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場論中的基本問題

2021-02-18 萬象經驗

20世紀物理學有兩大發現:相對論和量子力學,它們也是現代物理學的兩大支柱。剛開始,這兩個理論不可調和。但後來量子場論成功結合了二者,並描述了自然界四種基本力中的三種:電磁力、弱核力和強核力。量子場論也能很好地描述波粒二象性,這樣傳統上認為的粒子就可以解釋為量子場中所對應的能量量子。為此,要描述一種粒子及其相互作用就需要引入一種量子場。
在定域量子場論的框架下,任何相互作用都不是瞬間發生的,而是通過各種傳播子進行相互作用的。因此在計算中,相互作用總是發生在一些點上。而量子力學表明,無窮小的距離意味著無窮大的能量,這就是在計算中常常得到無窮大的結果。但是實驗表明,可觀測的物理量總是有限的,這一困難曾經一度使得量子場論差點被放棄。
為了克服這個困難,科學家發展了正規化和重正化理論。重正化是量子場論成功的一個關鍵,可以這樣說,一個理論是否可重正,是量子場論能否自洽的判據之一。目前還在世的最偉大的科學家楊振寧的楊-米爾斯規範場論也是在被證明了可重正之後才被廣泛使用,而證明這件事的人後來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依據重正化的理論,粒子物理學家發展出了有效量子場論。有效量子場論的一個基本想法是:在構造一個量子場論時並不要求它是可重正的,有效的概念就在於這樣的量子場論只能刻畫某個能標以下的物理。在有效場論的意義下,沒有任何理由把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僅僅是看成一個量子引力場論。到目前為止,引力的量子理論還沒有完全建立。有些人認為,讓粒子物理學的標準模型和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在各自領域內應用就行。但是,宇宙學的發展卻情不自禁的把二者聯繫起來。因為在宇宙早期,它是非常小的,此時量子效應是非常明顯的;而這時候,宇宙的密度又很大,引力效應也是相當顯著。因此,如果想要對宇宙有更深層次的理解,就要把這兩個重要但在數學上搭配不起來的理論結合在一起。為此,物理學家發展出了超弦理論,它被認為是描寫量子引力理論最有希望的候選者。但是想要取得成功,還有許多重大的困難和細節需要物理學家去探索。深刻理解量子場論中出現的無窮大,深入談論物質的基本組元,發展自洽的量子理論,將是量子場論的重要發展方向 ,而弦理論可以看成是量子場論中一個重要的方向。量子場論中基本問題的解決將導致人們對物質和時空的觀念帶來革命性的突破。

相關焦點

  • 解決量子場論中的基本問題,物質和時空的觀念會有革命性的突破
    但後來量子場論成功結合了二者,並描述了自然界四種基本力中的三種:電磁力、弱核力和強核力。量子場論也能很好地描述波粒二象性,這樣傳統上認為的粒子就可以解釋為量子場中所對應的能量量子。為此,要描述一種粒子及其相互作用就需要引入一種量子場。
  • 量子場論是什麼?|展卷
    原子和晶體中的電子,在不同的能級之間躍遷時,會輻射或者吸收光子。描述和計算這個物理過程,需要研究粒子的產生和消滅的量子場論。這是量子力學中最高深的部分,然而不提場論的量子力學介紹,是不完整的。下文經授權選自戴瑾博士著《從零開始讀懂量子力學》(北京大學出版社,2020年4月)第18章,介紹了量子場論這個複雜理論體系中的一些基本概念。
  • 「量子場論」的啟蒙之作
    如曾謹言的《量子力學》,幾十年來不斷再版,成為我國流行最廣、影響最大的量子力學教學範本;「物理學基礎知識叢書」中也產生了世界級的物理科普著作。——編者 ■杜東生朱洪元的《量子場論》是1960年由科學出版社出版的。這是中國國內最早出版的有關粒子物理基礎理論的書。中國幾代從事粒子物理研究的人都是靠學這本書(還有1964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胡寧的《場的量子理論》)起家的。
  • 溫伯格《量子場論》第一卷全文中譯本
    溫伯格《量子場論》第一卷中譯本已經翻譯校對完成,現可在網盤下載閱讀。
  • 量子場是什麼,它是如何與物質相互作用的?
    圖源:google量子場論的使用存在著幾個理論依據。第一,量子場論是經典場論的自然推廣,經典場論是人類關於自然的最為出色的理論(不包括量子領域)。第二,量子場論能夠解釋(人類已觀察到,並且經過系統研究的)粒子的誕生與湮滅,而這些過程在量子力學中並不存在。
  • 純數學 | 拓撲量子場論 TQFT
    又稱拓撲場論,簡稱TQFT)是一類計算拓撲不變量的量子場論。雖然拓撲量子場論由物理學家發明,但是在數學上也具有重要意義,與紐結理論、代數拓撲中的4-流形(英語:4-manifold)、代數幾何中的模空間等分支均有聯繫。西蒙·唐納森、沃恩·瓊斯、愛德華·威滕和馬克西姆·孔採維奇都因對拓撲場論方面的研究而獲得菲爾茲獎。
  • 何為量子場?它又是如何與物質相互作用的?
    第二,量子場論能夠解釋(人類已觀察到,並且經過系統研究的)粒子的誕生與湮滅,而這些過程在量子力學中並不存在。第三,量子場論從本質上來說具有相對性,並且能夠「神奇地」(並非真正解決,只是在簡潔的數學層面)解決相對論量子粒子理論中也存在的因果問題。
  • 量子場是什麼環境?它是如何關聯多個物體之間關係的?
    然而,接下來我們將「計算」在前面步驟中形成的算符值方程,它包括在經典理論中沒有發現的解,並且給出結論(由觀察證實),這些「荒謬的」(直觀地而不是數學地)新的解可以準確地描述自然,並且可以包括與經典理論相反的所有可觀察到的量子行為。Source:使用谷歌量子場論有幾個理論基礎。首先,量子場論是經典場論的自然延伸,經典場論是關於自然(不包括量子場論)最傑出的理論。
  • 量子場論以及謊言
    【+1是為了突出顯示賦予所有物體質量的希格斯粒子】這就是QFT (Quantum Field Theory), 量子場論。從小到大,我們都被人教導說世界是有很多基礎的粒子組成的:電子,質子,中子....但是,但是,這只是一個善意的謊言罷了。
  • 這個最基本的問題,仍未有標準答案
    20世紀30年代,物理學家意識到,多個光子構成的集體,會表現出單個波在電磁場中傳播的特性,恰如19世紀的麥克斯韋電磁波理論。研究人員將經典場論量子化,對場作出限制,使其只能以離散量(稱為場的「量子」)進行振蕩。除光子(光的量子)外,狄拉克等人發現,該思想可以外推到電子和其他所有粒子:根據量子場論,粒子是全空間量子場的激發。
  • 這個最最基本的問題,物理學家卻還沒有標準答案
    研究人員將經典場論量子化,對場作出限制,使其只能以離散量(稱為場的「量子」)進行振蕩。除光子(光的量子)外,狄拉克等人發現,該思想可以外推到電子和其他所有粒子:根據量子場論,粒子是全空間量子場的激發。在假設這些更基本的場的存在時,量子場論剝離了粒子的狀態,僅僅把它們描述為擾動場的小份能量。儘管量子場論無處不在,但它卻成了粒子物理學的通用語言,因為它可以極其精確地計算粒子相互作用時的情況,而粒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又決定了世界是如何構成。
  • 哲學的基本問題與懷疑論的存在
    然而,對這種哲學基本問題經典意義的詮釋並沒有注意到或者至少是錯誤理解了人類哲學中另一儘管不顯著但重要的事實,即懷疑論的事實。於是,只要我們不能忽略懷疑論的存在,並且深入到對懷疑論的認真分析當中,就必然導致對哲學基本問題意義全面的新認識,而這種對哲學基本問題意義全面的新認識也為懷疑論找到了象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可知論與不可知論一樣的存在根據。
  • 試論倫理學的基本問題
    因為善與惡是道德中的特殊矛盾,也只有倫理學才研究善與惡的矛盾;善與惡的問題也是古今中外一切倫理學家、學派都要研究的中心和重點問題;善與惡的矛盾也是道德和倫理學發展的動力,並貫穿在人類生活的始終及其一切領域;善與惡也是倫理學範疇的核心。
  • 費米及物質的解釋(中)
    然而他沒有解釋這個事實,所以這個方法的成功只會使我們在問題1中提出的基本問題更為尖銳。要深刻理解這個問題需要從另一種不同的角度出發的考慮。它來源於量子力學和狹義相對論的綜合。場的概念主導物理學始於法拉第在19世紀中葉的工作。
  • 哲學及其基本問題:可知論與不可知論
    昨天我們學習了哲學的第一個基本問題,即什麼是世界的本源的問題,今天我們來看看第二個基本問題:我們的思維能不能認識現實世界?即「思維能否認識或正確認識存在的問題」。是可知論還是不可知論,這一點很重要,同學們要在審題正確的基礎上再進行作答。正確答案為A, 人類終將智慧的彼岸屬於可知論,認為思維最終能夠認識存在。【幹擾選項分析】B選項為幹擾選項,是不可知論的觀點 C選項為幹擾選項,是主觀唯心的觀點。D選項為幹擾選項,是主觀唯心的觀點。
  • 統一場論:意識與物理的統一
    比如,心靈感應現象中,「感應者」腦海裡憑空產生「感應電流」(神經元放電),在沒有信號刺激下,腦海出現另一個人的思想。人腦在意識場中憑空放電,說明意識場的信息被轉化成大腦神經電流(信息能轉化成電流)。(相關閱讀——科學揭秘:意識場真實存在!)
  • 《論人民民主專政》中的三個基本問題
    摘 要:毛澤東《論人民民主專政》有三個基本問題值得深入探討。首先,人民民主專政具有怎樣的理論與實踐內涵?其次,為什麼我國選擇了實行人民民主專政這一國體?最後,新的歷史條件下應該如何鞏固人民民主專政並推動其進一步發展?
  • 中科院理論物理研究所在量子場論研究中取得進展
    如何得到一個自洽的量子引力理論是當今理論物理學的最大疑難之一,而近年來量子場論中關於「色因子和動量因子對偶」的相關研究有可能為科學家對量子引力的理解帶來深刻的變革
  • 理論物理學中尚有疑問的五個大問題
    在2006年出版的頗具爭議性的著作《物理學的麻煩:弦理論的興起、科學的衰落以及下一步的發展》中,理論物理學家李·斯莫林指出了「理論物理學中的五個大問題」。問題1:量子引力問題量子引力理論是理論物理研究的成果,既包括廣義相對論又包括粒子物理學的標準模型的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