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02 08:59 來源:平陽縣昆陽鎮人民政府 編輯:童昭武 瀏覽:20566
參天大樹、小橋流水、白牆黛瓦、門庭花香……徜徉在石塘社區上林垟村,一幅江南水鄉田園畫卷正徐徐展開。行進於村莊,隨處可見「黨員一句話承諾」「先鋒黨員」責任區牌。來到村居民中心,周邊圍牆的「村史廊」展區,仿佛在訴說著上林垟鄉村振興的歷史變遷。該村以發揮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為抓手,堅持把加強村級班子建設作為推動美麗鄉村建設的重要保障,築強支部堡壘,激活紅色細胞,引領綠色發展,人民幸福指數與日俱增。
而這,只是昆陽鎮依託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的一個縮影。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全面實施,我鎮堅持以「經濟最強、生態最好、社會最穩、黨建最紅」為目標,大力實施黨建強村富民工程,把功夫花到一線、力量下到一線,通過打造黨建示範帶、提升黨建樣板村、發展村企共建等舉措,讓全鎮的村莊更加美麗、農業更加興旺、農民更加富庶,把基層黨建建設成效轉化成可喜的「經濟報表」。
深化黨建引領,建設產業示範帶
昆陽鎮結合黨建示範帶和鄉村振興示範帶「雙帶融合」的具體要求,發揮黨支部龍頭作用,依託現有黨建示範點,推進黨建示範帶提升工程,建設鄉村振興產業示範帶。
據了解,昆陽鎮鄉村振興黨建示範帶是以塘河田園風光示範帶為基礎,沿平瑞塘河、慢行遊步道規劃設計,覆蓋51個行政村,5個兩新黨組織。截至目前,已投資300多萬元,建成黨建示範帶精品村3個,即鳴山村、上林垟村、前爿村,建成樣板村13個,年底前還將建成各類示範村、達標村35個,覆蓋81%的村居,輻射人口約10萬人。
我鎮以「一軸兩片」打造平瑞塘河鄉村振興示範帶,「一軸」即以平瑞塘河為連接軸,利用平瑞塘河水網密布、「一縱多橫」的特點,結合各村居設置慢行步道、自行車道,發展水上休閒旅遊項目。「兩片」即鄉村生態休閒度假區和生態農業休閒觀光區,其中,鄉村生態休閒度假區以養老養生、精品民宿、運動文化村、蔬菜基地、特色民宿街、生態農業及特設農業為主要發展方向;生態農業休閒觀光區以親子樂園、高新農業、美食文化村居、創意家俱為主要發展方向。同時,打造水亭片鄉村振興產業示範帶,利用騰龍廣場、農耕園提升、龍跡仙谷風景線等項目,大力發展旅遊業,發展慶豐村鴻景山莊項目,打造經濟作物藥材類等。通過鄉村振興示範帶建設,不斷輻射周邊各村居,從而更新環境、激活產業,提高農民收入,推動農業現代化、產業化發展,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目標。
完善「一村一品」,提升黨建樣板村
昆陽鎮按照「多元發展、特色突出、分類創建」的原則,逐步推進鄉村振興全面發展,形成「壯大集體經濟發展美麗鄉村,發展鄉村旅遊促集體經濟發展」的良性循環。
我鎮結合各村實際,對各村居示範帶實行分類創建,分別是達標村、示範村、樣板村、精品村。每個樣板村和精品村結合本村實際、產業振興、鄉村治理等,提煉一個黨建主題。例如,鳴山陶苑非遺產業基地建設提出了「千年古村 詩畫鳴山」的黨建主題,包括打造非遺產業孵化基地,對村內古建築、古道、古橋及相關配套實施的修復和建設。雅山村結合農村人口集聚的實際,提出「黨建聯盟+幸福家園」的黨建主題。上林垟村結合「飯碗論」、萬畝高效農田提出「踐行「飯碗」理論,驅動產業振興」的黨建主題,堅持把技術支持作為農業生產的動力,2017年,該村集體收入達131餘萬元。前爿村結合鄉村旅遊,提出「黨建+旅遊富民」的黨建主題,通過多年農耕旅遊的發展,前爿村走出了一條集鄉村旅遊、農業生產、花卉種植、食品經營、手工作坊等多種經營模式於一體的創業之路, 2017年全年實現村集體收入達140萬元的喜人目標。
「我們將黨建工作與考核掛鈎,實現責任落實的機制。通過落實社區書記為直接責任人,村居書記為具體責任人,每季度開展互學互比」擂臺賽「等,不斷提升黨建樣板村建設。」鎮相關負責人說。
因村施策,鞏固消薄成果
沒有農村地區的脫貧,就沒有鄉村振興。近年來,全鎮31個村(居)雖脫貧摘帽,但集體經濟仍十分薄弱。為此,我鎮因村施策,探索出了一條經濟薄弱村「抱團創業」的新路徑。
鄉村振興的關鍵和重點是產業振興,將原來各村「單打獨鬥」轉變為「構建村級經濟發展聯合大平臺」,由鎮黨委牽頭,組建國有集體混合制的經營公司,供全鎮村居集體入股,形成村集體經濟收入「細水長流」。目前,經營狀況良好的昆盛市政園林工程有限公司便是由村集體抱團成立的。據悉,該公司是一家以國有和集體共同出資入股的混合制有限公司,即由平陽縣橫陽市政園林建設有限公司與昆陽鎮下轄的43個村聯合出資500萬元,共同組建發展村集體經濟的平臺公司。2017年,該公司先後承接了人民路人行道等候區改造、湖嶼村堤壩建設、甲尾河汙水處理、信訪辦外立面改造等10餘項工程,營業額400餘萬元,平均為殿後村、龍安村等6個原經濟薄弱村盈利近2萬元。2018年,該公司已籤訂溪坑店村農業排水渠道提升工程、黃山頭村村居改造工程等多個項目,預計全年營業額可達2000萬元。
向企業「借」資金,向村集體「借」資源。昆陽鎮以黨建為紐帶串聯村企,搭建村企雙向互補平臺,不斷推動「村企一體化」建設。2008年以來,浙江一鳴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與沙崗村開展了村企共建,多年來村集體為企業修建停車場、運輸道路拓寬和養護、以及夜間治安巡邏等社會服務,企業每年為村集體提供40萬元資金幫扶。2016年,該村企又共同出資開辦了一處農家樂,下步還將繼續加強合作,開發民宿項目。「接下來,我們將逐步完善建立村居與企業的『一村一企』結對幫扶機制,進一步探索村企在經營上的長期合作,形成『共營』與『共贏』的發展局面。」鎮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倪雪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