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流浪地球》取材於劉慈欣的短篇小說《流浪地球》,講述了一個英雄拯救全世界的故事。而短篇小說《流浪地球》卻講了一個完全不同的故事——
剎車時代
三個多世紀前,天體物理學家們發現太陽內部氰轉化為氦的速度迅速加快,他們發射了上萬個探測器穿過太陽,最終建立了這顆恆星完整精確的數學模型。
巨型計算機對這個模型計算的結果表明,太陽的演化已向主星序外偏移,氦元素的聚變將在很短的時間內傳遍整個太陽內部,由此產生一次叫氦閃的劇烈爆炸。之後,太陽將變為一顆巨大但暗紅的紅巨星,它膨脹到如此之大,乃至地球將在太陽內部進行!事實上在這之前的氦閃爆發中,地球就已被氣化了。
太陽的災變將炸毀和吞沒太陽系所有適合居住的類地行星。所以,人類在以後的太陽系中已無法生存下去,唯一的出路就是向外太空恆星際移民。而照人類目前的技術力量,全人類移民唯一可行的目標是人馬座比鄰星,這是離我們最近的恆星,有四點三光年的路程。
以上看法已經達成共識,爭論的焦點在移民方式上。地球上的人分為飛船派和地球派,飛船派要坐飛船逃走;地球派要帶上整個地球走。
最終聯合政府決定聽從地球派的建議。
人類逃亡分為五步:
1、用地球發動機使地球停止轉動,使發動機噴口固定在地球運行的反方向;
2、全功率開動地球發動機,使地球加速到逃逸速度,飛出太陽系;
3、在外太空繼續加速,飛向比鄰星;
4、在中途使地球重新自轉,調動發動機方向,開始減速;
5、地球泊入比鄰星軌道,成為這顆恆星的衛星。
人們把這五步分別稱為:剎車時代、逃逸時代、流浪時代1,流浪時代2和新太陽時代。
整個移民過程將延續兩千五百年時間,一百代人。
「我」出生在剎車時代結束的時候,那時地球剛剛停止轉動。
科學家預計太陽氦閃爆發需要四百年,現在已經過去了三百八十年。
地球發動機安裝在亞洲和美洲大陸上,共有一萬二千臺。噴出的傾斜的等離子光柱頂天立地,發出藍白色的強光。發動機帶來的酷熱使戶外氣溫高達七八十攝氏度,必須穿冷服才能外出。
在我上小學時,在班主任任小星的帶領下進行了一次環球旅行。參觀了石家莊附近比珠峰還要高的地球發動機;坐船在海上看第一次看令人膽寒的太陽;回家的航程中,看到了被推離地球軌道的月球,如同彗星划過夜空……
我的旅行結束了,地球上路了……
逃逸時代
人類搬入地下城。
因為地球發動機沒那麼大的勁,不能把地球一下子推出太陽軌道,當地球離開太陽前還要繞著太陽轉十五個圈。在這十五個圈中地球慢慢加速。速度越快,繞太陽轉的圈就越來越扁,太陽也越來越移向扁圈的一邊,這樣地面環境就會忽冷忽熱,十分可怕。這一過程被稱為「變軌加速」。
這是人類最忙的時代,每個人都有做不完的工作。宗教消失的無影無蹤。每個人都在不顧一切地過自己想過的生活。我的爸爸,一名近地軌道太空人,宣布自己愛上了我的班主任任小星,並搬去和她一起生活了一段時間就回來了。我的媽媽並不介意。在這個時代,人類被死亡和逃生的欲望壓的喘不過氣來。對於愛情,他們只用餘光瞥一下而已。
地球變軌加速就這樣年復一年地進行著。每當地球向遠日點升去時,人們會很放鬆;而當新的一年向太陽跌去時,人們緊張起來,謠言四起,說太陽氦閃要在這時發生了;直到地球再次升向遠日點,人們的恐懼才平息下來,但又在準備下一輪恐懼……
逃逸時代,大災難接踵而至。地球發動機產生的加速度及運行軌道的改變,使得地熱逸出,火山橫行,這對地下城造成了致命的威脅。我的媽媽也在一次巖漿滲入中失去了生命。
在第十二次到達遠日點時,我參加了中斷了兩個世紀的奧運會。遇到了真愛——山彬加代子。我們申請了結婚,還抽到了生育權。我和新婚妻子一起在西半球看地球從小行星帶正中穿過去。地球遭到了小行星殘酷轟炸一個星期。我的爸爸在清除小行星的行動中犧牲。
三年後,撞擊塵埃消散。地球按照預定路線,升向與木星的會合點。地球將與木星在幾乎相撞的距離上擦肩而過,在木星巨大引力的作用下,地球最終達到逃逸速度。
此時,我的兒子在地層深處出生了。
叛亂
從四個多世紀的死亡恐懼中解脫出來,人們長出了一口氣,但預料的狂歡並沒有出現,接下來發生的事情超出了所有任的想像。
太陽沒有如期閃爆。於是,一個可怕的說法像野火一樣在全世界蔓延。「太陽不會爆發,聯合政府為了野心,所以編造了一切!」憤怒讓人們紛紛加入叛軍,包括我的妻子加代子。
叛軍們迫使聯合政府最高執行官五千人投降,並把他們都在大海的冰面上慢慢凍死。一個小時後,五千人全被殘酷無情地凍死。
太陽氦閃爆發了……
流浪時代
半個世紀過去了,地球繼續著它孤獨的航程。
我的兒子兒媳陪我去地面,看著地面上黃綠相間的半透明晶體塊組成的小山丘——固體氧氮。我回憶起一切———
地球,我的流浪地球。
故事到此戛然而止,劉慈欣寫得是大事件中的人性,若干年來,從未改變。
電影和小說,你更喜歡哪一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