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鷺藥業被舉報虛開發票 業績降銷售費用佔營收近5成

2020-12-20 中國經濟網

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4日訊(記者徐自立馬先震)日前,據中國網財經報導,中國網財經接到舉報材料稱:北京雙鷺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雙鷺藥業」,002038.SZ)近年來在無實際生產經營、與開票企業之間不存在真實業務的情況下,以推廣費、諮詢費、服務費等名義涉嫌虛開增值稅發票金額八千餘萬元。

資料顯示,2017-2019年期間,雙鷺藥業涉嫌通過8家企業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涉及金額近千萬元。除此之外,該舉報人還透露,雙鷺藥業的關聯公司上海信忠醫藥科技有限公司(簡稱「上海信忠」)於2017年至2019年為雙鷺藥業虛開了高達7280萬元的技術服務費發票。上海信忠是雙鷺藥業來那度胺膠囊的全國總代理,據舉報材料顯示,該公司並沒有藥品銷售GSP資格,不能銷售藥品,主要是幫助雙鷺藥業做業務介紹和推廣。而來那度胺上市至今,總共終端銷售額約2億元,但從上海忠信開出的技術服務和諮詢費增值稅發票高達7280萬元。而與之相對應的是,上海信忠很少召開學術會議或學術推廣活動。

對於雙鷺藥業虛開發票的目的和操作方式,上述舉報人進一步介紹稱,雙鷺藥業佔主營收入半壁江山的藥品「複合輔酶」和「胸腺五肽」在2017年間被國家衛計委和醫保局確定為限制使用的輔助用藥。為了提高銷量,雙鷺藥業將藥品以低廉的出廠價銷售給代理商,藥品中標價和出廠價之間的差額構成「開票費」,也就是流通環節的利潤,用於打點招標環節和醫生的灰色收入。這些虛開的發票的科目集中在「諮詢費、會議費、技術服務費、推廣服務費」等。其中雙鷺藥業虛開增值稅發票金額巨大所涉及的地區有:上海、重慶、江西等地。

中國經濟網記者嘗試向雙鷺藥業方面致電了解此事,雙鷺藥業證券部沒有就此事作出正面回應,讓記者去銷售部了解情況。而雙鷺藥業銷售部則回應稱,對具體情況不清楚,答應會向領導反饋。

雙鷺藥業官網顯示,雙鷺藥業(002038)系首都第一家登陸深交所中小企業板的高新技術企業,1994年成立以來公司憑藉技術優勢和不斷創新,已研究開發並投放市場、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3個國家一類新藥在內的70餘個品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北京市科技進步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九項。公司緊緊圍繞疾病譜的變化布局產品研發,在血液、腫瘤治療領域、心腦血管治療領域、肝病治療領域、糖尿病治療領域、腎病治療領域擁有豐富的產品儲備。公司擁有八大處生產基地、昌平生產基地、大興生產基地、新鄉(滄州)原料藥生產基地,總面積達到15萬平方米,產能覆蓋生物發酵、生化、中藥提取及化學原料藥、抗體等新醫藥工程所涉及的高新技術領域以及嚴格按國際GMP標準建設的口服固體製劑和水針、粉針、外用藥、抗腫瘤專用且門類齊全的生產線。

雙鷺藥業三季報顯示,2020年第三季度,雙鷺藥業實現營收3.05億元,同比下滑41.91%;實現歸母淨利潤1.06億元,同比下滑27.18%;實現扣非淨利潤6378.02萬元,同比下滑50.82%。同時,雙鷺藥業第三季度銷售費用高達1.53億元,佔營業收入的50.07%。2020年前三季度,雙鷺藥業實現營收8.42億元,同比下滑46.54%;實現歸母淨利潤3.03億元,同比下滑39.72%;實現扣非淨利潤1.49億元,同比下滑64.53%。

半年報顯示,2020年上半年,雙鷺藥業實現營收5.37億元,同比下滑48.86%;實現歸母淨利潤1.97億元,同比下滑44.86%;實現扣非淨利潤8552.69萬元,同比下滑70.63%。當期雙鷺藥業銷售費用2.58億元,佔營業收入的47.94%。

而此前雙鷺藥業2019年年報顯示,雙鷺藥業實現營收20.30億元,同比下滑6.36%;實現歸母淨利潤4.87億元,同比下滑14.82%;實現扣非淨利潤4.11億元,同比下滑25.88%。當年雙鷺藥業銷售費用8.90億元,佔營收數據的43.86%。

據投資時報報導,三季報顯示,雙鷺藥業今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8.42億元,同比下滑46.54%;實現歸母淨利潤3.03億元,同比下滑39.72%。經營現金流淨額為1.90億元,同比下滑58.87%。

自2019年7月國家頒布《第一批國家重點監控合理用藥藥品目錄(化藥及生物製品)》以來,包括複合輔酶、胸腺五肽等共計20個輔助用藥品種被重點監控。因此,作為佔雙鷺藥業營收半壁江山的複合輔酶及胸腺五肽銷量嚴重下滑,進而導致其2019年營收下滑6.36%。而2020年前三季度,受疫情因素疊加影響,該公司營收大幅下滑46.54%。同時,一直被市場寄予厚望的來那度胺(首仿),上市後不久便遭遇強烈競爭,後來者正大天晴、齊魯製藥和百濟神州的來那度胺分別於2019年1月、4月和7月獲批上市。目前,雙鷺藥業還有立生素(重組人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扶濟復(重組人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和替莫唑胺等產品有所放量,但都無法彌補複合輔酶及胸腺五肽的下滑。

來源:中國經濟網

相關焦點

  • 雙鷺藥業被報涉虛開增值稅票八千萬 高額銷售費用反噬陷業績困境
    被舉報涉嫌虛開增值稅票八千多萬元  根據上述舉報人提供給記者的資料顯示,2017-2019年期間,雙鷺藥業涉嫌通過8家企業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涉及金額近千萬元。  2020年1到4月,全國有42家藥企、15家醫療器械企業、83家CSO企業因虛開發票、偷稅等稅務行為被查。  銷售費用高企 雙鷺藥業陷業績困境  國家在醫藥行業實施了「兩票制」改革,主要目的在於有效減少藥品從藥廠到醫院的流通環節,降低藥品成本。業內人士對中國網財經記者表示,從目前來看,藥企銷售費用過高的現象仍然存在。
  • 前三季淨利潤大降四成!雙鷺藥業如何走出重磅藥價格困境?
    因此,作為佔雙鷺藥業營收半壁江山的複合輔酶及胸腺五肽銷量嚴重下滑,進而導致其2019年營收下滑6.36%。而2020年前三季度,受疫情因素疊加影響,該公司營收大幅下滑46.54%。同時,一直被市場寄予厚望的來那度胺(首仿),上市後不久便遭遇強烈競爭,後來者正大天晴、齊魯製藥和百濟神州的來那度胺分別於2019年1月、4月和7月獲批上市。
  • 恆瑞豪森再捲入虛開發票風波 上半年銷售費用共55億
    稅務處理決定書(武稅二稽處〔2019〕69770號)顯示,武漢鑫保富均酒店管理有限公司於2018年期間,在沒有真實的業務交易情況下,向江蘇豪森藥業集團有限公司開具增值稅普通發票,虛開票據數量為1份(發票代碼:4200171320,發票號碼:36766629)。
  • ...局通報「涉嫌接收8份虛開增值稅普票」 回應稱公司未查到上述發票
    據中國網財經8月19日的報導,昆藥集團子公司血塞通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曾因涉嫌接收5份虛開增值稅普票,被武漢國稅局通報:國家稅務總局武漢市稅務局第二稽查局稅務處理決定書(武稅二稽處〔2019〕69784號)顯示,武漢南瑞洋廣告有限公司在沒有真實的貨物交易情況下於2018年1-4月對下遊企業開具 92份增值稅普通發票,開具增值稅普通發票合計金額
  • 康恩貝銷售費用佔營收比超5成引問詢
    康恩貝銷售費用佔營收比超5成引問詢張玉,曹學平由於多項財務數據出現明顯背離,日前,浙江康恩貝製藥股份有限公司(600572.SH,以下簡稱「康恩貝」)收到了上海證券交易所對公司2018年度報告的事後審核問詢函(以下簡稱「問詢函」)。
  • Gemcabene:雙鷺藥業下一個新籌碼?
    億歐大健康10月15日消息,雙鷺藥業今日發布公告稱,近日,雙鷺藥業與GEMP籤署項目許可和合作協議,根據協議規定,GEMP獨家授權雙鷺藥業其降脂產品Gemcabene在中國市場(中國大陸和港澳臺)的所有相關權益。
  • 雙鷺藥業:它曾靠著1款獨門神藥,打遍天下無敵手,10年暴漲30倍,因為醫保新政被打趴下了,暴跌60%,但底子不錯,可以開始關注了
    -【雙鷺藥業(SZ:002038)】-雙鷺藥業,是醫藥行業鼎鼎有名的大牛股了,十年間漲了30多倍,讓無數十倍股汗顏。由於缺乏胸腺五肽對公司實際營收的貢獻,我們重點說一下輔酶,早些年間,雙鷺的營收幾乎全部依靠輔酶,即使到了2017、2018年,這款藥品也佔了雙鷺半壁江山,分別貢獻6.83億和12.19億的銷售收入,佔公司營收比重分別為55%和56%。
  • 重磅新品不受寵主打產品被監控 雙鷺藥業靠什麼翻身?
    在互動易中有投資者問詢來那度胺2018年銷售情況,雙鷺藥業回復稱,來那度胺2018年度收入9000萬元左右,2019年一季度銷量同比增長75.67%,隨著招標和更多區域進入醫院銷售,預計2019年銷量會有顯著增長。
  • 景峰藥業「自挖坑」營收猛降三成
    對於業績變動的原因,景峰藥業在公告中解釋,1、受藥品招投標降價及地方輔助用藥的政策影響,公司主要產品參芎葡萄糖注射液等銷量下滑;受「4+7」帶量採購間接影響,公司部分產品銷售單價下調,致使銷售收入減少。2、欖香烯產品因產品名稱變更導致的醫保變更在辦理過程中造成該產品的銷售收入同比大幅下滑,目前醫保變更已完成。
  • 豪森藥業半年賺13億捐200萬是多是少?曾在武漢被查出虛開發票
    其中,曾被稱為「港股市值最大醫藥股」的翰森製藥(豪森藥業在港股上市主體名稱為翰森製藥),豪森藥業捐獻了200萬元的各類藥品,並聯合順豐緊急成立醫藥運輸小組。但豪森藥業更引人關注的卻是其被查出虛開發票一事,且案值驚人。 根據已公布的2019年中報來看,翰森製藥營業額為45.99億元,淨利潤為12.96億元。
  • 莎普愛思滴眼液營收降五成 新品廣告違規遭停播整改
    在「神藥」風波後,莎普愛思進行廣告停播等一系列整改,但是,核心產品滴眼液能給公司帶來的業績貢獻也越來越有限。2018年,莎普愛思滴眼液銷售量同比下降51.51%,營收腰斬。事實上,受到重創後的莎普愛思正在進行多方面的嘗試,該公司此前收購的中成藥企業強身藥業成了一根「救命稻草」,不過,也有專家表示,未來在此領域的品牌培育、運營管理等方面,莎普愛思仍面臨不小的挑戰。
  • 財報解讀 | 康緣藥業:股東「忙」質押 營收淨利「雙降」銷售未達預期
    在此背景下,自詡「中藥現代化領軍者」的江蘇康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康緣藥業」)2020年上半年或並不「好過」,上半年整體經營業績自2002年上市以來首次較大幅度下降,其實現營收15.47億元,同比增長-31.62%,淨利潤1.44億元,同比增長-40.46%。而近年來,康緣藥業的銷售費用逐年走高,且銷售費用率高於同行均值。
  • 銷售費用超淨利三倍 康芝藥業「鹹魚」難翻身
    從2015年6月開始,康芝藥業的股價累計跌幅80%,離開牛市的加持,該公司立刻「原形畢露」。從其業績也可以看出,康芝藥業確實雷點重重。中訪網翻閱歷年財報發現,康芝藥業的輝煌時刻是在2008-2010年,其營收與淨利潤的增幅均在40%以上,2009年公司淨利潤增幅甚至高達97.03%。然而,上市後,康芝藥業的業績迅速「變臉」。
  • 預付款對象集體「消失」 雙成藥業巨額銷售費用去哪了?
    雙成藥業對此表示,上述應付款對象不屬於關聯方。費用系公司按照與銷售服務機構訂立的銷售服務協議,於報告期末對達到銷售服務費確認標準的交易,按照銷售數據及服務協議標準進行計提確認的金額。不過,值得注意的是,記者梳理發現,自雙成藥業上市以來,預付款項波動幅度較大,且存在眾多疑點。
  • 西點藥業IPO:業績貢獻最高藥品成長性存疑 八成研究來自委託研發
    此次IPO值得注意的是,一方面,公司收入主要來源於三大產品,產品結構集中,其中,營收佔比最高的益源生業績成長性存疑,主要由於該產品將被逐步清退出地方醫保以及其藥品組方專利已到期。另一方面,公司近年來近八成的研發來源於委託研發,而委託研發主要為向萬全陽光委託研發可同的相關研究,對新產品的研究投入較少,同時,公司在研發層面,對萬全陽光形成一定「依賴」。
  • 34家上市藥企銷售費用佔比超50% 中藥企業居多
    銷售費用佔比前五位的是國農科技、靈康藥業、龍津藥業、大理藥業、哈三聯,分別為73.84%、72.78%、72.21%、67.48%和66.10%。  銷售費用佔比排名前五十位半數為中藥企業  以銷售費用數額多少進行排名,花費最多的前五位分別為上海醫藥、復星醫藥、步長製藥、華潤三九及恆瑞醫藥。
  • 科倫藥業寒冬「渡劫」 何破業績市值尷尬?
    半年報看,「三巨頭」科倫藥業、石四藥和華潤雙鶴業績齊降。01淨利大降7成 王者寒冬與回暖8月30日晚間,四川科倫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科倫藥業」)發布2020年半年報:營收約72.31億元,同比下降18.95%,基本每股收益盈利0.14元,同比下降72.5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2.03億元,同比下降
  • 桂林一團夥開辦7家公司 虛開增值稅發票渉案11億
    中新網桂林10月30日電 (唐夢憲)廣西桂林一犯罪團夥開辦7家藥業公司,專門從事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獲取暴利,涉案價稅金額高達11億元。桂林市公安局和當地稅務機關30日聯合通報稱,前述以安徽人李某為首的虛開增值稅發票犯罪團夥已被搗毀,警方刑事拘留犯罪嫌疑人11人。  今年9月,桂林市平樂縣公安局經偵大隊接到舉報,反映桂林峰雲藥業有限公司成立後,沒有實際收購農產品,卻大量向外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涉案金額高達千萬元。
  • 濟川藥業:2019年蒲地藍少賣4000萬盒 銷售人均差旅17萬元
    依靠蒲地藍馳騁兒童藥市場多年的濟川藥業(600566),強勁的增長在2019年突然「失速」。2019年年報顯示,公司營收69.22億元、同比下降3.72%,淨利潤為16.23億元、同比下降3.84%。大眾證券報記者注意到,這是濟川藥業借殼上市6年來,首現營收和淨利潤雙降,而且公司全年近半營收都花在銷售費用上,僅差旅費2019年就「砸」了6.33億元。
  • 湖北百匯康藥業接受167份虛開增值稅發票被罰135萬元 涉案金額近...
    中國網財經11月1日訊(記者張潤琪)日前,國家稅務總局湖北省稅務局發布的通告顯示,湖北百匯康藥業有限公司涉及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或者虛開用於騙取出口退稅、抵扣稅款的其他發票案件,被國家稅務總局武漢市稅務局第三稽查局罰款135.87萬元,並移送司法機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