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度翩翩、玉樹臨風……這幾天,臺灣媒體把溢美之辭都送給了赴臺宣傳世博會的上海市長韓正。上海早已是數一數二的國際大都市,臺灣人對上海早已不陌生。臺灣人喜歡上海菜的濃油赤醬,甚至還有人專門教人講吳儂軟語的上海話。「俊男型」政治人物在臺灣一向受歡迎,韓正的臺灣之行短時間內在臺灣颳起一股上海熱。
打傘照片徵服百姓
熱情好客是臺灣老百姓的特點,為了招待好60年來首位訪臺的大陸直轄市市長,做東的臺北市政府和備餐的臺北晶華酒店可是絞盡了腦汁。酒店最初在菜單上列出了生魚片和魚翅料理,但一手張羅起「臺北牛肉麵節」的市長郝龍斌自有一套想法。4月6日的接風宴上,郝龍斌端出熱氣騰騰的牛肉麵和香醇的金門高粱酒待客。韓正也興致頗高,原本20分鐘的演講一聊就變成40分鐘。
大快朵頤之後,韓正和郝龍斌趕往臺灣音樂廳為正在演出的上海交響樂團捧場。音樂廳方面透露,很多人光顧音樂會其實是衝著看韓正來的,許多臺商一口氣買下百餘張門票。
音樂會後,儘管已是晚上10點而且下著雨,但韓正仍去了趟饒河夜市。很多民眾特別湊近一睹風採,為了避免引起擁堵,韓正只好20分鐘後匆匆結束行程。但拿著「戰利品」——熱情攤販送上的胡椒餅,韓正吃得很開心。
4月7日,臺灣不少報紙的頭版刊登了同一幅照片——韓正自己撐著傘在雨中逛夜市,旁邊配上大大的圖片說明「庶民市長」。這幅照片把臺灣老百姓徹底徵服。臺灣時事評論員汪用和說,掌管2000萬人口的上海市長親自撐傘冒雨體驗臺北街頭的庶民生活,真是絕頂的難得,而很多臺灣官員都是隨從撐傘的。4月9日臺灣《經濟日報》在社論中說,上海因市長韓正率團訪臺而一夜在臺暴紅,上海的繁榮令媒體與市井小民豔羨不已。韓正風度翩翩、溫文儒雅,與販夫學子打成一片,完全顛覆臺灣民眾對大陸高官刻板印象,固然為一重要因素,但上海於過往20年間蛻變成令人神搖目眩的國際大都會,遠遠超越原來處處領先的臺北,成為全球矚目焦點,才是臺灣民眾對上海刮目相看的根本原因。
學生給他「英雄般的掌聲」
政治人物受不受歡迎,年輕人的態度很重要。韓正此次的行程之一,就是到中山女中,和來自臺北市12所高中的一千多名學生「親密接觸」。其實之前這些年輕人並不認識韓正,但他一踏進大禮堂,臺灣媒體形容學生給了他「英雄般的掌聲」,部分女生更是忘情尖叫。
韓正當即問道「想不想參觀世博會」,「來上海,就是市長的客人」。聽到這麼大方的邀請,學生們立即給予了熱烈的回應。韓正隨即送出1600張門票,價值約120萬元新臺幣(4元新臺幣約合1元人民幣)。當然韓正此次對臺灣送出的「大禮」遠不止世博門票,據臺灣《聯合報》報導,借著世博會的契機,上海將開放人民幣和新臺幣的兌換以及上海虹橋機場和臺北松山機場的直飛業務。
「臺獨」分子自討沒趣
鑑於去年「陳江會」期間「臺獨」分子鬧出流血衝突事件,臺北市警方這次繃緊了神經,派出500警力維安,負責招待的晶華酒店也聘用了70名保安應變。但令「臺獨」分子覺得顏面無存的是,6日當天只有6人在酒店門前抗議。臺灣鴻海集團董事長郭臺銘對於這些綠營分子相當不以為然,直言他們是「吃飽了沒事幹,來擾亂交通」。
為了安全起見,韓正此行沒有安排臺灣南部行程。為此,南部企業組織的「港都會」出來喊話,說他重北輕南,表示「遺憾」。這番話一出來,便讓臺灣網友罵翻天。有人說:「自己先看看之前怎麼對待對岸訪客吧,在臺南打張銘清,又說要活捉陳雲林,誰敢去南部啊。」也有網友為臺南叫屈,說南部民眾還是很善良的,只是一些老鼠屎打壞一鍋湯。
有感而發:上海、臺北的滄海桑田
6日逛夜市時,一位工藝品店老闆跟韓正拉起家常:「我們是老鄉,我也是浙江人。你算老大哥,你1954年(出生),我1959年。」隨後他拿出準備多時的一塊大理石,上刻:只要緣深,不怕緣來得遲!
這句話可能讓很多臺灣老百姓感觸良深。臺灣《中國時報》的一篇《上海與臺北》,寫出了這10年的滄海桑田,「松山機場論氣派、看硬體,簡直比大陸的二線機場還不如」,「十幾年前,臺灣人踏進北京首都機場、上海虹橋機場,是以當臺灣人為榮的。但現在,我們走進首都機場、浦東機場,都自覺矮了半截」。但如今,正如臺媒打出的「雙城、雙博(上海世博、臺北花博)、雙贏」標題,上海、臺北只要相互加強合作,就能創造一個雙贏局面,最終對於兩岸來說也都是最有利的。(世界新聞報 吳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