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觀點大概會被市面上很多「財富大師」怒懟。很多人善於談論「錢生錢」的雞湯:一個人要致富,不能依靠工資(勞動性收入),而要依靠「睡後收入」,即躺著就有收益的金融資產。
但現實的數據告訴我們,直到2019年,全球普通人財富的主要來源仍然是勞動所得。以美國家庭為例:美國普通家庭收入的74.3%來自勞動性收入;即使最富有的那10%的美國家庭,其工資收入也佔總收入的一半左右(47%)。對於更多的普通人來說,工資等勞動性收入更是佔到總收入的80%。2018年,中國居民可支配收入中73%來自勞動性收入,包括工資收入(56.1%)和個體店、企業主的經營收入(17.2%)。
但職業選擇從來不是一個容易的命題。巴菲特(Buffett)有句著名的論斷:「人生就像滾雪球,重要的是發現很溼的雪和很長的坡。」對職業選擇來說,這是條亙古不破的真理:找到既能穩定快速成長又可以積累長期人力資本的職業,就像找到那條鋪滿溼雪的長坡,財富人生的雪球會越滾越大,越滾越遠。
但在行業和職業震蕩裂變的現實世界中,很多人卻總是匆匆忙忙,「越勤奮越貧窮」。他們就像希臘神話中的西西弗斯,每次努力將一塊巨石推上陡峭的山頂後,石頭又會重新滾落,西西弗斯要永遠重複這個毫無意義的動作。
選擇即命運。對於絕大多數無法拼爹,也無法祈求運氣的普通人來說,職業上「滾雪球」抑或「推石頭」的選擇,幾乎是決定一生命運的事情。
到底哪些是「滾雪球型」的職業,哪些是「推石頭型」的職業?
更重要的是,站在2020年的門前,我們會面臨特殊的選擇嗎?這個資產的「基本價值」,就是其未來創造的所有價值的總和。如果一個資產未來每年創造的價值的增速很高,折舊率又很低,這個資產的基本價值自然就會高。
折舊率是個很有趣的名詞。從「生理性人力資本」的角度看,我們都面臨著歲月的折舊—可樂終將換成枸杞養生茶,從一天睡4個小時依然神採奕奕變成一天睡7個小時還精神不濟,記憶力、爆發力都在下滑,到五六十歲時面臨著自然退休。隨著時間流逝,這種折舊的速度越來越快,幅度越來越大,最後殘值越來越小。
所以,職場上的年齡歧視本質上是對生理性折舊的自然反應。但「技能型人力資本」不一樣。比如,一個人知識、技能的累積速度超過更新的速度,這類人力資本不但不會隨歲月產生折舊耗損—人力資本生理性折舊率很低,反而可能增值。這就是醫生、律師、教師這些職業會「越老越吃香」的原因。
所以,對抗人力資本生理性折舊的最好方法就是加大技能型人力資本的積累。這種可以減少人力資本折舊的職業,就是我們要尋找的「滾雪球型」職業。
所以,「滾雪球型」職業,
一定是使人力資本增速加快、折舊減慢的職業。
更重要的是,「滾雪球」並不僅僅是針對高學歷而言的。我們團隊對中國招聘網站的數據進行了一次整理,發現同為低學歷門檻的職業,在過去兩年間,健身教練的招聘薪資上漲了7.1%,工廠流水線普通工人的招聘薪資下降了12.5%。健身教練需要有運動生理學、營養學等多方面的理論基礎,需要針對學員需求設計健身計劃和課程。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專業技能和訓練經驗可以進行「滾雪球式」的積累。所以,健身教練不僅是一碗「體力飯」,也是一碗「技能飯」,屬於「滾雪球型」職業的範疇。而工廠流水線普通工人日復一日地做著相同的動作,幾乎沒有人力資本積累的空間,屬於「推石頭型」職業。
這些數據的顯著對比並不是偶然事件,而是2019年到2020年職業選擇上的拐點。在這個拐點上,有兩個關鍵詞讓職業選擇變得更晦暗也更光明:
第一個叫「人工智慧」,第二個叫「萬元美金社會」。一方面,以人工智慧為核心的這類技術變革會使具有可編碼、重複性勞動特徵的職業快速貶值為「推石頭型」職業;另一方面,中國即將跨進人均GDP達1萬美元的中產型社會,消費趨勢的變化創造了更多的「滾雪球型」職業。
2020年:職業新賽道2019—2020年,中國進入了一個「怕死、愛美、孤獨」的萬元美金社會。這3種全民性的感受將逐漸成為社會的常態。這幾個關鍵詞所創造的需求和供給,都將是下一代職業選擇的風口。
·「怕死」的職業風口工業革命以來,由於食物的豐裕和醫療技術的進步,人類社會第一次出現了「老齡化」的概念。老齡化,既是壽命延長的勝利,也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心病。
康復治療師的春天2020年,中國65歲以上老年人佔總人口的比重將達到12%,距離深度老齡化社會僅有一步之遙。同期,人均預期壽命將上升到77歲,像上海這樣的大城市,人均預期壽命更是會達到83歲以上。2020年,「90後」開始步入而立之年,這一代是嚴格遵守獨生子女政策下的一代,他們結婚生子後的家庭屬於典型的「42N」家庭(4個老人,1對夫妻,N個孩子),即1對年輕夫妻肩負4位老人的養老及一到兩個孩子的養育壓力,他們將在工作、子女教育、父母養老問題的夾縫中生存。
大量數據表明,在生命的最後七八年裡,老年人是需要日常照護的。這些數字和事實都指向一個方向—像幼兒園、託兒所一樣的社區養老、上門護理、陪伴看護、病後康復等醫療服務需求將快速增長。
巨大的人才缺口就是普通人逆襲的機會。醫生職業的拐點中國醫生的超負荷工作早已不是新聞。2019—2020年,將是醫生這個職業的新紀元。
醫生職業的「滾雪球」坡道很長。醫生職業的人力資本折舊速度較慢,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醫生積累了大量從業經驗,有助於提升其對疑難雜症的判斷力,越老越值錢。
醫生的「學歷溢價」也最高。我們研究了不同學歷要求下的招聘薪酬,發現在各類細分職業中,牙醫的「學歷溢價」排名第一,本科及以上學歷牙醫的招聘工資是大專學歷牙醫的1.46倍(如圖所示)。在醫生職業中,高學歷標誌著基本功紮實、醫學知識豐富,可以獲得更高的溢價。所以,在醫生這個行業,知識等於金錢,「讀書無用論」是最大的謊言。
學歷溢價表(圖片來自:《錢從哪裡來》香帥著)
醫生的收入增長與所在城市也有密切關係,大城市可以給醫生職業加槓桿,讓醫生的收入增長曲線更加陡峭。大城市疑難雜症患者雲集,可以讓年輕醫生的經驗積累速度更快。而且大城市也聚集了更多醫療資源。北京、上海的三甲醫院數量就分別達到了59家、43家,而整個山西省僅有26家三甲醫院。大城市可以撬動「知識外溢效應」—三甲醫院聚集,年輕醫生有更多機會和經驗豐富、醫術高明的人在一起,向他們學習。
如果說「滾雪球」的關鍵是選擇職業方向的話,站在2020年這個拐點,醫護人員無疑是萬千職業中最好的職業之一,它提供了足夠長的雪道,足夠多的雪量,可以讓年輕人滾出人生和財富增長的雪球。
·「愛美」的新世界當溫飽不再是人類最大的約束時,對「美」的追求會自然地成為一個社會的整體趨勢2018年日本每千人接受醫美療程的次數為27.1次,美國是51.9次,韓國是86.2次,而我國僅為14.8次。在我國,醫美市場還是一片藍海。
從1億的城鎮中產家庭來看,多由女性掌握家庭財政大權。都市中產階層不再僅僅滿足於吃飽穿暖這樣的基礎物質需求,而是開始追求質量、服務和精神價值,願意為「美」支付溢價。此外,城市青年們越來越不急於成家。
都市中產女性和單身貴族們的「悅己型消費」推動了「顏值經濟」的蓬勃發展。清華大學聯合美團點評發布的《2018中國美業行業白皮書》顯示,預計到2020年,中國美業整體市場規模將接近2萬億元,平均年增長率為15%。
為什麼在2019—2020年的拐點上,這樣一個看起來未來渺茫的弱勢群體,會集體性地呈現出朝陽一樣的狀態?因為她們誤打誤撞地走上了中國步入萬元美金社會後最大的一條賽道—
由「愛美」衍生出的「顏值經濟」。
在迅速擴張的「愛美」市場需求面前,
具有專業技能的美業職業,包括美容師、美甲師、化妝師、健身教練,都從「三教九流」迅速成為都市職業的新風向。「顏值經濟」造就的新職業不依賴學歷,而依賴於工作中積累的經驗與手藝。我們團隊研究招聘網站數據發現,在健身教練、美甲美睫師等美業新職業的招聘信息中,要求本科及以上學歷的不足1%。而且,招聘工資與受教育程度的相關性不強。對於美甲美睫師來說,大專學歷的招聘工資與初中及以下學歷僅相差300元。但是工作經驗積累5年後,招聘工資可以翻1倍。這一類「逆襲型」職業為寒門子弟提供了創造財富的上升渠道。在萬元美金社會,即使你難以叩響「名牌大學」這扇門,也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一扇窗。
·「孤獨」的二次元「越文明,越孤獨」是現代社會難以逆轉的大潮流。在步入萬元美金社會的中國,都市漂泊的年輕一代正經歷著和孤獨共處的時刻。
飄蕩在陌生城市的獨居年輕人,被稱作「空巢青年」。空巢青年們獨自在大城市闖蕩,工作競爭壓力大,又缺乏親情、友情、愛情的支持,容易產生心理亞健康問題,不僅「空巢」,而且「空心」。2018年《中國城鎮居民心理健康白皮書》的調查結果顯示,我國73.6%的城鎮居民處於心理亞健康狀態,16.1%的城鎮居民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
為什麼很多人眼中「聊天就能掙錢」的心理諮詢職業收入如此之高?
這反映出我國專業心理諮詢師的巨大缺口。據統計,截至2018年年底,雖然持有國家二級、三級心理諮詢師證書的人有120萬,但目前很多心理諮詢師缺乏規範、紮實的系統培訓(一般僅接受過3~6個月的短期應試訓練)。據業界估計,120萬名心理諮詢師中真正有能力提供專業服務的僅有3%左右。這樣計算,專業心理諮詢師不到10萬人,平均每千名中國人擁有的專業心理諮詢師不足0.1人。如果我國心理健康行業要向美國看齊,那麼我國專業心理諮詢師缺口多達50萬人。
一個蘿蔔一個坑,條條大路通財富。如果你是學霸,可以選擇做醫生、程式設計師;如果你熱愛健身、社交能力強,可以選擇做健身教練;如果你是個愛美細心的小姑娘,可以選擇做美甲師、美容師。如果你像李佳琦一樣口才出眾、熱愛美妝,而且具有面白唇紅這些稟賦,美妝直播、網紅經濟也是可選的道路。
2020年,職業的林間,路已經分岔。「滾雪球之坡」與「推石頭之坑」的分野也日漸清晰。從認知到選擇,我們走上的路將決定我們未來的財富創造之路。
本文整理自香帥所著《錢從哪裡來: 中國家庭的財富方案》,版權歸作者及本書所有,轉載請務必註明作者及作品出處。
一本寫給普通中國人的財富指南。
不分年齡、不分階層,打造我們每個人的財富解決方案。
2020年羅振宇「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重磅推薦
作者介紹:香帥
本名唐涯,知名金融學者,香帥數字金融工作室創始人。原北京大學金融系副教授,博士生導師。
主要研究方向為資產定價、宏觀金融、行為金融學和數字金融。有多篇學術論文在國際國內核心學術期刊上發表,主持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研究。著有《金錢永不眠》等暢銷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