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親家庭教育難?用對這4招,填滿孩子的缺失感

2020-09-19 愛麗絲宴會

願每一個單親孩子都能被這個世界溫柔以待。


「我累了,身心俱疲的那種累。現在婚姻對我的誘惑度是0,甚至是負數,所以我選擇離婚。既然孩子他爸不合格,那就不要了。現在我要好好完成身為一個媽媽的責任與義務,好好養育孩子。至於我作為女人自身的悲喜幸福,已經不重要了。」

朋友在離婚後的一段時間裡,仍然對生活抱有希望。

可現實是,孩子幼兒園親子運動會要求爸爸參加,當全班只有她一個媽媽帶著孩子參加時,孩子在眾人面前大哭:「小朋友們都是爸爸來參加,為什麼只有我一個人沒有爸爸?我就要爸爸來……」

面對孩子任性的哭鬧和眾人異樣的眼光,朋友開始變得自卑、懦弱,甚至有些祥林嫂,逢人就吐槽、抱怨:

我天天為了孩子累死累活的,孩子還這麼不懂事、不知足,對得起我嗎?

要怪就怪那不爭氣的爸爸,現在我們娘倆過成這樣,全都是他的錯,路上隨便找個男人都比他強上百倍千倍。

當初真不應該生下孩子,這樣我也不會變成黃臉婆,還失去自己的人生。

在這種家庭環境下長大的孩子,真是挺不幸的。

一、單親是壓力的源頭

中國大百科全書給單親家庭下的定義:單親家庭是指由父親或母親一方與未婚子女共同構成的家庭。

單親家庭之所以大量存在,除了父母一方死亡、夫妻長期兩地分居、非婚生子女以及被拋棄的孩子之外,最主要的原因應該是離婚造成的。

根據2019年數據統計,中國的離婚率高居世界第一,已經連續15年上漲,僅僅2019年三季度全國登記離婚人數就有310.4萬對。隨著離婚率的攀升,離異家庭的數量也在大幅度增加。

父母的選擇本身沒有對錯之分,但因為一些生活和社會環境帶來的壓力與偏見,可能會給孩子帶來極大的心理壓力;同時,單親家庭的父母,既要當媽又要當爸,承受的壓力也要比雙親家庭的父母大得多。

二、真正傷害孩子的是家庭氛圍和社會偏見

單親家庭對孩子的影響要從兩個方面來分析,一個是家庭的氛圍,一個則是社會的偏見。

1、真正傷害孩子的是家庭氛圍,而不是單親家庭這種家庭形態。

作家池莉曾經為了不影響女兒中考,刻意隱瞞了協議離婚的事實。直到女兒考上高中,她才小心翼翼地告訴女兒離婚的事情,沒想到女兒早就知道了,還反過來安慰她:「如果婚姻不和諧,離婚對大家都好。」

雖然和丈夫離婚了,但對於孩子的父親,池莉並無多少怨恨。她說:「孩子的父親,他當然也是這個家庭的重要組成部分。他與我共同撫養孩子,音樂與繪畫方面的才藝,他對孩子影響更大;為孩子營造這片綠色森林,他也付出了不少心血。我們這個家庭,對於孩子來說是唯一的,是她的草原牧場。」

正因為有了這麼和諧的家庭氛圍,池莉的女兒身心健康,學習快樂又成績優秀,而且非常善解人意。在申請英國C.C高中的時候,池莉的女兒更是憑一己之力完成了學校選擇、和校長溝通、網上應考、準備籤證材料的一條龍工作。

其實父母相不相愛,孩子是知道的,但不幸福的家庭氛圍才是傷害孩子的根本。如果父母雙方能心平氣和的協商好,分開之後共同撫養孩子的策略和計劃,帶孩子的一方對單親環境適應良好,這樣,單親孩子和雙親孩子顯然不會有什麼太大的差異。

有一項調查顯示,影響孩子成長的最大因素是他們受到的養育質量。也就是說,影響孩子健康成長的根源是低質量的養育水平、高頻率的衝突事件、有不良的心理問題等,而絕非單親本身。單親只是現象和背景,不是問題的主要原因。

2、社會對單親家庭的負面、刻板偏見,會傷害孩子的身心健康。

究竟是什麼在傷害單親家庭的孩子呢?是社會對傳統家庭的執念和基於這種執念產生的偏見,甚至是對一些單親家庭的孤立和排擠。比如:

「單親家庭的孩子心裡很脆弱,都渴望愛與被愛。跟這種人相處,會很累吧。」

「單親家庭的孩子是不是容易心理變態?很多殺人犯都是單親啊!」

「單親家庭的孩子控制欲超強,跟他在一起一定會很辛苦。」

「跟單親家庭的孩子結婚,是不是更容易離婚,我的孩子一定不能找單親家庭出來的孩子。」

中國自古以來就信奉「家和萬事興」,對家庭形式完整的推崇和執著,讓太多人認為:父母共同撫養長大的孩子才是健康、正常、可靠的;單親家庭長大的孩子會偏執、心理扭曲、人格有問題。

對於單親家庭的孩子來說,可怕的不是生長在單親家庭環境裡,而是那些戴著有色眼鏡的人為他們營造的充滿偏見的環境,這樣的環境對孩子的性格成長有著巨大的衝擊力,有些傷害甚至是不可逆的。

三、單親家庭如何讓愛不缺席

實際上,社會上有很多單親家庭把孩子帶得非常優秀,比如美國前總統歐巴馬、柯林頓,比如我們熟悉的周杰倫、張鈞甯、孫儷等。

比起另一半是否缺席,單親家庭裡的父母是否優秀、樂觀、堅強,是影響孩子成長更重要的因素。

那麼,單親家庭如何做到讓愛不缺席?作為單親父母,應該怎樣在生活中引導和教育孩子呢?具體可以參考以下4種做法:

1、以身作則,為孩子創造良好的家庭氛圍。

不管是再婚或是堅持單親狀態,會影響孩子的是你對孩子的態度以及你作為孩子的父母的榜樣力量。

你可以和孩子認真交流家庭現狀,列出家庭現在擁有的優勢和存在的問題,家庭每個成員能夠為增加優勢和改進問題貢獻什麼樣的力量。

你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家庭三個月、半年小目標,一年大目標,個人短期和長期目標,獎懲原則和激勵措施等。所有這些做法的目的是為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這很重要。

臺灣演員張鈞甯的父母在她小學三年級時離婚,爸爸另組家庭,留下她與媽媽、姐姐相依為命。

她的媽媽曾經分享過離婚時的心路狀態:「來不及收拾震撼,首先想到的是兩個女兒是否受傷,而家的溫暖必須繼續,廚房炒菜的聲音要依然有力,餐桌前的談笑聲要依然響亮。我努力讓家沒有改變,只是這個家從此少了一個人回來吃飯。」

正是受媽媽教育的影響,張鈞甯才能靠自己的努力闖出一片天地來,甚至被網友評論為:「一個人活成了千萬人的夢想。」

童話大王鄭淵潔說:「獨立的母親始終都在給孩子樹立對待生活最正確的態度,正直、勇敢、堅強、善良。這些都是孩子一生最寶貴的財富。」

2、共同面對,讓孩子學習承擔家庭責任。

你可以將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中面臨的問題和困境分享給孩子,讓孩子真實面對生活體驗,一起坦然面對所有挑戰。

你可以邀請孩子一起參與、決策家庭的重大事務,放心大膽地讓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承擔家庭責任。多鼓勵、多肯定他們,從而培養孩子的責任意識和獨立能力。

暢銷書作家馬爾科姆.格拉德威爾說:「失去父親或母親也能成為一個強有力的推動劑,促使孩子變得更堅強、更獨立和更具有創造性。」

3、積極參與,培養孩子多元化的興趣愛好。

你可以陪孩子看看演出、聽聽講座、欣賞藝術展,也可以陪孩子一起旅行、一起閱讀,一起做有趣的親子遊戲。

你可以帶孩子多參加一些適合他的社交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為孩子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培養孩子多元化的興趣愛好,開拓孩子的心胸和視野。與此同時,提升作為家長的性情修養,讓孩子和自己都能擁有積極健康的生活狀態。

4、年齡小的孩子,可以藉助一些工具來幫助理解離婚。

孩子年齡太小,他可能無法理解自己的家為什麼跟好朋友的家不太一樣,不能理解為什么爸爸和媽媽不住在一起……當孩子困惑時,你可以嘗試這樣跟孩子說:

「寶貝,現在爸爸沒有和我們住在一起,你可能會覺得有些困惑。但是你要記住,雖然爸爸沒有和我們住在一起,爸爸依然很愛很愛你。如果你想爸爸的時候,可以給爸爸打電話、發語音,可以約爸爸見面,告訴爸爸你的想法。」

「寶貝,現在爸爸媽媽沒有住在一起,但這不是你的責任和錯誤。無論是爸爸還是媽媽,都一樣的愛你。爸爸和媽媽都希望能夠陪伴你一起長大,你有任何開心/不開心的事情可以跟我們分享,我們永遠都是你的家人。」

此外,如果你覺得難以開口,你還可以藉助一些工具,比如繪本。繪本通過兒童的視角和語言,用最簡單樸素的方式解答人生的問題和困擾。其實繪本不僅適合孩子,也適合成年人。繪本有治癒心靈的力量。

這裡重點推薦一本書:《媽媽家,爸爸家》

這本繪本的作者就是一個單親家庭的媽媽,她為女兒創作了這本書。故事講了一個叫「小豆丁」的孩子,他不理解為什麼別人的爸爸媽媽住在一起,而自己卻爸爸一個家,媽媽一個家。後來,他認識了一隻帶翅膀的魚,小飛魚帶他去見了住在森林裡的鳥兒爸爸和住在水裡的魚兒媽媽。

這讓小豆丁明白了爸爸媽媽各有各的生活空間,他們只有在各自的空間裡生活才會快樂;如果勉強住在一起,就會有一方失去快樂。

同時,這個故事也告訴孩子,儘管父母不住在一起,但是父母對他的愛是不變的,他依然能收到來自雙方滿滿的愛意,還能感受到來自兩個不同家庭的溫暖。

讀這本繪本時,我想起泰戈爾的一句話,「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是飛鳥與魚的距離,一個在天,一個卻深潛海底。」曾經我以為這是悽美的愛情故事,但現在看來,也許飛鳥和魚都有著各自的幸福呢。

其他繪本推薦:

恐龍離婚記

媽媽你好嗎

我永遠愛你

小獾的兩個家

媽媽的紅沙發

周六到爸爸那裡

蔻蔻熊,這不是你的錯

媽媽爸爸不住在一起了

四、結語

如果父母內心豐盈並能把正能量傳達給孩子,孩子內心的缺失感自然不會太強,反而可以用平和、積極的態度看待和接納父母離婚這件事。

只要單親父母願意花時間和精力去陪伴自己的孩子,並且與孩子建立起充滿愛的情感連結,孩子一樣能擁有健康積極的心態,孩子一樣可以優秀、光芒四射。

最後,願每一個單親孩子都能被這個世界溫柔以待。

80後全職寶媽,愛孩子,愛生活,願與你分享這個星球的溫暖與美好。關注我,一起做溫柔、有趣的人。

相關焦點

  • 小留學生去美國缺失感嚴重 中國家庭教育有問題(全文)
    赴美讀高中增速快 申請將越來越難盧巍:但我覺得在增速的背後其實說明幾個問題,第一個就是中國家長追求海外教育的渴望越來越強,第二種其實它可以說明美國本科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可能會促使一些中國的家長考慮到讓孩子先行一步到美國讀中學,但是在這個增速的背後其實也說明美國中學的申請將越來越難,對於學生語言成績的要求越來越高,那麼他也希望,給家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家庭教育100問:010單親家庭在孩子的家庭教育中需要注意什麼?
    父母離異、家裡缺乏溫暖的環境,母親又整天忙這忙那,使孩子開始懷疑:爸媽是否還愛我?周圍人會不會看不起我?心靈深處有這樣的想法,會讓孩子不能與別人和睦相處,在人際關係上產生種種不和諧的因素。3.會產生一定逆反心理。原來的三口之家,很快樂,很溫馨,生活條件也比較優越。
  • 【社會熱點】單親家庭教育誤區及其影響
    在單親家庭裡,在失衡的「愛的天平」上,學生往往背負著超重的父愛或母愛,單親家庭給學生成長造成了不好的教育環境。學生的家庭教育也存在著較為嚴重的問題,往往走向極端,步入誤區,帶來嚴重的社會問題。盡單親學生平時的思想表現、行為習慣以及心態等方面,可以看出他在家中所受的教育,存在著一定的問題。下面就幾種常見的單親學生家庭教育誤區下的心態作簡要分析。
  • 單親孩子的家庭教育怎麼搞!
    單親家庭的孩子,與正常家庭的孩子或多或少有一些不同,或者自卑,或者叛逆,或者暴力,或者柔弱,或者膽小,總之,問題相對比較普遍!一個單親的父親帶著男孩子和帶著女孩子是不一樣的。單親父親帶著男孩子的,這個男孩子比較缺乏母愛,因此在生活中,做父親的應該更加細心一點,跟孩子多談談話。單親父親帶著女孩子的,問題更嚴重!
  • 井邊灣心理:拿什麼來面對你的缺失感
    因此親子關係是,孩子的需要在前,養育人提供的滿足在後,從而出現的孩子依戀養育人的關係而當孩子已經順利長大成人,擁有了自給自足的能力,且在心智上也成熟到一定的程度之後,他們獲得了獨立。井邊灣心理了解到他們獨立也就意味著,自己的需要,由自己來滿足。到這時,親子關係的依戀會變得更為平淡,個體自己就是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
  • 家庭教育100招,父母必讀!你一定用得到!
    家庭教育100招,父母必讀!你一定用得到!都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如何讓家庭教育事半功倍呢?人民日報發布家庭教育100招,供各位家長參考。家庭教育 100 招01孩子總是照著你說的做,看起來十分乖巧聽話,可是你不說,他就不做!如何讓孩子學會主動呢?
  • 家庭教育的楷模:單親媽媽王淑貞!養育博士13人,百歲不忘建學校
    有一種艱難,叫做單親媽媽!她們頂著旁人異樣的目光,含辛茹苦,勇往直前;有一種母愛,叫做單親媽媽!她們冒著生活的風霜雪雨,絕地奮起,呵護成長;有一種成功,叫做單親媽媽!一次魚苗交易,李先生從蘇南返回臺灣,乘坐的太平輪不幸失事,年過五旬的李浩民再也沒能回到家中,丟下了王淑貞和13個孩子。單親媽媽秒變幫傭大嫂,使出渾身解數與命運抗爭,以一己之力養出13個博士子女李浩民的這個家庭「頂梁柱」的不幸倒塌,讓身為大家閨秀、全職太太的王淑貞在40歲的年齡,成為了13個孩子的單親媽媽。
  • 青島45歲女律師事件,單親媽媽的不幸,孩子的問題究竟是誰之過?
    家長有一套自己的養育方式,而孩子也有著不同的氣質,根據氣質不同,可以把孩子分為4種不同的氣質類型,分別是難養型、易養型、啟動緩慢型和綜合型。當家長不顧孩子的氣質類型,以自我為中心,按照自己的教養方式養育孩子,那麼,一旦出現不對症的方式,很容易造成家庭教育上的失敗,青島律師事件中的母親,勢必是專斷型的教育方式,遭遇到了難養型的孩子,才會造成如此嚴重的後果。
  • 《單親家庭的正面管教》:讓單親家庭的孩子健康、快樂、茁壯成長
    簡·尼爾森這樣說:「卡蘿爾讓我相信了單親父母有特殊的需求;謝麗爾支持單親家庭不是破碎家庭的見解。她們兩位都為自己的孩子提供了一個溫暖舒適並賦予孩子力量的家,是單親父母的傑出榜樣。」如今,全球離婚率年年新高,再加上其他一些生活上的原因,單親家庭的孩子已是這個社會不可忽視的一個群體。
  • 家庭教育100招,父母必讀!你一定用得到
    如何變孩子缺點為優點?如何讓孩子學會管理情緒?怎樣使孩子集中注意力?>都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如何讓家庭教育事半功倍呢?人民日報發布家庭教育100招,供各位家長參考。家庭教育 100 招孩子總是照著你說的做,看起來十分乖巧聽話,可是你不說,他就不做!
  • 王瑞喜校長談家庭教育:離異家庭怎樣減少帶給孩子的傷害?
    心理學家安雅•羅森諾夫說:「最重要的前提條件之一,是不要在孩子們面前使爭吵步步升級,……咄咄逼人,過分地攻擊和傷害對方,因為這樣做會使孩子失去對父母的信任,而且不容易再建立起這種信任。但是,向孩子完全隱瞞父母之間的衝突,這也是非常錯誤的。如果……不公開說,那麼,孩子們就會有在自己身上找過錯的危險。」
  • 給單親媽媽的 10 句話:你不需要,覺得自己虧欠孩子
    但是,我們做了一個更好的選擇,為的是不讓自己繼續待在困境中;我們「選擇」陪伴孩子成長,也為自己和孩子選了一個更好的未來。沒有人逼我們,是我們甘心獻上,要用「單親」的身份,守護我們最愛的寶貝。但若不幸遇上豬隊友,孩子沒睡他先睡、出門倒個垃圾要花半小時、結了婚還十分聽他媽的話⋯⋯那你的生活其實和單親媽媽沒兩樣。差別只在於,單親媽媽照顧自己的孩子,你還要再多照顧一個「婆婆的兒子」。單親有單親的累,雙親有雙親的難;雙親有雙親的幸福,單親有單親的自由。
  • 單親家庭的孩子一樣會卓越
    這一些古今中外的名人,還有許許多多的成功者,他們雖然不一是同一個國度、同一個時代,可是,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都是單親家庭的孩子。在一聲感慨之後,會找出一個理由:難怪,他(她)是一個單親的孩子。 看到以上這一些成功者,你會有什麼樣的感想? 單親家庭同樣會培養出十分卓越的人才,誰也不可置疑。 那我們就要問一問:為什麼?
  • 單親媽媽怎麼帶好孩子,這五點建議需要學會
    只有學習,才會知道不同年齡階段孩子的需求是什麼,他們的心智上升到哪一個階段了,他們的身理和心理狀況是什麼樣的。家庭教育的作用並不比學校教育輕,在某種程度上家庭教育更加的重要。我們知道學校老師都是要不斷學習的,作為母親,家庭教育者,更加需要學習。
  • 擁有這4種必備的能力,孩子長大後會更有出息,尤其單親家庭
    文/曉梅媽媽聊育兒《21招,讓孩子獨立》的之中有這樣一段話:我們養孩子的最終目的,就是讓孩子有足夠的能力離開我們。「千歲的父母管不了百歲的兒」就是真實的寫照,我們應該從小就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讓孩子在以後的道路中越走越遠。
  • 單親家庭的孩子難教育?耶魯、哈佛高材生李柘遠,解密學霸養成記
    如此優秀的簡歷,簡直就是我們口中「別人家的孩子」的典型。然而,就是一個這麼優秀的人,卻是來自普通的單親家庭,在母親一個人的撫養下成長起來。與含著金鑰匙出生的孩子不同,李柘遠一無背景、二無資源,不是富二代,也不是ABC。究竟他的媽媽做了什麼,讓這樣一顆原石能夠挖掘自己的優勢,最終成為閃閃發光的金子?
  • 單親家庭怎麼給孩子上戶口?這4個方面家長要先了解,避免跑趟趟
    上期小辰發了一篇孩子出生後需要合適辦理戶口的文章,有粉絲留言問,如果是單親家庭需要怎麼辦理戶口呢?對此小辰做了充分的了解,給大家推出今天這份乾貨,希望能幫助到各位。說道單親家庭,情況有以下幾種:一種是離婚或者亡夫亡妻的單親家庭;一種是就是未婚生育的單親媽媽。我們來看看單親家庭給孩子辦理各證件需要注意的情況。
  • 單親媽媽:我一個人帶著孩子過日子,雖然很難,但堅持不再婚
    單親媽媽有兩種含義!第一種是沒有結過婚,但卻因為意外,有了自己的孩子,比如,未婚先孕,沒有把孩子流掉,未婚帶著孩子叫單親媽媽,還是有一種是已經結過婚,也有了子女,但卻因為不可抗拒的因素,比如丈夫意外去世,兩個人離婚,這樣的已婚帶孩子的也叫單親媽媽。
  • 離婚率連續十五年上漲,單親家庭的孩子們需要關注
    2019年僅前三個季度離婚人數超過310萬對,這是一個十分可怕的數字,因為意味著數百萬的孩子將失去一個完整的家庭。,其實這是錯誤的想法,只要父母在離婚後依然給予孩子正確的家庭教育,孩子就不會產生心理問題,這也是單親家庭的癥結所在,天賦學習力查閱各方資料,總結單親家庭中父母的錯誤做法,包括以下幾個方面,每一種做法都對孩子成長有著極大的不利影響。
  • 單親家庭孩子怎麼教育 單親家庭孩子教育方法
    單親家庭,這一由來已久的社會問題早已成為普遍現象,一般人直覺認為是離異家庭。但隨著家庭、社會結構的多元,家庭可能因為各種因素而造成單親,如離婚、配偶死亡、甚至未婚先孕等等,那麼單親家庭孩子怎麼教育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