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不少家長都有類似的經歷,孩子吃頓飯能從樓下跑到樓上,爺爺、奶奶就端著個飯碗追上樓,吃了幾口,小傢伙又跑下來……這樣「運動」了大半個小時,才勉強吃掉一碗飯。
長時間餵飯危害大,趕緊改掉這個習慣!
1、 對孩子身體的危害
有很多家長擔心孩子吃不飽,吃少了會影響發育,在孩子吃飽後還非要追著孩子餵幾口;這些家長可能並不關注或者尊重孩子的飽食感受,強迫餵養有可能導致餵養過度,導致孩子肥胖;還有可能影響孩子的消化功能,造成積食、消化不良,長此以往的話,孩子可能還會出現厭食、一吃飯就哭的情況;
2、對於心理上的傷害
兒童的語言表達能力有限,在強迫餵養時,可能不知道要怎麼表達已經吃飽了的心情,在這個時候,往往會通過發脾氣等的方式表達內心的不滿;長此以往的話,對性格的發育產生不良的影響,獨立自主性相對較差。
只要五招,讓孩子好好吃飯
1.一定不能餵飯
首先,父母一定要堅定要讓寶寶獨立吃飯的決心。
筷子用不好可以先用勺子,瓷碗太危險可以先用不鏽鋼碗或木碗...創造一切讓孩子可以自主學習的條件,千萬不要因為怕麻煩而選擇餵飯的方式。
2.充足的睡眠+適量的運動
良好的睡眠和適量的運動可以讓寶寶的腸胃保持在最佳狀態,充分消化吸收,孩子自然會胃口好,食慾旺盛。
正常情況下,寶寶們在幼兒園一天的活動量已經足夠,家長只需要讓孩子保證充足、良好的睡眠就可以了。
3.孩子愛挑食?用點小手段
有的孩子比較挑食,不愛吃蔬菜。我們可以利用不同食物的搭配組合出有趣的圖案(如小兔子、小熊貓),激發孩子的進食樂趣,或者通過有趣的故事引導,讓寶寶均衡飲食。
4.家長以身作則,健康飲食
在日常的家庭生活中,父母一定要做到規律、健康飲食。
吃飯時間安排上儘量和幼兒園的時間相同,少給孩子吃零食,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好榜樣,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5.給孩子立下吃飯的規矩
給孩子立下餐桌上的規矩,讓孩子知道,吃飯就是吃飯,不能三心二意、東張西望,也不能想吃就吃,不想吃就不吃。
吃飯是一件很小事,可是卻是必學的技能之一,如果從小就被餵飯,那麼,他失去的不僅僅是吃飯的樂趣,更是整個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