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一棵大樹——讀《〈紅樓夢〉寫作之美》

2021-01-08 新華網客戶端

《〈紅樓夢〉寫作之美》 王雄 著 外文出版社

惜春作畫 劉西園 畫圖片選自《〈紅樓夢〉寫作之美》

  【讀書者說】

  對一部經典文學作品進行專著規模的評述,是一件多少有些冒險的事情。特別是像《紅樓夢》這樣的巔峰之作,問世兩百年來備受矚目,各類研究文章和專著汗牛充棟,甚至誕生出專門的學科「紅學」,這種情況下,不難想像,一部新的撰述的問世,一定會面對很多挑剔的目光。因為是近觀而非遠瞻,是細緻研讀而非泛泛談及,它的水平成色如何,會十分直接地顯露出來,難以討巧,也無法藏拙。

  王雄先生的新著《〈紅樓夢〉寫作之美》,無疑也會面臨這樣的挑戰。但我卻敢於肯定地說,這是一本不會讓人失望的著作。

  【 文字之美 】

  讀這部書,在其具體論述之外,我的一個深刻印象,是看到一個愛書人與他所摯愛的對象的關係。在後記中,作者寫到了與《紅樓夢》長達數十年的不解之緣,這部書仿佛已經成為他生活的一部分。他反覆精研細讀,有豐富的感悟和收穫,一直到退休後的今天,終於有時間將它們整理撰寫出來。了解了這種背景,它的品質也就更讓人信賴。就仿佛我們看到一位戲曲演員,每日勤勉刻苦地練習唱念做打,很容易相信他在舞臺上會有出色的表現。

  當然,關鍵還是要看這部著作本身。對《紅樓夢》這樣博大精深的名著,可以自眾多角度打量,從不同路徑進入,「紅學」就是一門跨越諸多學科領域的綜合性學科。作者寫作此書的目的性非常醒豁,是將其定位於一部世罕其儔的文學名著,專注於探討其「寫作之美」,也即其文學表現手法的特質,發掘其深厚的審美價值,揭示其無窮魅力的根源和奧妙。作為一名作家,作者選擇這樣的立足點也是十分自然的。

  【 結構之美 】

  這部專著格局嚴整,脈絡清晰,由《謀篇的技巧》《語言的張力》《修辭的藝術》《美學的意境》四個章節構成。作者的意圖很清楚,他要分別探討《紅樓夢》的「精巧精到的結構」「精細精準的語言」「精緻精巧的修辭」「精深精美的意境」。對一部文學作品來講,這四個方面,至少是囊括了它的形式和技法的最為主要和關鍵的部分,也是最能夠體現作品藝術水準的地方。每一章中,都涉及頗為廣闊的範圍和豐富的內容。

  譬如在探討《紅樓夢》結構特點的第一章中,《一叢淺淡一叢深》這一節——書中每一節的標題都是這般形象生動——談論的是關於「故事延伸與小說節奏」的話題,旨在對《紅樓夢》敘事呈現出的舒緩性特徵進行分析。書中指出,小說中敘事的節奏感,分別來自情節發展產生的落差、細節的渲染、閒筆的運用等諸多方面。因為每一種觀點都是結合了鮮活生動的事例,以一種剝繭抽絲般的方式給予呈現和論證,這樣的分析和得出的結論,也就格外能夠讓人服膺。

  這只是舉例說明,但卻能夠反映出整部書的風格特質。這是一種真正的「及物」的評論,所有立論都是依託於小說中的具體內容,來加以分析、闡釋和生發。這些內容可以是人物的表情動作、情緒心理,也可以是風景刻畫、環境描寫等一切構成小說的材料,具體到最為基本的單位,仿佛一座大廈的一磚一瓦。這就使得整部專著有一種鮮明生動的質感。作者令人信服地揭示出,正是因為每一個局部、片段、細節的精良完善,才有了這部巨著整體的輝煌卓越。這種尋幽探勝、嚴謹縝密的解讀方式,對引導讀者領會這部名著的妙處,肯定會大有裨益。從這一意義上,也可以將它看作一部以《紅樓夢》作為例證和指南的指導文學閱讀與寫作的書籍。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對於這種種感受、領悟和發現,作者是用十分瀟灑靈動、活潑有趣的語言來加以表達的,這就使得閱讀這部專著的過程也成了一種享受。

  【 意境之美 】

  尋檢追溯起來,這部著作的運思方式和表達風格,頗有些類似金聖歎點評《水滸傳》和《西廂記》,是一種回歸傳統的姿態。金氏評點文章技法,既詳盡細緻,準確清晰,又趣味盎然,個性至為鮮明獨特,是中國文論傳統中最具有魅力的部分。反觀當下,頗有一些文藝評論文章和著作,喜好做高屋建瓴、洋洋灑灑的宏論,但於細讀深思卻大有欠缺,讀來難免給人凌空蹈虛、大而無當之感。這種時候,就越發認識到學術研究中腳踏實地、誠篤勤懇作風的可貴,就像這部《〈紅樓夢〉寫作之美》體現出的那樣。

  如果說,《紅樓夢》像是一棵參天大樹,兀立於時間的廣袤原野之中,歷經風雨剝蝕始終鬱鬱蔥蔥,那麼,閱讀《〈紅樓夢〉寫作之美》這部專著時,我們仿佛看到這樣一個人,他長久地佇立在這棵大樹的旁邊,以一種既充滿虔敬又不乏審視的目光,仔細地端詳這棵大樹,時而仰觀樹冠,時而俯察樹根,時而摩挲枝葉,時而觸摸樹幹。這種觀察既宏觀整體,又細膩入微。因此,他既熟知它在日光月華下的姿態,也清楚它在風晨雨夕中的韻味。

  當他基於從這樣的觀察中獲得的感受,來為這棵大樹畫像時,也就容易做到形神畢肖,栩栩如生,而觀看者自然也會留下深刻的印象。

  (作者:彭程,系光明日報高級編輯)

相關焦點

  • 2014年高考作文真題猜想61:「一棵大樹的莊嚴」
    請你根據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或文化的感悟,以「一棵大樹的莊嚴」為題,寫一篇記敘文或議論文,不少於800字。一、審題1、清理關鍵詞,防止信息遺漏「一棵大樹的莊嚴」,在這個題目中包含了三個關鍵詞:一棵、大樹、莊嚴。
  • 楊善洲女兒深情憶慈父:爸爸是我心中的一棵大樹
    3月29日,楊善洲同志先進事跡報告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這是報告會現場。楊善洲去世後,人們整理他的文稿時讀到:我對家庭欠債很多……但當時只有如此選擇,不然,革命不成功,家庭無從說起。在成長的酸甜苦辣中,惠蘭慢慢理解了父親。惠蘭3歲多了,才第一次見到爸爸。媽媽讓她叫「爸爸」,她卻害怕得直往媽媽身後躲。「上小學時,有一天老師教了一首兒歌:『爸爸是一棵大樹,媽媽是一棵大樹。我們是快樂的小鳥,在兩棵大樹間飛來飛去。』
  • 今生,做一個棵大樹!
    做父母的一棵大樹,讓他們老有所倚,讓他們不在為兒女操心牽掛。今生最重的就是父母養育之恩,沒有父母的辛勤養育,哪來兒女的健康茁壯。從咿呀學語,蹣跚而行,成長的每一步,無不傾注了父母的心血。莫要待到人到中年,還一事無成,為生存而發愁。
  • 六年級上冊一單元習作《變形記》,夜晚一棵大樹下的故事
    本文是六年級上冊單元習作專欄的第10集,具體內容是一單元的習作《變形記》。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查看其它篇章。先看一篇例文。夜晚,一棵大樹下的故事我是一棵柳樹,五十多歲了,我的腰身年年還在增長,有時候想,是不是該減減肥了,但管不住自己,下面的根總是源源不斷地把養料送上來,我只能吃,就這樣越來越肥,越來越大,成為了方圓百裡最大的一棵大柳樹。
  • 你身後是否有那麼一棵大樹?
    一棵大樹和一棵小樹同時冒了芽,只是大樹出生的地方偏陽,位置採光點比較好,大樹天生性格少言,像個沉默的大哥哥;小樹天生像個孩子,時常抱怨大樹擋住了它的光,耽誤了它長高長胖,因此心生不滿,整日對大樹愛答不理。後來,日子一天天過去了。
  • 公廁中間「長出」了一棵大樹!上海「最美廁所」向公眾開放
    新民晚報訊 (通訊員 錢超 記者 袁瑋)位於上港郵輪城4A景區內,一座呈不規則幾何形狀的公共廁所悄然而起,公廁中間還「長出」了一棵大樹?夜晚時分,燈光亮起,外牆面瞬間變幻為一幅山水畫……這座被評定為2020年度上海「最美廁所」的公廁近日向公眾開放了。
  • 「三秦文學」三人詩選:您是一棵大樹/我相信我的眼睛/鳳鳴九洲
    你是一顆大樹——聖誕節寫給鵬鳴老師文/秋寒 您是一棵大樹一棵耀眼奪目的聖誕樹您從不以名家自居您用文學大家的風範裝飾著它您用數不盡的傑作豐富著它您用深邃的內涵宣示著愛的聖潔啊 好漂亮的一棵聖誕樹路過的人們無不驚訝無不讚嘆它的美麗與華貴無不羨慕它璀璨的光華可這一切的一切啊蘊藏著您曾經的苦難與坎坷飽含了您卓越的智慧頑強的意志和堅韌不拔......聖誕節祝吾師平安健康!開心快樂!2020.12.24.星期四晚.20:45.北京.敬。
  • 多棵大樹被剝皮枯死
    在龍騰苑三區22號樓東側,有三棵直徑約20釐米的國槐,每棵高十多米,樹冠很大,樹蔭籠罩了幾十平方米的地面。前一段時間,這些樹被人用鋸子和刀在距離地面1米高的地方剝去了一圈表皮,切割寬度約15釐米,能清晰地看到樹幹。奇怪的是,剝去樹皮的地方塗抹了泥土。
  • 遇見欒樹--秋天裡開花的一棵大樹
    曾經讀過席慕容的詩「一棵開花的樹」,有一種美好又綿長的意境。,有時想像它應該是一棵櫻花樹,白色如霧一般的花朵好吸引人,可以讓那個五百年前求佛的人在賞花的人中找到要找的人,可是覺得櫻花花期太短,等的時間不夠多。
  • 六年級作文:媽媽是一棵大樹
    他們就像一棵巍峨的大樹,為我們遮風擋雨,給我們帶來清涼。在我的心中,紮根的大樹就是媽媽。每天清晨,當天邊開始泛白,當火紅的太陽開始漸漸升起,我就會不知不覺地從夢鄉中醒來。周圍靜靜的,只聽見鳥兒「嘰嘰」的歌唱。我走到衛生間裡洗漱。突然,一股濃濃的香味把我吸引到廚房門口,映入眼帘的是媽媽煮麵的身影。
  • 鄭州街頭,又一棵60多歲的大樹倒下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李嵐 今天上午,位於鄭州市黃河路與政六街交叉口南約100米處的一棵大法桐樹,突然從根部歪倒,砸在旁邊的另一棵法桐樹上,有驚無險!但令人心疼和惋惜的是,這棵已有60多歲的大樹,只能被「肢解」移除,無法繼續在這裡生長下去……今天上午9時20分,路過黃河路與政六街交叉口南側的市民,發現路邊一棵樹幹直徑約70釐米的大法桐樹,由北向南從根部傾倒,正砸在旁邊另一棵法桐樹的枝幹上,將該樹壓得難以支撐,不時傳出「咔嚓、咔嚓」的樹枝斷裂聲。
  • 我是一棵大樹
    □駐馬店市第二十五小學   六(4)班譚新祝   我是一棵大樹
  • 重師校長寄語新生:希望你們長成一棵大樹
    校長孟東方在開學典禮上以大樹為例寄語新生,希望他們長成一棵大樹。「像大樹一樣紮根大地、枝繁葉茂,以務實的行動力成就美好人生」。根深方能葉茂。一顆剛剛破土萌芽的小樹苗,成長為一棵大樹,一定是深深紮根、頑強生長、吐故納新,最終成為枝繁葉茂的參天大樹。
  • 母親,您就是一棵大樹
    母親就是一棵大樹。母親叫李美花,今年94歲了。別看母親年事已高,可老人家的身板硬朗著呢。母親腰不彎,眼不花,頭腦清醒,記憶力好。在老家村裡,提起街坊鄰居的大事小事,母親沒有不知道的,六七十年前的事,母親也能記得清清楚楚。母親一生不易,她歷盡艱辛把我們兄妹七人拉扯大。
  • 熱帶雨林犯罪現場調查:如何殘忍地殺死一棵大樹?
    在勐遠仙境的雨林步道盡頭,有一棵高大的榕樹,被譽為千年樹王。這棵榕樹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歷史,用氣生根牢固地將自己固定在大地上,樹冠枝葉稠密,形態威嚴,仿佛一位經歷了世事滄桑的老人,向這片雨林述說自己輝煌的過往。
  • 路邊一棵大樹突然砸了下來 2秒鐘公交司機做了這件事……
    原標題:路邊一棵大樹突然砸了下來 2秒鐘公交司機做了這件事深圳商報2019年3月11日訊 3月10日,記者從巴士集團了解到,近日公司一名實習司機,成功利用培訓所學應急知識,在遭遇大樹突然倒塌的情況下,理智處理平穩停車,保障了車上乘客安全無恙。
  • 《大樹風號圖》:站在那棵風中的大樹下道別
    《大樹風號圖》:站在那棵風中的大樹下道別一棵大樹佔據整個畫面正當中的位置,這樣的布局在古代繪畫中十分罕見,猛然間,觀眾感受到一種奇異的視覺衝擊力,奇崛豪邁。樹冠龐大,枝丫繁密,卻沒有一片葉子,樹下地面乾乾淨淨,也找不到一片落葉,這一切,為這棵大樹營造了一種奇特的意象。站在畫前,面對著它,你會在恍惚之中,感覺自己也來到了樹下,抬頭仰視,觀之良久。你的目光會游離在樹枝間,糾結纏繞。
  • 紮根深山的一棵大樹
    她像一棵大樹,守望著這片山區,送走了一撥又一撥學生;她像一縷陽光,照亮了深山娃兒的夢想,用愛詮釋著人民教師這一神聖的稱謂。  嚇不跑的小姑娘  上世紀80年代初,我國教育事業方興未艾,師資隊伍青黃不接,尤其是在邊遠山村。時年19歲的支月英,滿懷對教育的熱愛、對生活的憧憬,參加了泥洋小學教師招聘考試。
  • 2019年高考作文備考:眾芳搖落爭暄妍的春季裡,我甘心做一棵小草
    【寫作提示】小草要想使人們看見它,就要讓自己長得足夠翠綠、茂密、高大、魁梧;人們要想看到小草,不能只遙遠觀望,要親近、走近小草,給小草的努力以鼓勵,以肯定;小草無需贏得人們的眼光,它只要努力地生長,活出自我就夠了;人們與小草因為距離的遙遠而彼此陌生,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隔閡由此產生等等。
  • 《紅樓夢》英譯品讀
    《紅樓夢》作為中國文學的代表作能夠走向世界,為西方讀者所了解,主要歸功於四位譯者:大衛·霍克斯、約翰·閔福德和楊憲益、戴乃迭。前兩位是師生兼翁婿,後兩位則是夫妻。這兩對組合分別於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將《紅樓夢》譯成英文,讓外國讀者能夠走進大觀園,一窺這座奇偉瑰麗的文學寶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