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新華網
馬鈴薯主食產品及產業開發戰略實施以來,馬鈴薯產業得到了迅速發展。在品種方面,原有品種表現不俗,新生品種表現搶眼。收穫季節,記者採訪了山東、河北、內蒙古主產區主管部門、農技人員和種植大戶,聽他們講述馬鈴薯新、優、特品種的表現,從他們描繪的馬鈴薯豐收圖景中感受馬鈴薯產業的欣欣向榮。
探訪「中國馬鈴薯之鄉」——馬鈴薯主食產品及產業開發戰略提出後,小土豆成了億萬農民關注的焦點。土豆能掙錢,品種是關鍵。目前市場認可的土豆優良品種有哪些?有什麼發展趨勢?記者來到有「中國馬鈴薯之鄉」美譽的山東省滕州市進行了探訪。
滕州市農業局局長段雲介紹,滕州是遠近聞名的菜用馬鈴薯主產區,全市有10萬農戶從事土豆種植,春秋兩季土豆種植面積穩定在65萬畝左右,是全國最大的馬鈴薯二季作產區,也是農業部馬鈴薯農業標準化實施示範縣(市)。優良品種和高質量脫毒種薯是增產關鍵
9月4日下午,在山東省滕州市大塢鎮大劉莊村,村黨支部書記劉福軍直言:「選對優良品種和高質量的脫毒種薯,是經過咱多年的種植實踐證明了的關鍵。以前,咱村裡品種很多很雜,種薯質量也很難保證,導致產量差距很大。這幾年,咱們認準了荷蘭15、雪川等優良品種,還堅持從大公司買高質量的脫毒種薯,實現了土豆的高產穩產。」
據了解,大劉莊村土豆常年種植面積在4000畝以上,農戶種植經驗普遍在10年以上。因此,他們的總結很有說服力。今年該村的春薯4月下旬集中上市,平均畝產5000斤左右,售價1.8元/斤,一畝一季土豆的毛收入就將近8000元。
為保障種薯質量,滕州與中國農科院、山東省農科院、山東農業大學等科研機構合作,先後在省、市科技部門專題立項65項,建成了馬鈴薯組培中心,在內蒙古和黑龍江建成4萬多畝種薯擴繁基地,馬鈴薯脫毒良種普及率達到了100%。選育和推廣新品種需做大量基礎工作談到對新品種的要求,劉福亮坦言:「最好是高產穩產、抗病和抗變異。特別是抗變異,咱這裡是老產區,一年接著一年種,這幾年有些老品種的變異率上來了。」
今年,山東省農科院在大劉莊村進行了9個新品種的高產示範試驗,滕州薯農開了眼界:「有高產的,刨出來個頭大、外觀也好看;有出粉率高的,專門用作加工,大小很勻稱;還有彩色的,紫土豆、黑土豆等。」該村薯農甘志班說。
山東省農科院蔬菜所馬鈴薯中心主任董道峰介紹,今年從甘肅、張家口、北京等地引進馬鈴薯新品種9個,與當前主栽品種薯引1號進行對比試驗,目的是加大本地區馬鈴薯新品種的選育力度,以滿足生產需求。
董道峰說:「馬鈴薯主食產品及產業開發戰略提出後,專業化育種成為主要方向,特別是要加快選育適合華北地區種植的澱粉加工型新品種。目前,適合中原二季作區的優質專用型品種較為單一,95%以上使用的是薯引1號及其衍生系列鮮食品種,該品種產量高、品質好,但是抗病、抗逆性差,退化快,見光易變綠。且單一品種無法滿足市場對馬鈴薯多樣化的要求,需要引進和選育適合不同生態類型、不同市場目的的新品種。目前來看,要實現這一目標還有較長的路要走,新品種的選育和推廣還需要做大量的基礎性工作。」
來自河北、內蒙古主產區—— 聽大戶盤點品種之最快到白露了,天有點涼了,地裡的馬鈴薯該收了吧,記者撥通了河北省沽源縣種豐農業有限公司高級農藝師郭明和幾位大戶的電話,聽他們講今年馬鈴薯的年景和他們心中的品種之最。
最高產的冀張薯12記者雖看不見電話另一端的郭明的表情,但是他的聲音裡透著興奮:「甘肅省臨洮縣農技中心4月份從沽源調種種植冀張薯12,9月1號發來簡訊說今年的產量已超7000公斤。有資料記載,國內馬鈴薯畝產最高紀錄出現在山東肥城,畝產達到6500公斤,該地區種植的是國外品種,冀張薯12是國內品種,能達到這樣的高產,非常不容易。沽源的馬鈴薯計劃在9月10號到15號收,依據長勢和測產,我們這裡的冀張薯12產量也很樂觀。」
據郭明介紹,冀張薯12的主要種植區域在張家口、承德、圍場等地,面積不少於10萬畝,這幾年,冀張薯12的推廣速度超出預計,沽源前年只有幾百畝,去年增加到3000畝,今年發展到1萬畝,本來還想多種一些,但是搞不到足夠數量的種薯。
郭明說,冀張薯12最突出的特點就是抗旱、抗晚疫病,大薯率特別高(三兩以上的即為大薯),三斤多的大薯很常見。沽源每年引進馬鈴薯品種十多個,就冀張薯12表現最好,今後我們就主推這個品種,而且據試種經驗,這個品種在甘肅、內蒙的長勢更好,非常適宜在西北冷涼地區推廣。
最好吃的華頌7號「華頌土豆」是無錫中農科生物育種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打造的馬鈴薯高端品牌,其不僅填補了我國保健薯的空白,而且在中國薯業市場年度調研中,被來自全國20多個省份上千名體驗者評為「全國最好吃的土豆」。而華頌7號黃皮黃肉,維生素C含量高,澱粉顆粒大,口感超級細滑綿軟,被體驗者公認為華頌土豆中最好吃的土豆。
記者找到河北省張家口塞北管理區種植戶高志超。他和記者講了他種華頌7號得到的好處。去年他剛開始種華頌7號,心裡並不是特別有底,但是4000多公斤的產量,高抗晚疫病和病毒病的表現都讓他「喜出望外」,尤其讓他省心的是華頌7號特別好賣,目前都是訂單生產,土豆種下去的時候就已經銷售完了,收購保護價至少比當年其他品種市場價貴一毛錢。今年高志超種的華頌7號測產超過4000公斤,明年他打算擴大到1000畝的規模,但是他說這個目標並不一定能實現,因為無錫中農科公司對華頌7號申請了國家新品種保護,種薯只銷售給特定合作種植戶,收穫的土豆直接供應各地農產品直供連鎖超市,所以種薯很難弄得到。最適宜做薯片薯條的大西洋和夏坡蒂
大西洋和夏坡蒂都是外來品種,由於薯型好,肉白,芽眼淺,還原糖含量低,乾物質含量適宜,儲藏性好,一直是麥當勞、肯德基、百事、好麗友的指定品種。據好麗友農業公司副經理于波介紹,他們公司在內蒙古多倫縣種植了一萬多畝大西洋,幾年來產量一直穩定在3000~3300公斤之間,他們在多倫做了7年多了,種植面積也從當初的2000畝增至現在的1.7萬畝,基本上屬於訂單種植。于波說,荷蘭14、荷蘭15也適於加工薯片、薯條,但各方面表現的穩定性不如大西洋。
王文杰是內蒙古察右中旗鐵沙蓋鎮塔拉忽洞村的種植大戶,他種的700畝夏坡蒂再過一個星期就要收穫了。據他說,他的種植面積還不算最大的,種5000多畝的都有。今年他的馬鈴薯測產產量3000公斤往上。記者問他有沒有考慮選擇其他品種?王文杰說他們那裡已有人開始引種華頌七號、大白花和冀張薯12了,他明年打算種植華頌七號和冀張薯12這兩個品種。
種植面積最大的克新一號目前,我國種植面積超過10萬畝的馬鈴薯品種有82個,超過50萬畝的品種有30個,克新一號種植面積最大,約為1100多萬畝。其中內蒙古種植的最多,僅烏蘭察布市就有300多萬畝這個品種。
內蒙古達爾漢茂明安聯合企業大戶王輝種植了450畝克新一號。王輝原是做羊絨生意的,初入種植馬鈴薯這一行,他選擇了比較好打理的克新一號。根據他的經驗,克新一號比較適合當地乾旱、無霜期短的自然條件。王輝種克新一號三年了,產量一年比一年好,今年畝產已經到2500公斤了。王輝說,他也試過荷蘭15,克新一號並不比荷蘭15差。荷蘭15對水肥的要求高,對於他這樣剛入門,沒有太多技術、設備投入的人,克新一號更合適。
明年,王輝打算安排1300畝地用於馬鈴薯與葵花輪作,他說,雖然克新一號種植面積逐漸縮減,但他仍然會選擇這個品種。
土豆做主食營養口感很重要2015年,國家正式啟動馬鈴薯主食產品及產業開發戰略,這對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改善人民膳食結構、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等均具有重要意義。在水稻、小麥和玉米等主糧作物增產空間小、生態環境壓力增大、糧食安全存在風險等問題的背景下,國家啟動馬鈴薯主食產品及產業開發是非常重要的戰略選擇。這一戰略選擇對馬鈴薯育種工作者提出了更高要求。
截至2015年我國共育成馬鈴薯新品種400多個,包括鮮薯食用型、澱粉加工型、油炸食品和全粉加工型、特色型等品種類型,在產量、品質、抗病和外觀性狀上都有較大改良,但加工專用品種不到10個,針對營養品質和口感風味的育成品種幾乎沒有。現育成品種經過篩選會有部分品種用於不同主食產品研製,但想滿足主食產品的全面需求還相差甚遠。
我國馬鈴薯育種一直以高產、抗病和抗逆為主要育種目標,育成品種類型相對單一,嚴重缺乏各類適宜主食加工的專用品種,土豆做主食要求調整育種指標,除了產量、抗病性和外觀性狀,還必須重視營養品質、口感風味、專用性及專用產品衍生出來的特殊要求。土豆作為主食最大的優勢是其營養豐富均衡,所以選育營養更豐富均衡的品種就顯得非常重要,對於直接蒸、煮、烤及做菜食用的土豆而言口感和風味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指標。「華頌土豆」之所以能在短時間內成為國內高端土豆品牌,主要原因就是「華頌土豆」專注於以營養品質和口感風味為主要育種目標,所有華頌土豆品種都是非常好吃的土豆。華頌七號是黃皮黃肉的土豆,被公眾評為最好吃土豆;華頌88是口感非常好、薯形漂亮、抗氧化的紅皮紅肉土豆,比以前的紅色品種成熟期短、產量高;華頌66是口感非常好、薯形漂亮、抗氧化的黑皮黑肉土豆,產量超過以前市場上的黑美人和黑金剛。華頌繫列土豆憑藉漂亮的薯型、豐富的營養和出色的口感被人們迅速接受和追捧。
馬鈴薯主食產品及產業開發戰略的實施,對育種工作者而言既是挑戰也是機遇,隨著國家及企業進一步加大對馬鈴薯育種科研的投入,相信會有更多的優良土豆新品種被陸續選育出來。
(作者系國家馬鈴薯品種區試主持人、中國農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博士)
(文章來源:農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