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孩子」和「立規矩」從來不是單選題——愛孩子是本能

2020-08-29 幼教資源共享23



很多家長都希望給孩子充分的自由,給孩子最好的東西。所以,一味地縱容,覺得「只要他喜歡就好」、「孩子高興才是最重要的」、「這些規矩長大了孩子自然就懂」……


俗話講,無規矩不成方圓。從小如果沒有爸爸媽媽制定的規矩來約束他,孩子容易為所欲為,更不懂得判斷自己言行是好的還是壞的。所謂自由就是讓孩子在有規則的前提自由的活動。



「愛孩子」和「立規矩」從來不是單選題


其實,管得太少和管得太嚴的父母在我們身邊都不少見。一般溺愛孩子的父母認為,孩子要面臨的壓力已經很大了,趁著現在還小,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放縱孩子一下也不會對他造成什麼影響。太嚴格的父母則認為,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現在不從生活細節上管教孩子,以後怎麼讓孩子在社會上立足?


這兩種觀點聽起來都有些道理,但問題就出在這些父母處理矛盾的方式不是綜合考量,而是在「愛孩子」與「立規矩」之間做起了單選題。這種非此即彼的選擇,必然會給孩子的成長造成負面影響。


過度愛孩子的家庭造成孩子沒規矩,不懂禮貌不懂尊重;後者則讓孩子謹小慎微、循規蹈矩。


家長們有必要認識到:規矩和愛本來就是統一的。



家長、幼師這三點原則不能忽視:


有些事,不能慣


有家長說:「家裡有規矩,但孩子耍賴也沒轍啊!」


這是很多家庭的通病:孩子不聽你的原則,常常以哭鬧、不吃飯來要挾父母。這很大程度上是由於父母一而再,再而三地降低底線。比如和孩子約定好每天只玩半個小時iPad,但孩子一哭鬧,大人就妥協了,於是又多玩了半個小時被慣壞的孩子有一個特點,就是他們的要求總是被滿足。


第一次出現問題,大人就妥協,只會為自己和孩子的將來找來更多麻煩。


有的事,必須孩子自己做


有的家長還認為孩子小,做事磨蹭,父母先幫孩子萬事包辦了,以後再培養也來的及。


其實在孩子每個年齡段,都有他們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特點,告訴孩子什麼事情是他自己要做的。愛從來不是大包大攬,教會孩子解決問題的方法,而不是幫他解決問題,這才是真正的愛。


讓孩子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時間久了,他才會在成長中學會自立自強。


有些責任,必須孩子自己擔著


父母不能幫孩子逃避,而應該要求孩子為自己的錯誤言行承擔後果,讓孩子有面對錯誤的誠實和勇氣。



這四條規矩必須從小養成:


規矩一:粗野、粗俗的行為不能有


如果孩子出現了粗俗的言行,爸爸媽媽要幫助孩子明辨是非,然後引導孩子,讓孩子自己反省,想出更好的辦法來處理這樣的事情。


幫助孩子調整自己的情緒,學會如何對待自己想要的東西,如何處理自己的情緒等等。


規矩二:別人的東西不可以隨便拿


有的孩子往往很難分清自己和他人,只要是自己喜歡的東西,他就會毫不猶豫地伸手去拿,覺得「拿到我手上就是我的了!」


家長們應該有意識地幫助他建立自己與他人的界限。幫助孩子更好的區分「你的」、「我的」,知道不是自己的東西就是別人的,別人的東西不能拿,而「我的」東西歸我自己支配。


規矩三:不可以隨意打擾別人


如果發現孩子有這樣的壞習慣,爸爸媽媽要用心平氣和的引導讓孩子學會換位思考,讓他知道被別人打擾是很不開心的事情,讓孩子學會尊重他人,讓他懂得當別人在忙的時候不應該去打擾他。


規矩四:做錯事要道歉


在孩子犯錯的時候,除了教育他之外,可以要求孩子對自己說一聲對不起,如果是爸爸媽媽錯怪孩子了,也要向他道歉,給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跟孩子一起遵守規矩。



讓孩子學會禮貌待人,誠實地面對,並且有勇氣主動承認錯誤。在這個過程中,孩子也學會了反省自己,也開始懂得維護自己的權利了。


愛孩子,是我們的本能,給孩子立規矩,讓他成長為一個能夠獨當一面的大人,是我們的責任。


規矩與愛的統一,才能成就孩子的未來。


幼兒園優質課公開課300節,大中小班名師視頻教案課件音樂分享!

27G幼小銜接五大領域大全,拼音、識字、數學、閱讀、英語,免費領!

幼兒園安全教育ppt:防溺水。用電安全。防拐騙等PPT課件【免費領取】

相關焦點

  • 「愛孩子」和「立規矩」從來不是單選題
    「愛孩子」和「立規矩」從來不是單選題其實,管得太少和管得太嚴的父母在我們身邊都不少見。一般溺愛孩子的父母認為,孩子要面臨的壓力已經很大了,趁著現在還小,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放縱孩子一下也不會對他造成什麼影響。太嚴格的父母則認為,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 「愛孩子」和「立規矩」,從來不是一道單選題!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的成長需要充分的自由,要給他們更多的空間,但當孩子在地上撒潑打滾,不停哭鬧的時候,家長又束手無策,後悔沒有早些給孩子立下規矩。「愛孩子」與「立規矩」是一道單選題嗎?小編今天與您分享一篇文章,規矩必須立,但要講方法。「愛孩子」和「立規矩」從來不是單選題其實,管得太少和管得太嚴的父母在我們身邊都不少見。
  • 「愛孩子」和「立規矩」,從來不是一道單選題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的成長需要充分的自由,要給他們更多的空間,但當孩子在地上撒潑打滾,不停哭鬧的時候,家長又束手無策,後悔沒有早些給孩子立下規矩。「愛孩子」與「立規矩」是一道單選題嗎?今天與您分享一篇文章,規矩必須立,但要講方法。
  • 「愛孩子」和「立規矩」從來不是單選題!請家長為孩子收藏
    是一道單選題嗎?「愛孩子」和「立規矩」從來不是單選題其實,管得太少和管得太嚴的父母在我們身邊都不少見。一般溺愛孩子的父母認為,孩子要面臨的壓力已經很大了,趁著現在還小,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放縱孩子一下也不會對他造成什麼影響。而太嚴格的父母則認為,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現在不從生活細節上管教孩子,以後怎麼讓孩子在社會上立足?
  • 愛孩子和「立規矩」,從來不是一道單選題!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的成長需要充分的自由,要給他們更多的空間,但當孩子在地上撒潑打滾,不停哭鬧的時候,家長又束手無策,後悔沒有早些給孩子立下規矩。「愛孩子」與「立規矩」是一道單選題嗎?今天與您分享一篇文章,規矩必須立,但要講方法。
  • 育兒小課堂:「愛孩子」和「立規矩」是一道單選題嗎?
    」和「立規矩」不是單選題現在很多父母總是很好說話,都希望給孩子充分的自由,給孩子最好的東西。這兩種觀點聽起來都有些道理,但問題就出在這些父母處理矛盾的方式不是綜合考量,而是在「愛孩子」與「立規矩」之間做起了單選題。這種非此即彼的選擇,必然會給孩子的成長造成負面影響。
  • 「愛孩子」和「立規矩」
    「愛孩子」與「立規矩」是一道單選題嗎?不,規矩必須立,但要講方法。1、「愛孩子」和「立規矩」從來不是單選題其實,管得太少和管得太嚴的父母在我們身邊都不少見。一般溺愛孩子的父母認為,孩子要面臨的壓力已經很大了,趁著現在還小,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放縱孩子一下也不會對他造成什麼影響。而太嚴格的父母則認為,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現在不從生活細節上管教孩子,以後怎麼讓孩子在社會上立足?
  • 愛孩子是本能,立規矩是責任,如何愛才是最好?
    高爾基曾經說過,「愛孩子,是母雞都會做的事」。愛孩子是本能,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長遠。懂得愛孩子的父母,則為其立規矩,這是每一位父母的責任。那麼如何愛,才是愛孩子?為孩子立規矩,要怎麼立?蒙臺梭利博士在《童年之秘》書中寫到:愛不是原因,而是一種結果。它就像是一個行星,接收著太陽放射出來的光芒。這種動力是一種本能,是創造生命的力量。
  • 育兒知識分享:「愛孩子」和「立規矩」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的成長需要充分的自由,要給他們更多的空間,但當孩子在地上撒潑打滾,不停哭鬧的時候,家長又束手無策,後悔沒有早些給孩子立下規矩。「愛孩子」與「立規矩」是一道單選題嗎?」和「立規矩」從來不是單選題其實,管得太少和管得太嚴的父母在我們身邊都不少見。
  • 「愛孩子」不是溺愛,「立規矩」不是不愛,成熟的教育需要多選題
    孩子的壓力太大,童年就要有童年的樣子,小孩子就應該「玩」,而不是被各種規矩包圍,各種課程填滿,要讓孩子玩的盡興,孩子要什麼給什麼,孩子一哭就哄。但過度愛孩子的家庭造成孩子沒規矩,不懂禮貌不懂尊重,當孩子在公眾場合大喊大叫,或是在地上打滾耍賴時,家長又會束手無策,後悔沒有給孩子「立規矩」。
  • 愛孩子是本能,立規矩是責任,如何愛才是最好?童年的秘密
    高爾基曾經說過,「愛孩子,是母雞都會做的事」。愛孩子是本能,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長遠。懂得愛孩子的父母,則為其立規矩,這是每一位父母的責任。那麼如何愛,才是愛孩子?為孩子立規矩,要怎麼立?蒙臺梭利教育解讀,愛孩子與立規矩的那些事。
  • 找對方法,「愛孩子」與「立規矩」輕鬆雙Get
    當代的教育認為孩子的成長需要充分的自由,要給他們更多的空間,金寶貝也一直倡導「Follow kids lead」的育兒理念,跟隨孩子的發育步伐,尊重孩子的成長規律!但我們知道「沒有規則的自由不是真正的自由」。當孩子在地上撒潑打滾,不停哭鬧的時候,家長往往會束手無策,後悔沒有早些給孩子立下規矩......「愛孩子」與「立規矩」是一道單選題嗎?
  • 愛孩子是本能,立規矩是責任,如何愛才是最好呢?
    在這個世界上,會不會有那麼一個人,因為你而出現,並且出於本能地愛著你呢?會有,那個人就是——孩子。孩子給予你的,天然而本真的愛是無可代替的。真正懂得愛孩子的父母,便明白愛是有邊界的,立規矩是每一位父母的責任。▲那麼如何愛,才是愛孩子?為孩子立規矩,該怎麼立呢?
  • 《規矩和愛》:何時給孩子立規矩最管用?這4個方法很有效
    只是,好多父母正在以愛的名義對孩子的思想情感進行非愛的掠奪,不是無原則地滿足孩子,就是隨心所欲地憑著自己的思想情緒管教孩子。毫無原則的愛只會阻礙孩子的健康成長,讀了《規矩和愛》才明白,一個家庭中,規矩和愛同樣重要。
  • 12歲孩子毆打媽媽引熱議 別在立規矩的年紀跟孩子做朋友
    但是,「與孩子做朋友」和「給孩子立規矩」之間,從來不是單選題,在與孩子平等相處的同時,必須要給孩子立規矩,教會孩子守規矩。 父母對孩子的愛,深厚無私。但是,再愛孩子也得給他清晰有底線的愛。有原則的愛,才是讓孩子受益一生的最珍貴的禮物。很多牛娃的父母,從小就會給孩子確立清晰明確的原則和底線。美國前總統歐巴馬是一位模範父親,「日理萬機」的同時,仍然將女兒培養進哈佛大學。
  • 給孩子立規矩,我從來就沒贏過!立規矩的誤坑,你踩過嗎?
    生活中不乏會遭遇熊孩子:公眾場合大吼大鬧,乘坐公共運輸在座椅上跳來跳去,到了別人家不經同意就隨便拿人東西……面對這樣的熊孩子,很多人都很反感,大家也說這樣的孩子沒規矩。老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所以,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並不是給了他無盡的愛就夠了。在愛孩子的同時,也要給孩子立規矩。
  • 最好的教育,就是把愛和規矩同時交給孩子
    父母必須首先謙卑,只有父母謙卑才能進入孩子的世界去理解和欣賞他們。所以,謙卑是讀懂孩子教育孩子的前提。父母最後的收穫往往取決於他們的態度,而不是他們的學歷。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讓孩子學會為自己負責父母都有愛子女的本能,卻沒有立規矩的本能
  • 立規矩就是不愛孩子?父母的錯誤認知,才是令孩子不如別人的主因
    對於懵懂無知的孩子來說,立規矩的表象是約束和規則,撕去這層包裝,內裡其實是讓孩子更好的適應社會、懂得如何保護自己的有效方法,不應與「愛」對立起來。家人們在給孩子立規矩的過程中,要時刻圍繞「親子關係」這個中心,以增進親子感情為目的。
  • 我們愛孩子,但不妨礙我們立規矩
    有家長說:「我們是有立規矩,但孩子畢竟還小嘛,總愛耍賴,他高興就好,規矩長大了自然就會懂的。」 其實,正因為孩子還小,不懂得判斷自己言行是好的還是壞的,如果一味地縱容,孩子容易為所欲為,成為別人眼中的「熊孩子」。
  • 好的教育,是規矩和愛並存
    今天為大家分享的這本《規矩和愛》給出了答案,愛孩子和立規矩從來不是單選題。愛與規矩具有一致性,沒有規矩的愛是溺愛,沒有愛的規矩是教條。要建立正確的規矩,在這規矩中充滿愛,才能培養真正健全的孩子。本書作者王濤,美國哈佛大學教育學博士,從事兒童教育和心理學學習和研究長達三十年。在美開設兒童心理學,父母學和文化等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