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遠超臺北 臺灣人對上海人刮目相看

2020-12-22 中國新聞網

  風度翩翩、玉樹臨風……這幾天,臺灣媒體把溢美之辭都送給了赴臺宣傳世博會的上海市長韓正。上海早已是數一數二的國際大都市,臺灣人對上海早已不陌生。臺灣人喜歡上海菜的濃油赤醬,甚至還有人專門教人講吳儂軟語的上海話。「俊男型」政治人物在臺灣一向受歡迎,韓正的臺灣之行短時間內在臺灣颳起一股上海熱。

  打傘照片徵服百姓

  熱情好客是臺灣老百姓的特點,為了招待好60年來首位訪臺的大陸直轄市市長,做東的臺北市政府和備餐的臺北晶華酒店可是絞盡了腦汁。酒店最初在菜單上列出了生魚片和魚翅料理,但一手張羅起「臺北牛肉麵節」的市長郝龍斌自有一套想法。4月6日的接風宴上,郝龍斌端出熱氣騰騰的牛肉麵和香醇的金門高粱酒待客。韓正也興致頗高,原本20分鐘的演講一聊就變成40分鐘。

  大快朵頤之後,韓正和郝龍斌趕往臺灣音樂廳為正在演出的上海交響樂團捧場。音樂廳方面透露,很多人光顧音樂會其實是衝著看韓正來的,許多臺商一口氣買下百餘張門票。

  音樂會後,儘管已是晚上10點而且下著雨,但韓正仍去了趟饒河夜市。很多民眾特別湊近一睹風採,為了避免引起擁堵,韓正只好20分鐘後匆匆結束行程。但拿著「戰利品」——熱情攤販送上的胡椒餅,韓正吃得很開心。

  4月7日,臺灣不少報紙的頭版刊登了同一幅照片——韓正自己撐著傘在雨中逛夜市,旁邊配上大大的圖片說明「庶民市長」。這幅照片把臺灣老百姓徹底徵服。臺灣時事評論員汪用和說,掌管2000萬人口的上海市長親自撐傘冒雨體驗臺北街頭的庶民生活,真是絕頂的難得,而很多臺灣官員都是隨從撐傘的。4月9日臺灣《經濟日報》在社論中說,上海因市長韓正率團訪臺而一夜在臺暴紅,上海的繁榮令媒體與市井小民豔羨不已。韓正風度翩翩、溫文儒雅,與販夫學子打成一片,完全顛覆臺灣民眾對大陸高官刻板印象,固然為一重要因素,但上海於過往20年間蛻變成令人神搖目眩的國際大都會,遠遠超越原來處處領先的臺北,成為全球矚目焦點,才是臺灣民眾對上海刮目相看的根本原因。

  學生給他「英雄般的掌聲」

  政治人物受不受歡迎,年輕人的態度很重要。韓正此次的行程之一,就是到中山女中,和來自臺北市12所高中的一千多名學生「親密接觸」。其實之前這些年輕人並不認識韓正,但他一踏進大禮堂,臺灣媒體形容學生給了他「英雄般的掌聲」,部分女生更是忘情尖叫。

  韓正當即問道「想不想參觀世博會」,「來上海,就是市長的客人」。聽到這麼大方的邀請,學生們立即給予了熱烈的回應。韓正隨即送出1600張門票,價值約120萬元新臺幣(4元新臺幣約合1元人民幣)。當然韓正此次對臺灣送出的「大禮」遠不止世博門票,據臺灣《聯合報》報導,借著世博會的契機,上海將開放人民幣和新臺幣的兌換以及上海虹橋機場和臺北松山機場的直飛業務。

  「臺獨」分子自討沒趣

  鑑於去年「陳江會」期間「臺獨」分子鬧出流血衝突事件,臺北市警方這次繃緊了神經,派出500警力維安,負責招待的晶華酒店也聘用了70名保安應變。但令「臺獨」分子覺得顏面無存的是,6日當天只有6人在酒店門前抗議。臺灣鴻海集團董事長郭臺銘對於這些綠營分子相當不以為然,直言他們是「吃飽了沒事幹,來擾亂交通」。

  為了安全起見,韓正此行沒有安排臺灣南部行程。為此,南部企業組織的「港都會」出來喊話,說他重北輕南,表示「遺憾」。這番話一出來,便讓臺灣網友罵翻天。有人說:「自己先看看之前怎麼對待對岸訪客吧,在臺南打張銘清,又說要活捉陳雲林,誰敢去南部啊。」也有網友為臺南叫屈,說南部民眾還是很善良的,只是一些老鼠屎打壞一鍋湯。

  有感而發:上海、臺北的滄海桑田

  6日逛夜市時,一位工藝品店老闆跟韓正拉起家常:「我們是老鄉,我也是浙江人。你算老大哥,你1954年(出生),我1959年。」隨後他拿出準備多時的一塊大理石,上刻:只要緣深,不怕緣來得遲!

  這句話可能讓很多臺灣老百姓感觸良深。臺灣《中國時報》的一篇《上海與臺北》,寫出了這10年的滄海桑田,「松山機場論氣派、看硬體,簡直比大陸的二線機場還不如」,「十幾年前,臺灣人踏進北京首都機場、上海虹橋機場,是以當臺灣人為榮的。但現在,我們走進首都機場、浦東機場,都自覺矮了半截」。但如今,正如臺媒打出的「雙城、雙博(上海世博、臺北花博)、雙贏」標題,上海、臺北只要相互加強合作,就能創造一個雙贏局面,最終對於兩岸來說也都是最有利的。(世界新聞報 吳燦)

相關焦點

  • 臺北到上海:新上海人
    上海新經濟的誕生,造就了一群由臺商蛻變的新上海人:大資本家、中生代小資、臺灣的海歸派,重新在上海相遇,他們改變上海的命運,也正改變自己的命運。  臺北--上海,就像臺北--高雄,為打拼走天下。  但是在滾滾新上海大潮裡,小心,將軍變棄子?機會成險境?
  • 對比臺北與上海的方方面面,臺灣小哥告誡臺灣人「謙虛一點」
    【文/觀察者網 徐喆】一直以來,臺灣對大陸都有著深深的誤解。但隨著越來越多臺灣年輕人來到大陸工作生活,一部分人的態度便發生了轉變。 前不久,一位臺灣小哥@弱肌店長Jeremy 在微博分享了一段自己錄製的視頻,從各種角度比較了臺北與上海的不同。在他眼裡,不管是便利程度,還是大陸年輕人身上的奮鬥精神,比臺灣不知道好到哪裡去了。
  • 臺北人眼裡的上海人是怎麼樣的,聽聽他們的真心話
    上海人私下裡稱臺灣人為「臺巴子」,「巴子」一詞在上海人的詞典就是「鄉下人」的代名詞,,因為在很長一段時間,上海人認為只有上海市是城市,除此以外都是農村。事實上也是如此,當然小編指的是上世紀八十年代以前的一段時期。當然這麼說也不是沒有道理,上海這個城市除了相對比較繁華,高樓大廈多以外,上海人的文化素養相對比較高。
  • 上海的臺灣人住得怎麼樣?
    臺灣人喜歡上海,是一種浸染在回憶、張愛玲和白先勇的小說中的喜愛。臺灣人對上海有著天然的親近,一見如故的喜愛,索性就住了下來。      據統計,目前在上海市區的常住人口中,外地、外籍人士已達30%,其中臺商的數量不下20萬人。從前,來上海常住的臺灣人,大多是先住賓館,然後租房,最後買房。但現在許多臺灣人是先買房,然後人再過來。
  • 臺灣作家舒國治論上海、香港、臺北的異同處
    中新網10月22日電 臺灣《聯合報》21日刊登臺灣作家舒國治的文章說,上海、香港、臺北,這三個地方皆是市民最世故、也最懂得自身利害的華人城市。三地在建築、美學、文化素養等方面各有伯仲。  文章摘編如下:  近年常被問及上海、香港、臺北三地的相似處與相異處,以下是我最快最簡的回答。
  • 第一次來上海的臺北中學生:這裡的人很友善
    原標題:第一次來上海的臺北中學生:這裡的人很友善,原來我們講話的語音都一樣  「這裡的人都很友善」,一位臺灣孩子說,「原來我們講話的語音都一樣。」    臺北學生有著良好行為習慣  同上海學生比起來,臺北學生有哪些不同?經過一天的接觸,孫玲頗有感慨,「比起他們,我們的同學主動性還不夠」。
  • ...上海,兩岸,臺灣,臺北,上海市,臺北市,張志軍,雙城,中國,講壇...
    「2017上海臺北城市論壇在上海成功舉辦」等十條滬臺交流新聞入選「2017年度滬臺交流十大新聞」,閔行區臺辦等6家單位被評為「上海與臺灣網」宣傳工作先進單位,過毅敏等10名同志被評為「上海與臺灣網」優秀通訊員,《上海臺商子女學校十年精彩路》等24篇文章被評為「上海與臺灣網」優秀稿件。  活動儀式上,市臺辦主任李文輝介紹了去年滬臺交流的基本情況。
  • 上海臺北財富薪資大比拼:上海崛起 臺北沉淪?
    海峽彼岸,臺北,車水馬龍人行匆匆,街道繁華如常,標高508米的金融大樓昂然矗立,高度遠勝上海地標東方明珠電視塔,像是驕傲宣告著臺北城的經濟力量依然旺盛。然而,臺北人並不因此降低對於上海的神往,根據調查,超過三成的臺北上班族表示,若有機會,願意前往上海發展。
  • 上海物價比臺北貴
    臺北人要工作多久才能買一個七十五元的麥當勞大麥克漢堡?答案是二十分鐘;如果想買一臺定價六千零九十元、容量八G的蘋果iPod nano,得沒日沒夜工作一整天。臺北物價排名全球第四十六,比上次調查下降六名。     特別的是,中國大陸經濟崛起,上海大幅上升十九位,超越臺北,排第四十一位;連北京也迅速上升十位到第五十二位。北京的服裝平均價格高於全球平均,上海飲食和服裝價格也高於臺北。過去臺灣民眾以為大陸物價水平低的觀念,可能要大大改變。
  • 上海-臺北城市論壇「十年有成」:更多臺灣創業者在上海成長
    7月4日上午,「2019上海-臺北城市論壇」(下稱「雙城論壇」)在滬舉行,上海市委副書記、市長應勇在上午的論壇開幕式致辭中說,兩市交流,十年有成。2010年以來,在上海與臺北的精心培育和打造下,「上海-臺北城市論壇」成為兩市之間重要的機制化交流平臺,雙方真誠交流,互相借鑑,共同進步,為兩地民眾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福祉。
  • 臺灣人最喜歡哪個大陸城市?居然不是上海
    一直想做一個小調查,關於臺灣人最喜歡的大陸城市。遠因是幾年前到臺灣交換的時候,和一個臺灣妹子的對話讓我印象深刻。那時我問她:「你家人會讓你去大陸發展嗎?」她先是不假思索地說到:「不會吧,其實我爸蠻綠的。」但還沒等我做出回應,她又補了一句:「但上海可以吧。我爸還蠻喜歡上海的。」
  • 土生土長臺灣人張簡珍:上海是我的第二故鄉
    土生土長臺灣人張簡珍:上海是我的第二故鄉 2020年08月31日 09:11:00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上海8月30日電 題:土生土長臺灣人張簡珍:上海是我的第二故鄉  中新社記者 繆璐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我有很多選擇,因為我在倫敦、洛杉磯、東京、臺北、高雄等一些地方都有家,但我選擇回上海的家,到現在都沒有離開過。」
  • 臺灣寫真:踏訪臺北"上海街" 尋覓當年風華已不易
    臺灣寫真:踏訪臺北"上海街" 尋覓當年風華已不易 2008年06月01日 12:47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位於臺北市衡陽路的「伍中行」,是臺北當地「老上海」雲集的南北貨商行。「伍中行」傳人周老闆介紹,該行販售臺灣特色的烏魚子、上海蘇式點心等已有七十多年的悠久歷史。
  • 2020「臺灣青年法律人才」上海臺北視頻研討會召開
    「臺灣青年法律人才實踐基地」系列活動——2020「臺灣青年法律人才」上海臺北視頻研討會7月25日召開 繆璐 攝   中新網上海7月25日電 (記者 繆璐)「臺灣青年法律人才實踐基地」系列活動
  • 臺北試賣上海世博會臺灣館限量紀念品
    上傳照片贏佳能550D單反 | 免費發明信片贏大獎 | 訂製世博精彩資訊中新網8月12日電 據「中央社」報導,臺灣外貿協會12日表示,在臺北世貿一館和南港展覽館,設有上海世博會臺灣館(網上臺灣館)紀念品專櫃,開始試賣限量紀念品。
  • 2018臺北上海城市論壇
    開幕式上,雙方籤署了《臺北市與上海市青少年運動員培養交流合作備忘錄》《臺北市大同區與上海市嘉定區交流合作備忘錄》《財團法人臺北市文化基金會臺北市電影委員會與上海市廣播影視製作業行業協會交流合作備忘錄》。  「2018臺北上海城市論壇」以「永續的城市,永續的發展」為主題,上海市政府代表團130人參加,臺北市方面有250位政界、產業界和學界人士出席,參與人數超過歷屆。
  • 臺灣人在大陸:生活成本大 上海是外派最好選擇嗎
    臺灣人在大陸:生活成本大 上海是外派最好選擇嗎 2012年04月28日 16:08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大陸人眼中的臺灣:臺北節奏慢比較人性化
    上海、香港、臺北都住過,東方航空臺灣辦事處總經理周瑩說,臺北的生活步調最慢。記者賴錦宏/攝影     上海出生長大,在上海、香港、臺北三個地方住過,東方航空公司臺灣辦事處總經理周瑩談到她對臺北的感覺說,臺北是三個城市中,生活步調最慢的,感覺很安逸、方便,不很摩登,但很人性化、沒有壓力。
  • 雙城遊記之上海與臺北
    上海又是一座新興的旅遊目的地,具有深厚的近代城市文化底蘊和眾多的歷史古蹟。如今上海已經發展成為一個閃耀全球的國際化大都市,並致力於在2020年建設成為國際金融中心和航運中心。  臺北市為臺灣省省會城市,其位於臺灣島北部的臺北盆地,四周均與臺北縣接壤,是臺灣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臺灣政治、文化、商業與傳播等的中心。
  • 臺灣人在大陸:我遇到的一個上海姑娘
    臺灣人在大陸:我遇到的一個上海姑娘 >   中新網11月8日電 臺灣《旺報》刊載了臺灣高雄林士清的文章,作者描述了對自己所認識的一個上海姑娘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