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慈欣的短篇小說《流浪地球》講了一個完全不同的故事

2020-12-20 揚子居手記

電影《流浪地球》取材於劉慈欣的短篇小說《流浪地球》,講述了一個英雄拯救全世界的故事。而短篇小說《流浪地球》卻講了一個完全不同的故事——

剎車時代

三個多世紀前,天體物理學家們發現太陽內部氰轉化為氦的速度迅速加快,他們發射了上萬個探測器穿過太陽,最終建立了這顆恆星完整精確的數學模型。

巨型計算機對這個模型計算的結果表明,太陽的演化已向主星序外偏移,氦元素的聚變將在很短的時間內傳遍整個太陽內部,由此產生一次叫氦閃的劇烈爆炸。之後,太陽將變為一顆巨大但暗紅的紅巨星,它膨脹到如此之大,乃至地球將在太陽內部進行!事實上在這之前的氦閃爆發中,地球就已被氣化了。

太陽的災變將炸毀和吞沒太陽系所有適合居住的類地行星。所以,人類在以後的太陽系中已無法生存下去,唯一的出路就是向外太空恆星際移民。而照人類目前的技術力量,全人類移民唯一可行的目標是人馬座比鄰星,這是離我們最近的恆星,有四點三光年的路程。

以上看法已經達成共識,爭論的焦點在移民方式上。地球上的人分為飛船派和地球派,飛船派要坐飛船逃走;地球派要帶上整個地球走。

最終聯合政府決定聽從地球派的建議。

人類逃亡分為五步:

1、用地球發動機使地球停止轉動,使發動機噴口固定在地球運行的反方向;

2、全功率開動地球發動機,使地球加速到逃逸速度,飛出太陽系;

3、在外太空繼續加速,飛向比鄰星;

4、在中途使地球重新自轉,調動發動機方向,開始減速;

5、地球泊入比鄰星軌道,成為這顆恆星的衛星。

人們把這五步分別稱為:剎車時代、逃逸時代、流浪時代1,流浪時代2和新太陽時代。

整個移民過程將延續兩千五百年時間,一百代人。

「我」出生在剎車時代結束的時候,那時地球剛剛停止轉動。

科學家預計太陽氦閃爆發需要四百年,現在已經過去了三百八十年。

地球發動機安裝在亞洲和美洲大陸上,共有一萬二千臺。噴出的傾斜的等離子光柱頂天立地,發出藍白色的強光。發動機帶來的酷熱使戶外氣溫高達七八十攝氏度,必須穿冷服才能外出。

在我上小學時,在班主任任小星的帶領下進行了一次環球旅行。參觀了石家莊附近比珠峰還要高的地球發動機;坐船在海上看第一次看令人膽寒的太陽;回家的航程中,看到了被推離地球軌道的月球,如同彗星划過夜空……

我的旅行結束了,地球上路了……

逃逸時代

人類搬入地下城。

因為地球發動機沒那麼大的勁,不能把地球一下子推出太陽軌道,當地球離開太陽前還要繞著太陽轉十五個圈。在這十五個圈中地球慢慢加速。速度越快,繞太陽轉的圈就越來越扁,太陽也越來越移向扁圈的一邊,這樣地面環境就會忽冷忽熱,十分可怕。這一過程被稱為「變軌加速」。

這是人類最忙的時代,每個人都有做不完的工作。宗教消失的無影無蹤。每個人都在不顧一切地過自己想過的生活。我的爸爸,一名近地軌道太空人,宣布自己愛上了我的班主任任小星,並搬去和她一起生活了一段時間就回來了。我的媽媽並不介意。在這個時代,人類被死亡和逃生的欲望壓的喘不過氣來。對於愛情,他們只用餘光瞥一下而已。

地球變軌加速就這樣年復一年地進行著。每當地球向遠日點升去時,人們會很放鬆;而當新的一年向太陽跌去時,人們緊張起來,謠言四起,說太陽氦閃要在這時發生了;直到地球再次升向遠日點,人們的恐懼才平息下來,但又在準備下一輪恐懼……

逃逸時代,大災難接踵而至。地球發動機產生的加速度及運行軌道的改變,使得地熱逸出,火山橫行,這對地下城造成了致命的威脅。我的媽媽也在一次巖漿滲入中失去了生命。

在第十二次到達遠日點時,我參加了中斷了兩個世紀的奧運會。遇到了真愛——山彬加代子。我們申請了結婚,還抽到了生育權。我和新婚妻子一起在西半球看地球從小行星帶正中穿過去。地球遭到了小行星殘酷轟炸一個星期。我的爸爸在清除小行星的行動中犧牲。

三年後,撞擊塵埃消散。地球按照預定路線,升向與木星的會合點。地球將與木星在幾乎相撞的距離上擦肩而過,在木星巨大引力的作用下,地球最終達到逃逸速度。

此時,我的兒子在地層深處出生了。

叛亂

從四個多世紀的死亡恐懼中解脫出來,人們長出了一口氣,但預料的狂歡並沒有出現,接下來發生的事情超出了所有任的想像。

太陽沒有如期閃爆。於是,一個可怕的說法像野火一樣在全世界蔓延。「太陽不會爆發,聯合政府為了野心,所以編造了一切!」憤怒讓人們紛紛加入叛軍,包括我的妻子加代子。

叛軍們迫使聯合政府最高執行官五千人投降,並把他們都在大海的冰面上慢慢凍死。一個小時後,五千人全被殘酷無情地凍死。

太陽氦閃爆發了……

流浪時代

半個世紀過去了,地球繼續著它孤獨的航程。

我的兒子兒媳陪我去地面,看著地面上黃綠相間的半透明晶體塊組成的小山丘——固體氧氮。我回憶起一切———

地球,我的流浪地球。

故事到此戛然而止,劉慈欣寫得是大事件中的人性,若干年來,從未改變。

電影和小說,你更喜歡哪一個呢?

相關焦點

  • 流浪地球英文版書評,國外科幻迷贊劉慈欣是活著的傳奇
    《流浪地球》是劉慈欣短篇小說的代表作,其電影版也曾是現象級作品。原著故事講述的是在太陽即將毀滅時,變成了死亡和恐怖的象徵。 不願意坐以待斃的人類選擇了實施龐大的地球逃脫計劃。《流浪地球》英文版已經在國外出版一年多,小說中收錄了流浪地球、中國太陽、微紀元等獲獎佳作。劉慈欣獨特的龐大世界觀和天才想像力,能夠輕易讓讀者讀到腦內爆炸,收穫好評如潮。有國外書迷甚至說「他好像迅速厭煩了這些宏大的創意,所以只能草草寫完。」「它是我的,你們不許讀!」
  • 只看過三體和流浪地球?劉慈欣恐龍三部曲了解一下!
    劉慈欣劉慈欣最著名的作品,一部是《三體》(三部曲),另一部是《流浪地球》。《流浪地球》的改編電影於2019年02月上映,拿到了40多億的票房,並開創了中國科幻電影的新紀元。但是只看這兩部作品你就虧了,劉慈欣雖然不是一位高產的作家,但也有好幾十篇科幻作品,其中大多為中短篇。下面來為大家推薦幾部。
  • 流浪地球英文版好評如潮,國外科幻迷贊劉慈欣「活著的傳奇」
    《流浪地球》是劉慈欣短篇小說的代表作,其電影版也曾是現象級作品。原著故事講述的是在太陽即將毀滅時,變成了死亡和恐怖的象徵。 不願意坐以待斃的人類選擇了實施龐大的地球逃脫計劃。
  • 為何劉慈欣不想拍《三體》?《流浪地球》票房46億多,他分多少?
    為何劉慈欣不想拍《三體》?《流浪地球》票房46億多,他分多少?劉慈欣1999年起在雜誌《科幻世界》上發表作品,此後接連創作了多個中短篇小說;在2006年1月發表短篇小說《山》時,許多讀者去信說希望他寫成長篇,於是劉慈欣就決定不再寫中短篇了;劉慈欣是在正職工程師的業餘進行寫作,工作不忙的時候一天寫三到五千字,每部花了約一年的時間完成;
  • 劉慈欣《流浪地球》再次來襲,是否能超過《三體》的成就?
    據悉,由峨影集團聯合出品, 郭帆 執導,劉慈欣監製,吳京、李光潔、吳孟達等主演的電影《流浪地球》全新版別《流浪地球騰躍2020特別版》將於11月26日在院線公映。早在今年7月,導演郭帆就在採訪中洩漏《流浪地球》將重映的音訊,時隔近兩年,信任咱們再次看到這部全新版別的《流浪地球騰躍2020特別版》會有不一樣的感觸。那麼就跟小K一起了解一下這部新版電影吧!
  • 《流浪地球》故事和背後的內容你知道嗎?
    故事內容由於懼怕太陽氦閃爆發引起的災難,人類決定組成聯合政府,並給地球裝上發動機,通過動力將地球推出太陽系,在宇宙中流浪,找尋新的星系作為人類的家園。這個流浪計劃的實施時間長達兩千五百年。故事的主人公一開始是一個小學生,他出生在剎車時代,生活在逃逸時代。他沒有見過黑夜和星星,也沒有看到過四季的變化;而地球發動機帶來的高溫使得四季的溫度都高達70℃,日出也變成了恐懼的象徵。逃逸時代時,他搬進了地下城,人們都生活在「太陽氦閃要來了」的一次次謠言帶來的恐懼之中。
  • 《流浪地球》不科學?劉慈欣的答案在這裡
    導讀2019年春節檔期電影票房冠軍非《流浪地球》莫屬。作為這部電影的原著作者、電影監製的劉慈欣在山西陽泉家中接受了媒體獨家專訪, 回答了部分網友關心的問題。劉慈欣:確實裡面的很多設定不是太嚴格,甚至是一個BUG。這可能有各方面的原因,可能受拍攝技術的限制、故事的需要 。比如打掉攝像頭確實不能把人工智慧毀掉,你要表現毀掉人工智慧的話,是有辦法的。典型的就是《2001太空漫遊》裡面,毀掉人工智慧很專業,航天員進到電腦的主板上,把存儲晶片一塊一塊拔下來真的就毀掉了。
  • 深度解讀:流浪地球作者劉慈欣眼中的AI模型?
    流浪地球計劃科幻情節又是出於什麼樣的科幻背景下創生的?下面編者帶大家一起來解讀流浪地球作者劉慈欣眼中的AI模型?大家所熟悉的科幻電影類似的劇情應該是載人逃離地球計劃或載人移居到其它銀河系,而劉慈欣卻驚天幻想讓人類反過來承載地球帶動其逃離銀河系,通過建造「大規模動力發動機」的方式來實現地球的流浪遷移,借人類的原本的渺小來拯救「浩瀚」的地球,可想而知場景中的人類所處的科技文明實力連地球都能耗動讓其流浪,那修建飛船幫助人類衝出地球乃至銀河系移居到適合居住的星球也自然不在話下。
  • 《三體》開播:豆瓣9.6高分 繼《流浪地球》編劇劉慈欣又一力作
    從春節檔的《瘋狂的外星人》《流浪地球》,到暑期檔的《哪吒:魔童降世》,再到國慶檔的《我的和我祖國》《中國機長》。光2019一年中國電影票房破20億的就有5部,就這5部電影加起來就有170多個億。更別說還有10-20億票房的,《飛馳人生》《少年的你》和烈火英雄。
  • 臺灣媒體評價《流浪地球》:沒有看到麥當勞,劉慈欣是女作家
    臺灣媒體評價《流浪地球》:沒有看到麥當勞,劉慈欣是女作家春節檔最熱門的電影是《流浪地球》,最新的票房統計已經超過了29億元。根據票房預測,最終這部電影票房將會超過50億元。不管這部的電影評價怎麼樣,總之它是我國第一部具有工業水準的科幻片,完全可以媲美好萊塢大片。由於《流浪地球》引發了現象級的電影討論,臺灣媒體也來湊熱鬧,評價這件事。令人意外的是,臺灣媒體把《流浪地球》原作者劉慈欣變成了女作家。近日,臺灣一個叫《夢想街之全能事務所》的綜藝節目,在節目上對《流浪地球》進行很長很長的評價,言語之間充滿了自信。
  • 比《流浪地球》還好看的科幻大片是什麼?是劉慈欣的迷人腦洞
    豆瓣上,《流浪地球》的熱評第一條是這樣說的:這是華語電影真正意義上的第一部科幻大片,劉慈欣的硬核科幻設定、東方式的家庭理念核心、地心引力與星際穿越的融合、意料之外的特效大場面超讚,比肩好萊塢。當然,談到這部電影的成功,首先離不開的是原著作者劉慈欣。
  • 武漢女孩設計《流浪地球》英文版封面
    陳婉清畫的劉慈欣肖像  長江日報訊(記者馮愛華)春節期間最火的電影莫過於《流浪地球》,其原著——由劉慈欣創作的同名中篇小說也備受關注。其實早在2013年,小說《流浪地球》就已由亞馬遜旗下出版社出版英文版,並面向全球發行,而該書的封面正是由武漢女孩陳婉清設計。10日,陳婉清接受長江日報記者採訪,透露她如何設計《流浪地球》封面及為劉慈欣畫肖像。
  • 影評丨《流浪地球》會不會開啟中國科幻電影元年?
    劉慈欣於2000年在《科幻世界》雜誌上發表了短篇小說《流浪地球》,這篇兩萬字的小說給出了一個不同於過往西方主流科幻作品的"到更遙遠的外太空尋找延續生命希望"的敘事道統,而是提供了明顯帶有農耕文明孕育下"有土,斯有人"意涵的中國方案,人類的命運和地球捆綁在一起,在宇宙洪荒間流浪。
  • 劉慈欣《流浪地球》中有一個鏡頭借鑑的這部電影,腦洞太大了
    《流浪地球》豪取46億票房,為中國的科幻元年的開啟做了一個非常好鋪墊。《流浪地球》這部電影最近登陸了海外很多國家,也都收穫了不少的好評,口碑將成為了這部電影一直以來的競爭優勢,甚至可以媲美好萊塢科幻大片。
  • 45億票房的《流浪地球》,劉慈欣能分到多少?
    「起初,沒有人在意這一場災難,這不過是一場山火、一次旱災、一個物種的滅絕、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這場災難和每個人息息相關"燃燒了半年的澳洲山火終於被撲滅,這場山火導致許多動物失去了生存的家園,個別物種也因此面臨著滅絕。這段話節選自劉慈欣的《流浪地球》。
  • 看完《流浪地球》我不淡定了,有優點有缺點《流浪地球》深度解析
    作為一個電影愛好者,筆者一直被科幻題材吸引;這其中有尋找科學破綻的職業病,也有對好故事的盼望。最近中國的賀歲科幻片《流浪地球》在各地上映,筆者也到了電影院親身觀摩。《流浪地球》作為新興中國科幻電影的起點,無論好壞值得一看。
  • 《流浪地球》:流浪的是地球,尋找的是家園 | 外刊學習
    看過《流浪地球》的小夥伴們一定被這兩句話魔性洗腦了吧?在一眾賀歲電影中,《流浪地球》可謂是獨領風騷,票房一路領跑,上映 10 天就已突破 30 億大關。恢弘的背景設置,震撼的視覺特效,全民守護地球的熱血基調,都讓中國影迷發出了「活久見」的感嘆。這部中國國產科幻片自然也得到了《紐約時報》的關注。《流浪地球》大獲成功的背後到底有什麼呢?
  • 46億票房的《流浪地球》,劉慈欣分了多少?難怪他不想拍《三體》
    1999年,劉慈欣那個時候還只是一名電力工程師,那年,他出版了小說《流浪地球》,但那個時候的他只得到了2000元的報酬。劉慈欣在46億票房的《流浪地球》中所佔的份額是多少?難怪他不想拍《三體》。2019年,《流浪地球》被翻拍成電影上映,最終取得了令人印象深刻的46億票房成績。不得不說,《流浪地球》能取到這麼高的票房與呼聲,在國內科幻小說領域,這可以說的上是一部非常了不起的作品了。在《流浪地球》電影大火之後,很多人都很好奇,劉慈信靠這部電影能賺多少錢?
  • 劉慈欣《流浪地球》IMAX版海報 太空人背影震撼
    劉慈欣《流浪地球》IMAX版海報 太空人背影震撼 時間:2019.01.16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Serko
  • 《流浪地球》世界上也就只有中國人會帶著地球去流浪吧
    《流浪地球》是根據劉慈欣的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講述的是,太陽極度膨脹,當威脅地球人類的生存空間的時候,人類是怎樣自我拯救自己的故事。   劉慈欣的小說《三體》想必大家都有所耳聞,這個作品是得過世界科幻界頂級獎項雨果獎的,而且劉慈欣的小說絕對是國內的扛把子級別,《流浪地球》也是獲得過國內科幻小說獎項銀河獎的。這部作品的框架不會遜色於普通科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