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中雨 氣溫 5~9℃
新聞報料電話:0715—8128787
新鮮事、稀奇事、開心事、麻煩事,歡迎撥打熱線電話,我們願意和您分享,幫您跑腿...
今年10月1日起,《鹹寧市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市級統籌實施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正式施行,有效期5年。
什麼是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市級統籌?為什麼要實行市級統籌?此次市級統籌與以往管理辦法有哪些區別?市級統籌後參保人員就醫有何變化?記者帶著疑問,採訪了市醫療保障局相關負責人。
問
什麼是城鄉居民醫保市級統籌?
「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市級統籌(以下統稱市級統籌),是在我市行政區域內,對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通過統一政策制度、統一醫療服務協議管理、統一經辦服務、統一信息系統、統一基金管理,實現全市居民城鄉基本醫療保險基金共濟。」市醫療保障局待遇保障科科長朱敏說,將我市7個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單位變成一個統籌單位,即由縣市區和市區城區各自統籌,變為全市統籌。
據介紹,我市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市級統籌的對象是:本市行政區域內(包括市本級和6個縣市區)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所有人員。
市級統籌的範圍是:我市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暫不包括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醫療救助等。
在全市範圍內,對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參保範圍、繳費標準、享受待遇等,實行統一的政策規定。也就是說,《辦法》實施後,全市所有城鄉居民公平享有基本醫療保險權益。
問
為什麼要實行市級統籌?
市醫療保障局黨組書記、局長周少川說,醫保關係到人民群眾的生命與健康保障,關係到社會穩定。醫保統籌層次問題現已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社會保險法對社會保險統籌層次作出了明確規定,要求逐步提高,最終施行省級乃至全國統籌。因此,不論是從依法行政、建設法治鹹寧的角度,還是從改革的高度、以人為本的方面來看,都必須推進醫保「市級統籌」。
周少川認為,隨著城鄉基本醫療保險工作的不斷推進,統籌層次低、待遇水平不齊、看病就醫不便、基金抗風險能力弱等問題已成為醫療保險事業可持續發展的「瓶頸」。
將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納入「市級統籌」,有利於增強基金抗風險的能力,從而確保醫保事業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可持續發展。同時,統一了醫保政策和待遇標準,更加體現了公平;統一了就醫管理,看病就醫更加便捷。這些政策的調整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醫療保險待遇水平的重要舉措。所以,推行醫保「市級統籌」是一項重大的民生工程。
問
此次市級統籌與以往管理辦法有哪些區別?
市醫療保障局副局長熊新元介紹,市級統籌主要有兩種模式,一種是風險調劑金模式,一種是基金統收統支模式。我市原城鎮居民醫保從2010年起、新農合從2014年起實施以「風險調劑金」為主的市級統籌模式。
熊新元說,從長遠來看,「風險調劑金」模式只是一種過渡模式,不能算是真正意義上的市級統籌。
2017年,我市整合原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制度,建立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後,已實現了政策制度、醫療服務協議管理、經辦服務和信息系統等「四統一」管理。此次《實施辦法》的出臺,主要是在深化「四統一」政策基礎上,實現地市級基金統收統支,全面推動地市級統籌調劑向基金統收統支過渡,提高運行效率和抗風險能力。
10月1日起,2021年城鄉居民醫保基金實行統一徵收,統一核算;2021年1月1日零時起,全市城鄉居民醫保實行統一醫保信息系統,統一待遇支付標準,基金實行市級統收統支。市財政部門設立統一的城鄉居民醫保基金財政專帳,市本級和各縣(市、區)醫保經辦機構分別設立基金支出戶專帳。
問
市級統籌後參保人員就醫有哪些變化?
朱敏告訴記者,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市級統籌後實行「市域內一卡通結算管理」,即參保人員由原來在縣域內自主選擇定點醫療機構就醫擴大為在市域內自主選擇定點醫療機構就醫,參保城鄉居民可根據病情,按規定在全市範圍內的醫保定點醫療機構就醫,發生的住院醫療費實行「一站式服務,一票制結算」,有效促進醫療資源的合理利用和方便參保人員就近就醫就診。
朱敏給記者舉了一個例子:嘉魚縣一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員現已退休,因其兒子在我市城區工作,現跟隨兒子在城區居住。如果因病需要在我市城區住院治療,其可以自主選擇市中心醫院、市中醫醫院、市婦幼、附二醫院、市結防院等市級醫療保險定點醫療機構就醫,出院時只需將其住院費中按規定屬於自己承擔的費用付清,其它屬於醫保基金支付的費用,由所在醫院與嘉魚縣醫療保險經辦機構及時結算。這樣既方便其異地就醫,又避免了其出院後報銷住院費在嘉魚和市區來回跑,而且還節省了路費,減輕了經濟負擔。
全媒體記者:王恬
編輯:周萱
監製:向東寧
出品:新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