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孩子養成記|孩子偷4個蘋果,家長帶孩子登門道歉還4斤蘋果

2020-09-18 青柳青青

偷蘋果的小孩

幾個孩子一起走進教室,雙胞胎和欣欣每個人手裡拿著個蘋果在啃,軒軒和小瑜跟在後面走進來。

我知道雙胞胎和欣欣是好朋友,他們的媽媽也是好朋友,兩家人經常一起帶孩子出去玩。所以我想他們可能從誰家拿著蘋果一起出來,我就對他們說:「馬上要上課了,快趕緊把蘋果吃完準備上課。」

三個孩子快速啃著蘋果,眼看著就快吃完了,忽然一個70多歲的奶奶闖了進來,看也不看我,一眼盯住了雙胞胎,大聲嚷道:
「啊!就是你們,就是你們剛才翻到我家院子裡偷的蘋果。我在窗戶前看到了,就是穿黃衣服的男孩翻進去偷我的蘋果。」雙胞胎嚇得愣在那裡,手裡舉著蘋果一動不敢動。我也嚇了一跳了,驚訝地看著老奶奶和雙胞胎。

幾秒鐘緩過神,我趕緊走到老奶奶面前,微笑著打斷她喋喋不休地訓斥那兩個長得幾乎一模一樣的男孩,「是怎麼回事?您別著急,慢慢說。」

老奶奶這才看見我,立刻憤怒地告狀,把剛才訓孩子的話又說了一遍,然後又說:「老師,你要好好收拾他們,好的不學,還學會偷東西了。這誰家的孩子,我要找家長,我要告訴他們班主任。」

老奶奶脾氣真大,又轉過身去訓斥雙胞胎。雙胞胎嚇得一直站著不敢吭聲。我問他們:「怎麼回事,你們偷奶奶的蘋果了嗎?偷了幾個?都是誰偷的?」

大家七嘴八舌地告訴我,雙胞胎之一翻過籬笆,摘了四個蘋果,雙胞胎和欣欣一人一個,旁邊的軒軒也要了一個,然後奶奶喊了,他們就趕緊跑了。這時軒軒從背後拿出了蘋果。

奶奶更加生氣了,繼續訓雙胞胎。我趕緊攔住她說:「這幾個孩子確實錯了,我批評他們,再給他們家長打電話陪您的蘋果。」看見奶奶還不罷休,就說:「我現在就給家長打電話。」

然後就給雙胞胎媽媽打了電話,把情況說了一下。雙胞胎媽媽很通情達理,讓我轉達歉意,說晚上下班後親自帶孩子去登門道歉。老奶奶終於嘮嘮叨叨地走了。

晚上,雙胞胎媽媽給我打電話,說她和欣欣媽媽領著三個孩子,買了2公斤(4斤)蘋果,去了奶奶家賠禮道歉,並且把孩子們好好教育了一番。

小時偷針長大偷金

這兩位家長處理孩子的方法非常好,值得所有家長們借鑑學習。他們沒有打罵孩子,也沒有置之不理,而是親自帶上孩子,買了賠償加道歉的禮物,去那個奶奶家賠禮道歉。其做法達到了以下的效果:

  1. 化解了矛盾,消除了老奶奶的生氣。
  2. 教育了孩子,偷東西是非常嚴重的犯錯,情節嚴重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以後想吃什麼告訴爸爸媽媽,咱們去買來吃。
  3. 做錯事了要勇於承認錯誤,敢於承擔責任。
  4. 損壞別人的東西,不僅要受罰,還要加倍賠償損失。

我小時候聽老師講過一個「小時偷針長大偷金」的故事​:

有一個孩子有一天偷了一根針回家,他媽媽見了沒有說他,反而很高興地誇他:「我正需要一根針來為你縫衣服呢,你真能幹。」媽媽覺得一根針是很小的事,不必大驚小怪。而在孩子的心裡,認為偷並不是什麼壞事。

從此孩子總是偷拿別人的東西,膽子也越來越大,從一根針到一個雞蛋,再到錢財,最後終於成了盜竊犯殺人犯,被抓住判了死罪,臨刑前,法官問他還有什麼願望,孩子說他想見見母親。

母親萬萬沒有想到兒子因為偷竊殺人犯了死罪,急急忙忙來見他。孩子見到母親後,說了一句:媽媽,我想再吃一口奶。」媽媽傷心欲絕,掀開乳房送到兒子的嘴裡,沒想到他一口咬掉了母親的乳頭,憤恨地說:「就因為我小時候偷針媽媽不教訓我,我才有了今天。我恨你!」

好孩子要從小培養

教育孩子要從小教育,好習慣都是從小養成的。上面的故事雖然講的都是有關偷竊的故事,但是我們從中可以看到,父母從小對孩子的管教非常重要

不僅僅是從小教育孩子不拿別人一針一線,還有其他的良好品行都要從小培養,好孩子是從小養成的。

結語:教育無小事,家長們要想把自己的孩子培養成優秀的人,就要從小開始教育,不能慣著孩子,發現不良行為及時制止,加以引導。千萬不要讓孩子養成不良習慣犯了錯誤才後悔,這世上是沒有後悔藥的。

相關焦點

  • 這4個好習慣,讓孩子在上學前養成,不僅家長省心孩子還優秀
    導語:家長是什麼?說的好聽點是孩子成長路上的領路人,說的通俗一點,其實就是照顧小朋友生活起居的保姆,同時還要兼顧老師、朋友、夥伴。不過歸根結底,家長最擔心的還是小朋友的生活,以及習慣的養成。養成一個好習慣主要二十一天不間斷地堅持,而養成一個壞習慣卻只需要一次或者兩次的好奇。
  • 教育孩子,不要把「壞蘋果」和「好蘋果」放在一起
    由於疫情,大多數的學校都推遲了放假時間,我們這裡也不例外,我有好幾個同學的孩子今年都該上初三,時間也安排的非常緊張,家長們也很願意在暑假帶孩子去放鬆一下。但事與願違,有個孩子卻沒能如願。爸爸媽媽為了鼓勵中考出好成績,假期好好休息調整一下,便答應了桐桐的要求。 暑假去「新馬泰」旅遊的喜事,讓桐柯很是興奮,考試複習總是心不在焉,最終中考成績很不理想,與平時的成績相差懸殊,有點出人意料。
  • 孩子為什麼不接受家長的道歉
    家長難免做過一些傷害孩子感情的事情。讓孩子委屈傷心,有些事件給孩子造成心結。不少家長在談到自己以前對孩子錯誤的行為,後悔不已,想給孩子道歉,但孩子不接受,或者孩子沒什麼反應。還有一些孩子情況不太好,出現「仇親」的現象,把過去受的委屈一次次不斷地重提,控訴家長對他們造成的傷害,甚至變本加厲地用各種方式懲罰家長,不管家長怎麼道歉都沒有用。
  • 睡前1小時,父母帶孩子養成3個習慣,不僅聰明還情商高
    作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能有出息,過得比自己好,但很多父母不懂如何培養,單從孩子「睡前」培養上,就輸在了起跑線。睡前1小時,父母帶孩子養成3個習慣,不僅聰明還情商高!樹立積極價值觀:了解孩子一天在幼兒園、學校發生了什麼事情,疏導孩子的困境及苦惱,防止孩子走歪路。教孩子如何與同學相處,培養高情商!培養親子感情:給孩子講一些自己這一天中遇到的有趣的事,有趣的回憶,養成孩子不悲觀、積極向上、樂觀的性格,還可以很好的培養親子感情。
  • 4個方法激發孩子潛能,家長多堅持,孩子記憶力好、求知慾強
    作為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聰明、學習好,我自然也不例外,我從孩子還沒出生就研究各種育兒書,可以說不僅規避了很多的育兒路上可能遇到的問題,也培養出了一個記憶力好、求知慾強的孩子。4個方法激發孩子潛能儘可能多的感覺訓練0-3歲是孩子大腦發育速度最快的一個時間段,這段時間大腦主要是在各種感官上的刺激下,不斷地增殖腦神經細胞,並且形成、強化突觸的生長,所以寶寶在經過感覺訓練的情況下,大腦的發育會更好
  • 為什麼孩子總愛偷東西?孩子偷東西背後的秘密,家長都知道嗎?
    前幾天帶我家孩子去朋友家玩,吃完飯回來之後我發現孩子口袋裡裝了一個小手辦,我問孩子:「這個手辦是不是你偷阿姨家的?」孩子只是低頭盯著手辦,不敢做聲。我立刻打電話給朋友,說明了事情,朋友:「沒事,就當送給孩子玩,不要緊」。可我堅持要還給朋友,讓孩子道歉。
  • 壞習慣越來越多,是「爛蘋果定律」腐蝕孩子,家長要學會「隔離」
    導讀:壞習慣越來越多,是「爛蘋果定律」腐蝕孩子,家長要學會「隔離」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壞習慣越來越多,是「爛蘋果定律」腐蝕孩子,家長要學會「隔離」!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有愛「偷東西」的壞習慣?用完這4招,讓孩子養成良好品質
    」孩子做出錯誤的行為,其實他們本質上還是一個好孩子。下面我們就先來了解一下孩子到底會因為什麼原因做出「偷東西」的行為。孩子「偷東西」背後的秘密1,沒有建立物權意識按照皮亞傑道德發展階段的理論來看,處於前道德階段和他律道德階段的孩子思考模式都是以自我為中心的,也就是按照自己的想法來,自己想怎麼樣就怎樣。所以如果父母們沒有教導好的話,他們很可能做出喜歡什麼就拿什麼的行為,而且完全不管是什麼地方。
  • 4歲女孩弄壞同學「蘋果牌表」,媽媽主動賠償,家長:不是錢的事
    王女士就詢問這個蘋果手錶有多少錢,提出賠償,可是,對方的家長只說「不值什麼錢。」委婉謝絕了賠償。這個時候,王女士才知道原來所謂的蘋果手錶只是用蘋果做的一個手錶,趕緊和孩子道歉。,可是,在家長和孩子的世界裡,卻有不同的含義,這就很有可能會造成誤會。
  • 熊孩子養成記:這6種行為最容易慣壞孩子,家長要注意
    1、熊孩子養成記:不能獨立的娃娃朋友們都聽說過這樣的事情,孩子離開家之後不會洗衣服,不會自己穿衣服,也不會疊被子。這樣的孩子就是自理能力差,不能獨自生活,而這樣的情況也不是個例,甚至有的不會自己吃飯。:不尊重人的娃娃有的時候我們在孩子面前沒有威嚴,可能都是自己的問題,比如孩子吃飯的時候,我們總是追著孩子跟孩子說,求求他吃一口,好不好?
  • 一定要讓孩子知道的4個規矩,每一條都非常受用
    所以,家長一定要從小教導孩子管好自己的嘴巴,不要拿別人的缺點開玩笑,更不要隨意嘲諷他人的缺點。那天,她帶著8歲的女兒去親戚家做客,女兒在親戚家孩子的房間裡玩了一會,回到家後,就發現她把親戚家孩子的水晶發卡帶了回來。這事,說好聽點,是帶回家玩玩,說不好聽的,那就是偷。
  • 孩子幼兒園被欺,要打回去嗎?這位爸爸一番話,讓打人者登門道歉
    導讀:孩子幼兒園被欺,要打回去嗎?這位爸爸一番話,讓打人者登門道歉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幼兒園被欺,要打回去嗎?這位爸爸一番話,讓打人者登門道歉!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10歲以前,立好這4個規矩,以後特別有出息
    那天,她帶著8歲的女兒去親戚家做客,女兒在親戚家孩子的房間裡玩了一會,回到家後,就發現她把親戚家孩子的水晶發卡帶了回來。這事,說好聽點,是帶回家玩玩,說不好聽的,那就是偷。慧姐氣急敗壞,質問女兒為什麼要拿走別人的東西,女兒卻眼巴巴地望著她:我就是覺得好看,我想要。
  • 孩子偷東西後,家長沒及時做到這4點,可能會毀了孩子的一生
    因為我們常常會把孩子的偷竊問題與道德問題劃上等號,並且對孩子未來充滿擔憂:「這孩子現在學會偷東西,長大還得了!」儘管孩子們偷東西的理由有千萬個,而且年齡尚小的孩子可能還沒有「偷」的概念父母要將發現問題當作是教育孩子的好機會。第三、必要時讓孩子明白需要為自己的錯誤行為付出代價當孩子出現偷拿東西的行為時,父母應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要求孩子歸還偷的東西並為此道歉。
  • 孩子「偷東西」,家長怎麼辦?
    有的時候,孩子拿小夥伴的東西,多少有些「醉翁之意不在酒」。他們表面上看來,只是喜歡別人的東西。而在內心深處,他們是因為太渴望家長的關愛,在得不到滿足的時候,就採用拿別人東西的方式,來自我滿足,同時希望,通過這樣的行為,喚起家長的關注。在美劇《絕望主婦》中,主婦林內特有四個頑皮的孩子,丈夫又不成熟,她整天忙裡忙外,顧此失彼。
  • 堅持4件事,讓孩子4個月長高6釐米,長重4斤!
    無奈時間篇幅有限,我就挑幾個最大的錯誤和幾點主要的調理經驗,跟大家嘮嘮嗑,希望對養娃路上的你有幫助。調理前:每次體檢都被說長得太差,長達5個月沒增體重。調理後:4個月身高長了6cm,體重長了4斤,第一次得到醫生讚許,說長得不錯。
  • 學會了蘋果的這種新做法,一次3斤蘋果不夠吃,老人孩子特愛吃
    學會了蘋果的這種新做法,一次3斤蘋果不夠吃,老人孩子特愛吃!發現書上的塔皮外圈都是平的,好有氣質,其實對波浪紋也有點膩了,所以又發神經的去買了兩個法式塔圈,上網找了幾篇操作影片,就跟著試試看!!做法跟有底的塔模差不多,只是放上塔皮後就不敢隨便移動,以免底部破損。
  • 熊孩子爬樹偷摘蘋果,慌亂之中掉下摔斷了腿,父母卻要求對方賠償
    終於在一天中午,這個小男孩爬過自家的圍牆,到鄰居的院子裡偷摘蘋果。當鄰居聽到院子裡有動靜就趕緊出來,隨後孩子一慌張就這麼摔在了地上。鄰居這才意識到,小朋友翻過圍牆來摘蘋果,結果卻因為怕被發現而摔倒了。明明是孩子非得翻牆去偷摘自己家的蘋果,結果自己卻成了罪人了。但對方父母不依不饒,鄰居也只得全當花錢買清淨了,最後也只能無奈的替孩子摔斷的腿出了醫藥費這事才算完。不過遇到這樣的父母也讓鄰居真正見識到了,什麼是「有其父必有其子」,也難怪孩子會頑劣不堪,可能都是這樣父母慣出來的吧。
  • 「人非聖賢」,家中權威的家長做錯事,到底該不該向孩子道歉?
    家長道歉,對於孩子來說是一個產生兩面性的影響,對於家長道歉意識應用得當會產生正面積極的影響,應用不當則會產生負面消極影響。家長學會道歉,容易會使孩子知道自己變得更加知錯能改,家長就像是孩子的一面鏡子,鳳做的好與壞,孩子都會跟著學。家長學會道歉,容易讓孩子不會對父母心存偏見,認為父母是獨斷專行的人,能使孩子從小養成民主平等的好習慣。
  • 孩子到了這年紀,家長還「摳門」不給零花錢,別怪孩子去偷
    這也讓這些孩子很早就能擁有支配金錢的權利,而且也不會亂花錢,因為他們每個月獲得的錢數都是固定的,如果孩子有急事的話也是可以跟家長提前預支的。這種給零花錢的方式就像是成年人工作一樣,現在很多年輕人花錢大手大腳,甚至還負債纍纍,這些其實跟家長有著非常大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