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讀丨海南各類學校校訓背後的故事,你了解多少?

2020-12-16 海南日報

編者按:

又是一年開學季,不同年紀的學生邁著意氣風發的腳步走進校園,開始新階段的學習。無論是校訓、校歌還是校名的題詞,都是一所學校文化和歷史的積澱,它們既是教育者的理想和願望,又是受教育者的追求和目標,去讀懂和理解它們,就能找到開啟學校精神家園的金鑰匙。

9月的海南,陽光依然熾熱。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儋州院區辦公樓前,兩塊石碑上的8個大字經風歷雨仍熠熠生輝。

那是周恩來總理在1960年2月9日視察原華南熱帶作物研究所、華南熱帶作物學院(以下簡稱「兩院」)時留下的珍貴題字——「儋州立業、寶島生根」。

一個甲子過去,這8個大字始終激勵著中國熱作科研工作者,由原華南熱帶農業大學與原海南大學合併組建的新海南大學師生如今也牢記初心、不忘使命,並將其融入於新校校訓中加以傳承。

與海南大學一樣,海南各級各類學校均將校訓作為辦學理念、治校精神、校風學風和校園文化的重要體現,精心研究制定,懸於公見之地,代代薪火相傳。

珍貴題詞激勵 「兩院」人為國植膠

談起60年前快速摁下的幾道快門,海南大學教授鄭學勤仍興奮得朗聲大笑——相機的那頭,周總理招呼「兩院」工作者一同合影,「潮水般湧來的人群擠得鏡頭都裝不下了。」

鄭學勤說,周總理視察「兩院」有深遠的歷史意義。新中國成立初期,西方國家對我國天然橡膠進行封鎖,為此,中共中央果斷作出「一定要建立我國自己的橡膠生產基地」的戰略決策。當時剛從北京大學畢業的鄭學勤,就是肩負著為國家研究和發展天然橡膠這個神聖使命來到海南的。

周總理題詞。(資料圖片)

周總理視察離開後,時年2月11日,大家正歡天喜地過元宵節,一封來自海南區黨委的絕密信件為佳節更添喜氣——打開一看,除了周總理為華南熱帶作物學院題寫的校名,還有「儋州立業,寶島生根」8個遒勁有力的大字。

「這個題字,應該是來源於時任華南熱帶作物研究所所長、華南農學院海南分院院長何康家門口的春聯。」鄭學勤回憶,周總理視察時曾到何康家,對門口寫著「儋州落戶,寶島生根」的春聯作了評價:「何康同志,這副對聯你只寫『落戶』,光『落戶』是不夠的啊,還要『立業』啊!」

周總理的題字很快在海南家喻戶曉,也成了中國熱作科研工作者追求創新、不斷前進的動力。

鄭學勤回憶,當時儋州很是荒涼,他和同事們每次走進密林墾荒都要隨身攜帶砍刀,一方面便於披荊斬棘,一方面用於對抗毒蛇猛獸。因為物資緊缺,用一頂帳篷、一塊油布、一把雨傘、一袋乾糧,支撐起勘察橡膠宜林地和選良育種的艱苦歲月。

「每每感到疲累和壓力,我們都會想起周總理的題詞,以此激勵自己不要放棄、繼續攻關。」在鄭學勤及團隊的努力下,上世紀80年代初期,他們就選育出7個抗風、抗寒、高產優良橡膠品種,使得我國橡膠年產量成倍提高。

在周總理「儋州立業,寶島生根」的囑託下,一代又一代熱作科研工作者投身海南,在這片熱土上接續奮鬥。到2004年,我國已從一個「植膠禁區」躍升為世界第五大天然橡膠生產國。

取兩校之精華 凝練新校之校訓

時光不曾停滯,而精神歷久彌新。2007年,原華南熱帶農業大學與原海南大學合併組建新的海南大學。

海南大學校訓石。(海大供圖)

「既要並校,就要取兩校精神之精華,把『兩院』和老海大的優良傳統傳承下去。」海南大學教授周偉民記得,並校之初,學校就著手研究新海南大學校訓。最初確定的校訓出自民族英雄林則徐的一副自勉聯:「海納百川,有容乃大」。這則校訓都已經鐫刻上牆了,卻有不少教職工提出意見:「『有容乃大』似乎更適合個人自勉,沒有太多與高校育人相關的涵義。」

學校領導班子深知,校訓是大學精神的核心,涉校訓之事非同小可,於是立即將刻好的校訓撤下,面向全校廣泛徵集修改意見。經過幾輪篩選,最終確定的校訓得到了大家的認可——「海納百川,大道致遠」,既能彰顯海大人學術自由、廣納賢士、積極吸收人類文明成果的胸懷和氣魄,又能體現海大人對諸學科領域之真諦的探索和追求,同時也描繪出了新海南大學的發展藍圖。

「這則校訓還是兩句藏頭詩,打頭的兩個字分別是『海』和『大』,把學校校名也自然而巧妙地融入其中。」周偉民說,這兩句話朗朗上口,易於理解,又全部出於典籍,細細品味可知其文化內涵和韻味意境都極為豐富。值得一提的是,新校訓還充分傳承了周總理題詞「儋州立業,寶島生根」中的精神內涵,激勵著海大人矢志不移地紮根守土、追求真理。

海南大學黨委宣傳部負責人說,60多年的砥礪奮進中,海南大學傳承和鑄就了「丹心耀南疆」的愛國奉獻精神、「草廬創偉業」的艱苦奮鬥精神、「荒灘起家、敢闖敢試」的改革創新精神,取得了一個又一個成就,累計培養了近30萬名高級專業人才,造就了遍布各大行業的管理與技術骨幹。

該負責人說,隨著海南開啟新一輪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推進自由貿易港建設,學校又迎來了新的歷史機遇,「海大人將傳承『海納百川,大道致遠』的校訓精神,在新時代書寫新篇章。」

校訓蘊藏深遠 歷史和美好願景

通過走訪,海南日報記者發現,同海南大學一樣,海南各校校訓都有其背後的故事,也都寄託著對學校發展和師生成長的美好願景。

海南中學校訓是1993年由時任校長鄒福如提出的,當時全校師生都參與了校訓制定的大討論。經過反覆認真的研究後,鄒福如決定根據學校的辦學經驗和傳統,將「尚德、睿智、唯實、創新」確定為校訓。這則校訓一直沿用至今,還被寫進了學校校歌裡由學子傳唱。

海南華僑中學校訓「崇德、尚學、遠志、篤行」,則是2002年由時任海南華僑中學校長吳建東,在校園改建後將教學思想「團結、友愛、愛國」凝聚而成的。其中,「崇德」二字的寓意,可以追溯到抗日戰爭時期,學校學生在敵機轟炸中仍沒有丟下同窗,而是互幫互助共逃炮火,在生死存亡之際體現了崇高的道德品質。

算上前身蔚文書院,已有210年歷史的文昌中學,其校訓到了20世紀80年代才最終形成。經過近半個世紀的傳承、闡釋,「團結、守紀、嚴教、勤學」這8個字早已融入到全校師生的學習、生活中。這短短的8個字,簡練地回答了關於教育的幾個問題——團結是教育的前提與規律,守紀是教育的手段與方法,嚴教和勤學則分別是對教師和學子的要求,激勵著每一個文中人感受教育真諦,從中汲取力量。

秋風又起,迎新入校,各校校訓的吟誦將在座座校園琅琅響起。珍重歷史、立足當下、開啟未來,對校訓的理解和踐行必將在莘莘學子的一生中留下深刻印記。

海南師範大學校訓牆。(海師供圖)

海南部分高校校訓

海南大學:海納百川,大道致遠

海南熱帶海洋學院:明德 博學 勵志 篤行

海南師範大學:崇德 尚學 求是 創新

海南醫學院:厚德 嚴謹 博學 和諧

海口經濟學院:經世致用 海納百川

瓊臺師範學院:宣德育人 衍道敦行

三亞學院:自力更生 合力更新 有容乃大 不懈則優

海南部分中學校訓

海南中學:尚德 睿智 唯實 創新

海南華僑中學:崇德 尚學 遠志 篤行

海南省國興中學:平等 團結 愛國 嚴謹 勤奮 進取

海口市第一中學:厚德 博學 沈毅 致遠

文昌中學:團結 守紀 嚴教 勤學

原標題:海南名校校訓軼事 厚重校訓 鐫刻我心

(編者註:本文原載於2020年9月7日海南日報海南周刊)

海南日報新媒體、海南日報海南周刊聯合策劃

記者:陳蔚林

值班主任:戎海

值班總監:李國棟

責任編輯:周鈺

相關焦點

  • 慢讀丨這位海南人是中國現代試驗物理的奠基人之一
    從此,顏任光就在該教堂附設的小學工讀,他果真成績優異,先是被送往海南聖經學校讀書,後被保送廣州的嶺南中學,他的聰明和刻苦讓他提前3年畢業,接著升入嶺南大學。不久,顏任光考取公費留學美國。1915年9月,顏任光在美國康奈爾大學獲得碩士學位,接著考入芝加哥大學攻讀物理,在1918年夏天來臨的時候,他以一篇題為《氣體粘滯係數測定法》的論文獲得博士學位。
  • 慢讀丨又是一年開學季,你知道海南第一所官辦學校的故事嗎?
    而在中國古代,學校同樣有官辦和私辦之分,某某府、州、縣官辦的學校,如府一級的稱為「某某府學」,亦稱「某某府學宮」,州、縣一級的名稱與此相類,「學宮」又是教官的衙署所在,一般由官府撥款、當地官員捐俸或紳士募捐而修建。海南第一所官辦學校是「瓊州府學」,其前身是北宋慶曆四年(1044年)奉詔創建的「瓊州學」,舊址在今海口市瓊山區的瓊山中學校園內。
  • 海南名校校訓軼事 厚重校訓 鐫刻我心
    無論是校訓、校歌還是校名的題詞,都是一所學校文化和歷史的積澱,它們既是教育者的理想和願望,又是受教育者的追求和目標,去讀懂和理解它們,就能找到開啟學校精神家園的金鑰匙。  9月的海南,陽光依然熾熱。  與海南大學一樣,海南各級各類學校均將校訓作為辦學理念、治校精神、校風學風和校園文化的重要體現,精心研究制定,懸於公見之地,代代薪火相傳。
  • 大學校訓中的「關鍵詞」:揭秘名校背後的故事
    原標題:大學校訓中的「關鍵詞」:揭秘名校背後的故事 【文藝星青年按】校訓,是一所大學傳統與精神的集中體現,是薪火相傳的理念,也是激勵師生努力奮鬥的精神依託。清華大學的「自強不息」;上海交大的「飲水思源」;浙江大學的「求是創新」……不同的校訓體現著每所高校不同的辦學理念和治學特色。 校訓背後的故事和文學出處你知道嗎?
  • 慢讀丨又是一年開學季,你知道海南第一所官辦學校的故事嗎?
    在現代教育體系中,按照辦學主體的區分,通常將學校分為民辦和公辦,其中,公辦學校是由政府財政撥款,一般而言,其數量和辦學規模都遠遠超過民辦學校,也稱私立學校。陳耿 攝朝廷賜書 知州授課在中國歷史上,宋朝是一個重文輕武的朝代,即使是「孤懸海外」的海南,其文化教育事業也在這一時期迎來了契機,官辦學校逐步興起。
  • 校訓育人使校訓成為學校名片
    校訓育人使校訓成為學校名片 發表時間:2014-09-18   來源:揚州文明網校訓傳承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著社會發展進步的時代要求,是在學校培育和踐行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切入點。要廣泛開展校訓育人活動,用光榮的校史、傑出的校友和校訓背後的故事,用文化標識、文化活動等載體,讓學生銘記校訓、踐行校訓,使之成為伴隨一生的精神財富。(9月16日中國文明網)   一個地區的不同學校各有什麼特色,外地人不知道,但本地人很容易說出個子醜寅卯來。
  • 海南日報數字報-我們的校訓
    「八字校訓是集體智慧的結晶。」在海中,海南中學副校長吉萬松是少有的還能說全這八字校訓由來的了。「建校於1923年的海中,早年並沒有明確的校訓,這八字校訓是1993年由海南中學老校長鄒福如提出的,當時全校師生都參與了校訓制定的大討論。經過反覆多次的認真研究後,決定根據海南中學的辦學經驗和傳統,將『尚德、睿智、唯實、創新』確定為校訓,並一直沿用至今。」
  • ——清華大學校訓背後的故事
    「自強不息 厚德載物」——清華大學校訓背後的故事來源:光明日報 2014-6-20 胡顯章  2010年5月,時任北京清華大學校長的顧秉林對來自臺灣新竹清華大學的校長陳力俊說:「大學有三寶:校訓、校友和校園。
  • 慢讀丨大暑:海天雲蒸幽趣生
    以下文章來源於深夜愛報社 ,作者海南日報 深夜愛報社每一道美食都是有故事的。愛吃的人,一直關注我。話說「不要假裝努力,結果不會陪你演戲」,邊韶不當老師後,大展才華,在朝廷中充任要職。如此本事,看樣子閉目假寐思索經書,且夢魂與聖賢相接應該是確有其事了。北宋政治家司馬光也是相當勤勉。他在《六月十八日夜大暑》中寫道:「老柳蜩螗噪,荒庭熠燿流。人情正苦暑,物怎已驚秋。月下濯寒水,風前梳白頭。如何夜半客,束帶謁公侯。」(「蜩螗」,蟬;「熠燿」,螢火蟲。)
  • 清華校訓丨「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背後
    清華大學的前身清華學堂成立於1911年,次年更名清華學校,是在中國被迫打開國門西學東漸背景下,用美國退還的部分庚子賠款開辦的留美預備學校。當時許多有識之士在認識到應該向西方學習科學、民主的同時,不忘立足本土培養愛國建國治國之才。
  • 遇見好書:《大學之魂》中國大學校訓故事
    寥寥數字 道出了大學的靈魂 校訓 大學文化傳統的精神符號 講述中國大學校訓故事 領略大學文化精神傳承 遇見好書 推薦 《大學之魂-中國大學校訓故事
  • 中國113所大學校訓集合,哪些大學的校訓你最喜歡?
    大學四年結束,你對於自己學校的校訓有沒有全新的認識呢?我們總說校訓是一所學校的靈魂,承載著所有學子的精神!每一所學校的校訓都有著屬於自己的解釋,屬於自己的靈魂,以下整理了中國113所大學的校訓,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看看哪些學校的校訓你最喜歡!
  • 高校校訓背後的故事 你聽過幾個?
    這高考剛結束,考生馬上就要面對報志願的事兒了,這報志願選學校可不是一件簡單事兒,著實需要好好地對大學了解一番,這不,今天小編就來跟大伙兒818這大學校訓的那點事兒,看看這些校訓都是怎麼來的。  7、南京大學  「誠樸雄偉 勵學敦行」  南京大學的校訓歷經多個時期才最終確定,兩江師範時期,學堂監督李瑞清提出了「嚼得菜根,做得大事」的校訓,南高師時期繼承其辦學思想,明確校訓為「誠」,中央大學時期,校長羅家倫把「誠樸雄偉」四字作為中央大學的校訓。
  • 黎明職業大學上周確立新校訓 盤點校訓背後的故事
    閩南網8月26日訊 上周二,黎明職業大學通過了《關於確定校標、校訓等學校品牌識別系統的建議草案》,將新校訓確定為:正直勤樸,善學強技。  而早在8月初,在新浪微博@央視新聞發起的話題「校訓之光」中,博文中羅列了國內好幾所學校校訓,其中華僑大學的「會通中外,並育德才」的校訓也赫然在列,引起了眾多泉州網友驚呼觀望。
  • 盤點茂名各校校訓,你學校的校訓是什麼?
    給你三秒鐘想得起母校校訓麼?還記得你母校的校訓嗎?有多少人,從小學到大學,竟都想不起來或記不完整?從中小學到各大中專院校大妹收集了25個學校的校訓,帶大家回首校園時光,解讀其中的深刻涵義茂名市龍嶺學校校訓:崇真、揚善、尚美、領先茂名市第二小學校訓:立志成才,報效祖國
  • 慢讀丨海南歷史上的「隕石之謎」
    海南日報記者蘇曉傑攝隕石價格貴比黃金2013年的俄羅斯隕石墜落事件發生後,引發了收藏熱潮。市場上的價格可謂「一山還比一山高」,比黃金還貴。這東西真這麼值錢?其實,對隕石稍有了解的愛好者都知道隕石價格不一,並沒有固定價格,多數隕石並不是很昂貴,價格遠低於黃金,低的幾塊錢一克,高一些的百十元不等。
  • 校訓丨市二中學:勤樸勇誠
    校訓丨市二中學:勤 樸 勇 誠 2020-12-12 17: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慢讀丨它是海口經典名片,沒想到背後有那麼多故事!
    李幸璜 攝東南亞瓊僑是海南華僑經濟的關鍵因素。海南經濟社會的發展與之息息相關。沒有海南華僑在海外的奮鬥打拼與在南洋取得的經濟成功,海口騎樓街區、商業經濟的建設幾乎不可能。據有關資料,海口是國內四個沿海城市中依靠僑資發展起來的其中一個城市,僑資比例高達70%。幾乎每一扇門的後面,或多或少都隱含著南洋華僑支持故鄉建設的故事。
  • 慢讀丨海南的咖啡為啥這麼好喝?背後「玄機」大了……
    在諸多業內人士看來,海南咖啡可以算得上是咖啡中的「少數派」。一方面是因為,海南咖啡以羅布斯塔為主;就我國而言,我省是主產區。另一方面,海南咖啡規模較小,相較於雲南百萬餘畝咖啡種植總量,僅是零頭。然而,「少數派」也自有姿態,海南咖啡優勢獨特。生長於「四季春常在」的海南,咖啡樹一年可以多次結果,且風味佳、質量高。
  • 慢讀|海南尋井記
    海南古井有故事——代表:永興鎮儒本村四眼井、石山鎮博撫村邁寶仙井丁英俊和童時高結伴探訪海南古井,最初還只是看新鮮,慢慢地則開始思考對古井的保護,而現在他們已經開始詳細記錄古井的資料,進入到對古井的比較研究階段,還多次對古井進行回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