魄,又能體現海大人對諸學科領域之真諦的探索和追求,同時也描繪出了新海南大學的發展藍圖。
「這則校訓還是兩句藏頭詩,打頭的兩個字分別是『海』和『大』,把學校校名也自然而巧妙地融入其中。」周偉民說,這兩句話朗朗上口,易於理解,又全部出於典籍,細細品味可知其文化內涵和韻味意境都極為豐富。值得一提的是,新校訓還充分傳承了周總理題詞「儋州立業,寶島生根」中的精神內涵,激勵著海大人矢志不移地紮根守土、追求真理。
海南大學黨委宣傳部負責人說,60多年的砥礪奮進中,海南大學傳承和鑄就了「丹心耀南疆」的愛國奉獻精神、「草廬創偉業」的艱苦奮鬥精神、「荒灘起家、敢闖敢試」的改革創新精神,取得了一個又一個成就,累計培養了近30萬名高級專業人才,造就了遍布各大行業的管理與技術骨幹。
該負責人說,隨著海南開啟新一輪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推進自由貿易港建設,學校又迎來了新的歷史機遇,「海大人將傳承『海納百川,大道致遠』的校訓精神,在新時代書寫新篇章。」
校訓蘊藏深遠 歷史和美好願景
通過走訪,海南日報記者發現,同海南大學一樣,海南各校校訓都有其背後的故事,也都寄託著對學校發展和師生成長的美好願景。
海南中學校訓是1993年由時任校長鄒福如提出的,當時全校師生都參與了校訓制定的大討論。經過反覆認真的研究後,鄒福如決定根據學校的辦學經驗和傳統,將「尚德、睿智、唯實、創新」確定為校訓。這則校訓一直沿用至今,還被寫進了學校校歌裡由學子傳唱。
海南華僑中學校訓「崇德、尚學、遠志、篤行」,則是2002年由時任海南華僑中學校長吳建東,在校園改建後將教學思想「團結、友愛、愛國」凝聚而成的。其中,「崇德」二字的寓意,可以追溯到抗日戰爭時期,學校學生在敵機轟炸中仍沒有丟下同窗,而是互幫互助共逃炮火,在生死存亡之際體現了崇高的道德品質。
算上前身蔚文書院,已有210年歷史的文昌中學,其校訓到了20世紀80年代才最終形成。經過近半個世紀的傳承、闡釋,「團結、守紀、嚴教、勤學」這8個字早已融入到全校師生的學習、生活中。這短短的8個字,簡練地回答了關於教育的幾個問題——團結是教育的前提與規律,守紀是教育的手段與方法,嚴教和勤學則分別是對教師和學子的要求,激勵著每一個文中人感受教育真諦,從中汲取力量。
秋風又起,迎新入校,各校校訓的吟誦將在座座校園琅琅響起。珍重歷史、立足當下、開啟未來,對校訓的理解和踐行必將在莘莘學子的一生中留下深刻印記。
海南師範大學校訓牆。(海師供圖)
海南部分高校校訓
海南大學:海納百川,大道致遠
海南熱帶海洋學院:明德 博學 勵志 篤行
海南師範大學:崇德 尚學 求是 創新
海南醫學院:厚德 嚴謹 博學 和諧
海口經濟學院:經世致用 海納百川
瓊臺師範學院:宣德育人 衍道敦行
三亞學院:自力更生 合力更新 有容乃大 不懈則優
海南部分中學校訓
海南中學:尚德 睿智 唯實 創新
海南華僑中學:崇德 尚學 遠志 篤行
海南省國興中學:平等 團結 愛國 嚴謹 勤奮 進取
海口市第一中學:厚德 博學 沈毅 致遠
文昌中學:團結 守紀 嚴教 勤學
原標題:海南名校校訓軼事 厚重校訓 鐫刻我心
(編者註:本文原載於2020年9月7日海南日報海南周刊)
海南日報新媒體、海南日報海南周刊聯合策劃
記者:陳蔚林
值班主任:戎海
值班總監:李國棟
責任編輯:周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