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利率高達90‰!小心高息陷阱,防範非法集資

2020-11-06 消金界

非法集資是大家日常生活中,最容易誤入的理財陷阱。本文介紹了非法集資典型案例,希望大家能提高警惕,謹防上當受騙。

假借項目名義進行非法集資

浙江麗水中級法院經審理查明,2002年9月,季文華等人在僅有極少量自有資金的情況下,通過借款等方式籌得資金,取得麗水市區的兩塊土地使用權,註冊成立了慶元縣銀泰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之後在股東本人並未實際出資的情況下,使用集資款和借款多次更名和增資,並隱瞞公司虧損真相,通過競買土地、媒體虛假宣傳等方式,造成其公司經濟實力雄厚的假象,並採取支付高額利息、發放集資獎勵等手段,以開發房地產為由,採取個人出具借條,由銀泰房地產集團公司或下屬公司擔保,以15‰至90‰的月利率,在浙江麗水等地大肆向不特定的社會公眾非法集資,總計集資額高達55.69億元人民幣,集資款絕大部分用於歸還到期本金、支付高息和購置個人財產及揮霍等,少部分用於公司經營,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對涉案金額高達55.69億元的浙江麗水「銀泰房產集資詐騙」案作出二審判決,以集資詐騙罪將主犯季文華改判為死緩;核准維持對其他涉案人員的一審判決。


「守住錢袋子,護好幸福家」。北京海澱區打非工作協調小組辦公室提醒,非法集資是一種違法犯罪行為,大家要注意不被高息陷阱所誘惑,不參與非法集資,保障自己的本金安全。

相關焦點

  • 【警惕】十八種非法集資陷阱!
    看到這裡你已經初步了解了非法集資的特徵還不趁熱打鐵了解一下十八類非法集資陷阱一、假借項目名義進行非法集資之後在股東本人並未實際出資的情況下,使用集資款和借款多次更名和增資,並隱瞞公司虧損真相,通過競買土地、媒體虛假宣傳等方式,造成其公司經濟實力雄厚的假象,並採取支付高額利息、發放集資獎勵等手段,以開發房地產為由,採取個人出具借條,由銀泰房地產集團公司或下屬公司擔保,以15‰至90‰的月利率,在浙江麗水等地大肆向不特定的社會公眾非法集資,總計集資額高達55.69億元人民幣,集資款絕大部分用於歸還到期本金
  • 提高風險防範 遠離非法集資
    提高風險防範 遠離非法集資 2020-12-23 17: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拒絕高利誘惑 遠離非法集資——文昌市樹芳小學防範非法集資致教師及家長的一封信
    下面,給大家普及有關非法集資方面的小常識,讓我們一起增強防範意識,遠離非法集資。違法犯罪分子為了吸引群眾投入資金,往往把起投門檻設得很低。一些群眾往往想著投資周期短、起投金額低就是風險小,於是以試試的心態先投入少量資金,結果便上了騙子的賊船,越陷越深。違法犯罪分子許諾的「高額回報」,日化收益率往往高達1%-5%,每年3-5倍高利回報已是屢見不鮮。
  • 【防範非吸】防範非法集資,法院為您支招
    ,你看中了他的高息,他看中了你的本金,確認過眼神,如何做到不被套路?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非法集資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10〕18號),非法集資是違反國家金融管理法律規定,向社會公眾(包括單位和個人)吸收資金的行為。
  • 旅居養老交會費,小心掉入非法集資陷阱
    2019年11月1日,民政部印發的《養老服務市場失信聯合懲戒對象名單管理辦法(試行)》明確,養老服務機構有以非法集資的方式,存在詐騙老年人財物等行為,民政部門應將其列入懲戒對象名單。目前,已有老人將情況反映給民政部門和警方,有些老人已向法院提起訴訟。2019年12月3日,民政部等相關部門聯合發文,對關於以養老服務名義非法集資等活動進行風險提示。
  • 普及金融知識 防範非法集資
    本報訊(全媒體記者劉錦劉莉)近日,2020年潼南區防範法非法集資進社區宣傳活動在古溪鎮機電廣場舉行。活動旨在通過舞蹈、小品等文藝節目形式,向在場群眾普及防範非法集資知識,提升民眾識別和防範非法金融的能力,引導民眾增強自我保護、理性投資的意識。
  • 講案說法丨天上不會掉陷餅,高息誘惑是陷阱
    近年來,非法集資犯罪在人們生活中已經屢見不鮮。投資理財固然可以「錢生錢」,但如果被「高利誘惑」所吸引,蒙蔽雙眼,那麼就有可能落入非法集資的陷阱。講案說法丨天上不會掉陷餅,高息誘惑是陷阱南漳縣檢察院辦理的竇某某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就是以高利誘惑非法集資的典型
  • 打擊非法集資 共創和諧社會——文昌市文城中心幼兒園及逸夫分園防範非法集資致教職工及家長的一封信
    為了防範打擊非法集資活動,維護正常的社會穩定,保護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提高幼兒園全體教職工和家長朋友防範非法集資違法犯罪互動的意識和能力
  • 非法集資丨 非法集資超187億!「蛙寶」案一審宣判,這些「坑」要小心!
    那麼什麼是非法集資罪?如何有效識別和防範非法集資呢?一、什麼是非法集資類犯罪?▲戳視頻查看生活中常見的非法集資套路三、如何有效識別和防範非法集資?(一)投資理財注意事項1.不要輕易相信所謂的高息「保險」、高息「理財」,高收益意味著高風險。
  • 過年回農村,也要警惕非法集資!
    網上流行的是「城市套路深,我要回農村」,對於非法集資來說,農村「套路」也深。首先,讓我們先看一段視頻。下面,我們通過涉及農林類的非法集資案例的案情簡介和作案手段分析,用較為直觀的方式教育引導群眾識別非法集資騙局。通過對案件的警示點評,增強公眾的法制觀念和防範非法集資意識,提升大家抗禦風險能力,從而拒絕高利誘惑,自覺抵制、遠離非法集資。
  • 打擊和防範非法集資 用法律保護家人利益
    近年來,非法集資不斷翻新手段改頭換面以新的形式出現在大家面前,為了防止非法集資侵害我們及家人的利益,我們應該多學習、多了解,從自身做起,嚴格防範非法集資。那麼,什麼是非法集資?如何有效進行防範?非法集資犯罪主要領域、表現方式與防範重點一、投資理財領域近年來,各地出現大量以投資理財諮詢為名從事各類金融業務活動的公司,如投資諮詢、非融資性擔保、第三方理財、財富管理等,常常打著投資理財的旗號,承諾無風險、高收益,公開向社會發售理財產品吸收公眾資金
  • 防範非法集資宣傳月 | 遠離非法集資 警惕這十大「危險」領域
    為積極響應陝西證監局關於做好防範非法集資宣傳活動工作部署,不斷增強投資者金融素養和風險防範意識,提升自我保護能力,學習貫徹新《證券法》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在陝西證監局等單位指導下,巨豐投顧持續開展投資者宣教活動。
  • 西安公布非法集資手段 收益率超過15%或為騙局
    昨天上午,西安警方舉辦以「打擊防範經濟犯罪」為主題的「經偵宣傳日」活動,200餘名經偵民警走進群眾,教授防範非法集資、傳銷、假冒偽劣商品、假幣、假發票、銀行卡等經濟犯罪知識,現場解答群眾法律諮詢。  案例1 收益率超過15%的可能是騙局  近期,西安市爆發多起非法集資案件。
  • 光大銀行信用卡中心2020年「防範非法集資」宣傳活動
    通過這次活動的開展,提升了客戶群體的金融風險防範意識,也體現了光大銀行信用卡中心的責任和擔當。在此次「防範非法集資」宣傳活動中,光大銀行信用卡中心線上線下齊發力,達到了優質的宣傳效果,有效引起了用戶的關注和重視。線上,在「光大銀行信用卡微訊」公眾號設立「消保宣傳月」專欄,定期為顧客推送防範非法集資宣傳信息。
  • 中信銀行南昌贛江新區支行開展「防範非法集資集中宣傳活動」
    2020年12月,中信銀行南昌贛江新區支行針對中老年客群開展「防範非法集資集中宣傳活動」。 活動中該支行通過現場專題講座、案例分析、法律文獻解讀等形式,向客戶宣傳了非法集資的防範要領,提醒廣大群眾拒接高利誘惑,遠離非法集資,樹立正確理財理念,警惕非法集資陷阱,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 打擊非法集資,你需要知道這些!
    一、什麼是非法集資(一)非法集資的定義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非法集資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10〕18號,2010年11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502次會議審議通過,以下簡稱法釋〔2010〕18號),非法集資是違反國家金融管理法律規定,向社會公眾(包括單位和個人)吸收資金的行為,非法集資行為需同時具備非法性
  • 大城縣防範和打擊處置非法集資知識,請查閱
    一、非法集資的定義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非法集資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10〕18號),非法集資是違反國家金融管理法律規定,向社會公眾(包括單位和個人)吸收資金的行為。
  • 北京市朝陽區金融糾紛調解中心提示風險:高度警惕「投資類公司」非法集資
    凡是進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募集資金活動都將受到法律制裁。二是承諾高額回報。主要體現在:向社會公眾承諾的收益率明顯高於銀行存款利率,一般達到9%-15%,甚至更高。為了拉攏更多人參與,有的在很短的時間內給投資者高息反利,讓投資者「心跳」不已,形成了只要投入就賺錢的假象,導致參與者更加盲目的瘋狂投資。三是給參與者一定的「甜頭」。
  • 《防範和處置非法集資條例》全文及解讀
    第五條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對本行政區域內防範和處置非法集資工作負總責,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健全政府統一領導的防範和處置非法集資工作機制。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明確防範和處置非法集資工作機制的牽頭部門(以下簡稱處置非法集資牽頭部門),有關部門以及國務院金融管理部門分支機構、派出機構等單位參加工作機制;鄉鎮人民政府應當明確牽頭負責防範和處置非法集資工作的人員。上級地方人民政府應當督促、指導下級地方人民政府做好本行政區域防範和處置非法集資工作。
  • 常熟"鯉魚門"老闆周思揚非法集資4.8億判無期
    昨天上午,非法集資高達4.8億元的常熟「鯉魚門」老闆周思揚被蘇州中院數罪併罰,一審被判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  去年10月23日,常熟「跑路」女老闆顧春芳因非法集資17.68億元一審被蘇州中院數罪併罰判處死緩,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