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交市舉辦馬鈴薯新品種觀摩鑑評會
古交市舉辦馬鈴薯新品種觀摩鑑評會 2020-10-20 09: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一畝田農業資訊網-馬鈴薯原有品種表現不俗 新品種搶眼,行情分析...
收穫季節,記者採訪了山東、河北、內蒙古主產區主管部門、農技人員和種植大戶,聽他們講述馬鈴薯新、優、特品種的表現,從他們描繪的馬鈴薯豐收圖景中感受馬鈴薯產業的欣欣向榮。 探訪「中國馬鈴薯之鄉」—— 「選對種薯是增產的關鍵」 本報記者呂兵兵 馬鈴薯主食產品及產業開發戰略提出後,小土豆成了億萬農民關注的焦點。
-
威寧馬鈴薯新品種畝產達3000多公斤
9月3日,省農業農村廳、省農科院、貴州師範大學等有關專家,前往威寧縣雪山鎮馬鈴薯種銷專業合作社基地,對省農科院馬鈴薯研究所選育的抗晚疫病馬鈴薯新品種「黔芋8號」進行田間現場測產驗收。「今天我們專家組對「黔芋8號」種植的高、中、低三塊樣板地進行現場測產驗收,經我們測算下來,該品種平均畝產達3193.17公斤。」省農業農村廳種植業處夏忠敏研究員當場宣布測產結果。
-
畢節威寧自治縣新品種馬鈴薯畝產達3193.17公斤
「經我們測算,這款新品種馬鈴薯平均畝產達3193.17公斤。」9月3日,省農業農村廳、省農科院、貴州師範大學的有關專家,來到威寧自治縣雪山鎮馬鈴薯種銷專業合作社基地,對省農科院選育的「黔芋8號」進行田間現場測產驗收。
-
廣西彩色馬鈴薯試種成功
圖為試種成功的彩色馬鈴薯。見過紅色和紫色的馬鈴薯嗎?連日來,這個新面孔出現在貴港市港北區慶豐鎮高橋村下坡屯,村民豐收之餘還有種新鮮的感覺。在試驗田裡,翻犁出的彩色馬鈴薯格外醒目,其中以紅色和紫色的馬鈴薯最吸人眼球。「紫色馬鈴薯的花青素特別多,對保健和抗氧化比較有用;紅心馬鈴薯做食品,能勾起人的食慾;荷蘭15號薯型較好,切、剝皮較方便。」慶豐鎮農業技術推廣站站長馬軍文說。
-
馬鈴薯有紫色的?金華這些新品種吸引全省上百名專家前來觀摩
無限金華客戶端消息 金華廣電融媒體記者 葉晨慧又到了一年春季馬鈴薯成熟收穫的季節,在你的印象中,馬鈴薯是不是都長這樣?其實,馬鈴薯可不止只有這樣一個外形。今天,就讓小編帶著大家走進「馬鈴薯家族」,見識一下造型各異的馬鈴薯新朋友。
-
新源縣∶5000畝紫皮馬鈴薯喜獲豐收
天山網訊(記者劉一鳴報導)10月3日,在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新源縣阿熱勒託別鎮喀拉布拉克村的大田中,幾臺馬鈴薯採收機開足馬力工作著,機器轟鳴聲慶賀著雙節的到來,處處能感到當地村民豐收的喜悅。眼下,正是新源縣紫皮馬鈴薯大面積成熟採收的季節。
-
甘肅省馬鈴薯新品種莊薯3號推廣項目通過鑑定
繼「隴薯6號」之後甘肅第二個通過國家品種審定的馬鈴薯新品種「莊薯3號」,其選育與示範推廣項目近日通過了省科技廳、省農牧廳組織的國內專家鑑定驗收。據介紹,莊薯3號項目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其抗病性能強,填補了甘肅沒有適宜當地栽培的抗馬鈴薯晚疫病品種的空白。
-
馬鈴薯高產高效循之有道
盲目種植產業風險加大 豐產不豐收,不僅在果蔬上頻發,在馬鈴薯生產上也顯現。據全國農產品價格大數據平臺對2017年5月11日~6月9日期間全國馬鈴薯批發均價的監測,30天內全國馬鈴薯批發均價從2.47元(公斤價,下同)跌到1.96元,下跌26%;同時,內蒙古馬鈴薯批發均價低於同期全國均價30%左右,約為1.55元。
-
甘肅推進馬鈴薯標準化綠色種植技術
2020年,全省馬鈴薯種植面積達到1030萬畝,馬鈴薯總產量預計達到1500萬噸以上,建成定西安定區、會寧縣2個百萬畝產業大縣,打造了一批萬畝以上綠色標準化示範基地。我省已建成安定、會寧2個百萬畝馬鈴薯產業大縣。
-
玉米地種在馬鈴薯地裡,不僅不會影響產量,而且一舉兩得,收穫頗豐!
8月30日,記者在西吉縣紅耀鄉張白灣村1隊1530畝的馬鈴薯寬幅間作玉米示範區看到,挺拔的玉米稈整齊排列,玉米行距間種植的馬鈴薯長勢旺盛,綠葉間開放的紫色小花隨風搖曳。「經過多年的不斷試驗、嘗試,我們終於找到了馬鈴薯與玉米之間的幅寬的最佳組合,通過增加馬鈴薯及玉米的種植幅寬,實現了農機農藝融合,大幅度提高了馬鈴薯玉米生態複合種植模式的勞動生產效率,每畝地可為農民增收15%以上。」
-
馬鈴薯豐收後,後期的儲藏管理很重要,這幾個貯藏方法要掌握
馬鈴薯馬鈴薯的種植歷史非常久遠,而原產地在南美洲的安第斯山區。馬鈴薯被傳入到中的時間並不長,據說是在17世紀被一位華僑從東南亞引進的。而如今我國馬鈴薯的種植規模已經位居世界第二。包括很多土豆種植大戶,每年的土豆豐收後,當年肯定銷售不完,一定要有個很好的貯藏點,存著來年繼續出售。
-
潭黎聖女果豐收季紅火啟幕 吸引中外遊客體驗採摘樂趣
3月23日上午,由中共定城鎮委、定城鎮人民政府主辦,海南雲俠行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清水策劃承辦的2019定城首屆潭黎聖女果豐收季正式啟動,縣委常委、統戰部長、鎮委書記陳明永、定安各相關部門領導、百人採摘團、攝影大咖、媒體記者及中外遊客等上千人參加了開幕式。
-
中國馬鈴薯大會下月啟幕 雲南成全國冬作馬鈴薯最大產區
6月21日,2018年中國馬鈴薯大會組委會發布消息稱,2018年中國馬鈴薯大會將於7月8日至10日在蘋果之城——雲南昭通舉辦。大會將全面展示馬鈴薯的各類先進種植管理技術,探索烏蒙山片區馬鈴薯產業助推脫貧攻堅的有效途徑。
-
岑溪冬種馬鈴薯豐收
本報岑溪訊 「一家三口都在家門口的馬鈴薯基地搶收,一家人每日工資150多元。春收馬鈴薯這段時間,全家有近4000元的收入。」3月15日,岑溪市三堡鎮車河村68歲的貧困戶黃光華一邊採收馬鈴薯,一邊算帳。當天,在車河村馬鈴薯高產栽培示範樣板基地,黃光華等130多名農民正有序進行除根、分揀、歸堆、裝袋、扎口等馬鈴薯採收工作,每天每人收入50多元。同時,基地提供的就業崗位,讓全村40多戶貧困家庭實現就近就業。
-
子長:馬鈴薯現代農業示範園區,持續引領產業發展
子長素有「中國洋芋之鄉」的美稱,為提高馬鈴薯種植的科技含量,長期以來,堅持開展馬鈴薯新品種適應性和高產栽培技術試驗研究,不斷增加投入,加大與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力度。通過馬鈴薯脫毒良種的引進、繁育、推廣和新品種、新技術的試驗示範,實現了馬鈴薯產業由量的擴張向質的提升轉變。
-
馬鈴薯成了致富「香餑餑」
蜿蜒的柏油路兩邊,田裡的馬鈴薯像綠色的地毯。人民網李發興攝蜿蜒的柏油路,把山上的農田一分為二,田裡的馬鈴薯像綠色的地毯,綴滿了紫色或白色的小花,漫山遍野地鋪開,一望無際。劉飛站在地頭,欣賞著這幅田園畫,陽光照射下,他的眼睛眯成一條縫。
-
羅平引進優質脫毒馬鈴薯種600餘噸……
當前,正值小春馬鈴薯種植階段,羅平縣為保障2021年小春馬鈴薯產業發展提質增效,提前謀劃、精心組織,針對羅平小春馬鈴薯種植品種老化單一、種植技術落後、商品率低、外銷量少等問題,引導種植大戶引進優質脫毒種薯麗薯6號、雲薯902號、青薯9號、脫毒米拉、威芋5號、荷蘭系列等600餘噸,購買馬鈴薯配方肥
-
馬鈴薯綠色增產增效取得新突破
□本報記者 曾玉英 通訊員 楊丹 王素華 5月7日,市農林科學研究院馬鈴薯科研基地,記者看到正茁壯生長的各個品種的馬鈴薯,有的月底即可成熟,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當日,馬鈴薯綠色增產增效生產技術現場觀摩會在市農林科學研究院、石門縣豐瑞樂家庭農場進行。
-
水美魚肥迎豐收 新市薴溪漾一年一度的冬捕來了
12月25日,德清縣新市鎮宋市村舉辦薴溪漾第三屆捕魚文化節,展示水鄉冬捕文化的魅力。在煙波浩渺的薴溪漾,本地村民以及來自周邊的遊客共同見證魚躍湖面、水美魚肥的場景,感受豐收的喜悅。早上7點,湖面籠罩著一層輕柔的白霧,岸邊陸陸續續的人聲打破了這一片靜謐。參加冬捕活動的一共有十多位村民,他們一一將毛竹、水泵、網兜等器材裝到了水泥船上。不過讓人納悶的是,唯獨不見捕魚用的漁網。「原先漁民為了有個好收成,凌晨就要出發下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