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茶年份越老越好,紅茶香氣越高越佳,是購茶指南還是誤區?

2020-12-20 騰訊網

井放轆轤閒浸酒,籠開鸚鵡報煎茶。

寧靜致遠,方得始終,我是林方致。

茶也,茗也。

蘇軾言:「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對很多茶友而言,則是一日不可無茶。

茶已經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可以是柴米油鹽醬醋茶,也可是琴棋書畫詩酒茶。

茶葉的分類方式多樣,可按季節、產地、形態、發酵程度等來區分。按季節分,分為春茶、秋茶等;按產地分,有閩茶、滇茶等;按形態分,則有磚茶、散茶等;按發酵程度能區分成六大茶類。

對於六大茶類的區分,我們已經有詳細的介紹,那六大茶類如何選購,茶友是否清楚?

「江湖」傳說的買茶秘籍:白茶年份越老越好,紅茶香氣越高越佳,綠茶,嫩度為王。是真理還是誤區?且聽我細細道來。

01

買白茶,年份越老,價值越高?

白茶經過存放,茶葉內質變化,茶湯變得柔和甜潤,湯感稠滑,而且茶葉的性質也發生了改變,茶性溫和,適合在冬天煮飲,暖心暖胃。

但買白茶只需要看年份麼?年份越高的茶就越值得買?

事實上並不是如此,老白茶的品質不僅僅只看年份,它是由茶葉的產區、制茶工藝、存放條件等多方面因素綜合決定的。年份高不能代表白茶的品質一定好,所以我們在購買茶葉時不能盲目追求茶葉的年份。

首先是茶葉產區,好的產區是好的茶葉原料的基礎。高山產區海拔高,氣溫較低,晝夜溫差大,茶葉積累的養分多,高山上還常年有雲霧環繞,茶葉不會受陽光直射,茶葉內咖啡鹼等物質含量少,茶葉的更加甜、柔、順。

而在平地產出的白茶就沒有這樣的質量,平地茶園沒有高山茶園的地理優勢與環境,茶葉內含有的苦味物質比較多,茶葉沒有白茶特有的清、透、甜,並且內質物含量也沒有高山茶豐富,就算存放的時間再久,仍然只是茶葉中的凡品。

在有優質原料的基礎上,我們還要考慮茶葉的製作過程是否有差錯。在制茶的過程中,攤晾不及時、烘乾不到位、或是時間把握不準,都會造成茶葉的內質受損,從而影響茶葉質量,存茶的意義不大。

此外,沒有得到合理存放的白茶,可能在存放的過程中受到灰塵、水汽、異味的幹擾,致使茶葉變質,這樣的茶葉,年份再高,也非好茶。

故而,我們在購買白茶時,不能盲目追求茶葉的年份,而是要充分考慮茶葉的出身、製作等因素,認真的篩選,才能挑選出合格好白茶。

02

買紅茶,香氣越高越佳?

聞起來越香的紅茶,品質越高?不,這是錯誤的想法,紅茶的香氣要看類型,如果是茶香過於濃鬱,有衝擊性,聞久了會發膩的香氣,並不是高品質的象徵。

工藝到位,品質出眾的紅茶香氣往往是純淨的、自然的。紅茶常見的香型有花香、果香、蜜香、松煙香等,其中花香包括山野花香、茉莉花香、梔子花香等,果香也有桂圓香、荔枝香等,香型多樣。

一款品質出眾的紅茶,茶香不是越重越好,而是要做到以下三點。

1

聞起來有層次感

不論是紅茶還是其他茶類,茶香都不能只有單一性,有層次感才能顯示出茶香的高級。

除了基礎的果香與花香,優質紅茶還會有其他的香氣做陪襯,聞茶香時,能感受到茶香的變化,層層疊疊的茶香,富有變化,讓茶香更迷人。

2

有落水香

好的紅茶,不僅幹茶的香氣芬芳,在認真衝泡過後,茶香還能與茶湯融合,馥鬱、純淨的茶香與清甜柔潤的茶湯,完美相融,落水香明顯。

如此茶湯,飲下一杯,唇齒留香,回味無窮,這才是高品質紅茶該有的茶香。

3

茶香高級,香而不膩

茶的茶香與香氣有異曲同工之妙,劣茶就像是劣質香水,香氣撲鼻,但是很刺激,讓人發膩。優質茶香像是高級香水,香氣馥鬱持久,但是茶香清雅,舒適好聞。

高山原料出產的優質紅茶茶香高級,香而不膩,走的是雅致內斂的氣質型路線,花香縷縷,果香悠悠,在茶香裡聞到的是自然的山野花香、清淡的竹林雅韻,茶香持久。

紅茶不是香高就品質好,還要觀察茶香是否自然,是否富有層次感,是否有高級感,會不會讓人發膩。

03

買綠茶,嫩度為王?

不可否認,在市面上的大部分綠茶,價格與茶葉的嫩度是成正比的,畢竟綠茶從發單芽,到初綻一芽一葉,再到綻開一芽兩葉的時間較快,採茶的時間有限,嫩度高的茶,採摘的數量有限,產量少,價值自然是高的。

物以稀為貴就是此理,但我們縱觀所有茶類的品質要求,都絕不是一個「嫩」字就能囊括的,重點也不在於茶葉的嫩與否,更多的是從茶葉的外形、茶香、滋味、耐泡度等多方面綜合評判。喝茶,喝的時候滋味也是香氣。

當一款綠茶的外形秀麗,茶香能有層次感,香型豐富,清香、嫩香等香氣多樣,茶湯的滋味清爽、清甜、清潤都能具備,那麼他就能稱作是好茶。「嫩」不是評價綠茶的唯一標準。

另外,在綠茶中的品種很多,並不是每一種綠茶都以「嫩」為佳,像是綠茶中的太平猴魁,便是與眾不同的存在,它的原料需要芽葉肥碩,老嫩適中,葉片的長度需要與芽頭持平,與傳統與綠茶相背而馳,但能說太平猴魁不是好茶麼?

綠茶,並不是越嫩越佳,盲目追求茶葉嫩度,很可能助長茶農在春茶季時,茶葉稍微成熟,就被提前採下的風氣,如此茶葉空有嫩芽外殼,卻沒有內在物質與風味,得不償失。

選茶時,需要練就火眼金睛。好茶並不是一方面突出,而是綜合因素都優秀才可,茶的香氣、滋味、內質,樣樣都能突出表現的茶,才能是好茶。

購茶時,不能迷信商家的「噱頭」,盲目追求大師、年份、嫩度,而是要從實際出發,觀茶、聞香、品嘗,多方面感受一款茶。如此,才能看破迷局!

相關焦點

  • 別再犯常識錯誤了,白茶一定越老越好?
    老白茶,俗稱陳白茶,是指在自然狀態下存放了一定年份的白茶。通常人們將陳放3年以上的白茶叫做老白茶,例如老銀針、老牡丹、老貢眉壽眉;實際上,要體現老白茶的"老",陳茶年份至少要達7年以上,陳白茶呈現出老相,其色、香、味、內質才具有年份感。
  • 金駿眉顏色越金越好,今天好好講一講,紅茶常見的四大誤區
    紅茶金駿眉,不是都說金毫越多越好嗎?」這還真不是。金駿眉顏色越金越好,是人們對其最大的誤解!下邊,取來一泡桐木關金駿眉,好好講一講,人們對它常見的四大誤區!《2》誤區一:金駿眉的顏色越金越好?紅茶金駿眉,雖然名字裡帶了「金」字,但並非要求像真金那般,越純越好,越金越好。按照2016年6月正式實施的金駿眉行業標準,紅茶金駿眉的外觀色澤要求是:「金、黃、黑相間,色潤。」
  • 白茶、普洱喝老茶?巖茶、紅茶喝隔年茶?誤會大了
    《3》喝白茶年份越高越好?這是對白茶的狹隘審美!許多人在喝白茶時,容易陷入到一個誤區。那就是,用年份的高低作為衡量茶葉品質的標準。你能拿出七年陳的老茶,我就得亮出年份更高的,達到十幾年陳的老白茶來壓場面。或者,在茶桌上交流彼此的喝茶感受。具體分享的並非是一款老茶的香氣、滋味,或是它的獨有特色。而是用年份作為大背景,一以概括它的全部。
  • 老白茶的顏色要越深越好?這三個先入為主的觀念,會落入白茶陷阱
    對於新手而言,在剛剛接觸白茶時,自然容易為老白茶的名聲打動。 然,對於白茶初入門群體而言,常會先入為主的老白茶產生固化印象。 「老白茶的顏色,就是要越黑越好,越深越好,畢竟有年份在裡面。」 但,這樣的想法,其實是被別有用心的人誤導了。
  • 家裡老人總是說越老的茶越香,茶葉放的越久就越好嗎?
    比如綠茶、黃茶、紅茶、輕或中發酵的烏龍茶沒有老茶的說法,綠茶的保質期一般只有一兩年,而且大家喝綠茶都是以新來主,沒人喜歡喝陳年綠茶,並且陳年綠茶的香氣與滋味皆不好,價格也很低。
  • 茶葉放得越久越好嗎?家裡老人總是說越老的茶越香,這是為什麼?
    茶葉是不是放得越久越好?茶葉是不是越老越香?對於這個問題,我來說說我的觀點。首先這是一個比較片面的說法,不夠準確,也不夠科學。並不是所有的茶葉都是放得,越久越好,放的越陳越香。一般黃茶最佳的品飲時間是在一年之內,過兩年以上的黃茶,是保存良好的話還是可以喝的,但是茶葉的香氣口感就已經喪失殆盡,沒有什麼太好的感覺了。紅茶傳統上來講也是以2~3年之內喝完最好,並不是越陳越香,但是這些年有一些人為了追求年代感,也有將紅茶長期存儲的行為。
  • 茶友須知|紅茶的湯色是越紅越好嗎?怎樣鑑別一款紅茶的好壞呢?
    那麼是不是湯色越紅,才算好的紅茶?首先來說,茶湯的顏色是由各種茶色素造成的。在紅茶的加工過程中,會形成多種色素物質,比如茶黃素和茶紅素等,使茶鮮葉由原來的綠色,變成了具有「紅湯紅葉」的紅茶。而茶紅素越多,紅茶的茶湯就越紅,但是不是也就越好呢?
  • 白茶甜不甜,這三點說了算,沒年份啥事!
    共鳴之處在於,白茶喝起來的確是甜的,不論是新茶還是老茶,都會給我們口腔一種甜潤之感。白茶的這些甜味是從哪裡來的?會不會像茶友所問的年份越老,甜味越重呢?這些問題,在這篇文章中一起來探索和尋找答案吧!《02》白茶喝起來為什麼會甜?
  • 一語道破,綠茶、紅茶、白茶、普洱茶、巖茶,什麼時候才適合喝?
    第一種,綠茶,鐵觀音,茉莉花茶,喝越早越好。第二種,巖茶,紅茶,褪火兩三年後喝。第三種,白茶,普洱,黑茶,久存無妨。到底這份大神喝茶秘籍是對,還是不對?尤其是主打高香風味的坦洋工夫、祁門紅茶等,隨著茶葉放置的時間越久,香氣分子反而會飄散,越放越不香。由此可見,所謂「紅茶要褪火2-3年」的言論,實在誤導人。紅茶裡面為數不多需要放一放更好喝的茶,是煙小種。
  • 綠茶、紅茶、白茶、普洱茶,還是巖茶!
    >6、黑茶在六大茶類中,入選「可以煮著喝」的有:1、白茶2、烏龍茶3、紅茶4、黑茶這些茶,具備煮茶屬性,經過煮茶後,擁有獨特的口感與香氣,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1、白茶——老白茶2、烏龍茶——陳年巖茶3、紅茶——新老均可,一般用於調飲4、黑茶——陳年黑茶根據以往的煮茶經驗來看,要想茶類煮著喝能夠擁有好口感,不刺激,可輕鬆接受,這對茶葉的年份有所要求。
  • 大紅袍是紅茶?細數中國六大茶類常見五大誤區
    誤會安吉白茶是白茶,大紅袍是紅茶,黑茶都是緊壓茶等等。實際上,可並如此喲!《2》誤區一,茉莉花茶算綠茶?潔白的茉莉,是福州的市花。加工方式簡樸,養分保留豐富,可以長期保存的白茶。近年以來,受到了越來越多的朋友喜愛。愛喝白茶的茶友們,想必都曾聽說這樣一句話:白茶,一年茶,三年藥,七年寶。那這是不是意味著,白茶的年份越高越好?
  • 紅茶是怎麼做出來的? 紅茶是越「紅」越好嗎?
    紅茶是怎麼做出來的? 紅茶是越「紅」越好嗎?時間:2016-11-29 10:12   來源:說茶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紅茶是怎麼做出來的? 紅茶是越紅越好嗎? 今天來給大家普及一下如何辨別一款好的紅茶紅茶是越紅越好嗎?
  • 不論綠茶、紅茶、白茶,越嫩的茶越不耐泡?老茶客,早闢謠了
    如果說,茶葉越嫩越不耐泡。那麼,你讓西湖龍井、金駿眉、白毫銀針等,情何以堪?這三類茶,分別作為綠茶,紅茶,白茶的高端茶代表。何時,被人貼上了「不耐泡」的 標籤?!但很多人一直誤解綠茶不耐泡,其實是陷入了誤區。江浙一帶,歷來是出產綠茶的大戶。當地在衝泡綠茶時,最常見的方式是用玻璃杯泡。而用玻璃杯泡茶,它存在一個特點——茶水不分離,茶葉長時間浸泡在湯水裡。
  • 綠茶紅茶白茶黃茶青茶黑茶,這下終於懂了!
    白茶是製作最為簡單的一種茶類,經兩三天純天然醞釀而成,不經任何微發酵,不促進也不抑制茶多酚的氧化。白茶幹茶多白毫,遠遠看去,就像一座白雪皚皚的小山,因此得名white tea。殺青是高溫鈍化茶葉中的酶活,茶葉較綠,和急火炒菜一個道理;揉捻是給茶葉造型、讓茶汁外流;焙火可以讓茶葉乾燥,產生更多香氣。而白茶的特點是不殺青、不揉捻也不焙火。因此,白茶几乎沒有什麼湯色。
  • 無論新白茶,還是老白茶,請問白茶的毫香就是棗香嗎?
    於是村姑陳分享了關於識別荒野白茶的經驗: 1、要野勁足,有類似野草、野蘑菇、野蕨菜之類的氣息。 2、要毫香濃鬱,荒野白茶白毫多而密實,衝泡後茶湯裡毫香應該是很濃鬱的。 3、老的白茶,還有一個基本的判斷年份的標準,那就是湯水醇厚、漿感強烈、稠滑度極強。
  • 關於老白茶的藥香,這五點誤區,你弄清了嗎?
    但其實不然,藥香是白茶香氣的一種,嗅聞起來舒適又安神,藥香依舊是香的,而非藥臭味。老白茶身上藥香這樁公案,世人對它的誤解,實在太多了。《2》誤區一:老白茶的藥香,是濃重苦澀的中藥味。就好像小鎮清晨的集市上,常能看到挑擔賣鮮草藥的老人,那些鮮靈靈的蒲公英、夏枯草、馬齒莧、金錢草等一齊迸發出來的清爽香氣。在上了年份的白茶中,藥香是最為常見的香型。不同產地,不同工藝,不同倉儲環境,不同年份的白茶,藥香的濃鬱程度或有不同,但或多或少,均有分布。
  • 白茶、紅茶、武夷巖茶還是普洱茶
    春節裡,當然不能錯過桐木紅茶,如醉顏紅就是春節裡的不二之選。選擇它的主要原因,還是在於它的香氣與口感迷人。沸水衝泡,快速傾倒茶湯。揭蓋聞香,屬於紅茶的蜜薯香隨即撲鼻而來。這是紅茶的典型香氣,許是全發酵的功勞,讓紅茶擁有了獨一無二的香氣標籤,絕對不會將它與其他茶類混淆。在紅茶的蜜薯香之後,是花蜜香。是的,是悠長的蘭花香與甜蜜的漿果香氣。這些香氣,像是訓練有素的士兵,有條不紊地出現在蓋子上、湯水裡。甜香,依舊是醉顏紅的主旋律。
  • 4种放越久價格越高的食物,完全不擔心過期,老外:不會壞掉嗎?
    但在中國的諸多美食中,有5種食物是非常特別的,這5種食物千萬別怕過期,它們往往是放的越久越值錢,但它們在國外卻賣不出高價。4种放越久價格越高的食物,完全不擔心過期,老外:不會壞掉嗎?第1種就是茶葉。中國的茶葉種類豐富多樣,白茶,綠茶,紅茶,烏龍茶都是其中佼佼者,而且這些知名的茶葉往往也產自不同的區域。
  • 六大茶類中,綠茶、白茶、紅茶、巖茶,分別需要什麼水溫衝泡?
    在許多人的心中,都存在著這麼一個想法:茶葉越嫩,水溫越低;而茶葉越粗老,水溫越高。但這種觀念完全是個人的主觀臆斷,並不準確。六大茶類不是按茶葉的細嫩程度劃分,而是按照製作工藝以及發酵程度來分類。那麼綠茶和白茶究竟該用什麼樣的水溫衝泡呢?
  • 大紅袍是紅茶,安吉白茶是白茶?這幾大喝茶誤區不解開,就亂套了
    工藝不同,給予我們感受到的香氣和滋味亦然不同。桐木紅茶,最大的特色就是花蜜香,桂圓湯,品質優秀的大紅袍香氣很是豐富,花香、果香、木質香都可能在其中感受到,滋味也更加勁道,巖骨花香正是如此。所以說,大紅袍並非紅茶,兩者之間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