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哈佛大學心理學家為您講講到底怎樣自我察覺?

2020-08-27 楊意談心

從古希臘格言「認識你自己」,到釋迦摩尼教導的八支正道中的正念,到現代心理學的對自我意識、情商的研究,自我覺察和駕馭是一個聯結東西、跨越古今的話題。

圖片來源:freepik

什麼是自我覺察?

自我覺察是對自我,包括思想、情緒、體驗、能力等,有覺察有意識。

對自我意識的心理學研究最早出現在1972年,ShelleyDuval and Robert Wicklund提出自我意識理論。「當我們把注意力集中在我們自己身上,我們就會評價我們現在的行為,並把它們和我們內在的標準與價值觀作比較。我們成為自己的客觀評估者時,就是我們變得有自我意識的時候。」他們認為自我意識是實現自我控制的主要機制。

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 Daniel Goleman 在他的暢銷書《情商》中,把自我意識定義為:知道自己的內在狀態、偏好、資源和直覺。也就是,好像有一個攝像頭,對內心世界包括升起的想法和情緒看得到。DanielGoleman 也認為自我意識是情商的最重要的基石。

自我覺察為什麼重要?

我們的頭腦非常擅長於儲存我們是如何應對人事物的信息。這些信息又反過來條件反射般地固化我們的頭腦。當遇到類似的人事物時,也用同樣的方式去應對。

而自我意識,就能讓我們覺察到這種條件反射和頭腦的預判預設,然後進一步讓我們從這些舊模式中解放出來。並且有可能「提前亮」地管理自己的思想情緒和行為。

也因此,自我意識強的人,往往心理健康都更好,對生活的態度也更積極,生活閱歷更深,對人也更有慈悲心。

圖片來源:freepik

但是,這些好處不一定哦!

Anna Sutton 在2016年做了一項很重要的研究。這項研究是把自我意識拆解開,看自我意識的組成部分。自我意識的組成部分包括:靜觀當下(正念)、自我反思、洞見、思想反芻(也就是像牛吃草把草從胃裡倒回嘴巴裡咀嚼,一件事原地打轉轉念念不忘)。如果自我意識的組成部分裡是靜觀當下加上自我反思、洞見的話,那麼這樣的自我意識帶來的是自我成長、接納、主動。而如果自我意識的組成部分裡是靜觀當下加上思想反芻的話,那只會增加精神包袱。

因此,不只是我們覺察到了什麼,更重要的是如何覺察。

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有誰對自己的念頭和情緒看到了很不滿?

我首先舉手!

事實上,人人中槍。

也就是說,很多時候我們覺察得到我們的念頭和情緒,然後我們立馬就去討厭、斥責、貶低、甚至辱罵這些念頭和情緒了。所以不僅要關心我們覺察到了什麼,還要關心我們如何覺察,能不能帶著不加評判的溫和開放的態度去觀察。

圖片來源:freepik

如何能不加評判地溫和開放地去觀察呢?這裡分享一個稱為「正念自我關懷」的方法(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Christopher Germer和Kristin Neff建立的正念自我關懷中心)。

正念自我關懷有三大基石

1.正念覺知靜觀當下:覺知痛苦的存在,誠實地看到自己痛苦是什麼,不逃避它,也不認同它。

2.共通人性:意識到痛苦是普世經驗,我正在經歷地這些痛苦與不完美不是我一個人的問題不是我才有的問題,而是每個人的相通的經驗。「人生在世十有八九不如意」「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3.善待自己:問自己如果是你關愛的人(比如好朋友)有這樣的痛苦,你會如何對待ta?然後用對待好朋友的方式來對待自己,安慰、理解,而不是雪上加霜的攻擊責備。

圖片來源:freepik

更多心理學觀點,請關注 @楊意談心

相關焦點

  • 哈佛大學心理學家:父母這5種做法,很可能養出情商低的孩子
    哈佛大學心理學家:父母這些做法,正在養育一個低情商的孩子心理學家丹尼爾·戈爾曼是哈佛大學的心理學博士,曾在哈佛任教,獲得過四次美國心理協會最高榮譽獎。學會正確表達情緒,不僅營造了好的家庭氛圍,更是為孩子做了個好榜樣。
  • 哈佛學生的一天竟是這樣的……哈佛大學到底需要怎樣的學生?
    哈佛大學是很多同學夢寐以求的學校,它代表著世界最頂尖的高等學府。這裡走出了8位美利堅合眾國總統、157位諾貝爾獎得主、18位菲爾茲獎得主、14位圖靈獎得主,還有在各個領域擁有極高地位的精英人才。這次為大家深扒哈佛大學的官網,看一看這所頂尖的大學,到底需要什麼樣的學生?
  • 聽哈佛大學談孩子高效學習的秘訣
    家裡整天為孩子的學習問題吵得不可開交。媽媽說:孩子每天都很晚才睡覺,有時沒做完作業,第二天很早起來再繼續做。學習效率太低,學沒學好,休息也沒休息好。為孩子學習的事,媽媽已經講過孩子很多次了,但是孩子就是不聽,一副毫不在乎的樣子。把媽媽氣得差點吐血。為這事,兩人的關係也鬧得很僵。媽媽只有向我訴說她的苦惱,我每次都會和她談很久。
  • 2歲開始教孩子「自我察覺」,可能是對他一生最好的幫助和愛護
    哈佛大學的明星課程「自制力」中,喜歡把大腦前額葉對情緒的自控力形象的比喻為「大腦中的肌肉」,而孩子從情緒激動到心情平靜,需要大腦肌肉作出巨大的努力。這跟孩子第一次站起來、邁出第一步一樣,都是裡程碑式的成就;也如同蹣跚學步一樣,是個艱苦長期的過程。
  • 大咖帶路丨​讓哈佛大學嶽曉東博士成為你的心理學顧問!
    1986年1月一位27歲的北京青年考入美國常春藤名校塔夫茲大學攻讀心理學碩士 1987年9月他進入哈佛大學攻讀心理學博士 >1997年他的新書《登天的感覺》出版發行至今再版28次、銷量100多萬冊 《登天的感覺》已經成為書林中的一朵奇葩它的暢銷證明了中國人對真正優秀的心理學圖書的渴望」這本書幾乎是國內所有心理學愛好者和心理諮詢師的啟蒙之書 迄今為止他是國內唯一畢業於哈佛大學的心理學家
  • 聽哈佛大學談孩子成才的秘訣
    家裡整天為孩子的學習問題吵得不可開交。媽媽說:孩子每天都很晚才睡覺,有時沒做完作業,第二天很早起來再繼續做。學習效率太低,學沒學好,休息也沒休息好。為孩子學習的事,媽媽已經講過孩子很多次了,但是孩子就是不聽,一副毫不在乎的樣子。把媽媽氣得差點吐血。為這事,兩人的關係也鬧得很僵。媽媽只有向我訴說她的苦惱,我每次都會和她談很久。
  • 花絮 真相了,哈佛大學圖書館的凌晨四點,到底是什麼樣的?
    o 搜微信號「diyijiaoyu」或公眾號「上海教育-第一教育」---✄-據說,在哈佛大學,凌晨四點的圖書館是這樣的:是這樣的:這幾張圖片,和同樣流傳甚廣的哈佛大學圖書館牆上的「館訓」一樣,激勵了無數人。那麼,哈佛大學的深夜圖書館到底是什麼樣的?
  • 哈佛大學:細胞如何自我分類
    然而,在這種明顯的pan症中,細胞開始自我組織。很快,出現了空間模式,為構造組織,器官以及從大腦到腳趾以及介於兩者之間的所有事物的精細解剖結構奠定了基礎。幾十年來,科學家們一直在深入研究這個稱為形態發生的過程,但是它在許多方面仍然是謎。
  • 哈佛大學發布新生數據:哈佛新生近五成是富二代
    的學生家裡至少有一位親人也畢業於哈佛,30.1%來自於私立中學精英的孩子依舊是精英,在這所美國的頂級大學中,近一半的學生,不是官二代就是富二代,而且這種趨勢會愈演愈烈!哈佛新生的自我驅動力很高哈佛大學一半的新生是富二代,看了關於他們的調查,感到慚愧。
  • 哈佛大學心理學家:寶寶3歲前,父母要「以孩子為中心」
    哈佛大學「學前項目」總負責人、哈佛大學心理學專家、世界著名早教專家懷特提及:一個孩子出生後3年的經歷對其基本人格的形成有著無可代替的影響俗話說:「3歲看老」,指的是通過孩子的行為舉止來預估孩子將來是怎樣的人!更深層面,即一個人從小行為習慣會影響他的一生。那麼這句話究竟有何依據?3歲以內的寶寶又該如何科學教養?早教究竟應該怎麼做?
  • 聽日本心理學家怎麼說
    與內心的衝突和解 出版社供圖南報網訊(記者 解悅)是及時享樂還是奮力拼搏?這是一個問題。很多人終其一生都在與這個問題作鬥爭。日本重量級心理學家、百萬暢銷書作者加藤諦三在作品《與內心的衝突和解》中,一層一層揭開我們內心的衝突,讓你直視內心的糾葛,找到人生的目標和動力。人的存在是矛盾的,這種矛盾體現在依賴與獨立、奮鬥與享受、道德觀念與本能衝動等各個方面。若不能清楚認識這種衝突,我們就無法正確把握自己的行為,在隨波逐流中度過一生。
  • 比哈佛還難考的大學:密涅瓦大學
    只聽說過哈佛耶魯斯坦福,卻還沒聽說過美國的密涅瓦大學?那你就Out啦。其實小編也是剛剛聽說又一名顏值爆表的杭州女學霸被全美最最難申請的密涅瓦大學錄取了。這回可是100%中國長大的杭外劍高女學霸沈佳文,怎麼樣,顏值爆表吧。
  • 張海霞︱怎樣才能成為哈佛教授?
    那是N年前的冬天,帶了一隊北大學生去美國東部訪問,到哈佛訪問時接待我們的是一位北大數學學院畢業的校友,在哈佛的生物系做教授,學生在這位學長位於哈佛科學大樓的辦公室裡問了一個很好的問題:怎樣才能成為哈佛大學教授?
  • 老婆到底更聽老公的,還是聽她爸媽的?心理學家給的答案很一致
    因為這二者常被拿出來比較,很多人常會討論到底親情重要還是愛情更重要。這就給女人拋來了很大的一個難題:結了婚之後,女人到底更聽老公的,還是聽她爸媽的?一邊是可能陪伴自己走完一生的伴侶,另一邊是生自己養育自己的父母,實在讓人難以抉擇。但是心理學家對這個世紀難題卻有著很一致的答案:老婆更聽老公的話。
  • 哈佛情商課 前言
    此外,還有一大批知名的學術創始人、世界級的學術帶頭人、文學家、思想家,皆來自哈佛。哈佛大學之所以能在文學、思想、政治、科研、商業等方面都培養出燦若群星的傑出人オ,得歸功於它在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情商方面有著一套獨特有效的方法。一張哈佛的文憑,之所以成為地位與財富的保證,也是與哈佛獨特的情商教育分不開的。考人哈佛大學去學習深造,是多少學子夢寐以求的事情。
  • 《哈佛家訓》經典語錄:但願每一個父母都能親口讀給自己的孩子聽
    眾所周知,哈佛大學是一個出人才的地方,也是很多人夢想中的高校,三百多年間,從哈佛大學走出來了8位美國總統、40餘位諾貝爾獎獲得者以及60多位億萬富翁等。是什麼讓哈佛人才輩出,哈佛的育人成功之道又出自哪裡呢?還有一個問題,為什麼有那麼多的人都想進入哈佛大學深造讀書呢?
  • 哈佛心理學家:孩子是不是真聰明,主要看有沒有這3種表現
    我們都愛聽別人誇獎自己家的孩子聰明,別人一說這孩子真聰明,很多家長都特別驕傲地說:「這孩子隨我」。但是小嘴會說、成績優秀、腦子靈活就是真聰明嗎?我覺得定義聰明這種事兒,還是要聽一聽專業人士的。我之前看過一個美國哈佛心理學家提出的理論,覺得很受益。
  • 國內本科生怎樣考上哈佛大學?
    如今留學的人越來越多,不論高中生、大學生還是讀研的學生,都想早日去留學接受好的教育,很多同學對國內本科生怎樣考上哈佛大學留學相關問題有所疑問,那麼國內本科生只要滿足以下條件就可以申請哈佛大學碩士。哈佛大學碩士申請要求學位背景要求:四年制正規大學且取得學士學位語言要求:TOEFL不低於80分,不接受IELTS等其它任何語言成績,無單項分數要求,部分專業的要求更高。
  • 哈佛大學心理學家最新研究證實:人們潛意識認為男人比女人更聰明
    哈佛大學、紐約大學、丹佛大學的心理學家們在最新的研究中發現:在人們的無意識刻板印象中,普遍認為男人比女人更聰明、更有才華、更有創造力和更具成為天才的潛質[1]。研究結論:人們更傾向於將男人和聰明聯繫在一起丹佛大學的Daniel Storage教授、哈佛大學的Mahzarin Banaji教授及紐約大學的Andrei
  • 紫光親子育兒育己訓練營自我察覺總結
    【紫光親子育兒育己訓練營的自我察覺日記】方向有了就邁步,開始走了就有路,這裡有事半功倍的家庭教育方法和提高孩子成績的學習方法。駿澤媽媽參加紫光親子育兒育己訓練營復盤日。 早上群裡的早課爬樓看完以後,看到文字性的打上的字和平時聽老師那樣講,吸收不一樣,關於說到量化這個點的時候,感覺一下子有想法了,有思路了,可下課以後自己慢慢的劃分下又不會了,我想要改變下午和孩子的關係,我想控制下自己每天要和孩子用平和的語氣說話,但把這個事情要劃分的時候又不太會了,我想著是每天多說幾句老師的愛的語錄,把老師愛的語錄在多用到生活上去,之前有說,說的少,或者說上幾天以後後面就又忘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