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雜草精神」打造平臺級協作機器人

2020-12-13 騰訊網

什麼是「雜草精神」?

雜草,無需人的呵護,只要春風一吹,田野、路邊、石縫到處都可以見到那一抹綠色,不怕狂風搖撼,不懼暴雨衝刷,頑強生長。

在機器人行業浮躁的競爭業態中,成立於2016年的艾利特,將自己能在「百團大戰」中存活下來的關鍵歸功於秉承「雜草精神」。

8月26日下午,艾利特機器人董事長及CEO曹宇男博士在接受「高工機器人」採訪時表示,技術研發就是艾利特的基因,一度引以為傲的是基於強大的研發能力,艾利特有出色的產品化能力,在過去的兩三年裡,一手打造了全系列工業機器人、協作機器人,以及機器視覺、夾爪等20多款產品,這是許多企業不敢想像的事情。

然而,隨著產品的市場化,艾利特漸漸發現:產品太多,做好不易,維護艱難。對於初創型企業來說,這是一條彎路。

2019年,艾利特決定將產品線收斂至協作機器人。曹宇男透露,2020年9月的上海工博會(8.1館-B244展臺)上將正式亮相新一代協作機器人產品CS系列,用意再明顯不過——堅定押注在協作機器人未來的發展空間

如何引爆協作機器人市場?

成立於2008年的優傲機器人,是世界上最早一批研發和製造協作機器人的廠商,也是全球最大的協作機器人廠商。以其近3年的全球銷量為例,年複合增長率達50%,截至2020年年中全球累計銷量45000臺。

這些數字一定程度上說明了協作機器人的發展階段和市場增長邏輯:一項工業品新技術的市場導入周期較長,而一旦產品跨過導入期,迎來的將是高速增長期。此外,隨著技術和產品的迭代,平臺效應帶來可目測市場之外的增長

高工機器人產業研究所(GGII)《2020年中國協作機器人行業調研報告》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協作機器人銷量達到8200臺,同比增長29.75%。GGII預計,2020年銷量將達到1.1萬臺,2020-2023年的中國協作機器人銷量複合增長率為35%,2023年銷量有望達到2.65萬臺

協作機器人作為一項開源和可擴展的品類,其應用的想像力和豐富度遠勝傳統工業機器人。

目前來看,協作機器人的使用場景主要分為兩個市場大類,分別為存量市場和增量市場:

存量市場主要指傳統的工業機器人已經有所應用的自動化場景,包括3C電子、汽車零部件及金屬加工。由於協作機器人靈活易用、易部署、結構緊湊的特性,在多種場景應用中已經開始取代傳統小六軸工業機器人。

增量市場是目前新興的自動化場景,因其特殊的場景適配要求,只有協作機器人才可勝任。協作機器人以其編程簡單、支持人機協作、低功耗、輕質化、美觀安全等獨有的特性,在電力、醫療康復、新商業、AGV+機械臂複合、建築等多個場景建立了獨特的應用場景壁壘,迅速擴大市場份額。

無論是國外領頭品牌還是國內品牌艾利特,都不認同低價替代邏輯。協作機器人市場的爆發並不依靠單純的價格戰和低價策略,用戶認同的「性價比」一詞中排名第一的是「好用」而非「便宜」。

協作機器人的應用除了搭配生態(各類末端執行器、傳感器、軟體),還要搭配有持續性和可擴展性,且簡單易用的產品。國產協作機器人的發展也充分說明了低價戰略不但無法搶佔現有的協作機器人存量市場,也不能因此開拓可複製的、批量的應用場景。

艾利特結合自己的實踐經驗發現,協作機器人在目前而言,仍舊只是一個實現自動化和柔性化的工具,而引爆協作機器人市場需要上中下遊(機器人原廠/ 機器人配件及生態/ 集成商/ 終端用戶)的協同,即:

1、核心部件足夠成熟;

2、應用工藝逐步積累;

3、垂直行業深度開發。

儘管在整個自動化推進過程中,協作機器人的應用周期相對較長,需要逐步打磨,但協作機器人技術發展至今,已經開始顯現其平臺化的優勢,到了可以突破一些關鍵場景的階段,因此距離協作機器人真正進入高速發展階段的那一天並不遙遠。

產品力的較量

艾利特的目標非常明確,希望通過CS系列推動協作機器人行業發展成為一個現象級的市場。因此,艾利特的戰略是對標國際領先水平,而產品力正是「勝負手」

此次推出的平臺級CS(Cobots Superior)協作式機器人新品基於全新的基礎架構,在包括操作界面和編程方式在內的軟體,以及示教器、機器人本體在內的硬體,進行了全面升級,展示了新一代協作機器人的靈活性和開放性,以及艾利特在人機協同自動化技術的最新成果。

CS系列的兩個字母構成代表著艾利特在協作機器人技術上不斷追求和優化的方向,也是艾利特認為未來協作機器人品類演進後所必須具備的屬性。

其中C是「協作機器人Cobot」的縮寫,「S」意為:Safe安全、 Simple簡便、 Superior先進、 Sustainable可持續、 Scalable可擴展。

1、Safe安全

18項安全功能設計,速度、位置、功率、動量等,參照ISO13849-1 Cat3 Pld, TS/ISO 15066設計;腕部機械無夾點設計。

2、Simple 簡便

高效的扁平化、工作流圖形界面;模塊化程序樹編程方式;更靈敏的拖拽示教;豐富、動態和友好的Python腳本編程;一體化主板設計、更易拆換的關節設計(6-10分鐘),維護效率更高;一鍵式軟體升級。

3、Scalable 可擴展

模塊化軟體框架,擴展性更強;開放的底層運動接口;提供更強的第三方插件算力(獨立主板計算資源),多總線通訊 (Profinet, EthernetIP, ModbusRTU/TCP), 狀態監視能力(TCP/IP,機器人狀態)。

4、Superior 先進

高速的系統總線頻率(500Hz),更多的IO埠(控制箱24 DI, 24 DO, 2 AI, 2 AO)、更強大的功率驅動能力(控制器24V持續供電能力3A,工具端24V持續供電能力1.5A,峰值3A),更強大的計算能力(獨立主板計算資源)和更強的通訊能力(1個千兆網,2個百兆網)。

5、Sustainable 可持續

平臺級硬體設計,軟體定義和擴展功能,持續免費升級,保護投資;模塊化關節復用,運維效率更高。

曹宇男表示,CS系列協作機器人適合對於使用有較高要求的客戶,他們希望能夠用較為合理的成本獲得國際水平的協作機器人產品,這類客戶往往有較為複雜多樣的應用需求,或是希望當前購買的產品能夠應對未來不斷變化的柔性自動化需求。因此艾利特CS系列協作機器人產品平臺化的特徵能夠達到這類用戶的預期,能夠伴隨客戶不斷提升的自動化需求一同成長,具有可擴展性和開放性。

可以說,艾利特CS系列傾注了艾利特研發、產品、應用、銷售團隊的心血,除減速機外,包括本體機構、伺服驅動、控制器硬體與作業系統、機器人指令與運動控制、示教與二次開發,全都由艾利特研發團隊自主開發。

「之所以說這一代的產品是顛覆過去之作,因為無論是外觀、硬體、軟體包括應用側,CS系列都經歷了脫胎換骨的變化,在基礎架構做了根本性的改進,更是在軟體和編程界面做了最符合目前國際領先水平的布局。」

誰能笑傲江湖?

協作機器人市場的特徵是「長尾」,根據模型長尾的總量累加將大於主流市場,而達到這個狀態的核心在於「術業有專攻」。

對於艾利特來說,之所以不去深耕某個垂直領域的應用,邏輯在於其不會去花大量的時間做集成商更擅長的事,即「不做『加法』的生意,只做『乘法』的事業」。

假設艾利特有能力滲透一個垂直市場,那麼市場和應用的數量是有限的。而今天艾利特專注的是本體廠商在做的工作——致力於做最簡單易用的協作機器人和平臺化的產品,幫助集成商和用戶降低機器人集成和使用的門檻,「授之以漁」的同時為未來3-5年內可能產生的基於協作機器人的各類應用提前布局。

「因此,我們只有不斷追求更高的技術目標,深化產品力,並且用前瞻性的眼光定義和規劃足以滿足未來需求的協作機器人產品,艾利特才能將協作機器人市場變為一個現象級的市場。」曹宇男表示。

在投資人眼裡,艾利特是一家「具備冠軍選手所有基因」的企業,每年3000萬的研發經費投入,已獲得65項專利,擁有60名前端及應用側研發人員(公司共100人左右),90%碩士及以上學歷。一年多前,一支優傲的核心高管團隊,帶著兼具技術、產品和市場的基因,為艾利特注入了更強勁的能量。

艾利特將自己比作一家「大器晚成」的企業,懷著成為「智能工人的締造者」這一奇偉的夢,定下三年內的目標是協作機器人累計銷量達到萬臺水平

—END—

相關焦點

  • 遨博機器人開拓健康領域,攜手秀域科技打造協作理療機器人
    產線研製過程中,針對各工序特點開發了多種協作機器人標準化工作站,以解決行業性技術難點和痛點,如電纜理線穿線、多種鎖付結構、單相機引導多臺機器人、多臂協作生產等,應用了塗膠、鎖付、視覺引導、裝配、檢測、搬運等工藝,為協作機器人在工業生產領域中的應用提供了穩定高效的參考樣本。
  • 協作機器人在2020年的3大標籤
    2020年是協作機器人爆發的大年,從2018年初大約只有15家主流協作機器人廠商,一夜之間市場已經出現了超過75家協作機器人本體企業進入賽道。(數據引述自高工GGII)而協作機械臂作為最類人手且具有開放性的產品,未來無論是結合5G和遠程操作可應用的場景,還是替代人手用於自動化改造,協作機器人為我們帶來了很多想像空間。
  • 可拓展,可持續,艾利特協作機器人全新CS系列來了!
    據機器人大講堂了解到的最新消息,國內一線機器人品牌ELITE艾利特機器人計劃將在2020年上海工博會上正式發布其新一代協作機器人產品CS系列。據艾利特內部消息透露,艾利特此次9月推出的平臺級CS(Cobots Superior)協作式機器人新品,將會基於全新的基礎架構,在包括操作界面和編程方式在內的軟體,以及示教器、機器人本體在內的硬體側進行全面升級,展示新一代協作機器人的靈活性和開放性,以及艾利特在人機協同自動化技術的最新成果。
  • 協作並聯,重新註解並聯機器人
    為應對高腐蝕、溫度極限的特殊行業客戶應用需求,勃肯特推出了IP68防水防腐型機器人Dawn-1200,其能夠在50℃的環境溫度及120℃的末端溫度的環境下持續運行,可高壓衝洗並且耐腐蝕;為適應晶片、珠寶、手錶等精密部件的理料分揀,勃肯特推出了微米級直線驅動機器人,其採用全球頂尖的無鐵芯直線電機,具有極高的剛度、極高的動態轉速、加速度和更高的位置精度
  • 獨家|艾利特CS系列機器人來了!協作機器人竟然能夠如此簡單!
    因此艾利特選擇了重新定義協作機器人的商業模式,提出了平臺級概念。艾利特認為,從UR的發展中可以看到,隨著技術和產品的迭代,平臺效應才能帶來可目測市場之外的增長。在產品上,艾利特則還原協作機器人創立之初工程師的初衷——協作機器人架構的改變是從應用層開始,而不是從需求層開始。
  • 基於Matlab的協作機器人實驗平臺來了!
    機器人大講堂(立德機器人平臺)圍繞「機器人行業年度復盤展望,推進產業創新與協作共融」主題,於2020年12月12-13日在南京江北新區舉辦2020
  • 協作機器人售價持續走低 本土廠商該如何發力
    此外,越疆科技還同步推出旗下新一代桌面級協作機械臂——MG400。MG400重量8kg,最大負載750g,最大臂展440mm,超過工人在作業中的實際手臂長度,重複定位精度±0.05mm,底座面積尺寸小於一張A4紙,可輕鬆集成到現有生產環境,專為多樣、小量自動化生產而生。
  • 協作機器人研究全景圖
    市面上出現很多六軸桌面機器人,就是協作機器人的典型產品。   協作機器人獨立性很強,它代替的是單獨的人,或者說可以代替一個工位,二者之間可以互換,一個協作機器人壞了,可以找人代替,整個生產流程的靈活性非常高。中小企業是目前協作機器人市場的主要客戶。
  • 專訪艾利特CEO曹宇男:協作機器人快速發展時機已至 好用是關鍵
    「工業機器人是高度『標籤化』的,例如焊接機器人、抓取機器人,這本質上是『機器』的邏輯。協作機器人則是以『人』的邏輯構建,它通過開放的操作平臺,使代理商和集成商在平臺化的產品基礎上根據下遊需求,定製開發多種細分場景功能,從而具備了多任務能力」,曹宇男介紹說。
  • 消費升級時代下節卡系列協作機器人在食品行業的應用
    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協作機器人以其靈巧、與人協作的特性與食品行業的應用需求完美結合。2020年11月25日,翹首期待的上海國際加工包裝展覽會(ProPak China)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隆重開幕。現場,全球協作機器人革新領導者節卡機器人攜節卡系列協作機器人及食品行業應用解決方案亮相。
  • 協作機器人在服務領域的應用與突破
    在2020高工機器人&高工移動機器人年會上,遨博智能華南區銷售總監李桂瑤指出,協作機器人作為工業機器人的重要細分產品,與傳統工業機器人有著本質上的差別,協作機器人破「欄」而出的特性,能夠在非結構化和動態不確定、隨機環境中使用,這就為協作機器人在服務領域的應用帶來了無限可能。
  • 案例|消費升級時代下節卡系列協作機器人在食品行業的應用
    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協作機器人以其靈巧、與人協作的特性與食品行業的應用需求完美結合。2020年11月25日,翹首期待的上海國際加工包裝展覽會(ProPak China)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隆重開幕。現場,全球協作機器人革新領導者節卡機器人攜節卡系列協作機器人及食品行業應用解決方案亮相。
  • Qualcomm推出全球首款支持5G和AI的機器人平臺
    Qualcomm要聞—Qualcomm®機器人RB5平臺為AI和機器學習提供邊緣端的領先連接和高能效推理,助力加速高能效與高算力創新型機器人和無人機的快速發展,滿足企業級、行業級和專業服務類應用的要求。
  • 協作機器人與傳統機器人有何區別?
    協作機器人的起源 為了準確定義協作機器人,先看兩個名詞。協作區域指機器人和人類可以同時工作的區域,協作機器人指被設計成可以在協作區域內與人直接進行交互的機器人。
  • 2019世界機器人博覽會協作機器人參觀路線(附報名入口)
    主要展示最新的國內外機器人本體(多關節機器人、協作機器人、DETAL機器人、SCARA機器人等)、核心零部件(控制器、減速機、伺服電機、傳感器等),行業應用的集成解決方案等。  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  展品:新松GCR20-1100協作機器人  展位號:A301  新松GCR20-1100新一代協作機器人有效負載達20KG,具有協作安全特性、大負載、簡易操作、低功耗、快速部署等優勢
  • temi機器人開放平臺定製 打造行業專屬智能助手
    中文版temi SDK開放平臺,打造行業專屬智能助手 隨著AI時代的來臨, temi助力機器人應用更多可能性。 運用開放安卓平臺,接入智慧機器人系統,讓你的奇思妙想、行業創新在這裡都可以付諸實踐,你就是temi機器人的下一個新主人。
  • 協作並聯機器人新品發布——勃肯特開啟並聯機器人新紀元
    2020年9月16日11點11分,勃肯特協作並聯機器人新品發布會在工博會8.1H C204全球首發。勃肯特董事長王嶽超,高工機器人總經理羅思娜等領導以及客戶親臨現場為勃肯特協作並聯機器人新品發布揭幕。這款產品主要針對在狹小的空間內,單臺效率不夠,兩臺安裝空間不夠的情況,例如在玻璃行業,來料皮帶寬度在150mm,速度28米/分鐘,機器人需要在這樣的皮帶上取料,放置在寬度1500mm的退火爐的傳送帶上,傳統的並聯機器人單臺速度上不能滿足要求,而協作並聯機器人很好的解決這一難題。目前這款產品屬於國內首創,這款產品對於我們來說,在某些細分行業,很好的避開了惡意競爭。
  • 盤點協作機器人在各行業的爆炸性需求增長
    本期的智能內參,我們推薦來自CB Insights的協作機器人(Cobot)產業報告,解讀協作機器人場景適用性,盤點其在製造業、電子商務、農業和食品服務的爆炸性需求增長。如今,許多初創公司都在使用基於新的視覺技術的協作機器人,它們裝載著傳感器,人類員工可以站在它身邊進行操控。 大約1996,有許多不同的形狀和大小的協作機器人被發明了出來,根據人類工作場所進行了設計。這種機器人容易重新編程,相對自治,力量上遠不如低技術型工業機器人。
  • 越疆科技劉培超:價格、安全、交互是協作機器人規模應用的三道坎
    德國KUKA機器人得益於其在焊接、噴塗等領域率先打造出成熟的工藝包而搶佔先機,一度壟斷汽車應用市場。後來,製造業的重心從汽車轉移到家電,日本索尼、松下的大規模生產帶動了發那科、安川、愛普生等機器人品牌的起量。擁有強大精工技術與完整供應鏈的日本機器人品牌,憑藉高性能的產品迅速提高市場佔有率。
  • 巨星科技:攜手小沃科技 打造服務機器人應用平臺
    標的公司業務圍繞家用服務機器人與商用服務機器人的研發與銷售展開。  投資要點:  公司擬與東義投資、小沃科技合作機器人應用開發平臺  公司擬與東義投資、小沃科技合作成立有限公司,三方持有標的公司股權分別為30%、25%與25%,剩餘20%為員工持股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